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航天人

侯景平

<h1>&nbsp; &nbsp; &nbsp; &nbsp;1972年12月17日正是寒冬季节,惠民县72名热血青年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参军踏上了去新疆的闷罐列车,经过7天7夜的奔驰到达吐鲁番,下车后又转乘军用卡车继续西行,通往南疆的道路基本上都是石子路(当地叫搓板路),车辆行驶的很慢,在这样的路上又艰难的行驶了7天,终于在1972年的最后一天到达部队住地,新疆喀什市疏勒县羊达曼地方,也就是喀什航天测控站驻地,第二天在部队欢度的1973年元旦。经过3个月的新兵军事和基础业务训练,我们被分到了测控站各个中队,从事计算机、通讯、光学、观测、气象、后勤等工作,在站党委的领导下,经过我们自己的努力,很快掌握了业务技术和技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能独立完成任务。经过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惠民人在祖国西北边陲戈壁深处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贡献。<br>&nbsp; &nbsp; &nbsp; &nbsp; 在喀什航天测控站,我们十几次参加火箭、卫星测控和管理任务,都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多人受到上级党委的表彰和奖励,由于表现突出,有近20余人被提升为技术和管理干部,多数成为技术骨干,惠民人李红军被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任命为喀什测控站站长,张庆俭被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任命为活动站政委,惠民人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和喀什测控站的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由于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的需要,要建设一个全新的喀什测控站,李红军带领站一班人从选址设计到建设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好的质量完成了喀什测控站新站的建设任务。由于喀什测控新站的建设被上级党委的认可,李红军又被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调到青岛组建青岛测控站,出色的完成了建站任务,并被上级任命该站站长,被授予大校军衔,后转业到青岛市公安局。部分战友由于工作需要分别调到江阴基地(海上测控),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青岛测控站,活动站等地,在各自的单位表现非常突出。现在大部分战友都已转业回到故乡,有近20余人留在新疆克拉玛依油田继续为地方建设做贡献。</h1> <h1>喀什航天测控站旧址</h1> <h1>喀什航天测控站新址</h1> <h1>中央电视台记者在喀什航天测控站采访</h1> <h1>&nbsp; &nbsp; &nbsp; &nbsp; 航天员景海鹏、翟志刚、刘伯明 &nbsp;为喀什测控站执行神州六号载人飞行任务纪念封签名</h1> <h1>第二十一颗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测控纪念封</h1> <h1>&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再忆喀什测控站(一)<br>&nbsp; &nbsp; &nbsp; &nbsp; 在古西域三十六国疏勒人生一世几春秋,喜怒哀乐伴优愁。如今列車快到站,心情放平到尽头。国东面疏勒县羊大曼乡境内,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组建了一支神秘的部队,番号为疆字220部队。<br>&nbsp; &nbsp; &nbsp; &nbsp; 数十年来,一批又一批人来这里工作建设生活,在这西北边陲的盐碱戈壁上建成我国航天测控史上一座标志性测控站。每一位在喀什站工作生活过人,不论时间长短,都有自己的故事,他们共同都有一个引以自豪的名字__喀什站人。