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人的召唤

🌹~*阿莲*~🌹

<h3>河 口 往 事</h3><h3> </h3><h3>60年前,一甲子轮回,在澄城县城的西面有一座繁华的集市,当时车水马龙、人来人往,聚集了河南、山西、内蒙、安徽、山东、陕北、陕南等各地的人们,河南人居多,官话是河南话。有一条小河从此地经过,河水清澈,有鱼有蟹,还能作为人畜饮用,河上有一座低矮的小桥供人们通行。这就是一个叫"河口"的地方。</h3><h3>有河就有水,有水就有洪水,有洪水就有灾难,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挟卷着20多米高的巨浪,在那年的一个夜晚将河口的浮华冲得干干净净。</h3><h3>一切归于平静,一切又要重新开始,经历过无数次水患的河南人没有流泪,而是默默地在更高的山腰上打窑洞。心里恨恨的骂着老天爷,但骨子里始终有那么一股劲,想当年,民国二十几年,老家发大水,一条扁担,一头是锅,一头是娃,后来的"河南担"由此而来,路上饿了随时支个锅烙河南饼吃,到陕西后,挖两孔窑洞,租几亩薄田,甚至下煤窑,养家糊口,安身立命,也不就这样过来了,大不了从头再来。从此,河口人注定有了一种不服输,不放弃的性格。</h3><h3>时间是个好东西,苦难的回忆逐渐在人们身上结痂,被淡忘,生活在继续进行,河口也经历了大跃进、文革、分地、改革开放,但她始终是封闭的,像一个国中之国,婚丧嫁娶、民风民俗一直继承着原来的传统,官话还是河南话,即使娶进来了当地的媳妇,用不了三个月,一个地道的河南人就被打造出来了,一般人是看不出来的。她有着一种莫明奇妙的吸力和张力,很多事情被潜移默化的同化。</h3><h3>改革开放以后,很多人按捺不住寂寞,开始尝试着开煤矿、做生意,由于政策允许,更由于那种敢说敢干敢拼的精神,有成事者靠挖小煤窑资产达到百万甚至千万,有靠勤奋在建筑行业成为领军人物,有靠跑运输在县城购房数套,有靠贩煤经历着人生的大起大落,有靠交往在西安、北京等大城市成就一番伟业,也有很多在澄合矿务局上班,过着稳定安逸的生活。</h3><h3>就是在这个封闭但又不保守,开放但又不自大的环境里,塑造了河口人乐观豁达,豪爽热情的性格。因都是外地人,亲戚少,所以好热闹,好交朋友,讲义气,重感情,即使老家在河南的一个地区,相隔数百公里,都成了亲戚。认干亲的也比较多,逢年过节走动频繁,谁家有事都能热心相助。有优点就有缺点,河口人爱说粗话,爱喝酒,爱赌博,爱赶时髦,爱打肿脸充胖子,爱穷大方,有时也会为点蝇头小利闹得不可开交。</h3><h3>当河南人名声大噪,国际知名度越来越高时,一些关于河南人的段子层出不穷,例如"十亿人民九亿骗,河南人民是教练"、"防火防盗防河南"、"河南人能造原子弹"、"重工业是砸石头、轻工业是弹棉花、娱乐业是耍猴",河口人听到这些,只是付之一笑,因为与澄城老哥长时间的和谐相处,已经少了一些圆滑和欺诈,多了一些憨厚和诚信。</h3><h3>经历了数年的疯狂开采,河口成了塌陷区,好些房子都绽开了口子,成了危房,加之小煤窑全部停产,河口己经慢慢走向败落。现在的河口人基本都搬到了县城,分散在县城的四面八方,谁家有事还能凑在一起,谈谈过去,聊聊家常,吹吹未来,也算是人生的一种幸事。</h3><h3>希望居住在各个地方,奋斗在各个行业的河口人幸福快乐,因为我们曾经是一家人。作者:师志刚</h3> <h3>河南遭受特大旱灾,五谷不收,祖辈们为了谋生,扶老携幼,因灾荒而流落他乡……</h3> <h3>大河口全景</h3> <h3>80年的传承虽然短暂,但她精神永恒,河口传人承载着把她发扬光大!!!