短暂生命 文学绝唱 ——读《呼兰河传》有感

妙笔写妫川

<p class="ql-block"> 萧红这个名字,最初是学习小学语文课本《火烧云》这篇课文时知道的。火烧云颜色的绚丽多彩和形状的变化莫测,兼之配以形象逼真的插图,使火烧云在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每遇夕阳西下,总跑到院子里昂头凝视,希望火烧云亦能像萧红描写的那样在空中霍霍地燃烧起来。微有遗憾的是,萧红见到的火烧云我一直未能见到。</p> <p class="ql-block">  进一步了解萧红是在参加工作后,是自己在教学《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时得以实现的。亦唯有此时才知,无论是幼年上学时读过的《火烧云》,还是成年后从事教育工作执教的《祖父的园子》,均节选于萧红的小说《呼兰河传》。在通读《呼兰河传》这部小说,纵观萧红辉短暂煌的一生之后,便油然生出一种“自古红颜多薄命,唯有文章万古存”的感慨来。简言之,萧红用短暂的生命,演绎出一部文学绝唱。</p><p class="ql-block"> 走出园子并呼兰河这座小城,萧红应该拥有过快乐,无论与萧军抑或端木赐良。但总觉那时的快乐无法与在园子中生活的那种快乐相提并论。当萧红这颗文坛新星一如石评梅一样过早地陨落,我们又该用怎样的一种审美视角和评判标准审视《呼兰河传》?我想,唯有静静地阅读,唯有仔细体味那朴实无华的文字,才是对用短暂生命编制出文学绝唱的萧红最好的尊重与怀念。</p> <h3>&nbsp; &nbsp; &nbsp; &nbsp;萧红的一生是不幸的。自幼丧母,父亲续弦后并未对萧红尽到做父亲的职责。为逃避包办婚姻,萧红逃离封建家庭步入大千世界。先后与萧军、端木赐良因为文学走到一起,而后由于手术不当及日军侵入香港颠沛辗转,一颗璀璨的文学新星黯然陨落。萧红亦是幸运的,因为她遇到了文学巨匠鲁迅,因此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萧红的一生,仿佛已提前做好了安排,并不能像孙悟空那样大笔一挥便能遽然改变。</h3><div>&nbsp; &nbsp; &nbsp; &nbsp; 了解了萧红的短暂却又多舛的人生经历,再度捧读她的小说《呼兰河传》时便陡然涌起一股悲悯之情。母亲早亡,父亲冷漠,祖母无情,一个尚处于懵懂时期的孩子便面对着一个无法面对的生活现实。还好她有祖父,还好她有祖父的那个园子,于是乎便有了后来的《呼兰河传》。在《呼兰河传》中,读者始终无法读出任何悲观低落的情绪来,反倒在字里行间洋溢着蓬勃向上的乐观气息。譬如乡村盛景火烧云,设若缺乏对生活的热爱,断难写得如此美轮美奂。再如祖父的园子,随意生长的倭瓜、黄瓜、玉米,恰是在菜畦里嬉闹把水扬上天的萧红的写照。当年年仅三岁的萧红出于好奇砰砰地捅坏祖母屋内窗纸被祖母用针刺痛手指,祖父因擦拭祖母的锡器令祖母不满而遭祖母责骂时,萧红总会拉着祖父的手往外边走边说我们到后园去吧。这园子,是萧红唯一可去并能享受到快乐的地方。在文章结尾,萧红写到:以上我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