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会仙湿地,被称作漓江之肾,对漓江水源具有强大的沉积和净化作用;位于广西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内,北距临桂县城25公里,东距321线国道桂阳公路6公里,与桂林市区相连,桂梧高速纵贯湿地公园东侧。地理坐标:北纬25°5′20″~25°6′55″,东经110°10′50″~110°14′21″。其地域范围内有相思江、良丰河、唐代开凿的桂柳运河(又称相思埭运河)及睦洞湖等河流湖泊。其中相思埭运河是湿地主要河流,开凿于唐代,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h3><div> 相思埭(音dai)之名始于唐代,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书中在桂州临桂县条目下标明"有相思埭,长寿元年(公元692年)筑,分相思水使东西流"。"埭"指河流上的堰坝,唐代之前,人工运河上还没有通航闸门,人们在运河上筑埭拦河,埭有斜坡,船只过埭,要用人力或兽力拖拉。相思埭开凿之初,主要是围堰建坝,拦水以东西分流,埭成后一脉之水两分离,如同亲人远隔天涯,相思如水长相忆,故名相思埭。</div><div> 近代称相思埭为桂柳运河、临桂运河。《广西通史》称相思埭"沟通漓江(桂江)柳江之航运,为桂林通往柳州的水路捷径。开凿前,桂林至柳州的的水路运输,系由漓江经梧州,溯西江上桂平,北上黔江,又经象州入柳州,航程千余里。运河开通后,从桂林至柳州全航程仅三百里,故称桂柳运河。"近年来人们又称古柳桂运河</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