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年间寻根路漫漫 始祖来自云南鸡头村

日出扶桑

<h1>  人老怀旧,闲暇时随笔写过几篇,家人亲戚看后说写的很好,建议我写成家史出本书,留下文字记载,为家族做贡献。我在汇集中又追根溯源,把寻根拜祖经历和我知道的父辈之事,回忆整理出来。再去粗取精。约五万字,让祖辈奋斗史世代传承。 </h1><h1> 我的老家在山东烟台福山区楮佳疃,父亲少年时代随叔父东渡日本八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几年回国,在教书中结识地下党介绍参加八路军、后又转入新四军,解放战争随华东野战军渡江解放南京,留下当工业部长,54年调到北京。我是随父母到南京、北京、西安,家乡的事都是大姐、二姐告诉我的,特别是大姐知道最多,说我们是从云南到山东,我始终不信,94年到烟台老家看到家谱记载"始祖忠云南大理云南县小云南镇,世居鸡头村"<span style="font-size: 20px;">才相信</span>,但有个疑问:我们不会是少数民族吧?</h1><p class="ql-block"><br></p> <h1>  家谱我复印2份,给大姐一份,我存一份,家谱是木刻古装书,没标点符号,不好𢤦,<span style="line-height: 1.5;">后来几次搬家,家谱找不到了,</span>大姐给我一本《甲骨文之父 王懿荣》,清楚记载着始祖忠,云南大理府云南县,世居鸡头村,94年我在青岛找到我这一辈的哥,他给我清末爱国人士资料,说近代著名爱国人士王懿荣与我们同祖同宗。</h1> <h1>&nbsp; &nbsp; &nbsp; 家谱记载父亲是十八世"其"字辈,我是十九世"昌"字辈,&nbsp;<span style="line-height: 1.5;">自二十世起有四句话,我</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女</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儿"秉"</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字辈、孙子"正"字辈,家谱派字:</span></h1><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b></b></span></h3> <h1>  网上查到的《王氏家谱》是残本,存册中缺页。道光二十三年刻本不分卷,缺二册,现存四册。卷首王懿荣的祖父王兆琛所撰谱序仍在,从中可知家谱在康熙庚午曾续修,雍正甲寅三修,乾隆庚寅四修,道光二十三年五修。</h1> <h1>  《王氏大司农本支谱书》家谱木刻版古装书是 1936年最后一次续修,简装本为分上下册,从一世祖记载到我的父亲王其林(后更名王新城)娶林秀春,长女王淑静(后更名王道君,王毅真),36年后出生的次女王淑琴(后更名王林颖)等6个子女都没上家谱,几十年后在烟台市人大退休的亲戚王其耀又续家谱,我当时把我母亲叶苓、长女王毅真、次女王林颖、三女王晓东、四女王毅红、长子王小南,次子王严明,三子王越明等情况都向他提供了,这个人的电话我也忘了。</h1><h1><br></h1> <h1>&nbsp; &nbsp; &nbsp; &nbsp;这些年我多次到大理,每次都询问鸡头村,一直无结果。这两年城乡住房建设部把我派驻在昆明担任部城乡规划督察员,离大理很近,查找资料方便多了。</h1> <h1>&nbsp; &nbsp; &nbsp; 通过地图查找是最佳途径,&nbsp;以前在大理北面鸡足镇方向找,感觉找错方向,范围也太窄,又扩大到南面周边县,电子地图上仔细查终于在巍山县永建镇找到鸡头上村、鸡头中村和鸡头下村。这几个村是不是家谱中记载的鸡头村?</h1> <h1>&nbsp; &nbsp; &nbsp; &nbsp;查不到鸡头村的电话,只查到鸡头村附近西山小学有电话,打通后学校郑老师知道这段历史,联系上鸡头村唯一一户王家的人,电话说他家是本份的农民,大儿子在昆明工作,把我去寻根的消息告诉了王家村王竹芬的二儿子,用郑老师的手机,我同王竹芬的二儿子王永军通话说了几分钟,他说这些年已经有几批人回来过,大连、青岛、烟台、昆明的都有,希望我去,他们在家等我。