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00多年前,克里雅河是一条水势很大的河流,它曾经穿过塔克拉玛干沙漠,注入了塔里木河,河流的贯通形成了丝绸之路的中道和南道的通道,这条沙漠通道连接着古代西域的龟兹国和弥国。后来,因为气候的变迁,克里雅河水量日趋减小,最后消失在沙漠腹地。就在这克里雅河消失的地方孕育出了一片被考古探险家称作"世外桃源"的绿洲,它就是达里雅布依。在这里有一个很小的原始部落,他们以火相伴,几乎与世隔绝地生活了400多年。直到近代,随着国内外沙漠探险者的涉入,才使这里的情况曝光于国内外。它的神秘性,不仅在于它独立支撑在世界第二大沙漠中心,近千年来未见记载,无人知悉它和它的居民们究竟有怎样的来龙去脉。关于克里雅人的族源依然不清楚,一种说法是克里雅人为西藏阿里古格王朝的后裔,为逃避战乱翻越昆仑山进入了新疆;另一说法是克里雅人原来就是这里的沙漠土著民族;第三种说法是克里雅人是2000年前的古楼兰人的一支。克里雅人的历史的确让人难以捉摸。它曾有过一个地名叫"通古斯巴孜特",虽然在目前使用的中国地图上找不到这个地名,然而,它在国际上,特别是在地理、历史、考古界的知名度并不亚于楼兰遗址。它为世人所知,也仅仅才有一个多世纪。</h3> <h3>。 据记载,1895年,享誉世界的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沿克里雅河北上,横穿沙漠,曾对"通古斯巴孜特"作过考察,在当地居民引领下,成功穿越了塔克拉玛干,发现了丹丹乌里克和喀拉墩古城,他的著作《穿越亚洲》使世人第一次知晓,在塔克拉玛干这个"死亡之海"的中心,竟然有一片小小的绿洲,它的名字就叫"通古斯巴孜特",在这片绿洲上住着一个与世隔绝的原始部落。</h3> <h3>。 几年后,另一位著名的英籍探险家奥利尔·斯坦因踏着斯文·赫定的脚印,来到了"通古斯巴孜特",在赫定发现的基础上,发掘了喀拉墩古城,而且对"通古斯巴孜特"土著居民做了人种学测量,引起了世界的关注。</h3> <h3>。 上世纪20年代末,一个名叫黄文弼的学者作为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的一员,对喀拉墩古城作了考察,在"通古斯巴孜特"留下了中国科学家的足迹。上世纪50年代,于田县政府派出工作组前往考察,询问当地居民这里是什么地方?老乡说,是达里雅(意为河流)布依(意为河岸),于是,"通古斯巴孜特"便有了一个新的地名——达里雅布依,俗称"大河沿",有沿河而居的意思。</h3> <h3>据报道,2001年10月,中法克里雅联合考察队进驻达里雅布依,以这里作为大本营,沿克里雅河下游对沙漠深处的园沙古城进行了发掘考察,发现了五处古墓葬、一处遗址和多处居民遗址。这一重大考古发现,使世人对曾经在克里雅河下游生活过的千年古人有了新的了解,为丝绸之路的古文明增添了新的光彩。</h3> <h3>达里雅布依乡小学</h3> <h3>达里雅布依乡乡政府驻铁里木村,位于于田县县城以北267公里处,地处沙漠腹地。南起尧干托格拉克,北与阿克苏沙雅县相望,东与民丰县相连,西和策勒县丹丹乌里克接壤,南北长365公里,东西宽96公里,总面积15344.6平方千米。</h3> <h3>克里雅人的房子是用较粗的胡杨树干做桩柱和房梁,用较细的胡杨树干、树枝和红柳扎成排墙,房顶上铺上较厚的芦苇,芦苇上边加盖一层河泥。住人的房子周围墙上涂抹一层从河道取来的河泥,地面用沙子堆起30多厘米的土台,在土台上加水夯实,在定型干透的土台上铺上毡垫、毛毯或布毯,这就是床了。房子周围墙上挂上地毯或者花色墙布做装饰,房门多是用木板做成或是用半根粗大的空心胡杨木做成。这里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来了过路人,即使主人不在,也可以自已动手烧水、做饭,可以吃完就走,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做饭、吃饭的房子也是用胡杨木和红柳扎起的墙,不抹或抹半截泥土,周围透亮通风。达里雅布依人家厨房里的炉灶很独特:没有灶台或炉子,在屋子靠近门口的地方刨挖一个低于地面十几厘米、长宽各约一米左右的坑,坑里铺满沙子,这就是炉灶。在沙子上点燃枯胡杨木,胡杨木烧起来后就可以烤肉。烤肉都是用红柳枝条串起来的,拿在手上在火苗上翻烤。待土坑里积淀一些炭火后,在火堆上放个铁支架或在火堆两旁立两块石头,在上面烧水;水烧开了,坑里的沙子也烧烫了,这时,再用和好的面,铺成圆形面饼,将面饼埋入热沙中烤,沙子凉了,饼子也就烤熟了。饼子拿出来拍打表面,吹干擦净灰土,就可食用了,当地人称其为"库麦其",在面饼里面加入羊肉和皮牙子(洋葱)等,称为"肉库麦其",这些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主要食品。