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婺源写生印记

塞上牧马

<h3>&nbsp; &nbsp; &nbsp; &nbsp;&nbsp;今年夏天,我跟随中国首届杏坛油画写生班在江西婺源的小李坑写生,因为第一次亲历江南水乡,感受典型的徽派民居,对我来说一切都是无以言表的新鲜、难以描绘的美。</h3><h3>&nbsp;据说小李坑村里的人是唐室后裔,这里古代就有在村口植香樟树的习俗,预示着祥和幸福。村口的这五棵香樟树有几百岁了,因为历经几百年风云变幻,村里人说老树有了灵性,谁家有了事都会在树下祈愿。我觉得这几棵古树就像村里德高望重的五位长者,因为承载的太多,所以经过的人都会恭敬的向他们打声招呼,请他们指点迷津……或许这就是传承吧?</h3> <h3>村里还保存着古老的戏台,坐在戏台前面的连廊下,外面忽然就下了雨,雨声缓缓急急,仿佛舞台上正在上演一场待月西厢或是金戈铁马的戏。</h3> <h3>村里窄窄的石板路小巷,也许就在转角处,你会看见那个那个撑着油纸伞,幽怨而惆怅的姑娘……</h3> <h3>  这里以“某某坑”命名的村子很多,我问过当地人才知道,“坑”的意思在当地就是小河。河可以不大,但一定是四季常流,每个村子都是傍河而建。《吕氏春秋·尽数》里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我看见村里人洗洗涮涮大都在这流动的水上了。这里没有都市里熙熙攘攘的烦躁、拥挤,只有小桥流水人家,只有绿树青砖、白墙黛瓦……<br></h3> <h3>古人有“独坐窗前听风雨, 雨打芭蕉声声泣, 遥请惊鸿问故人。”的诗句;见过著名散文家朱千华先生关于岭南古典园林的随笔集《雨打芭蕉落闲庭:岭南画舫录》。印象中的芭蕉,是雨夜相思的陪伴,是窗前一两枝纤细的婀娜,是装点庭院的绿色。却不知道芭蕉可以长的这么高大茂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