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冬至节吃”菜包”和”汤圆”是漳平乃至闽南闽西及台湾大多乡村过冬至的应景食品。哪么漳平冬至包缘由何地何时呢?据考证推理,漳平冬至包”“菜包”缘于河南,是北方河洛地区冬至饮食民俗文化在漳平的传承与演化,是漳平民系属于河洛文化民系圈的一个证据。漳平冬至”菜包”也形如耳朵,也似饺子。因为,河洛人迁徒九龙江流域并定居时,其耕种的己没有祖地的麦子而是水稻,因此其皮则由面皮改为米粉皮包成。而因为米做的馅皮没有面的韧性难以包成小个如饺子,只能粗略大个包成形如饺子的”菜包”。</h3> <h3>冬至包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一般,冬至包的做法:</h3><div><br></div><div>第一步,将2/3的糯米和1/3的大米浸泡12个小时后用石磨或电磨把它们磨成浆,米浆磨好后将米浆装入一个大布袋里;</div> <h3>第二步,把布袋口绑紧,用扁担架在水池上然后把布袋扛上去,而后用一个比较重的东西压在布袋上,将水分压干后,才把布袋里的米浆掏出来,一块一块的米浆白白的细细的,看起来特好看;</h3> <h3>第三步,在晾米浆的同时做馅,用以冬笋丝、肉丁、香菇丁、海蛎干,墨鱼干葱油等作馅,(怎么好吃怎么放料)加上胡椒粉炒熟了做馅预备着;第四步就是做冬至包了,拿1/10压好的米浆放在开水里煮熟将煮熟的米浆和没有煮的米浆一起揉,揉的越久越有弹力吃起来更有韧性,然后掰一块米浆用手捏成一个菱形往里放馅,然后把米浆块捏合就可以了,形状有点像放大数倍的北方饺子,嘿嘿……</h3> <h3>最后一步就是下锅蒸了。将包好的“菜包”放在蒸锅里面,开始蒸时,火要烧旺、水要烧滚待冬至包涨大后就蒸熟了),它就是漳平人俗称“菜包”。</h3> <h3>冬至包和北方人的包子比起来,皮薄且不干涩,馅香浓郁,记的小时候和妈妈一起做的冬至包是用山芋叶子或荷叶来包的,蒸煮出来的冬至包味道特别香,冬至那天一家人要团聚在一起,做上一桌菜,一起吃晚饭,气氛和感觉特别好。但是现在很多家庭为了省事,都会把包好的冬至包放入一个专用的保鲜膜小袋子中,吃的时候就不会粘手了,易于保存。</h3><div>有时候家里有客人来吃饭,我会把冬至包在油锅里煎,油要放多一点,但不是炸,煎一下,煎成一层金黄酥脆的皮,口感别有一番风。冷冷的冬天里捧着热乎乎的冬至包,咬一口“外酥里嫩”,满嘴香菇冬笋的油炸“菜包”绝对是冬天的早晨一大幸福。<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