</h1> <h1>&nbsp; &nbsp; &nbsp; &nbsp;女儿和家里的亲戚都关心我寻根的进展。知道我找到鸡头村的消息,我老伴、女儿、淇淇、天天乘飞机来云南。天天来时有点烧,半夜38度,好在2天后退烧。</h1> <h1>  路上给烟台老家姪子打电话:我到大理,已经找到<span style="line-height: 1.5;">鸡头村,准备去</span>寻根。<span style="line-height: 1.5;">复印的家谱找不到了,请发家谱照片并再</span>确认:一世祖是王忠吗?王懿荣是我们同祖同宗的吗?</h1> <h1>&nbsp; &nbsp; &nbsp; &nbsp;烟台回复:是,您别着急,我们不大会看家谱,但网上有报道,发网上资料给您:</h1> <h1><b>&nbsp; &nbsp; &nbsp;&nbsp;搜狐媒体平台《"甲骨文之父"王懿荣后人的寻亲路</b></h1><h1><b>&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远眺鸡头村</b></h1><h1><b> "</b>山东‘小云南’移民,一直是学术界的热门话题,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清末山东的王懿荣家族。"祥云民间学者杨建军说,《祥云地方文学史稿》明确记载了王懿荣的始祖王忠就是云南祥云人。</h1><h1> 而王懿荣这样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爱国学者,他的始祖真是祥云人吗?王懿荣(1845~1900)甲骨文之父。山东福山(今烟台市福山区)古现村人。清翰林院编修,1894年升迁侍读并入值南书房。曾三任翰林院庶常馆教习,三为国子监祭酒。他学识渊博,写成《汉石存目》等著作19部。1899年秋,他首先发现了甲骨文,并第一个将其认定为商代文字。1900年8月15日,八国联军侵逼北京,他出任京师团练大臣,兵败城破,率全家投井自尽殉国。</h1><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祖籍"云南县"</b></p><h1><b> </b>在《祥云地方文学史稿》一书里,印着一张清代的"硃卷",为清代硃卷第四十九册。什么是"硃卷"呢?祥云民间学者杨建军介绍,就是古代文人参加科举考试时,需要向官方提交的一份确认身份的材料。在这张"硃卷"上,记录着"王懿荣,始祖忠,明山东盬运司胶莱分司登宁场盬课大使,敕授承事郎,原籍云南大理府云南县,世居鸡头村,洪武间官福山遂隶县,籍载县志"。"硃卷"所指王懿荣的始祖王忠,明朝时从云南县鸡头村到山东做官。同时,杨建军还提供了一份选自1914年《中华小说界》的文章——《种瓜亭笔记》。这是王懿荣的三儿子王汉辅所写,在《福山王氏》一文中提到,"余家世居登州福山。先世以明洪武官福山盐场大使,即世代居。盖以回云南原籍,道路太远,力有不逮也。"其先祖,即为王忠,明代有文献记载的祥云人。王汉辅在笔记中写道:"王氏乃以明初之滇人,官于鲁,遂家焉。"那么,文中所提到的"一世祖"王忠所居"小云南"鸡头村,又在哪里呢?杨建军说,好像祥云古时有个叫鸡头山的地方,鸡头村会不会就在山下?是不是找下鸡头山?几百年过去了,如今的鸡头山还会不会有王忠同宗同族的亲人呢?</h1><h1><b>&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寻找鸡头村</b></h1><h1><b> </b>找到鸡头山的准确位置是个问题。翻看了《祥云县地名志》,发现里面记载了两个鸡头山。一个在新民彝族乡,现在的东山乡新民村西南部;一个在下庄街东北3公里处,是下庄、刘厂两区的交界山。"在古代,下庄与云南驿统称云川。古代云南郡在云川坝子里。"东山乡新民村居住的是少数民族,下庄街附近的那个鸡头山,更有可能是我们要找的那一个。可是鸡头山上没有住户,要找也只能是在鸡头山附近的村庄找。