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婆婆

秋之韵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婆婆今年89岁,身体还算硬朗,原来一直住在自己家里,今年才搬到我家同住。人都说婆媳是天敌,可我从没这样的感觉,我一直觉得婆婆是最贤惠的妻子最善良的母亲,公公在世时,她一切都顺从于他,公公去世后,她和一个有病的女儿生活在一起,又处处迁就于她,我虽然结婚30多年了,但基本没和婆婆生活在一起,一直觉得有愧她,现在婆婆来到了我家,是给了我一个机会,我也是尽心地照顾她。婆婆年纪大了,脑子也不是很清楚了,眼前的事说忘就忘,但对年轻时的事很多都记忆犹新,现在老了更爱念叨过去。婆婆出生在沂水的一个小山村里,在她十七岁时,她本家的一个大娘是妇救会长,动员她参加了八路军,当时她是趁她母亲回娘家,和大娘的女儿一起走的,母亲回家后不见了女儿跑到大娘家又哭又闹, 婆婆的哥哥见状就吓唬她说:"那队伍上哪能说去就去说回就回的?去了就不让回来了,除非家里去人顶替,要不我去把妹子替回来吧?"她娘就这么一个儿子,当然不肯让儿子去,这才罢了休。就这样一个乡村的小丫头成了八路军的一名卫生员,从此跟随部队转战南北救治伤员,直到50年代中期转业到地方医院,后来两次到医学院进修,取得大学文凭,晋升为主任药剂师,一直工作到65岁才退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婆婆结婚很早,20岁就当妈了,我一直感到奇怪,在部队怎么会那么早结婚,原来婆婆一参军,就到军区的卫生训练大队集训,公公当时是卫生大队的副队长,常给学员讲课,后来卫生队的大队长(也是沂水人)就说给她介绍对象,婆婆说她那时小,什么也不懂,领导给介绍也不敢说个不字,很多人都知道战争年代部队干部结婚有个杠杠简称“258团”,即25岁8年军龄团级干部。1946年公公这三个条件都满足了,不到19岁的婆婆就结婚了。公公比她大8岁,参军前已是初中毕业,在部队就是高学历了,又是她的领导,婆婆在家只上了3年小学,所以在她的心中,丈夫是高大的,她也习惯了服从他,后来尽管公公因病很早就退了休,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之间的薪水差距也逐步消失,但婆婆对公公还是处处依从,家里的事都是公公做主。婆婆承认当初他们的结合不是爱情使然,但我相信在长达50多年的婚姻生活中,他们是有深爱的,我从来没见他们拌过嘴红过脸。公公病重时,子女们还没退休,婆婆更是衣不解带日夜服侍在身旁,尽量不让子女们请假。公公已过世10多年了,但婆婆还是经常提起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婆婆对生活的要求一直很低,甚至过于简朴,工资也不低却一直过的像个苦行憎,记得在她自己家时有两件四五十年历史的黑灯芯绒和黑呢子上衣她还穿着,而我给她买的好几件衣服却基本没见她穿,你再怎么说她,她依然我行我素,总说现在生活很好了,现在来我家我基本都给她换成新的,她还老说我怎么又买新的,有时还固执地要找她那些不能再穿的旧衣服穿,让人哭笑不得。她干了一辈子药,从不吃任何保健品,甚至海参也不肯吃。原来在自家住时你给她买点东西送过去,不管值不值钱,她总是说又买这么多干什么我吃不了,还总想让你拿回去点。现在来我家住,你如果问她想吃点什么,她只有一句话:你做什么我就吃什么。你再怎么让她说她也不说,没办法只好观察揣摩着她的口味来做饭。 三年前婆婆不慎摔着了,造成骨折来我家养伤,一辈子都在照顾别人而从未让别人照顾的婆婆一下子躺在了床上,连翻身都困难,大小便更是需要别人帮助,开始她很不适应,焦虑不安,一再说自己怎么成了废人,经过多日的安抚,她才慢慢平静下来,接受了这个现实。但稍好一些,她就要求去卫生间解大手,总怕麻烦别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婆婆就是这样一个人,她心里想的永远是别人,我觉得她这一辈子都是在为别人活着,我敬重她,在她身上可以说是集中了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但我也替她惋惜,她没有为自己好好活过,一辈子都在为别人操心,也没吃好的穿好的。但她却从不这样认为,还老说"当年要不是大娘叫我出来干八路,我现在就是个农村老太太,也许早没了。要不就说”和我同一天出来的堂姐,虽然成了将军夫人,还不是70多岁就死了?我多活了这么多年啦,已很好了”。也可能是基于这样的心态,婆婆的身体一直不错,除了那次骨折,多少年都不进医院门了。从我们退休后,就一直想接她过来生活,她却一直不肯,其实就是放不下她那个有病的独身女儿。现在实在是力不从心了才不那么操心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昨天刚给婆婆过了九十虚岁的生日,愿她老人家百福臻集,鹤寿延年。</span></p> <h3>年轻时的婆婆</h3> <h3>婆婆的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h3> <h3>九十岁的婆婆</h3> <h3>我和婆婆今秋合影</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后记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篇文章是2016年写的,那时婆婆搬来我家同住半年多吧,2021年7月她无疾而终溘然长逝,享年94周岁。七一前夕单位领导来家看望了她,送来了在党50年纪念章,七一那天她坐在自己的床边全程观看了建党百年纪念大会,7月5号早晨便秘中午去医院通便后大夫说没事了让回家,结果还没出医院大门头一歪就再也没有醒来。5年多朝夕相处婆媳感情深厚,她是个十分明理的老太太,从不唠唠叨叨的管闲事,一辈子不愿給人添麻烦,也从来不会指使人,说个很极致的例子,她91岁时有天早晨起床穿鞋从床边出溜到地上都骨折了,我和老公还没起床也没听见,她都不喊我们,我们起床后看她就坐在地上,送去医院做了检查才知道是髋关节粉碎性骨折,做了手术还好没瘫在床上,为了她这个有事不啃声,我和老公没少说她,可她还是这样我行我素,没办法只好多观察勤问着点。我的不少朋友都问我你身体不好长年照顾90多岁的婆婆是不是很累啊?说实话和她相处你不会感到心累心烦,她从不多事对生活也不提要求感觉总是静悄悄的,她好相处我也更愿意对她付出。好人有好报,她一辈子与人为善,我们善待她让她活的舒心,在我家五年多除了那次摔伤,没去过医院连感冒都没得过,上天也善待她不让她受罪就走了,也算是高寿了,这是她的福报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婆婆走后我常常想起她也想再写写她,可是写什么呢,写过的不必再重复,她虽然早年参军当卫生员跟随部队南征北战,解放后一直在医院药房工作是个主任药师,但从事的都是平凡琐碎的工作,她也从来不提起过往,我看到的就是一个普普通通贤良淑德的妻子和母亲形象,我敬佩她但并不想活成她那样,一辈子为工作为家庭付出,感觉总是忍辱负重为别人活着,老了不能付出了也从来不会为自己索取,我觉得她活得太累,其实生活中她也有很多不如意(家庭子女的事不想多说,她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也非一般)可她却从不报怨更不会发火总是心平气和的样子,一个女人也是老革命老高知,一辈子活成这样,让所有认识她的人说不出个她的不是,也真是不容易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今天是婆婆去世后的第一个清明节,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思,疫情所致不能前去为她扫墓很是惆怅,拉拉杂杂的随心而写,是对婆婆的思念,祈祷她天堂安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2年清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观看建党百年习主席讲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1年7月1日,婆婆正在观看建党百年庆典,我给她拍的最后一张照片。</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