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龙情知青艺术团在版纳东风

刘明仪

<h3>东风农场场部。</h3><h3>此地因农场而得名“东风”。勐龙情知青艺术团的大部份成员都在东风农场生活工作了十年左右,最好的青春年华贡献给了这片土地。东风成为他们永远难忘的热土,这次已经是他们第三次集体回到第二故乡了。</h3> <h3>东风欢迎老知青回家</h3> <h3>东风农场成立五十周年纪念碑</h3> <h3>碑基上翻开的书页雕塑上记载着东风农场诞生、成长的历史;记载着下放干部、部队复转官兵、湖南重庆支边青壮年、知识青年以及其他农场职工在这片土地上拓荒、奋斗、创造辉煌的历史。</h3> <h3>纪念碑四周的雕塑之一</h3> <h3>知青纪念碑。</h3><h3>东风铭记着知青的贡献,小镇上不但有知青纪念碑,还有一条“知青路”。</h3> <h3>纪念碑背面</h3> <h3>知青纪念碑前合影</h3> <h3>东风农场博物馆</h3> <h3>小镇上宽阔的马路</h3> <h3>漂亮的街道</h3> <h3>现代的住宅小区</h3> <h3>农场建造了公墓,让因各种原因故去的农场职工、家属有了安息之地。</h3> <h3>公墓里安葬着七十多位英年早逝的知青。知青艺术团一行到达东风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公墓祭奠战友。</h3> <h3>严肃认真的祭奠仪式</h3> <h3>致祭奠词</h3> <h3>花圈摆放在公墓碑文碑前</h3> <h3>公墓专门划出了一个区域集中安葬长眠在东风的知青。这七十多位亡故知青中,最小的只有十六岁。</h3> <h3>按中国传统习俗,艺术团准备了香、钱纸等祭祀用品。</h3> <h3>为每位故去的战友点香烧纸</h3> <h3>为同窗好友扫墓</h3> <h3>这是一座特殊的墓,这里安葬着早己返城、去世前位居空軍大校的北京知青尹正,其家属按照他的生前嘱咐,把他的骨灰送回东风农场安葬。</h3> <h3>勐龙情知青艺术团在东风做的第二件事,是到农场养老院慰问演出。</h3> <h3>慰问演出现场剪影</h3> <h3>返乡游玩,客居养老院的重庆知青即兴参与演出。</h3> <h3>养老院院长即兴高歌</h3> <h3>观众不少</h3> <h3>东风农场热情欢迎艺术团一行,现时搭建舞台,组织了当地两支老年文艺团队和知青艺术团共同举办了一场文艺晚会。十三个节目异彩纷呈,一个半小时的演出,上千观众大部份从头至尾站着看,而且掌声、喝彩声不断,很使人感动。</h3><h3>参加这台晚会的演出,是勐龙情知青艺术团在东风做的最后一件事,给此行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h3> <h3>农场管委会领导讲话,充分肯定了知青的历史性贡献,介绍了农场的发展进步。</h3> <h3>勐龙情知青艺术团团长致词,表达了广大知青的“知青情结”,感谢东风的父老乡亲给予知青的关怀帮助,祝愿东风的明天更加美好!</h3> <h3>演出节目剪影</h3> <h3>祝贺演出成功,农场领导和演员合影留恋。</h3> <h3>东风之行,心情喜忧参半。喜的是东风的城镇建设成效显著,文化建设也不错。忧的是拥有18万亩胶林,生产出世界品质一流的橡胶,曾经为国家橡胶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东风农场,目前却因为胶价低迷、产业结构单一、农场体制改革等多种原因陷入困境,农场职工的生活水平大大低于当地少数民族农民的生活水平,让人心情沉重。真希望有关部门能关注农场的现状,帮助农场职工采用发展林下经济等等办法走出困境。祝愿东风的明天更美好!祝愿为了祖国的橡胶事业移民东风的各路垦荒大军及其子孙们尽快过上好日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