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font color="#39b54a"> 文字: 李松武</font></h3><h3><font color="#39b54a"> 图片: 马兆宇<br></font><h3><font color="#39b54a"> 特别 鸣谢!施文清 <br></font><font color="#39b54a"> 2016年12月28日</font></h3></h3> <h1> 照壁是中国古代汉族传统建筑特有的部分。明朝时特别流行,一般讲,是建在大门内的屏蔽物。古人称之为:“萧墙”,因而有祸起萧墙之说。在旧时代,人们认为自己宅中不断有鬼来访,修上一堵墙,以断鬼的来路。因为据说小鬼只走直线,不会转弯。另一说法为照壁是中国受风水意识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称“影壁”或“屏风墙”。</h1> <h1> 白族是一个深受汉族文化影响的民族,很多白族聚居地区都有照壁建筑,但是数量之多,功能之全,形式之多样,保存之完好,非洱源凤羽莫属!苏轼有诗云:“食可以无肉,居不可无竹”,在凤羽可以变换为“居家可以无大门,居家不可以无照壁”。照壁是凤羽白族建筑最明显的标志,人们用“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来概括凤羽的民居建筑热点,我经过全面实地考察发现,有些人一家的照壁不止一块,多的达四块。</h1> <h1> 一般照壁,是建在进门处用来阻隔视线的建筑物,可以防止外面的人向内窥探,为主人提供了私密的区域,也可以用来挡风。凤羽的照壁却更多建在大门外, 路边,小巷深处,围墙内外,花园里,甚至大门外隔壁家的墙上。</h1> <h1> 凤羽照壁有用土基垒的,也有用青砖砌的,更多是就地取材用青石块砌的,但是外表一律是用石灰粉刷成纯白色,这也是白族照壁与汉族照壁最大不同的地方。一般由座,身,顶三部分组成,座有须弥座,也有简单的没有座。顶部通常由45度斜翘角两边对称,覆以青瓦。</h1> <h1> 凤羽照壁的形状也多种多样,一般呈长方形,也有正方形的,还有组合型:中间一个大的正方形,联结两个小正方形。最大的照壁长可达二十几米,高达十几米,最小的微型照壁宽不过一米,高过人头而已。</h1> <h3>(云南省现存最大照壁)</h3> <h1> 那么,设置如此多的照壁有什么作用呢?其实设置照壁,最主要的还是它的风水功能:照壁是针对大门的来势及“气”的冲煞而设置的。《水龙经》云:“直来直去损人丁。”一语道破天机。风水学认为,如无照壁墙,气流则直来直去;有了照壁墙,气流要绕着照壁而行。这一绕,轨迹成“s''形,由于气流减慢,气则不散,符合“曲则有情”的原理。</h1> <h1> <br> 通过实地考察,凤羽照壁的功能却远不止这一些。<br> 采集反射阳光。凤羽古镇的居民绝大部分依西边的罗坪山建房,坐西朝东,东边是宽阔的凤羽坝,毫无遮挡物,阳光充足,背后是海拔超过3000米的罗坪山,太阳落山时间比较早,家家利用白色的大照壁反射太阳余辉,人为地赢得一个多小时的光阴,真是巧妙的大智慧。</h1><div> </div> <h1> 展示家族荣耀。凤羽历来被称为“文墨之乡”,明清以来,凤翔书院培养出不少进士和举人,至今学者文人,大学教授不少,洱源的书画名家有大半是凤羽人。比如清代诗人、教育家赵辉璧家;民国时期“一门三将”的马金墀家的照壁就与众不同。清代光绪皇帝钦赐“孝德常昭”匾的明经文生赵用中家,高大辉煌的照壁至今熠熠生辉。</h1> <h1> <br> 家族姓氏的名片。照壁是一家一户的名片 有一点文化的人,不需多问,只要看看照壁就可以知道这家人姓什么。比如“四知堂”、“清白家风”、“ 清白传家 ” ,这家必定姓杨;“青莲遗韵 ”、“诗酒家风” 、“太白遗风”,这家必定姓李;“赤壁清风 ”、“大江风范”、“东坡遗韵”,这家必定姓苏;“徐儒下榻”,这家必定姓陈;“双铭家风 ”这家必定姓张;“琴鹤家声 ”、“论语治国”,这家必定姓赵。其中包含很多历史上的名人和典故,既记录了家族渊源,表现出主人的文化修养和艺术品位,也展现了丰厚的文化底蕴,这在别处是不多见的。</h1><div> </div><div> </div> <h1> 传家风家训。 有一些照壁上的题字并不代表姓氏,只是家风传承,像 “勤俭持家”、“耕读传家”、“天道酬勤”、“百忍家风”、“松鹤延年”、“紫气东来”等。还有一些照壁上只写一个大大的字 “福”、“禄”、“寿”等,给庭院增加气氛,有祈祷吉祥之意。</h1> <h1> 驱散阴气。有一些照壁是建在一条幽深小巷的尽头,没有装饰纯白一片,无论白天黑夜,有了一块白照壁,本来阴森暗淡的小巷就变得宽阔敞亮了。</h1> <h1> 寺庙标识。凤羽著名三教宫照壁上书写“三教同源”,“昭孔释道”;武庙照壁上书写“忠义千秋”,佛教寺庙书写“佛光普照”;天马山下凤河村玉皇阁大照壁外书写“光辉天马”,内书写“帝德好生”。<br> </h1> <h1> 照壁文化不但影响了凤羽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凤羽人的思想。文化,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伦理、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和习惯。简单地说,文化是人们生活意识、习惯、观念等的集合。</h1> <h1> 凤羽照壁文化是一种不断传承的、开放的文化。论其历史,二三百年者并不稀奇,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总是看见一些老人安安静静地坐在照壁下的石墩上,或闲聊,或做手工。独立而言,也多具时代与历史印迹,有许多掌故。如此广范围、大群体地历时数百年,不仅遗迹犹存,而且仍服务于今世,仍有生命力。</h1> <h3> <部份为手机图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