在距离祥云县城40余公里的下庄街附近,有两个王姓村庄,一个是下庄街西边两公里处的王东坡,一个是下庄街东边两公里处的王家庄。几经周折,见到了王家庄的村支书,他告诉我们,从没有听说过有山东人来寻亲,鸡头村的名字也没有听说过。而且,在王家庄也找不到一本家谱,更没有人能够提供明清时候村里有人去了山东的证据。返回途中,又接到杨建军的电话,说王懿荣的后人曾经来寻找宗亲。他们当时没有到祥云,而是去了巍山。巍山?巍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迟富华回话:巍山县永建镇真有一个叫鸡头村的地方,且王懿荣的后人也曾来寻过宗亲。通过询问一位在昆的地方志专家获知,山东王氏源于巍山县永建镇鸡头村,清代前鸡头村原属祥云县所辖,清代划归蒙化(现巍山)。寻访组电话联系上永建镇西山村委会支书左述用。"是呢,鸡头村就在红河源头。2005年吧,王懿荣的后人来了以后,还专门写了鸡头村志。去年大连统战部的部长也来过。"</h1><h1><b>&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300年间的三次寻亲</b></h1><h1><b> </b>在永建镇党委副书记姚兴美的带领下,寻访组找到了西山村委会。寻访组浏览到了村里编写的一本《凝眸观远·鸡头村志》。扉页就是一首描写鸡头村的小诗:</h1><h1><b> "瓜江如带小村西,</b></h1><h1><b> 竹林青青山似鸡。</b></h1><h1><b> 栉比新房渠畔建,</b></h1><h1><b> 红桃绿李掩长堤。</b></h1><h1><b> </b> "鸡头村因何而得名?书中已有记载:鸡头村以山得名。村后有一山包,高约150米,底部周圆约1000多米,山梁、沙沟的起伏,形似一只完整的鸡。在这里,寻访组听到了山东来的王懿荣后人王英南的寻宗故事。</h1><h1><b> </b>十多年前,大连离休干部王英南找到了他的王氏宗亲王竹芬,之后双方还时有书信往来。在《凝眸观远·鸡头村志》一书里,记述了鸡头村王氏的姓氏族源:"来自江宁(南京)的王氏,于元末迁来。明朝初年,在鸡头村出生的王忠,经过读书,考中举人,奉命到山东为官,并留在当地定居。王忠的第十世孙王符于康熙癸巳年(1713年)赴云龙任知州,途经小云南镇,平原空阔,山川秀美,访所谓鸡头村,渺不可得。第十一世孙王杲于乾隆丁丑年(1757年)任大理府知府时,曾遍讯土人,始知鸡头村已改隶蒙化府属村,村中有王姓数十人,皆务农自赡。并称于元末自江宁迁来。",在一封发黄的信纸上,我们看到了王英南讲述王氏曲折的寻宗路。</h1><h1> "600多年前,始祖王忠离开鸡头村,去山东为官,在此地留下了王氏后代,我是他的第21世孙。"根据信中讲述,历史上,族中曾有回云南为官的二人于康熙和乾隆年间,在大理找过鸡头村,有一人找到,但没有留下详细记录,以致后人连鸡头村具体在哪里也弄不清楚。王英南原是部队副师长,离休以后,从2001年春起,进入了寻找过程。首先阅读了许多关于云南和大理的历史资料。看着看着,就被那片既古老又神奇的地方吸引住了。觉得它离我很近很亲,似乎就在眼前。但放眼看去,又是那样渺茫,竟不知它在哪里。王英南又请人打听到鸡头村归巍山县永建镇西山村委会管辖</h1><h1><b>&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寻根之后终解乡愁</b></h1><h1> "2005年,王英南来寻宗的时候,这条路还是条土路。他们从镇上坐了小马车过来,一路颠簸到了山脚下的小学校门口。"左述用一边领路一边介绍,"鸡头村分为上、中、下三村,现为老虎山、上村、王家村、中村、下村五个村民小组。我们要去寻访的,就是王家村。"王家村王姓在清朝年间,一部分迁往上、下天耳山,另一部分迁往幸福新村,三部分共80余户,王家村部分在战乱期间遭杀害,所留部分又遭瘟疫或到滇西边境谋生未归,最后仅留王竹芬父女二人。2005年清明节,王英南回到了朝思暮想的故土鸡头村。"他回来的时候,是带着老伴儿和儿子一起来的。我把他们接进家来,姊妹几个坐在屋檐下,说着说着就拉在一起,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当时的心情啊,是又开心又凄惨……"王竹芬回忆:王英南说,他爹就是让他回来圆梦的。