</h3><h3>这里聚集了50后,60后,70后,80后,90后,你能从他们的言谈话语,与喜怒哀乐中感受到不同时代的印记,听那励志与鼓励的话语,能使你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听那妙语连珠的笑话,能使你笑的,前仰后合;听那叙说着河口曾经的美,能使你仿佛到了诗情画意的梦境。那时的家,温馨,幸福将伴你一起走入甜蜜的梦乡,听那叙说先辈艰辛的创业历史,能使你潸然泪下!!!</h3><h3>河口有灵,河口有魂,河口的灵魂凝聚成河口往事群的平台,回来吧!河口的传人!回来吧!你只要走近她,了解她,读懂她,依靠她,她就能给你带来丰盛的精神大餐与回报,回来吧!河口传人,传承的不都是记忆而是对故乡的热爱,穷家难舍,故土难离,回来吧!从现在开始你的传奇,河口往事将成就你的传奇,这里就是你成就梦想的加油站,不管你身处何方,家乡的亲人都在期盼你平安,幸福,键康,快乐,宏图大展,让家乡的亲人为你骄傲吧!!!!</h3><h3>天青色而等烟雨,而我们都在等待着你的到来。</h3><h3> 作者:师志刚</h3> <h3>这是我出生的地方,也是我小时侯生活的地方,更是我的家乡,随着时间的变迁,这里早已没有人居住,虽然很穷,但是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东西,更是一种精神,快乐,简单,艰苦,朴素,坚强,让我的小时候充满了欢声笑语,与城市的喧嚣不同,更能让我感到一份静谧,多年以后我在次回到这里,它的模样还是如当初一般,虽然已没有了人烟,但我还是依旧如此爱它,因为这是我梦开始的地方。</h3> <h3>家乡的小桥流水,你是我童年的乐园,美好时光!永远怀念。小桥在我的记忆中,是那样的清晰,是那样亲切,还时时走进我的梦乡。 </h3> <h3>一条小河蜿蜒过,两旁家院依山坡,往日场景今何在?只怨岁月太蹉跎…作者,赵东升</h3> <h3>洞子窑曾经是我们上下学经过的地方,静静地离去,渐渐地一切都将成为回忆,童年,好像这温暖的春风,一闪而过,却给人留下了生活篇章中最美好的回忆。</h3> <h3>澄城县尧头镇小河口团结桥建于1972年,施工单位是当时叫"澄合煤指"建安处一工队修建,在桥建垒到将近一米高时,也就是下午2点多时。河渠突然涨起洪水,天气晴朗,也没有下雨,当时工地的材料、水泥、沙子都堆放杂河滩上,工人们还在紧张的施工,看到这突发的灾情的到来,没有一个人跑,一个个奋不顾身的搬运抢救材料,当时河滩上有水泥大概5吨左右,工人们硬是一袋一袋的往高处搬,有的工人被洪水冲走多远,抓住树枝又爬上来,继续搬,其中有一个叫白智业的工人被浪花卷如几十米又反上来继续抢搬,这种场面感动了河口的群众,也纷纷冲上去抢运,一个个手拉着手的将材料安全的从洪水口里抢出来,经过大家的坚持不懈与努力,团结桥终于竣工,最后取名于《团结桥》!在当年的8月份开始通车!作者:师志刚</h3> <h3>  河口的河真清,清的能看到水中游逸的鱼,两条潺潺流水的河呀!左边弹琴,右边唱歌,听河边蛙叫蝉鸣,蜻蜓点水,看水中鸭群嬉戏,好似鸟语花香的江南风光,河口的河 美!</h3><h3> 夕阳西下,一缕彩虹出现在石桥上方,不同视角好似一个亭亭玉立的青春少女,婀娜多姿,似青春之花待绽放,又似太空漫步,虽然只是昙花一现,但折射出河口的桥,美!</h3><h3> 华灯初上,一对对情侣相约莲花池旁,荷塘月色婉在池中的一朵并啼莲,似在对他们诉说着什么,好不惬意!池边的一片竹林随风摇曳,高风亮节;花前月下的俊男美女在这江南范儿的环境中谈情说爱,河口的景 美!