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谎话”要不要戳穿:说谎心理

家道文化

<h3><b>很多人习惯地认为,孩子童言无忌,敢于揭露“皇帝的新装”。于是,对孩子说出的话,家长往往深信不疑。然而如果孩子说谎的话,家长该如何面对这些“小谎言”,才能避免给孩子扣上不诚实、爱说谎的“帽子”呢?今天我们一起深入分析孩子的说谎心理吧。</b></h3><div><b><br></b></div><div><font color="#ed2308"><b>什么是说谎心理</b></font></div><div><b><br></b></div><div><b>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说,撒谎的倾向是一种自然倾向,它是如此自发、如此普遍,我们可以将其当作儿童自我中心思维的基本组成部分。德国儿童心理学家斯特恩研究认为,儿童直到七八岁,都不能完全陈述事实,他们并非要欺骗谁,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只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夸大或扭曲现实。</b></div><div><b><br></b></div><div><font color="#ed2308"><b>案例重现</b></font></div><div><b><br></b></div><div><b>一天早晨,俊俊来到幼儿园后坐在活动区的凳子上呜呜地哭泣着,蒋老师边安慰,轻声问道:“俊俊,发生什么事了?”俊俊边哭边告诉老师:“我爸爸骂我。”老师听后非常气愤:“我会让你爸爸向你道歉的。”说着就安慰起孩子来,过了好一阵,俊俊的情绪才慢慢缓和过来。</b></div><div><b>到了幼儿园放学的时间,老师向俊俊的爸爸问及此事,他反倒非常吃惊,说他们夫妻俩从来都没有对孩子,甚至是任何人说过粗鲁的话。后来,俊俊爸爸想了想,说:“只是今天早晨出门时,因为时间不够了,就没来得及满足孩子想买零食的心愿。”</b></div><div><b><br></b></div><div><font color="#ed2308"><b>分析原因</b></font></div><div><b><br></b></div><div><b>很多家长会疑惑,为什么俊俊不正面说出原因,反而说爸爸骂了他呢?一方面,由于孩子的经验和记忆有限,很容易错误地解释某个事件。孩子到了5岁以后,当他们有了一定的情感理解力,孩子的表现就不再是简单地“就事论事”地哭了,而是把事放在心里。可以说,孩子的“说谎”只是一种描述方式,是其焦虑和情感得不到满足时的一种情绪表达。</b></div><div><b><br></b></div><div><b>另一方面,孩子的思维具有自我中心的特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会不顾事实真相,而编一个小谎言恰恰能让他达到目的,于是,说谎就成了一种有效的工具。孩子只是利用现有的条件,服务于自己的目的。</b></div> <h1><b><font color="#ed2308">1、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font></b></h1> <h3><b>如果孩子的叙述和事实不吻合,不要急于认为他是在“撒谎”,而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这样做是不是有他的理由?比如,如果孩子在小朋友面前“吹牛”自己可以展翅高飞,是不是希望自己是超人?是不是希望老师会表扬他?</b></h3><div><br></div><h1><b><font color="#ed2308">2、试图给孩子一点时间和空间</font></b></h1> <h3><b>发现孩子为了逃避责任而“编瞎话”,不要急于揭穿他,不要“刑讯逼供”,而是尝试给孩子一点时间和空间,引导他把注意力集中在事件本身,而不是你的情绪反应上。</b></h3><div><b><br></b></div><h1><font color="#ed2308"><b>3、</b><b>家长要以身作则</b></font></h1> <h3><b>培养孩子诚实品质,家长不仅要对孩子坦诚相待、言而有信、遵守诺言,也要在孩子面前对所有人都能这么做。</b></h3><div><b><br></b></div><h1><b><font color="#ed2308">4、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font></b></h1> <h3><b>家长应该让孩子知道,即便“闯了祸”,只要说出真相,并不会给他带来伤害。事实上,当孩子确认说实话没有坏处时,他会更乐意做一个诚实的人。</b></h3><div><br></div><h1><font color="#ed2308">5、教导比惩罚更有效</font></h1> <h3><b>孩子承认事实时,无论他承认的“错误”有多么严重,家长也不要惩罚他。因为鼓励孩子养成诚实的品质,远比惩罚他打碎了贵重的花瓶更为重要。</b></h3>

孩子

说谎

俊俊

家长

爸爸

老师

诚实

不要

而编

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