他从小就听说鸡头村,但找了好多地方,就是找不到。"他们在家里住了几天,到祖坟和寺庙里去祭拜。临走的时候再三嘱咐我,这房子是祖宗留下的老宅,千万别拆。"</h1><h1><b> </b>王英南回去以后,给王竹芬写来了一封信,落款是大连沙区龙门街32号。信中,王英南向王竹芬详细讲述了他们这一支王氏是如何从山东迁到大连的:"我们大连这些王氏,是从山东迁过来的。来的人,属于王懿荣这一支的十三世孙,叫王成德。因为逃荒来到大连的金州。后来在金州海边一户人家当帮工,被这户人家看中,当了上门女婿。王成德就是我们金州这一支王氏的始祖。"王英南还给王竹芬留了家里的电话号码。后来老年痴呆,打过去电话,一直都没有人接。"</h1><h1><b> </b>老家发来这篇报道让我非常高兴,大连王家另一支提前十几年提前找到根,我再核对家谱一世祖就是王忠,家谱对十世、十一世云南寻根的记载同报道说法相同,这是近三百多年来有文字记载的第三次找到始祖的家乡。</h1> <h1><b>&nbsp; &nbsp; &nbsp; &nbsp; &nbsp;</b>家谱明确记载王家是从江宁(南京或南京附近)到云南:明太祖朱元璋令徐达、常遇春率部北取中原,再战山东,悉平后再令傅友徳、蓝玉、沭英等征云南。王家随军前后征战多年,驻守云南大理府大理县之小大理镇,明军平定云南之后实行军屯,驻扎鸡头村有大营盘、小营盘。</h1><h3></h3> <h1>&nbsp; &nbsp; &nbsp; &nbsp; 王懿荣纪念馆记载:一世祖王忠盐课大使,封承事郞到山东、二世王云明封承事郎,官知县、三世王俊明封承事郎、官知县、四世王纶明封承事郎,江南上海知县、五世王绵,明礼部儒官、八世王道增,礼部儒官。</h1><h1>&nbsp; &nbsp; &nbsp; &nbsp;九世王三锡、王慎言兄弟二人自幼就沉稳坚毅,能诗善文,崇祯六年(1633),兄弟二人共同参加了顺天府癸酉武科乡试,王三锡中第一名武解元;王慎言中23名武举人。次年崇祯七年(1634),兄弟二人又共同赴会试考场,王三锡考取了一甲二十七名,赐进士出身,授官直隶昌平道(今河北省)中军守备;弟弟王慎言考取了三甲第五十六名,赐进士出身,授京师锦衣卫百户官。   </h1><h1> 王三锡,字怀万,立志要做戚继光一样的名将,所以他虽然生长在大厦将倾的明朝末年,内有李自成的揭竿而起,外有大清在关外的称王称帝,却雄心万丈,决心担负朝廷中兴重任,力挽狂澜。崇祯皇帝朱由检非常器重王三锡,把他调往陕西任游击(武官名,三品),前去剿灭李自成的义军。并亲自召见他,赐以御宴、铠甲。不料李自成却自山西突围,一路如破竹势攻克了北京城,崇祯皇帝见大势已去,自缢于煤山。王三锡闻声大哭,独自东下,蹈海殉国。清顺治帝,为笼络汉人民心,诰封他为怀远将军。</h1><h1>&nbsp; &nbsp; &nbsp;&nbsp; 王道增有子6人:王骘、王铎、王锷、王廷、王阝序、王典,其长子,五子二支最为显贵。</h1><h1>&nbsp; &nbsp; &nbsp;&nbsp;九世王骘,户部尚书。《清史稿》有传:出生八月能言,十月能行,十六应童子试,道、府、县皆第一,进士,曾任江西巡抚、闽浙总督。系清初重臣,康熙皇帝赐给王骘的御制诗中曰:"锦缆无劳列彩,轻挠自爱倚船窗。勤民不惮周行远,早又观风向浙江。"</h1><h1>&nbsp; &nbsp; &nbsp; &nbsp;十世王符,康熙52年(1713),授官云南云龙州知州。又任广西太平府知府,四川成都府知府,历光禄寺卿,官至太常寺卿,著有《王太常集》传世。有六子,均为朝廷命官。次子王从绳,武举,官至江南六安营参将;有四子:其中四子王检,大清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翰林编修,曾任安徽布政使、甘肃布政使、湖广总督、广东巡抚。其2子皆为翰林,同朝为官。乾隆皇帝嘉奖说:"父子三人并为翰林,一门多显官,皆能事,可谓世臣矣。"系清代重臣,《清史稿》为之立传。</h1><h1>&nbsp; &nbsp; &nbsp; &nbsp;十二世王俭(1707-1767)读书勤奋,有过目不忘之誉,办事果敢,雍正7年,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第三名举人,(经元)。