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hinese Family Today(当今中国家庭)》在Routlege(T&F)出版

潇湘竹

<h3>由上海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所徐安琪等主编的《The Chinese Family Today》于今年11月在美国纽约正式发行。创立于1836年、总部在伦敦的Routledge出版社,是享有高质量盛誉的世界顶级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学术出版商,目前是泰勒和弗朗西斯集团(Taylor &amp; Francis Group) 旗下的,专门从事人文和科学学科的学术书籍、期刊以及各种在线资源的出版,主要在伦敦和纽约两地发行。</h3> <h3>该书是中俄合作研究的最终成果。2012年7月,经院俄罗斯研究中心的协助,俄罗斯科学院社会学所(圣彼得堡)所长叶列谢耶芙娜, E.И.(Eлиceeвнa Ирина Ильинична)通讯院士专程来沪商讨双边合作事宜,商定设立分别由叶列谢耶芙娜, E.И.和徐安琪研究员为中俄双方项目负责人的“现代化进程中的家庭:中国和俄罗斯”的合作研究, 并初拟了研究框架和项目分工。</h3> <h3>该合作研究自项目的设立、讨论书稿框架,到撰写、修改和通稿,加上翻译、校对以及出版社组织专家评审、再度修改,以及添加索引等后期工作,直至全部完成,最终成果的出版经历了三、四年难忘的锲而不舍的苦战和磨砺。该研究的顺利进展,得益于上海社会科学院和俄罗斯科学院交流协议框架的实施,双方社会学研究所领导的鼎力支持,以及课题组成员的不懈努力。</h3><div>2013年9月,中方课题组成员赴圣彼得堡在俄罗斯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举行第一次工作坊,对初期研究成果进行了逐篇讨论,初步形成了专著的框架结构。</div> <h3>中方课题组成员还访问了一6口之家的俄罗斯家庭,受到热情接待,中间这位11岁女孩颇具贵族气质的言谈举止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在接受女孩赠送的画作时和他们全家合影留念(孩子的祖父母因养老金不足以维持生计,周末仍在打工而未能谋面)。</h3> <h3>2014年12月,中俄双方在上海举办了合作课题的第二期工作坊,俄方课题组成员俄罗斯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叶列谢耶芙娜和布尔梅金娜博士和中方课题组成员就中期成果进行了深入探讨。</h3> <h3>双方还就未来的合作计划开展讨论并达成共识,中俄双方社会学所所长杨雄和叶列谢耶芙娜共同签订了《合作备忘录》。社会学所副所长陆晓文研究员和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潘大渭研究员也拨冗参会。</h3> <h3>第二次工作坊结束时课题组部分成员的合影</h3> <h3>2015年10月,由叶列谢耶芙娜, E.И.和徐安琪主编的俄文版专著《СЕМЬЯВ РОССИИ И КИТАЕ ПРОЦЕСС МОДЕРНИЗАЦИИ》在圣彼得堡的Неctop-История出版社率先推出。</h3> <h3>10月14日俄文版新书出版发布会在圣彼得堡俄罗斯科学院大楼二楼大厅举行,圣彼得堡社会学、人口学领域的学者和研究生以及新闻媒体人员参加了发布会,中国驻圣彼得堡总领事馆的文化领事受邀参加并致词,高度首肯了中俄合作研究和该书出版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h3><div><br></div> <h3>2016年6月,中文版专著《现代化进程中的家庭:中国和俄罗斯》(徐安琪和叶列谢耶芙娜, E.И.主编)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h3> <h3>11月8日,英文版的《THECHINESE FAMILY TODAY》(徐安琪、John DeFrain和刘汶蓉主编)一书由伦敦的Routledge出版社正式出版。</h3> <h3>英文版专著的作者是院家庭研究中心的六位社会学、人口学专业的研究人员,她们是刘汶蓉、徐安琪、张亮、薛亚利、徐浙宁和庄渝霞。</h3><div>历时三、四年的磨练和修改,作者和编者的耐心和辛劳可想而知。我的严酷和挑剔,常让我的同仁们的生活变得更困难,甚至累趴下。尽管其中首次合作的同仁也抱怨过,但回忆这段难忘的经历时,还是觉得这是一次修改最多、最累的,却也是自己收获最多喜悦和自豪的合作。</div> <h3>英文版的顺利出版,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DeFrain博士,是他引荐我们与Routledge出版社牵的线并签了约,也是他作为第一读者,从非中文读者和家庭科学研究者的视角,对该书各章中难以理解或叙述不畅之处提出问题和修改建议。