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行思录第22集 苏尼特左旗

阿沃亚斯

苏尼特左旗(以前叫东苏尼特旗,现在还是俗称东苏旗),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北部。北与蒙古国接壤,国境线长达316公里(上图,东苏旗有一大块向西北方向的突出部,所以国境线很长),南与正镶白旗、正蓝旗交界,西与苏尼特右旗、二连浩特市相连,东与阿巴嘎旗毗邻。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纯牧业边境旗。旗人民政府设在满都拉图镇。<div> </div> 苏尼特左旗素有“驼乡”之称。全旗面积3.4万平方公里,其中草场面积占90%以上,大部分为荒漠草原和半荒漠草原型(上图,很明显的黄色区域,都是大草原,但是比较干旱),植被多为草木科、大百合科植物为主的优良牧草,如多节植物蒿、碱葱、沙葱、冰草等。这种特定的自然环境,适于骆驼的生长。<div> 这里的羊因常年吃碱葱等优质牧草,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优良品种—苏尼特羊。这种羊肉质鲜美,肥瘦相间,历来是宫廷供肉。北京的“东来顺”涮羊肉创牌子选用的就是苏尼特羊肉。</div><div> 目前,全旗骆驼总数20000峰,其中有草原上少见的珍品—白驼。草原人珍爱白驼,把它视为吉祥物。</div> <div> 苏尼特左旗地广人稀,全旗3.4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3万人,全旗几乎没有耕地,都是草原和沙地,是一个纯牧业的旗,比我们前面去过的四子王旗、乌拉特旗、鄂托克旗更纯。</div><div> 既然是纯草原牧业旗,那么本集我们不讲历史、经济等,纯粹的自驾游一番,带大家领略草原风光。苏尼特左旗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名胜古迹有:宝德尔朝鲁岩画群;通古尔生物化石区;查干敖包庙;宝德尔草原奇石林;玄石坡;恩格尔河生态湿地保护区;盘羊自然保护区等。</div><div> 苏尼特左旗南部是浑善达克沙地,沙地里有一万多亩淡水湖泊,适于发展养鱼业。哈那哈达阿日善、格根图阿日善、哈登胡少阿日善等温泉水(阿日善是蒙语温泉、热水的意思,著名的汉语翻译是阿尔山)、含有多种矿物质,洗浴或饮用均有明显的医疗效果。</div><div> (上图,满都拉图镇)</div> <h3><font color="#010101"> 出发前,一定要吃一顿涮羊肉。满都拉图镇不大,饭店不多,这是满都拉图镇上的火红饭店(谢谢阿荣推荐),价格实惠,味道好极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内蒙古的涮羊肉基本都是铜火锅、木炭点火的,这种火锅的特点就是一旦烧开,温度很高,涮肉速度快,非常好吃。</font></h3> 这里的羊肉不论盘卖、不论份卖,都论斤卖。一斤纯纯的涮羊肉片40元,分量绝对足。<div> 锡林郭勒盟的涮羊肉的特色就是肉片又大又厚,不像城市里的小肥羊、东来顺那样,薄薄的一片,一涮就没了。蒙古人常年吃羊肉,喜欢结实有嚼劲的大块肉,就连涮火锅也是一样。羊肉片很厚,很大,吃起来特别过瘾。</div> <div> 我们从南往北游览苏尼特左旗,首先从南边的正镶白旗往北,进入苏尼特左旗南部的浑善达克沙地。(上图)</div> 浑善达克沙地是我国十大沙漠沙地之一,位于内蒙古中部锡林郭勒草原南端,距北京直线距离180千米,是离北京最近的沙源。<div> 浑善达克沙地东西长约450千米,面积大约5.2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1100多米,是内蒙古中部和东部的四大沙地之一。</div> 浑善达克沙地从锡林郭勒盟的苏尼特左旗往东,一直经过阿巴嘎旗、正蓝旗、延续到赤峰市的克什克腾旗。现在,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与内蒙古东部的科尔沁沙地几乎就要汇合了(看上图,有很多蓝色的大大小小的湖泊,这就是浑善达克沙地的特色)。<div><br></div> <h3><font color="#010101"> 浑善达克沙地并不是像巴丹吉林沙漠那些内蒙古西部沙漠一样寸草不生、浩瀚无际。这里的特点是沙地上普遍覆盖着植被,河流和湖泊也非常多。</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根据气候、经纬度、海拔起伏等不同,沙地上的植被覆盖或多或少。也有大片寸草不生的地方,也有大片密密麻麻的草地。</font></h3> 因为地处内陆,交通不便,距离大城市都很远,苏尼特左旗南部的浑善达克沙地几乎没有旅游开发过,整个地区保持生态原貌。其实,这里虽然没有辽阔无边绿绿的草原,但是沙地、湖泊、河流、草地汇聚在一起,也非常有特色。<div><br></div> 这一两年,伴随着浑善达克汽车拉力赛的举行,终于有了一个小型的旅游接待处,可以提供餐饮、住宿、骑马、沙漠越野等活动。<div> 这个地方,在正镶白旗往北去往苏尼特左旗的公路上,大概在乌兰察布苏木和巴彦淖尔苏木之间,属于苏尼特左旗范围。</div> <h3><font color="#010101"> 先喝一碗热热的奶茶,我们迫不及待的想要进入沙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今天的客人就是我们两个车,这个营地就在公路边上,很好找。