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 静坐书巢,用目光抚摸书架上那一本本我咀嚼过、品味过、痴迷过的经典,未曾开卷,就有阵阵书香在衣襟袖间氤氲,一洗尘心。<br></font><font color="#010101"> 忍不住闭上眼睛,那书香的载体,是“姹紫嫣红开遍”的牡丹亭?是“暂满还亏”的西楼月?抑或是天涯旅人梦中的“小桥流水人家”?甚至是一个结着丁香一样愁怨的姑娘的侧影从深巷里款款而去,独留下那缕经久不散,似是而非的飘忽香气? <br></font><font color="#010101">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让人的生活充盈丰富,鲜洁雅致;读书让人远离平庸世俗,宠辱不惊。英国女作家伍尔芙说:“天堂就是持续不断地毫无倦意地阅读。”生活在书香天堂中的人,能从小小的书中读出雍容大气,读出岁月永恒。<br></font><font color="#010101"> </font></h3> <h3> 书香中,聆听自然的消息,体悟人世的情感。<br> 犹记得自己刚刚上小学,偶然间读到了一首诗:“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日,化着啼鹃带血归。”那时的我没听说过辛弃疾,不了解南宋王朝遭受的屈辱。但诗中那老去的芦花,失主的燕子,带血的啼鹃却在我的头脑中幻化成一幅立体的图画,也因此爱上了古代的诗词。随着年龄渐长,愈加能读出诗词的意味。无论是自然的清音,还是人世的过往,情感的微妙,都在诗词中凝缩。“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这是虞世南笔下调皮的风儿在与你共舞,为你传歌,共你嬉戏。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清人纳兰性德笔下的风雪飘送的不仅是寒冷,还有对家乡无尽的思念。咀嚼一首又一首意蕴无穷的诗句,心境似乎也沉静下来。<br> </h3> <h3> 书香中,穿过历史的烟云,牵手隔世的友人。<br> 中外小说,尤喜曹公雪芹的《红楼梦》和玛格丽特·米歇尔的《飘》。特别书书中两位个性迥异的女主人公恍如友人,让我为她们或喜或忧,或嗔或怒。记得初读《红楼梦》时,不过十五六岁的年纪,但仍被曹公所写的“满纸荒唐言”吸引。特别是当黛玉如弱柳扶风般来到来贾府,她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便深深地牵动着我情感的那根弦。之后,就一发不可收地一路追寻着黛玉的踪迹。当香冢边黛玉凄然地唱出“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时,泪不由得流了出来。藕香榭里,黛玉似乎在不经意中吟出“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我却从中读出了她内心的寂寞与期盼。一直读到第八十一回,才蓦然发觉此中文字已非曹公所著,那种遗憾之情,非语言所能形容。终于明白张爱玲的“人生三恨”中为什么最恨《红楼梦》未完。因此,我也常常想象潇湘馆中的冷月如何埋葬绛株仙子诗一般空灵寂寞的花魂。当我读《飘》时,从塔拉庄园走出来的主人公斯嘉丽身上表现出来的叛逆精神和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同样令我钦佩。特别是她的乐观的语言,“还是留给明天去想吧……不管怎么说,明天又是新的一天……”这句话打动了我,也警示着我。<br> </h3> <h3> 书香中,觅得永恒的栖居,回归生命的本真。<br> 人到中年,在红尘翻滚中会有疲倦的时候,会常想“不如归去”。这时,读一读沉静质朴的散文,向诗意虔诚地皈依。第一次读美国作家梭罗的《瓦尔登湖》,心中便涌起一种平静,一种醇厚,一种散淡。梭罗说,瓦尔登湖是神的一滴。这里的湖水清澈见底,可以看到湖水中的草、流动的鱼和在水流中不动的石子,湖水充满了光明和倒影,成为一个下界天空。这里的确是大自然的精灵,是上帝的神来之笔。喧嚣的世界,人们疲惫奔波于生活。不经意地,看到了这一泓清澈,终于明白生命的真谛在这里,享受一片安静,咀嚼自然美丽!<br> </h3> <h3>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容颜在岁月的顾盼里渐渐老去,那份眷恋文字的情愫却不曾剥落。在喧嚣退场的静夜里,手捧一卷,轻嗅书中那份浓郁芬芳,眉眼间的满足不经意地荡漾开来。浸润于书香里,在烟火岁月中抖落去一身疲惫,给自己一个笑起的理由。<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