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户区的故事

冯洪波

<h3>&nbsp; &nbsp; &nbsp; &nbsp; 2016年渐行惭远,带着怀旧的感觉,打开尘封的棚户区老照片,曾经流逝的时光和失落的感伤弥漫开来。孩时记忆,历历往事,点点滴滴,勾忆思今,让人有种难以释怀的情忬。<br></h3><div>&nbsp; &nbsp; &nbsp; &nbsp;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平顶山矿区周围有许多低矮成片,有序或无序的棚户区,那是矿区矿工和家属们常年居住的地方。当年的棚户区大多为六十年代所建,砖瓦结构,房屋狭小,低矮潮湿,光线幽暗,让人感觉非常地压抑。夏季单薄的屋顶被太阳晒得滚烫,屋里热得像蒸笼,酷署难挨。若遇到连降大雨,积水倒灌进屋内,屋顶漏雨家中锅碗瓢盆全都派上用场。冬季三九天,四面透风,人们只有早早上床睡觉, 抵御屋里的寒冷。平时一日三餐生火做饭在屋外,遇到刮风下雨只有在屋里,免不了烟熏火燎。</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 在棚户区生活的矿工虽然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东北、安徽、湖北、山东、江苏、湖南、河南等地方,言语里夹杂着南腔北调,但人们相处就象一个大家庭,人人感情淳朴,家家和睦相处。平时邻里们如果谁家有事外出,便将房门钥匙交给邻居,或委托帮忙照看小孩,或者喂鸡鸭之类的事。在棚户区的人们总是忙忙碌碌,几乎闲不着。每月发了工资要按时买煤、买菜、买粮食。每到过了秋季家家户户要买一些大白菜、萝卜和葱之类储存,还要打些煤饼和煤球等,以备冬季生活。对于吃水来说是件很困难的事,不象现在有自来水,唯一的水源是一个大蓄水池,每次几十人用水桶排队接水,要等上一个多小时,除了父母挑水外,兄弟们多的相互抬水。</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 棚户区仿佛是孩子的乐园,小伙伴们一起在小巷里追逐嬉戏, 打弹子、滚铁环、丢沙包、 滑小车,打弹弓,画画等。特别是等到周未不是结伴上山捉蚂蚱,就是下河玩水,自由自在,开开心心,无忧无虑。那时,我们这些男孩子们平时就特别贪玩,放了学就聚集一块打闹,直玩到夜幕降临,母亲唤我们乳名吃饭时,有时还东躲西藏地不愿意回去,让母亲四下寻找,等到饭菜凉透了,免不了一顿责骂。至今难忘棚户区袅袅四散的炊烟,黄昏里母亲唤儿一声声,许多童年的往事那么快乐美好。</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 我把棚户区作为一直关注的焦点,用影像纪录这里人们生活的状态,特别是在棚户区居住近一辈子的母亲们,以及随后发生的变迀。上世纪60年代,这些老人跟随自己的丈夫从全国各地支援平顶山矿区建设,便住在了棚户区里,生儿育女,相夫教子,忍辱负重,辛勤操劳,甚至时常为丈夫的安危担惊受怕。在十前,二十年前,甚至三十前,当她们中有的丈夫因工牺牲,或因病去世时,她仍然选择孤身坚守。如今,她们中年龄最大的近百岁,最小的也70多岁了。可以说,她们是棚户区的真正的主人和见证者。当棚户区正在改造时,她们中的一些老人没有享受这一迟来的喜悦和幸福,而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近年来,我以棚户区生活及这些母亲们为题材的作品在一些媒体上发表或获奖。同时,我也尽所力为她们做些事,每次为她们拍照,我都会选些照片洗好送给她们,所以她们待我也特别热情,在后来几年她们中一些相继病逝,凡是我知道的定会为她们送最后一程。每次与摄友们讲座摄影课时,我都会非常动情,几次都有人流泪对我说,看到这些照片使我想到自己的童年生活,想到自己的母亲。我拍摄的《棚户少年》获得河南省比赛二等奖、《圆梦》获市二等奖,《告别棚户区》获得全国煤矿摄影银奖。特别是环境肖像的纪实作品《棚户区的母亲》被平顶山档案馆收藏。</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 我是从小在棚户区长大的,这里的一切都给予我坚韧的生命底色,在经受艰苦时会让人变得更加从容、豁达和无私,并有一个梦想化作无形的动力。我们一家五口人就挤在一间20多平方米的棚户房里,尽管环境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可我们家永远充满温馨和幸福,我们兄妹们在父母的疼爱中健康成长。我父亲上班挣钱,每个月才40元钱,母亲一边照顾我们,一边到矿上打临工,维持家中生计。那时物质非常匮乏,买任何东西都要票证,加上工资又低,我们家改善生活只能每隔10多天要排队才买上一斤多肉。父母亲勤俭持家,省吃俭用,虽然家里没有一件象样的家什,一件衣服往往都是洗的发白,甚至补上补丁。只有到了春节时候,我们兄妹三人才添制新衣服。在我们过生日时,母亲都会一早给我们煮几个鸡蛋塞到衣兜里。那份真情让我永生难忘,也对棚户区有了更多难以割舍的情结。</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特别是平顶山矿区的棚户区逐步拆迁,生活在棚户区的人们相继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与三十多年前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我们家也象许多矿区人家一样发生了根本变化。2010年,棚户区改造之后,我母亲搬进了我市最大棚户区改造项目的高阳小区,这里绿树成荫,花木葱茏,像一个大花园。母亲住上了装修一新的楼房,并添置了家具,以及空调、彩电等家用电器,生火做饭用上了天然气、电饭锅,还用上了手机,她经常说:“我们现在生活比过去强多了!”作为平顶山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我也有幸分套光明路北段的集团劳模小区,终于圆了我们家的住房梦。</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 时光荏苒,人生匆匆。曾经棚户区如今已经是一片高楼大厦,它见证了平顶山这座城市日新月异发展步伐。讲叙棚户区的故事,不是简単重复过去的往事,留恋落后的环境和生活方式。曾经居住棚户区的人们都会懂得坚守的真谛,每个人所经历过那些难忘的人和事,都会随着的岁月渐惭消散。只有经过人生的历练,才会使人自信而成熟,只有认识过去的艰难,才会懂得珍惜你今天的拥有。</div><div><br></div> <h3>   [<b>作者简介] </b> 冯洪波,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士、中国长城学会会员、中国图片网签约摄影师。从事文学丶新闻和摄影创作以来,共发表文学和新闻30万字,特别拍摄《楚长城》、《工业记忆》、《乡村茶馆》、《河南曲剧》、《千年炉火话汝瓷》、《中原传统古村落》等30多组纪实摄影专题。一些作品先后在《中国摄影报》、《大众摄影》、《中国摄影》、《人民摄影报》、《中国摄影家》、《华夏地理》、《中新社》丶《工人日报》丶《中国环境报》、《河南日报》等报刊发表,并在平遥国际摄影节、北京中华世纪坛、香港和台湾展出。其中有100多幅作品在国家、省市获奖或收藏。同时,在平顶山、南阳等地举办专题摄影讲座、交流,担任评委。连续三次荣获“平顶山市摄影十杰” 、两次“摄影文化奖”、平顶山市“五一”劳动奖、“第三届薪火相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贡献奖等,一些新闻媒体多次进行专访和报道。</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