但是要进入沙地深处,还要一段距离,而且</font></h3> 要乘坐专业的沙漠吉普车,这种车是特别改装的,里面都有装防止沙漠里面翻车的支撑架。<div> 我们9个人,加上司机一共10个人,都坐在这一个车里,出发。</div> <h3><font color="#010101"> 出了营地就离开公路,在草原土路开了半个多小时,进入沙地深处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司机小伙子带我们向着沙山冲锋,可能是因为超载了,结果,</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即将登顶,车坏了,试了很多次,就是上不去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于是,我们只好弃车徒步,正好可以仔细领略浑善达克沙地的风光。</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车确实坏了,司机小伙子最后叫了一辆救援车,修了修,很快就好了。他特别执着,非要带我们把几个沙丘、沙山都冲浪一遍才算完成任务。</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修车的间隙,我们仔细观察了这些沙漠植物,赞叹它们的生命力。同时也赞叹羊和骆驼的嘴真厉害,这么多刺的植物,硬是被它们把叶子吃光了。(记得动物世界里非洲的长颈鹿吗?就爱吃刺里面的叶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沙地和草原上一样,到处盛开着五颜六色的花朵,这些花朵里,很多都是可以治病的药材,羊吃了这里的植物,羊肉就特别有营养。</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附近不远,有两个湖泊,水面虽然明显处于低位,但是也非常可贵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浑善达克沙地是中国著名的有水沙漠,在沙地中分布着众多的小湖、水泡子和沙泉,泉水从沙地中冒出,汇集入小河。这些小河大部分流进了高格斯太河、恩格尔河,也有的只流进水泡子里,还有的只是时令性河流。</font></h3>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候鸟迁徙的必经之地,特别是境内的查干诺尔湖、浑善达克沙地一带,更是候鸟的栖息、繁育地。<div></div><div>  每年三、四月份,湖水刚一化开,大批候鸟从南方飞回,来到查干诺尔湖栖息,在浑善达克沙地的小湖、泡子的芦苇、蒲草中产卵、育仔。但是,近年来,在那里栖息的候鸟已大大减少。这主要是生存环境的改变,再加上人为的搅扰捕杀加剧,候鸟再也不敢在那里产卵繁育。(记得2016年有报道内蒙古有外地打工的还是什么人,毒死了好多天鹅吗?那就是在附近的正蓝旗,也属于浑善达克沙地)</div> <h3><font color="#010101"> 虽然候鸟的数量大大减少,但是这里还是有几百只各色候鸟栖息。当我们靠近湖边的时候,有一对类似海鸥的鸟,在我们头顶不停的鸣叫,时而俯冲下来。</font></h3> 原来,在湖边的沙丘上,有它们的洞穴,拿手电一照,里面有一只毛茸茸的幼鸟嗷嗷待哺。成年候鸟用不停的鸣叫和飞翔,想把我们吸引开来。<div> 这些洞穴并不是候鸟自己挖的,而是它们利用其他动物,比如土拨鼠、狐狸等等废弃的洞穴,作为自己临时的家。</div> <h3><font color="#010101"> 靠近水边的植被就非常密集了</font></h3> 这里的水,大部分都是地下水涌出来的,降雨非常少,大部分靠冬季下雪后,融雪入地,然后再涌出。<div> 大家可以看到,非常的浅。</div> <h3><font color="#010101"> 沙地的周边,也有很多天然草原,虽然没有大面积的连在一起,但也是优良的牧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从沙地出来,回到营地,休息一下,还有很多活动可以参与。</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射箭本是蒙古民族骑马打仗最厉害的武器,随着300多年的和平年代逐步退化,现在的蒙古传统弓箭不论从制作工艺、力量速度等方面都退化了一大半。古代蒙古骑兵的强弓硬弩已经成为了记忆,现在的射箭只是节日比赛的项目和针对游客的内容罢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射箭虽然退化了,但是蒙古马还是保留了至少70%以上的实力。现在牧区的蒙古马,和蒙古帝国时代的相比,可能欠缺的就是长距离奔袭跋涉的经验。因为我们现在除了赛马比赛跑几十公里外,很少有大范围上千公里的征战和迁徙的机会了。</font></h3> 这两匹蒙古马是当地牧民自己家里骑的马,有三个特点:<div> 第一,这不是搞旅游接待的马,那种马每天不是被游客骑、就是拴在那里等游客,性能退化严重,总是无精打采</div><div> 第二,这两匹马身体素质极好,肌肉特别结实,从线条上看,明显是属于赛马级别的,不是那种大脑袋、五短身材、不匀称的杂交马</div> 第三,这两匹马具备真正的蒙古马特点,一松开缰绳,低着头开始狂奔,马蹄和身体明显适应各种沙地、草地、石头地,也不怕杂草土包,一律飞奔而过。<div> 同去的朋友喜欢骑马,旅游点、马术俱乐部、私人马场都去骑过,这次骑马之后的感想是:以前是想办法让马跑起来,现在是想办法怎么让它停下来。