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心理舒适区是一个科普心理名词,概念是比较宽松的,并没有严格的学术定义。心理舒适区很好地说明改变自己带来的不适感是成长的必然,不能因为不舒服的感觉而回避成长(改变自己)。</h3><h3></h3><h3>乍看心理舒适区这个概念,大家都会觉得很有道理,有受启发。可是仔细一想,我在舒服圈里(心理舒适区)过得很自在,为什么一定要我跳出舒服圈呢?</h3><h3></h3><h3></h3><h3>但是要跳出心理舒适区的说法在很多时候又显得那么有道理,一个内向孤僻的学生应该要勇于走出自己的心理舒适区扩大交际范围,这样的说法又往往是正确的。</h3> <h3></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span><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那么问题来了,我到底要不要跳出舒服圈?或者应该这么问,我到底什么时候该跳出舒服圈?</span></h3> <h3>我们为什么想跳出舒服圈?因为我们想成长,成长的动机来源于自己的追求和社会的期待。</h3><h3>例如,我想跳出总是宅在家里的舒服圈是因为我想增强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自己的追求),或者也可能是你的爸爸妈妈希望你能提高交际能力(社会期待)。</h3><h3></h3><h3>那么就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一、当成长动机(自己的追求或社会期待)与舒服圈落差较小,那么来自内部压力较小,反之则较大。</span></h3> <h3>当我的心理舒适区既符合自己的追求也符合社会期待,那么就不存在跳出舒服圈的必要了。例如,教师工作我得心应手,也是我的追求,也符合社会对我的期待,那我干嘛要换工作呢?</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二、我的追求和社会期待的偏差可能会影响跳出的动力。</span></h3> <h3>例如,周末要戒掉打电脑的习惯安排复习任务,如果只是父母的要求(社会期待),并不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事,那么跳出这个舒服圈(戒掉打电脑)的动力就会较小。如果这既是父母的要求,也是自己想做的事,那么跳出舒服圈的愿望会更强烈一些。</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三、社会期待、我的追求和我的舒服圈重合度越高,那么幸福感就越强</span></h3> <h3><h3></h3></h3><h3><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1.心理舒适区鼓励的是【扩大】舒服圈,而不是【跳出】舒服圈。</span></h3> <h3><h3></h3></h3><h3>例如,我教师工作做得得心应手,但是为了让自己不跟社会脱节,我应该在做好教师这份工作的基础上,多走出学校,出去走走,了解外面的世界,这样就【扩大】舒服圈了。而不是不当教师了,【跳出舒服圈】,换一份不熟悉的工作。</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2.扩大舒服圈总是在自己的追求和社会期待范围之内,而自己的追求和社会价值又总是在法律和道德的范围之内。而不是任何不熟悉的事情都值得尝试或可以尝试。</span></h3> <h3>不符合自己追求和社会期待的事不值得尝试,例如我对医学不感兴趣,虽然它在舒服圈以外,但他对我来讲不值得让它成为我舒服圈的领域。</h3><h3>例如,杀人放火的事情我也不熟悉,因为它违反法律和道德,所以不可以尝试。</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