真美!</h3><h3> 河口的山,南台东台,交相辉映,一个个小院依山而建,似秦琼与敬德身着铠甲,守候着这里的安宁与祥和。夜幕降临,窑洞的灯光又似繁星点点,宛如都市夜景,令人心旷神怡,河口的山 美!美不胜收!</h3><h3> 河口的沟,东沟西沟,沟沟相连,宛如一对孪生姐妹心心相印,两边层层梯田,金黄的麦浪一浪高过一浪,沟里的五月鲜大黄杏,令你垂涎欲滴,不停的在咽着口水,看那一树槐花,似身着洁白婚纱的少女,令你目不暇接。河口的沟 美!真的很美!</h3><h3> 养育了包括二矿众多生灵的那条母亲河已面目全非,南台东沟已满目苍夷,老了!我们赖以生存的河口80年的沧桑巨变,使她已无可能焕发青春,我们不能因为她老了就不去赞美她,不能因为她老了就忘记她,她养育了我们三代河口人,80年的文化积淀,河口精神永存!</h3> <h3>照片上的老人,经常捡垃圾堆里的东西吃,经常用石头把自己头砸出血的牛人,每次见他都是这样,从我懂事时他就是大人了,估计现在六十,七十了吧,可算是陪伴我们长大的人,他叫憨子精(吉)娃,我离开家乡好多年了,他一直在那里过着那样的生活,从照片能认得出当年英俊的模样,现在非常健康,而和我一样大的许多人都已经倒下,人们都很惊讶,其实没什么,我早就明白了,这就是我们自身强大的调节机能,免疫系统,给我们展示的奇迹!</h3> <h3>  拿起这支尘封已久的笔,我感慨万千,追忆、品吊、担子、箩筐、衣不遮体、饥寒交迫,就这样我们的先辈以坚强的毅力与智慧,勇于开拓创新,造就了一个繁荣的河口盛世。</h3><h3> 这繁荣使人联想起车马大店子夜时的灯火阑珊,开店的、煮馍的、拉坡的、善良的河口先辈接待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看万家灯火,犹如繁华都市,车水马龙,街旁叫卖着花生、西瓜与香烟,哪条沟进去没有煤矿,当地人戏称我们是矿子,他们不知就是这些矿子的先辈给他们带来了温暖,带来了繁荣,带来了地域经济的发展。</h3><h3> 我们的先辈人才济济,从发明冶炼焦炭的薛全等一些爷爷辈的老人,到呕心沥血辛勤教育他们子女的郑、李二位老师,从名医张继周爷爷的济世救人,到刚正不阿的刘成子叔叔,从我们量体裁衣的裁缝奶奶,到铁娘子装车的大军,辉煌的故事,枚不胜举。应为他(她)们放歌,应为有他们而感到自豪与骄傲,应为他们树碑立传,澄城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他们的丰功伟绩,尽管他(她)们与世无争。</h3><h3> 河口的传人让我们汇聚在河口往事的平台上,用我们的智慧、坚强与自信,去努力、去奋斗、去争取、去再造辉煌。让我们继承和弘扬先辈的优良传统,以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气概,再造河口盛世,让我们无怨无悔,骄傲地说我们是河口的传人。 </h3><h3> 愿于河口传人共同探讨,共同修改指正。愿河口传人,微笑多多、健康多多、幸福多多、挣钱多多。</h3><h3> 作者:师志刚 </h3> <h3>已荒废的石沟卫生所,岁月的洪流,卷走了青春,卷走了年华,剩下的只是一个被岁月刻下深深印痕的伤痕累累的躯壳,和一颗沧桑的心。</h3> <h3>我的母校红卫中学,学校以变得颓废,像极了废弃的庄园,一天天走向衰老,校园已荒芜,时光如梭,给我留下只有记忆了…</h3> <h3>尧头窑遗址</h3> <h3>以上图片图文是我收集整理制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