</div> 我的骑马技艺算是不错的了,一上马,这马就开始狂奔,远远的看到前面有网围栏,因为不熟悉地形,提前了几百米开始勒缰绳,最后才将将好刹住。当然了,这马给我们个下马威的意思也是有的,感觉不对的人骑上,马是会故意狂奔的,人和马之间的控制与反控制是骑马的一种交流手段。<div> 只有你真正能够驾驭草原上的蒙古马,可以和它一起在草原上狂奔至少十几公里,而且可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才能叫——会骑马。</div> 注意看蒙古马的结构,一点多余的地方都没有,非常结实。 认识一下马鞍子,左边的是现代马鞍,西洋式的,也是现代骑兵部队普遍使用的,所以通常叫军鞍,是皮制的。右边是传统的蒙古马鞍,木头的,很硬,但是很适合固定人的身体,在高速奔跑过程中,可以把骑手牢牢的固定在马上,有利于射箭、躲避、劈刺等战斗动作。这种马鞍是匈奴发明的,一直流传到现在,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h3><font color="#010101"> 营地周围的骆驼,驼乡,骆驼随处可见。</font></h3> 草原上的草,是腾格里、是大自然母亲恩赐给我们的礼物。它们 和牛羊一样,和我们人类一样,是自然界中的一份子,是我们生活圈的一个环节。<div> 对待草原上的花草树木,应该和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爱惜,众生万物永远平等,才能和谐相处。</div> 对于第一次来大草原的人来说,来到这种尚未开发的地方,感受大自然的气息,是非常难忘的体验。<div> 我希望每一个蒙古人、草原人、热爱并尊重游牧文化的人,都能够告诉来草原的人,不要只欣赏草原的辽阔与豪迈,一定要用心体会众生平等、万物和谐的草原精神。</div> <h3><font color="#010101"> 夕阳西下了,营地上的蒙古包真美啊。</font></h3> 蒙古包从匈奴时期就是这样的,一直流传到现在。如同木头的马鞍一样,都是游牧民族祖先流传下来的。这些,都是游牧民族传承的证据。<div> 北朝时期,敕勒人的民歌“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穹庐,说的就是这个帐顶。</div> <h3><font color="#010101"> 这是六人间,传统的蒙古包是睡在地上的,现在很多旅游点都改良成床了。当然,这不是标准的酒店用床,比较矮。</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是标间,没有卫生间和洗漱设备啊。</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夕阳落下了,草原一片宁静。</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晚上的篝火晚会是必不可少的,大家喝酒唱歌跳舞之后,一定记得专业的、稳妥的处理一切火源,草原风大,任何火星都会造成火灾隐患。剩余的篝火一定要拿土灭掉,深埋。</font></h3> 清晨的草原,一片新绿,空气清新到了极致。<div> 告别浑善达克沙地,我们继续北进,去干旱的苏尼特大草原。</div> <h3><font color="#010101"> 我们继续谈谈马,进入新世纪,随着牧民交通工具的现代化,受自然环境等原因,草原上马匹数量大幅度减少,马文化和养马业经历了一个由盛到衰的过程。据统计,东苏旗马匹数量从1997年的4.1万匹下降到2007年的9000匹。</font></h3> 苏尼特左旗有个牧民叫要文斌,他特别喜欢养马,是个典型的爱马人。最多的时候,他养了200多匹马。可是,因为没有经济效益、而且养马成本又高,实在养不起了,他不得不考虑卖掉自己心爱的马屁。<div> 这时,他听说甘肃山丹军马场有个企业,收购怀孕母马的血清制药,于是要文斌在考察了甘肃省山丹县山丹天马科技有限公司后,便从甘肃请来了专家。采集血样的化验结果显示:“蒙古马的血清提纯率在70%左右,远远高于普通改良马。”</div> <h3><font color="#010101"> 峰回路转,靠着出售孕马血清,要文斌不但养得起自己的爱马,而且赚到了钱。现在,他卖了自己家里的羊,专业养马,除了自己的牧场外,又租下了附近牧民的牧场,建起了乌兰善都千马场,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有1000匹左右的蒙古马,算是内蒙古最大的马群之一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要文斌的马场在苏尼特左旗满都拉图镇达日罕锡勒嘎查,他还注册了“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乌蓝善都千马科技有限公司”。靠着马场,他还办了个旅游点,建场头一年就创造了30万元收入。要文斌的示范作用凸显,已带动更多的牧民开始养马,千匹马的壮观景象将成为苏尼特草原旅游业的特色风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马场非常大,方圆几十公里,除了马,当然还有苏尼特旗特产的骆驼。</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后面几头就是草原上的珍品——白驼,也就是欧阳锋的白驼山庄里养的骆驼,它们是草原上的吉祥物,非常珍贵。