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小巷旧事·老宅·故人</h3> <h3>许是到了一定年龄,一些记忆如黑白照片一样,一帧帧闪现在脑海,不断将我拉回那座老宅,那个我出生,并度过懵懂美好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的老宅。</h3><div> 老宅座落在江南西部扬子江畔,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小城内。小城也算是座历史名城了,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就有两部重笔描摹着她的身影,浓墨铺陈发生于此,让中国大多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故事。生于斯,长于斯,老宅和小城已然成为自己生活的重要部分。 </div><div> 小城的北门就是孤帆远影碧空尽的长江,南边出城门通往唐代李渤在江州为官时,为方便郊外老百姓进城修筑的湖堤,至今还被老百姓称传颂为李公堤。 老宅正地处贯穿小城南北干道的中部。</div> <h3>干道中部一段街,在老百姓心里俨然就是小城名人一条街。这里居住着西医外科一把刀的高大夫,悬壶济世的老中医蒋去病,妙手回春葯到病除的妇儿老中医潘超群,德生五金颜料店的章大老板,大华饭店老总史家,小城银行家陈先生,泰记布店的刘老板……但给人印象极深还是那些寻常百姓家。</h3><div> 记得干道右边巷口给人修鞋的吴皮匠,成天操着江北老家黄梅口音怨人忧天唠叨着“四路的死人不死我”,猛的一听还以为埋怨自己为什么不早死,细听一想才明白他在骂人一到处死人就是不死他。</div><div><br></div> <h3>陈老二,一个一辈子靠双手劳作度日,生性直爽倔强,彻彻底底的城市无产者。他为我家二代男人剃过头,我叫他为陈伯伯。</h3><div> 民国纪年的年代里,父亲每次上他家理发,都付一块银元理发費,久而久之,他也是父亲的朋友了。儿时盛夏季节最喜欢上他家剃头。剃头坐椅上方,天花板上倒挂一块长方形的木板,木板二面铺上一层薄薄的棉花,外面套上一花布的外套,下方牵挂着一根绳子,煞是好看。剃头时,由陈伯伯家人拉动木板下方的绳子,木板就大幅度的左右揺摆,给下面坐在剃头椅子上的人,带来习习凉风。这可能也是现在吊扇的祖宗吧。</div><div>寻常老百姓都怀有一颗善良心,我家兄妹人囗多,仅靠老父微薄的工资维持一家人的生计,陈老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看我兄弟二人也成长成小小伙子了,便托人情让我兄弟俩去他改行的合作社里打点临工,补贴家用……</div> <h3>小城南北走向的干道,由三段道路组成。</h3><div> 通往长江北段的都天巷,因巷内一座佛教庙宇都天庙而得名。从我儿时有记忆始,这庙就改建成了小学。“都天庙,破学校,哭的哭,笑的笑。”人们不太看得起这所庙改的学校,挂在人们嘴头常叫破庙学校,弄的这学校的老师,学生也似乎低人三分。</div><div> 和庙宇几乎同属于“四旧”的还有巷内的一块古旧牌坊。它着实古旧,因为无人知晓也无法考证它立于哪朝哪代。但从它叫“百岁坊”可推知,此牌坊是为一个百岁老人而立。在医疗条件落后的年代,七十已是古来稀,人能逾百岁,更是罕事,这罕事背后透露的是良好的世风,乡俗,家习。立一牌坊既是彪炳,也是为后世做范。公元纪年时,牌坊拆掉了,就地开设了为全城居民烧火做饭提供燃料的煤球厂。从显赫的牌坊到卑微的煤球,都天巷人家的目光由仰视转为俯看,关注更贴近柴米油盐,日子也更充满烟火气息而慵懒寻常。</div><div> 可就在这烟火气息弥漫的巷子里,不甘慵懒者也大有人在。文革时期被打成坏分子,改革开放后成为全国政恊委员大名鼎鼎的希氏内科学中文翻译者王贤才先生便是都天巷的骄傲。</div><div> </div> <h3>民国纪年时,县政府坐落干道中段,这条道叫市府南路。干道南去的道路叫双峰路,廉溪路。老宅就在市府南路右侧一条巷内。这条典型带有南方气息的悠长小巷,因巷内有座名为梅花庵的尼姑庵而得名为梅花庵巷。几十年来,每每念起这巷名,我的脑海中总是浮现出梅树横斜的虬枝以及暗香充盈的蜡质花瓣,“水清浅”与“月黄昏”的雅意便荡涤胸间,挥之不去。</h3><div> 小巷给人遐想的当然不止这梅花。巷尾那块比篮球场大不了多少,被称作五桂场的小场圃也给小巷的居民甚至外人生出不尽想象。五株绽满金桂的桂树从人们的脑海,心田生发且繁盛。无论春秋,不分寒暑,馥郁的芬芳就缥缈在那青砖黑瓦,木棂纸窗间。桂子不会凋零,百年前如此,几十年前如此,今天如此。不信,你到小巷走走……可叹是改革初期,让做发财梦官及商把梅花,金桂变成白花花的银两了</div> <h3>儿时挂在嘴上常唱的九江山歌“风筝喂畅哟,畅到梅花庵哟,落哟,落到庐山脚哟!”歌中的梅花庵就座落在老宅所在的小巷里 </h3><div>这是条典型的南方小巷。 儿时听老人们讲,小巷 两旁的建筑,都建晚清。百年的时光浸染,那些 青砖黑瓦高高的院墙 已覆满斑驳的青苔,狗尾巴草在墙头迎风摇曳,阅尽巷内人事却缄口不语。好在雨淋白墙,留下如同水墨抽象大写意的水痕,似记录着小巷乃至小城厚重的历史,隐匿着小巷人家的悲欢离合。而我儿时的诸多欢乐便源于巷首的梅花庵。这座有百年之久的庵堂虽然规模不大,可于小城人是无人不晓。因为需要溜,需要避开大人们,让进入庵堂变得神秘,那原本无奇的一处院落,于孩童竟成为玩乐的秘境。进庵便是南方人称之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天井,天井右侧是僧房,不管是不是第一次溜进来,探头偷看僧房窗户都是必做。里面家俱设施从现在眼光看来,是典型的中国式书軒,白墙上挂着几幅木框装裱的中国画~梅、兰、竹、菊四君子。书案上文房四宝纸、笔、墨、砚一应俱全,唯独僧人睡的床是二条长板凳上架着一米见宽的木板,铺垫着薄薄的棉絮微白的大布床单,和土兰色大布的铺盖。出家人清贫的修行的生活可见一斑。天井左侧是个小小的花园。说是花园,却是蔬菜多过花木,换着季节点缀着尼姑师傅们单调的清修。天井正面便是庙宇正殿,正殿右侧还有一偏殿,两殿上都供奉着菩萨。儿时太小不懂事,不知供奉的是什么菩萨。庵中主持就一年龄四十多近五十被称为好师傅的尼姑,依稀记得她青布长衫,脚穿僧鞋,个头不高,一脸慈祥,时常摸着我们这些玩童头顶,口中念念有词~南無阿弥陀佛。(家祥笔述~未完待续)凌晨二点三十五</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