<br>&nbsp; &nbsp; &nbsp; &nbsp; &nbsp;不曾忘记大河沿库米什库车轮台阿克苏三岔口兵站的旅途艰辛,不曾忘记二区新兵训练的操场和窜天的白杨,不曾忘记站周围的沙枣花香和钻过的铁丝网,不曾忘记高高的校正塔和生产队的白羊,不曾忘记排着整齐的队伍步向电影场,不曾忘记那熟悉的起床熄灯的号响,不曾忘记大门外的土操场开运动会时的尘土飞扬,不曾忘记排碱沟里的鱼儿游畅。开饭时能混到其它中队的食堂尝尝,去一趟羊大曼赶赶巴扎,上疏勒县军区服务社逛逛,到喀什在大清真寺前照个像,闹个小病去十二医院瞧瞧都是些小小的奢望。中队的菜地真是个好地方,世外桃源,净土一方,摘个西红柿,采个嫩黄瓜,品品时令菜疏,真棒!还有中队的猪圈,找个空闲时间,约三五好友,整个电炉子,开个小灶共尝。每到春季,几天的黄土吹过之后,在你周围悄悄弥漫着沙枣树特有的花香;夏天的到来,陆续成熟的瓜果梨桃,在炎热的空气中透露出阵阵的香甜芬芳;秋日气爽,在满目的累累硕果中把冬菜储藏;冬夜里的寒风,吹送着漫天雪花,清晨推门一看,好一派北国风光。和维族老乡聊几句吧:要尔达西,亚克西!库尔班,莫合旦,阿不都…一切切都那样难忘,回忆起来源源悠长。<br>&nbsp; &nbsp; &nbsp; &nbsp; 我知道,每个喀什站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好长好长。</h1><h1><br></h1><div><br></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div><h1>&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再忆喀什测控站(二)<br>&nbsp; &nbsp; &nbsp; &nbsp;上世纪七十年代,对220的人来说,去羊大曼赶个巴扎是个非常惬意的事。巴扎,是维吾尔语,意思是集市,农贸市场。部队驻地离的最近的繁华地方也就是羊大曼公社的巴扎了。如果去疏勒县或喀什市,必须乘车且事由要求规定繁琐,因此去羊大曼赶巴扎就成了220人的假日享乐了。<br>&nbsp; &nbsp; &nbsp; &nbsp; 每到星期天或节假日,约三俩要好的同乡,向中队值班领导请假,弱弱的说:我去趟羊大曼。值班领导会认真的查看一下当天请销假人数时间地点,一脸正经地说:可以,必须按时归队!<br>&nbsp; &nbsp; &nbsp; &nbsp; 带着一脸的愉悦,揣上攒下的津贴,伙同约好的战友,从站大门或是从东面水塔边的铁丝网出去,朝着东北方向,前进!<br>&nbsp; &nbsp; &nbsp; &nbsp; &nbsp;沿着宁静的乡间小路,先路过后勤菜地那屋顶老鼠来回奔跑的小房,再经过高高线塔的变电站,又穿过公社三小队的维族村庄。沙枣树,柳树,白杨树倔犟的散落在道路的两旁,片片的盐碱戈壁也远远的向你招望。陆续的会遇见赶着毛驴车的维族男子和扎着头巾穿着长裙的维族妇女,还有一群围着你观望的小巴郎。乡村的景色,异域的风情,遍布在你的周围,来自四面八方。到220后,几句维族话是人人都会的,“馕斯给”是最先学会并记住的,但是!是不能使用滴,“亚克西”“热合买提”“要尔达西”这几句日常用语尽管招呼,是没有任何问题滴。再深入一点,会问“耐西甫鲁”和“比耶,西该,约提,挑提,拜西…”就有点意思了。<br>&nbsp; &nbsp; &nbsp; &nbsp; 到了公社巴扎,一股股的维吾尔族风向你迊面扑来,街道两旁的摊点,人头攒动,空气中弥漫着带有羊膻气的味道,维族的特产小吃应有尽有,只是囊中羞涩,看的多买的少。买卖公平,在汉语中加杂着半生不熟的维语,交流起来也没什么问题,近距离的和老维族接触,融入在少数民族的氛围中,时间走的飞快,到归队时间了,撒!回想起来,也是人生一大乐事。赶巴扎,同我们北方农村的赶会一样,在人类社会分工的大前提下,互通有无,商品流通,满足各自需求。羊大曼的巴扎,给220人留下了保贵的精神财富,以至现在人们热衷去新疆旅游,赞叹新疆的辽阔,风景的美丽,异域的情调。但他们比我们少了那份和维吾尔老乡和谐相处,坦诚交流机会,少了我们发现老维族在那傻傻的背后掩藏的聪明,少了人文方面的了解和互通。当在内地谈起新疆的时侯,220的人会清清自己的嗓音,娓娓道来:想当年,我在喀什……<br>&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怀念220,怀念喀什站。</h1> <h1>执行任务前,精心检修设备</h1> <h1>喀什测控站惠民部分战友在部队留念</h1> <h1>1972年入伍通知书和部队岗位工作证</h1> <h1>&nbsp; &nbsp; &nbsp; &nbsp;喀什测控站惠民县部分战友2016年八、一建军节聚会留影</h1> <h1>&nbsp; &nbsp; &nbsp; &nbsp;李红军(右一)原喀什测控站、青岛测控站站长,后转业到青岛市公安局。邓赞金(左一)原喀什测控站通讯中队教导员,后转业到惠民县电业局。