</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些骆驼全部是野化生存,每天只是固定时间回到井边饮水,所以,大家看,身体特别健壮、肌肉发达、颇具灵性。夏天驼峰挺立,简直是精气神十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马场里随处可见野兔,仔细看上图中间,草地上蹲着的那只。野兔在蒙古人眼中,叫做草原上的虱子。意思是它非常小,跳来跳去的。以前野兔也是蒙古人捕猎的对象之一,当然,是在食物紧缺的情况下才捕猎野兔。现在,野兔是保护动物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近距离欣赏一下骆驼,野生的和圈养的就是不一样。圈养的死气沉沉,野生的充满活力。</font></h3> 由于苏尼特草原是干旱草原,河流湖泊很少,非常缺水,所以,这些蒙古马每天都会按时回到井边喝水。<div> 一般喝水的时间都是下午五点左右,喝完之后,它们会继续往草原上走,不仅是白天,马儿整个晚上都在吃草,很少睡觉,只有这样,才能养的膘肥体壮,抵御寒冷的冬天和凶猛的野兽。</div> <h3><font color="#010101"> 马群当然有头领了,最雄壮的公马有马群的交配权,也负责整个马群的安保工作。带着小马的母马,也非常厉害,警惕性很高,不让人轻易靠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当我们靠近马群的时候,这两个首领夫妻始终在外围逼近我们,驱赶我们与马群保持安全的距离。这是乌兰善都马场的最大特点:他们的马都是野化的,这些马已经恢复了一半的野马的习性和本能,与家养的马匹差别很大。它们更具备野性、攻击性、本能,当然,身体那是杠杠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驱车驶出马场,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在马场里的草原上,随处可见奔驰的蒙古马。这些野化放养的蒙古马,奔跑迅速、耐力好、抗严寒、抗旱、生存能力一流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蓝天白云下,野性蒙古马奔驰,大美草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告别马场,继续向北,往中蒙边境开去,目的地是一百多公里外的草原石林。沿途经过一片难得的水域,非湖非河,乃小水泡子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苏尼特的黑头黑脸羊,每天在干旱的草原上要付出比其他水草丰满地区的羊十倍的努力,多走十倍的路,才能吃到一样多的草,你说它们的肉能不结实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同理,苏尼特的牛肉也特别结实,做牛排很好吃,也是内蒙古的特产之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快到中蒙边界,宝德尔朝鲁石林终于出现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石林是草原普遍存在的景致,我们前面也看到过。越是高大的石林越是难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整个苏尼特左旗北部,草原上到处都是大石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车开进草原深处,都是土路,没有柏油路,怪石头四散分布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终于到了最奇特的、最多的、最高的一片石林地带了,石头的造型可以让人充满想象。</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青苔一拍,感觉就很沧桑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由于太过偏远,这里基本没有游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还是就我们两部车,一个人影都没有,开了上百公里,一辆车也没遇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石林还是挺壮观的,下次有时间应该到里面好好走走,要骑马进去,动植物资源肯定丰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石林里面,又看到一群蒙古马,没有牧马人,也是野化状态放养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试着走进它们,远远的就被发觉,马群开始警惕,准备随时移动开奔。</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最壮硕的头马在外围担任警戒,负责断后,体态高大威猛。</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野化的马群警惕性很高,纪律性很强,都非常健壮。</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离开石林不远,又遇到一群蒙古马,这回距离近了,拍照清晰多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夏天是小马成长的季节,抓紧时间吃草,茁壮成长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是一匹绝对的种马,毛色黝黑、大块头、全身肌肉.