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身处大山深处的家乡,终于在2015年把通往镇上的那条泥土公路改建成了水泥公路,从此告别了坑坑洼洼,晴天满天尘土、雨天满脚泥巴的老泥土路,为从寨中开车或走路去镇上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要想富,先修路。”路修通了,致富的门路将向家乡伸展开来……</h1> <h1> 道路虽然有点曲折,但线形很优美。前途是光明的,家乡致富之路在希望的田野上……</h1> <h1> 蓝天白云下林木掩映,绿树成荫,“白云生处有人家”,家乡的寨子美丽而宁静,和谐而自然! <br> 这便是我从小在此生活长大的家乡,六十丈洞瀑布旁一个极具中国传统特色的自然小寨——塘代。</h1> <h1> 小时候曾经无数次这样倚窗举目远望,目之所极除了连绵的山峦便是天边的云朵;曾经多少次渴望着长大了能走出这些磅礴大山,到外面的世界去看一看,最好是能实现"鲤鱼跳龙门"的同时能在外面闯荡出一点事业,以改变下象祖辈们长年累月面朝黄土背朝天那样的农耕生活……</h1> <h1> 虽然后来实现了小时候的小小梦想,到了外面学习与工作,但乡情难忘,以往的欢笑、以往的幻境及以往的艰辛依然在梦中……尤其是初到外地,工作难找,谁悲无业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此时使人倍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思乡之情油然而生!</h1> <h1> 村口的这棵老银杏树挂满了很多的故事。一身草绿色的盛装展现了它夏季挺拔的傲人风姿,似乎在昭示人们:“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h1> <h1> 饱经风霜过后的满身黄叶才是这棵“千年活化石”的最美容颜。有人说你娇媚,娇媚的生命哪有这样顽强?有人说你金贵,哪知道你曾历经贫寒!啊哈,银杏,啊哈哈,银杏,你把美丽献给了家乡!你把坚韧赋予了我们品格!</h1> <h1> 寨子旁边的这些老楠树总是那么的生机盎然,绿荫笼罩,给炎炎夏日在树下休憩的乡亲们洒下一片清凉……</h1> <h1> 绿树丛中的这个半边篮球场虽然有点狭小与简陋,但我们曾经在此洒下了无数的欢笑与汗水。</h1> <h1> 家乡南面的层层梯田寄托着乡亲们对秋收的金色希望,也是我们小时候秋收过后放鸭放牛的好地方。曾记否?小伙伴们一边放鸭或放牛,一边在田间三五成群地打扑克,或玩游戏,或看连环画,或看书复习功课,要不就到梯田的东边去观看对面的六十丈洞瀑布。其乐融融……</h1> <h1> 家乡东南方不远的对面,雄奇峻秀的六十丈洞瀑布在日夜不停地飞流而下,嚯嚯的落瀑声在家乡宁静的夜里更加清晰可闻。它似乎在向人们灌输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时间观念,以及“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要走出大山,要改变贫穷落后的命运,就要时不我待地艰苦奋斗、坚韧不拔地久久为功!<br> 梯田的东边是正面远眺六十丈洞瀑布的最佳位置,可惜到现在还没有一条从这里顺着山坡走到瀑布底下的徒步好路。想从这里到瀑布底下需绕行很远的路,在此只能对瀑布“可远观而不可近玩焉”!不然,这里真正是难得的集徒步健身、观光摄影于一体的好地方,沿途上下还可以领略到深涧幽谷中的珍禽异兽与琼花瑶草,聆听到百灵画眉的动人歌喉。</h1> <h1> 读小学时,每当读到唐诗《望庐山瀑布》,我很自然地联想到我们家乡旁边的六十丈洞瀑布。<br>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仙李白形容庐山瀑布的诗句,用来描写我们的六十丈洞瀑布也未尝不可!<br> 明代教育家王阳明赋诗称赞六十丈洞瀑布曰:“壁崖闪白练,高悬六十丈。”六十丈洞瀑布就此得名。<br> 清朝诗人陈向策到此游后,命笔赋诗曰:“六十丈洞野茫茫,瀑布急流草木香。四面崖山容水态,一方泉水挂山乡。莺啭乔木春风绿,燕唱美峰岁月昌。千古蛟龙今何在?牧童手指小江滂。”</h1> <h1> 水少季节的瀑布显得格外的柔美,好似美女的秀发随风飘洒。</h1> <h1> 六十丈洞瀑布曾经流传有很多神奇而美好的传说。不知是哪位诗人曾写了一首《六十丈洞》诗曰:<br>“遥望洞府起云烟,叠嶂层峦峭插天。