</h1> <h1>&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航天测控站简介<br>&nbsp; &nbsp; &nbsp; &nbsp; 航天测控站(以下简称测控站)包括固定站和活动站两种类型。根据测控区域的要求,测控站分布在很广的范围,其布站可在本国境内,也可在全球任何适当的地点。目前,我国国内有五个陆上测控站包括东风站、渭南站、青岛站、厦门站、喀什站。国外四个陆上测控站包括卡拉奇站、纳米比亚站、马林迪站和智利站。另外还有两个机动测控站,和田站与主场站。<br>&nbsp; &nbsp; &nbsp;测控站的任务是直接对航天器进行跟踪测量、遥测、遥控和通信 等,它将接收到的测量、遥测信息传送给航天控制中心,根据航天控制中心的指令与航天器通信,并配合控制中心完成对航天器的控制。测控站也可根据规定的程序独立实施对航天器的控制。测控站的设备包括外测系统、遥测系统、遥控系统、通信系统、电视系统、时间统一系统、计算机系统以及辅助设备。外测系统是测控站的主体部分,其任务是对航天器进行跟踪测量,获取航天器的运动参数,确定航天器的轨道和位置。遥测系统的任务是接收从航天器发送的关于航天器上设备工作状态、空间环境参数和宇航员的生理信息等。电视系统接收有关载人航天器的动态作业情况,观察航天员在航天器内和舱外的活动。<br>&nbsp; &nbsp; &nbsp; &nbsp;测控站按其分布,有陆上测控站、海上测量船、空中测量飞机和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四大类。中国从1967年开始建设自己的航天测控网,1970年正式投入使用。当初的航天测控通信网由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和若干个航天测控站、海上测量船以及连接它们的专用通信网组成。当时的航天测控网中固定站有长春、闽西、厦门、渭南、南宁和喀什测控站;机动站有两个机动测控站和回收测量站;海上有三艘“远望”号测量船。建网初期,主要测量设备有单脉冲精密跟踪雷达、多普勒测速仪、光学测量设备和短波遥测设备等。70年代初成功地跟踪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后又增加了双频多普勒测速仪、超短波遥测系统、遥控系统和回收测量系统,可对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的3颗卫星同时予以测控管理。80年代初,测控网增加了微波统一测控系统并设计了先进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测控应用软件,在历次的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发射中,测控网参加了主动段飞行测控,完成了过渡轨道段和地球同步轨道的测控并对卫星进行了包括轨道保持在内的长期测控管理。1988年和1990年,测控网先后圆满完成了对中国发射的第一颗和第二颗太阳同步轨道“风云”-1号气象卫星的测控任务。从1990年中国发射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起,中国航天测控网开始对中国承揽的国际商业性发射任务提供测控支持。中国航天测控网在技术上与国际主要测控网渐趋兼容,可与之联网工作。</h1><h1>&nbsp; &nbsp; &nbsp; &nbsp; 随着载人航天工程的启动,我国航天测控网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扩充、改造了设备,更新了软件,在山东组建了青岛测控站,在国外设立了卡拉奇站、纳米比亚站、马林迪站,配置了“远望”-4号船等,使整网的测控能力有了新的质的飞跃。目前,参加载人航天工程地面测控系统有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东风发射指挥控制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东风测控站、发射首区各光学站、山西太原站、陕西渭南站、福建厦门站、山东青岛站、新疆喀什站、和田站、卡拉奇站、纳米比亚和马林迪站以及位于三大洋的五艘“远望”号测量船等。通信系统有指挥通信、数据传输、天地通信、时间统一、实况电视监视及传输、话音通信、帧中继交换等系统。通信系统的主用网络和备用网络覆盖了整个中国和世界三大洋。采用Vsat和IBS/IDR体制卫星通信系统、SDH和PDH光纤传输、国家通信网、国际海事卫星通信系统及国际租用电路等多种传输手段,组成以北京卫星地球站、酒泉卫星地球站、西安卫星地球站为枢纽节点,北京中心、东风中心、西安中心为骨干节点,其他各测控站(船)为用户节点的网状通信网络,提供高速度、多方向、多业务、高质量的传输路由。</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