没有他作为中英世界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的桥梁,没有他的质疑和“非难”,没有他的润色和编辑,英文版专著中的一些颇具中国特色的社会观念、风俗习惯,以及家庭变迁的一些历史事实,一些以中国式英语表述的文字或术语,或许会令和中国文化背景迥异的读者不知所云,甚至本书能否如此顺利的出版还两说呢!</h3> <h3>作为该书的副主编,DeFrain博士是美国资深家庭学教授和社区,他拥有澳大利亚、韩国、希腊、斐济、墨西哥、罗马尼亚等国的家庭研究和服务的项目基金、特聘研究员称号和荣誉奖励。他是我10多年的老朋友,也是我们家庭研究中心的特聘研究员。出于对中国文化和家庭的强烈的学术旨趣,他多次来中国对家庭和社会进行考察、调查,在研讨会、研究生院、社区、学校演讲,并与我们进行多次深入的探讨。</h3> <h3>英文版专著可以说是集30年来中国家庭研究之大成,具有资料搜集全面、阐述系统,以及解释分析去西方中心主义的本土化特征,同时对学界和社会流行的某些错判和误导加以拨正,具有学术和社会反思意义,并具有跨文化比较的研究价值。课题的研究特色和贡献在于:</h3><div>1. 系统呈现了转型期中国家庭的现状和变迁。中国篇集不同年代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统计和全国性的抽样调查数据之大成,对家庭结构、功能、关系和生活质量及其30多年来的变化轨迹,进行全方位描述和分析,是第一本全面、系统地呈现中国家庭的基本概貌,以及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变迁路径和特征的学术专著。通过详实的资料描述和研究分析,不仅报告了在社会流动频繁、竞争激烈和不确定因素叠加,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却很不完善的中国,随着个体的工作压力和生活风险剧增,家庭的接纳和庇护作用更加不可替代,家庭代际间的相互合作和扶持也成了社会保障不可或缺的补充,乃至成为抵御生活风险的“救生筏”,家庭的功能也并非如一些单线进化论者所推测的那样日趋衰弱,相反却出现了强化的迹象,而关于家庭结构核心化、简单化,并出现家庭关系疏离、家庭养老危机等趋势的假设,也未在我们的研究中得到支持。</div><div>2. 完善了判断中国家庭结构特征的测量指标。扩大家庭的比重远低于核心家庭的比重,常被视作家庭结构核心化的主要佐证。本研究摒弃以往将家庭为分析单位的思路,改以人口为分析单位,以生活在扩大家庭的总人口多于核心家庭的总人口,作为主要的测量指标,同时加上另外三个佐证,即:1)扩大家庭比重并未随现代化的进程(年代的推移)而显著衰减,2)抚幼赡老功能的实现仍依赖扩大家庭的成员,3)核心家庭多以互惠式的家庭网络为补充,作出了扩大家庭依然是中国目前基本的和主要家庭结构的判断。</div><div>3. 描述了多元家庭在中国的特殊表现形式。中国家庭的多元化、流动性和不确定性,并非体现在典型核心家庭的减少,单身独居、同居不婚、非婚生育、单亲家庭、重组家庭和“丁克家庭”等植根于个体主义价值的“后现代家庭”的显著增加,而是催生了和西方不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形态,表现在留守家庭或“拟单亲家庭”(父或母在异地工作,子女和母或父共同生活)、临时扩大家庭(祖辈暂居在子女家帮着照顾孙辈,或子女带孩子暂居在父母家)、隔代家庭、轮养家庭(一些农村老人轮居在多个已婚儿子家分别赡养)等新家庭类型的此起彼伏,甚至出现了独生子女和双方父母同住的“联合家庭”,或者小夫妻轮流在双方父母家居住的“两头走”等新家庭模式,并随家庭生命周期抚育或赡养职能的变化而不断改变。</div><div>4. 揭示了去制度化的家庭价值在中国的缓慢进程。随着市场竞争和社会流动递增,个体虽有了更多的自我选择和发展的可能,但个体化的进程或许更多地体现在:人们尤其年轻人可以更自主地选择向上流动的职业,在恋爱自主和性自由方面也更多地挣脱了父母的控制,婚前同居和离婚获得社会更多的宽容。尽管制度化的个体主义、“为自己而活”在中国有崛起的端倪,但多数人依然遵循社会所认可的“标准化人生”模式的轨迹生活,而尚未被“选择性人生”,或者说“自反性人生”、“自主人生”所替代。适时结婚、生儿育女、终身婚姻、孝亲养亲,以及各自扮演好社会规范的家庭角色,依然是普通人的理想人生和生活实践,“需求共同体”和“经济合作社”的婚姻和亲子互助模式也将长期延续。</div><div>尽管如贝克(Beck, 2002)所说,个体化在不同轴心文明社会的发展趋势,并不必然受文化民主、福利国家和古典个体主义等前提的制约。但在缺乏这些先决条件的、又处于多元现代性的社会转型过程,以及东方集体主义、家系传承特征显著的中国,个体化在家庭领域的进程仍十分缓慢。</div><div>我们的研究结果或许可为世界展现不同的家庭发展路径和多元选择。同时,也可为社会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和建言。这些结论和分析是否有说服力,相信读者在阅读了本书后,会有自己的解读答案。</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