</h3> <h3>达里雅布依最高大的建筑,就是2007年在原有基础上扩建的特日木清真寺,特日木寺原本的名字叫铁热木寺,但在宗教局登记的时候,却写成了特日木寺,因此特日木寺一直沿用至今,但克里雅人习惯把这座清真寺称之为居曼清真寺,也就是星期五清真寺。这座清真寺的面积为296平方米,主体是用胡杨杆打桩,红柳枝编墙,然后用泥沙灌浆,白灰粉刷,神圣庄严的大门楼和围墙,都是用县城运来的红砖砌成。每逢星期五中午太阳偏西的时候,这里便会举行一次主麻日的聚礼礼拜。届时,清真寺会传出悠扬的唤礼声,呼唤克里雅人去清真寺履行每周一次的集体礼拜。</h3> <h3>周五这天,清真寺的门前也是沙漠里最热闹的地方,几乎全乡的男人都从四面八方骑着骆驼、毛驴、摩托,带着老人、媳妇、孩子赶到清真寺的门前,随之男人们争相打水净身,并进入寺内虔诚诵经。女人们却在沙街上的几个店铺逛来逛去,看看服装,看看鞋帽,看看米面,看看油盐,再聊聊家常。孩子们在沙街上打闹和玩耍,一派节日的气氛。</h3> <h3>在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心的新疆于田县达里雅布衣乡,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婚礼一起庆祝一个新家庭的成立,应邀前来的客人有几百人,在达里雅布衣,以往克里雅人有喜事,主人必须提前20天甚至一个月,骑着毛驴,一户传一户,将信息带至胡杨林里的所有人家。由于当地村民居住分散,户与户之间相隔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村民之间平时难得见上一面,婚礼是他们叙旧拉家常的最好机会,也是青年们交朋友的良机,精明的商人也把摊点摆到了婚礼现场,整个院落热热闹闹。婚礼的高潮无疑是揭开新娘的盖头。不过克里雅人新娘的盖头不是新郎揭开,而是由娘家人在娘家揭开。这时娘家邀请的客人和夫家前来接亲的人一波一波的到来,在家门口的胡杨树下分成三队,第一队由有威望的长辈(阿訇)带领,第二队由女长辈带领,第三队是青年人,人们排队依次握手致意进入房间,主人为客人准备了抓饭和一碗解腻的药茶,这里无法农耕,克里雅人主要生活来源是放牧和采挖大芸(肉苁蓉一种药材),大米需要从县城运来,吃上抓饭仍然是较为奢侈的享受。在喜庆的日子用馕来招待宾朋好友,有的用它来当礼物赠送,克里雅人曾被认为是"真正的隐者"。虽然被称为古西域土著的"活标本",但迄今都无法确认他们的来历。目前有283户1321位克里雅人居住在达里雅布衣。</h3> <h3>服饰穿着男性中老年人多穿黑色袷袢,冬夏戴黑色高筒羊皮帽脚穿皮靴。年长的妇女头顶长白纱巾,顶端戴有"太里拜克"小帽,形如扣碗,小巧玲珑。这种小花帽作为当地妇女独特的头饰,闻名于世。帽顶部用彩色绸缎做面,下沿用羊羔皮作成,做工十分讲究,妇女们把帽子用针别在头巾的右侧,近看似帽,远看宛如一朵花,样子十分别致。克里雅河流域妇女的小花帽作为世界上最小的帽子已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平时长衫,在重大礼仪场合,还常可以看到身穿"七箭服"的妇女,这套服饰维吾尔语叫"派里间",是沿袭古代狩猎人穿着的猎装而缝制的,胸前两侧带尖头的7条天蓝色缀饰,原为猎人的箭袋符号,后来渐渐演绎成衣服上的装饰图案,所以也叫"箭服"。这些奇特的服饰是怎么由来的,现在也无从考证,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是克里雅地区多种宗教文化交织的产物。这种奇特的服饰塑造了克里雅女人的典雅、高贵和神秘。年轻的妇女则喜欢穿颜色艳丽的花布衣裙。</h3> <h3>除了宗教文化,这些年国内外考古学家在克里雅河下游的园沙、丹丹乌里克、喀拉墩古城进行了多次发掘考察,先后发现了五处古墓和五具千年干尸,还发现了马坚勒克遗址和马坚尔克佛寺等多处遗迹,包括一些古老的马鞍、石磨、餐具等器物,使得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最早的千年古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与此同时,达里雅布依还吸引了来自英国、德国、瑞典、俄罗斯、日本等多个国家的生物学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探险家,他们前赴后继,每年都有不少人云集在这块罕见的人文福地,在此休整、补充给养,在此起程、穿越、探险,考证克里雅人的来龙去脉,探寻大漠当中远古的宝藏和千年的辉煌,他们渴望用自己的行动印证克里雅人神秘的传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