次年,会试不第。 雍正11年,再次晋京应试,会试中式,殿试以二甲第五十五名得中,赐进士出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大考列一等,授编修。 因王俭为官政绩显著,乾隆16年,乾隆帝南巡时,他被召致伴驾南行。乾隆18年,王俭调任通永河道总督,仅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抢在汛期之前使河运畅通,南方的漕粮如期运往京都。乾隆帝十分高兴,给他"才优守洁"的评价。 乾隆24年,王俭调任长芦(今沧州)盐运使司任提举。盐运是清代朝廷重要税收来源之一。整个转运司上上下下,清廉美洁之风远扬。这一年,乾隆帝至热河(今承德),召见了王俭,见他身瘦体弱,笑着对他说:"人家当盐运使,个个身宽体肥,而你却瘦得如此。"</h1><h1> 乾隆28年,王俭被调到山西按察使时,正值皇太后过70大寿,王俭欲晋京,一来奏请皇上觐见,请示帝训,二来晋京朝贺。乾隆在他的折子上批曰:"尔系朕深知之人,何必又来请训!请赴新任可也。"可见乾隆帝对他的人品何等信任。这年七月,他又擢为广东布政使,次年,他又擢升为湖北巡抚,官居二品。乾隆30年(1765),王俭又升任湖广总督,同年又调任广东巡抚。从一品。终因日夜操劳酿成大病。乾隆帝闻讯,下旨要他一面安心调养,一面署理政务,还不时下旨询问病情是否好转?乾隆32年,王俭病重,乾隆帝派来的太医也回天乏术,病逝于抚衙。王俭一生为官清廉,甚得乾隆帝器重。</h1><h1>&nbsp; &nbsp; &nbsp; &nbsp;十六世王懿荣即家谱中的王貽榘,字正孺、又字廉生、莲生。</h1><h1>&nbsp; &nbsp; &nbsp; &nbsp;福山王姓集中在古现(一世祖王忠经占卜定居古现河北村)、旺原、楮佳疃(王家举人王伯寅起的村名)各部。王氏家族出了6名翰林,27名进士,58名举人,516名秀才,出了3个封彊大吏、有父子3翰林、兄弟多举人之称,被朝野誉为"天眷其后,世泽蝉联",从第一个进士王三锡的蹈海殉国,到最后一个进士王懿荣的投井殉国,走完了这个家族从明朝到清朝整个朝代的历程。从诸多猝死在任上的王氏先辈们的身上,我们不难看到这个家族所传承着的精神世界和民族意识,所以在国家兴衰,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这个家族的人们所表现出来的大义凛然,就会顺理成章地表现出了这个家族刻在每一个人灵魂中的深深烙印。</h1> <h1>&nbsp; &nbsp; &nbsp; &nbsp;周末寻根,一路阳光灿烂,晩上住大理古城,第二天从大理下关到永建24公里左右,水泥路5公里到鸡头村。</h1> <h1>&nbsp; &nbsp; &nbsp; &nbsp; 永建镇鸡头村土改后分为西山村等几个村民小组,王竹芬住王家村古老的民居院落,她小儿子王永军在隔壁院子,老院很大,有近一亩地,养牛、羊、鸡、狗、鸽子。淇淇天天见到小鸡小狗特别兴奋。</h1> <h1>&nbsp; &nbsp; &nbsp; &nbsp;82岁的王竹芬至今仍居住在已有三四百年历史的王家老宅里。她说"我们老家是江宁柳树湾,从前有家谱,‘破四旧’的时候,我爹喊了个人,两个人抬了一箱子家谱,全烧掉了。家里供着几个花瓶,也都砸掉了。""小时候常听我爹说起,老家在江宁柳树湾,家谱上写着,老祖宗王志忠共有五弟兄,都是排着王X忠来叫。王忠是五弟兄当中最小的一个,没有排字辈。你们和王英南的老祖宗王忠,就是我的老祖宗王志忠最小的兄弟。"王竹芬说鸡头村也叫大营盘、小营盘、给我看大连、昆明王家寻根的书信,我拨电话,因时间太久是空号。</h1> <h1>&nbsp; &nbsp; &nbsp;&nbsp;老人带我们看新房,院子很大,房子也漂亮,满院花草树木,</h1> <h1>&nbsp; &nbsp; &nbsp; &nbsp; 王永军带我们去祖坟,从鸡头村上山祭拜,整整一座长满青松的山都是王家坟地,山路走5公里才在森林中看到石头坟,海拔1750米有三大片坟地,分别是段家山、丫口、虎头山、哥哥从澳大利亚打电话,通过视频看,妹妹通过微信看照片、录像,她也想来。