<br>瀑布飞流六十丈,灵芝生就几千年。<br>人传此境有神女,我道此间来上仙。<br>景致萧然无限美,惜乏李杜吟诗篇。”<br> 站在底下仰望瀑布,有种高山仰止之感,使人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瀑布底下的水潭边四季灌木葱茏,芳草萋萋,加上高空飞瀑冲激产生的水花四溅,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极为丰富,实为不可多得的可亲可近的天然巨大氧吧,是练太极、钓鱼、“洗肺”、照相的佳处。<br> 随着人们对它了解的加深,它的观赏价值、养生价值和文学价值等将会逐渐被挖掘出来……这里近年来作为一个旅游景点正在开发利用,只可惜投资力度还不够大,道路、观景台、钓鱼台、健身台、栈道及徒步登山石阶等基础设施还远未完善,不然,众多文人墨客一定会慕名而来!相信上述基础设施做好之后,这里定当会名气大增,节假日中,游客如云;农家乐里,吃客满座……</h1> <h1> 家乡下面西南方约两里远的莲花山水电站水库,水质清澈洁净,颇有“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西湖韵味。这里的水面虽然没有杭州西湖那样宽广,但水质比西湖水要干净多了。至若春和景明,鱼群涌动,白鹭翔集;岸草汀兰,郁郁青青。及至秋高气爽,漫山红遍,层林尽染;鹰击长空,水天一色。周末假日到此信步闲游抑或垂钓散心,则可心旷神怡,宠辱皆忘。</h1> <h1> 穿越水库的铁索木板桥</h1> <h1> 两岸青山绿树倒影水中,使水库宛如一块碧透的蓝宝石。这里没有高楼大厦、没有香车宝马,没有城市的灯红酒绿,有的只是山水之间的平静淡然;这里可以享受蓝天白云,沐浴阳光雾水,让心灵放松,回归大自然。</h1> <h1> 拦河大坝也出现了一块人工的矮瀑布,颇似荔波小七孔的景色。云销雨霁之时,常常在瀑布下出现一条七色的美丽彩虹。<br> 1987年水电站建成完工之际,时任县长黄再琳曾赋诗一组:<br> 莲花山电站落成抒怀<br> 天柱莲花山水电站自一九六八动工,至一九八七年一月十日试机送电,其间四上三下,历时十八春秋,回首曲程,思绪万端,凝视明珠,慨然起笔。<br> (一)<br>雾绕青山恰似帏,莲花四季斗芳菲。<br>招来罗汉踏云会,引惹骚人奋笔飞。<br>岭下一江掀绿浪,山中万树沐朝晖。<br>沉浮总是黎民主,此处风流乃众为。<br> (二)<br>齐心协力斗艰难,百炼千锤志更坚。<br>斩刺披荆改旧貌,乘风破浪谱新篇。<br>炎炎烈日何所惧,凛凛寒霜似等闲。<br>誓摘明珠装侗寨,万道光辉洒人间。<br> (三)<br>管教峡江出碧湖,愚公若在亦惊呼。<br>凡夫叩石穿山过,俗子拦河作画图。<br>电柱排排拨地起,银丝线线漫天舒。<br>城乡万户欢欣日,愿与诸君对玉壶。<br> (四)<br>多年夙愿今日酬,一曲高歌贯斗牛。<br>朝观雪地百花艳,夜望山村万树琉。<br>屏前老幼添新乐,校内师生别旧愁。<br>四季从来春最好,侗张乡处不风流。</h1> <h1> 这座桥有点象荔波的小七孔桥</h1> <h1> 大坝下游的河水明显小了很多,但很清澈,鱼翔浅底依稀可见。将钓到的河鱼在河边来顿野炊,感觉味道特别的鲜美。</h1><h3><br></h3> <h1> 来锅水煮螺丝味道也不错!</h1> <h1> 夏天的早晨,瀑布冲落下来腾起的雾气与河水蒸发起来的雾气弥漫了河谷,山水间笼罩着一层白色的薄雾。</h1> <h1> 云蒸雾罩,给家乡平添了几分朦胧之美!</h1> <h1> 晴天的清晨,太阳从东边的山岗上爬上来,红光初照,彩霞与白雾齐飞,别是一番红装素裹的美丽,分外妖娆……</h1> <h1> 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有我幼年的足印。几度山花开,几度潮水平,以往的幻境依然在梦中。他乡山也绿,他乡水也清,难锁我童年一呀寸心。<br> 故乡的土,故乡的人,故乡有我一颗少年的心。几度风雨骤,几度雪飞春,以往的欢笑依然在梦中。他乡人也亲,他乡土也好,难锁我少年一呀寸心。<br> 故乡的爱,故乡的情,故乡有我青春的歌声。几度芳草绿,几度霜叶红,以往的同伴依然在梦中。他乡也有情,他乡也有爱,我却常在梦里故呀乡行……<br> 《故乡情》这首歌深沉地唱出了我们在外游子对家乡的一片真情!</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