</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从中蒙边境往南折返,沿着苏尼特左旗的西界走,目的地是二连浩特。</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路过洪格尔苏木,遇到了那达慕大会。</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那达慕就是草原上蒙古族牧民的聚会,主要是比赛摔跤骑马射箭,这是蒙古人传统的男儿三艺。现在由于射箭已经没有用了,开枪射击也不让搞,那达慕主要就是比赛马和摔跤了,有些地方也有赛骆驼。 </font></h3> 那达慕的举办者和范围没有限制,从整个国家到盟市地区、再到旗县苏木,都可以举办,组织者会邀请附近的牧民参加,设置奖金,但是荣誉也非常重要。<div> 摔跤,是蒙古男儿必备的技艺,也是大家非常喜欢的运动,因为蒙古人非常崇尚力量,大力士是受人尊敬的。</div> 赛马不但可以得到丰厚的奖金,对于爱马的蒙古人来说,这就是一项生命中最重要的运动。赛马的牧民都要提前训练,然后开车汽车把马载过来比赛,骑手都是7-12岁的小孩,而且不需要马鞍。<div> 蒙古马一般比赛是20-40公里,时速40公里以上。</div> <h3><font color="#010101"> 看完那达慕,继续往前,前往查干敖包庙,到了苏金敖包这里右转,先看到一个哨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是一个小边防哨所,因为这里是中蒙边境,大概也就是一个排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哨所旁边,就是查干敖包。</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查干敖包庙还是很有来历的,查干敖包庙于康熙三十五年(1714)由第一世活佛罗布桑诺尔布主持建成。乾隆四十二年(1777),清廷赐名为“福佑寺”,距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font></h3> 罗布桑诺尔布活佛出生在土默特草原,从小在呼和浩特的大召寺当沙弥,曾到塔尔寺、拉布楞寺学经。1688年,活佛来到苏尼特草原,在东苏旗乌勒敖包山洞讲经论道修行,故得名“山洞活佛”。<div> 1694年,他在查干敖包苏木所在地满都呼日勒修建一座小庙,叫满都呼诵经庙。1708年,活佛赴外蒙古库伦拜会大活佛哲布尊丹巴,表达建庙的意愿。哲布尊丹巴极其赞成,并答应无偿供给木料。第二年,罗布桑诺尔布专程赶赴多伦诺尔、张家口、归绥等地招募工匠,联系运输车辆。1714年,主庙大雄宝殿建成,1805年又修建洞阔尔学殿和明安殿。</div><div> 1891年扎木扬理格布德扎木素继活佛之位,他就是近代史上扬名草原的查干葛根。<div> 在查干葛根时代,查干敖包庙达到最高峰。1900年他主持建造满巴学殿,十二年后开始建拉木林殿,重修诵经寺。1932年5月,班禅额尔德尼由德王陪同,到查干敖包庙讲经,该庙因此名声大振。<br></div></div> 查干敖包庙是典型的蒙藏四合院式寺庙建筑群,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塔碑林立。此庙经5代活佛持续经营,陆续扩展成为拥有11座大殿,12座属庙,14个佛仓的黄教大庙。查干敖包庙有四大学部,分别是显宗学部、时轮学部、医理学部和密宗学部。寺院周围有白塔八处,香火极盛时期,僧徒1000余名,四时诵经声不断,四面八方来朝见、施舍的信徒络绎不绝。为传经需要,这里还有专门刻印经文的作坊,并设学校及手工艺作坊等。<div></div><div> 查干敖包庙推动了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各方面的发展。1937年,日军占领了锡林郭勒草原。这一时期的查干敖包庙由于战乱只剩僧徒335名。</div> 查干敖包庙是苏尼特全旗13个庙殿遗址中较完好的一座,占地面积3700多平方米。该庙当时在中外颇具盛名,社会影响很大,是内蒙古大草原开展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div> 这个大殿应该是老建筑,现在统一粉刷了。</div> <h3><font color="#010101"> 遥想当年,这里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学校,喇嘛们在这里学习经典和技艺,造福当地牧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现在,这里也就是挂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牌子,很少有喇嘛学生,藏传佛教里面的知识、科学、教义都少有人学习传播了。</font></h3> <h3>&nbsp; &nbsp; &nbsp; 这是行车记录,草原上最高时速120多,有点快了,不好不好。</h3> <h3><font color="#010101"> 苏尼特左旗之行到此结束,下一集,我们去右旗看看,谢谢大家。</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