</h1> <h1>&nbsp; &nbsp; &nbsp; &nbsp;王永军又带我们全家到鸡头山、老虎山、鸡头中村看地形和周边环境。</h1> <h3>鸡头山向远眺望</h3> <h3>观远寺</h3> <h1>&nbsp; &nbsp; &nbsp; &nbsp;鸡头村以山得名。村后有一山包,高约150米,底部周圆约1000多米,山梁、沙沟的起伏,形似一只完整的鸡。</h1> <h3>虎头山村</h3> <h3>鸡头中村</h3> <h3>鸡头村水塘</h3> <h1>&nbsp; &nbsp; &nbsp; &nbsp;明代称云南大理府云南县小云南镇,地名鸡头村,地名中三次云南称谓重叠,可见此地是当时云南的中心。<span style="line-height: 1.5;">历史留下多少不解之谜啊!</span>七、八世纪是南诏国国都,九-十一世纪是大理国国都,<span style="line-height: 1.5;">金</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庸《天龙八部》</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小说多次叙云南大理国。清代以后衰落,改为蒙化,现在是巍山县。这里</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是红河发源地,自然条件优越,田地肥沃平整,日光充足,气候宜人,雨水充沛,大平原有完善的水利灌溉系统,农作物产量高,盛产小麦、水稻、烤烟、棉花。</span></h1><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b></b></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b></b></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span></h3> <h1>&nbsp; &nbsp; &nbsp; &nbsp; &nbsp;这里生态环境真好,处处青山绿水,蔚蓝的天空太纯净了,他说如果春天桃花盛开时这里就是仙境,从环境可以看出祖先选址的精心。</h1> <h1>  一世祖之前从江宁来?家谱还能向前查询吗?  </h1><h1> 家谱记载:十一世祖王杲在大理任知府时曾亲自至其地就王姓询之,犹有能言元末江宁者亦而未见其谱系未可据以传信也,十一世祖王杲认为不够严谨,言传不能当成依据。当地王忠辈份以下的记载,只有鸡头村王家山坟地碑文可以分辨出。家谱只能自盐课大使公为一世。</h1><h1> 到鸡头村家史无法向前追溯始祖忠以上的历史了。十一世祖几百年前也无考证依据。我寻根也碰到同样问题。 家之有谱如国之有史也,国无史则治乱兴衰之由无以明,家无谱则世系源流之分无以辩。续修增减凡例,家谱有严格规定,不能凭空想像,必须找史料文字记载。如果王家是朝廷派到云南的,有可能从明史挡案中查询,再上推到江宁更远的历史。王竹芬说江宁柳树湾我查询很长时间。为是否有"柳树湾"这个历史地名,向南京史学界的同志请教,他们说:明故宫遗址内有一块明万历四十年(1612)立的石碑,碑文中有柳树湾地名的记载。立于午朝门区内的这两通碑。有"东城兵马司首下□□行营、柳树湾、关王庙、太医院……"等字样;碑末的立碑时间是清晰的:"明万历四十年九月初一建立。"碑文说明,在明代确有"柳树湾"这个地名,具体位置在当年太医院的上游,东城兵马司的下方,即今天的蓝旗街、御道街一带。现在该处尚遗留有"石门坎"的小地名,明代江宁应天府即南京,柳树湾即南京明故宫跨越的东南角,现在这里已经是繁华的闹市区了。柳树湾位于故宫东南角,当年皇城前的宫禁要地,是中央行政机关所在地,六部除刑部以外,吏、户、礼、兵、工部都在这个地区,兵部的兵马司是部队集中驻地,还有个大校场是训练兵士和比武的地方。明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遣傅友德、蓝玉、沐英率30万大军征云南,从南京出发的部队集中地就在柳树湾,随沐英征滇的皇家直属部队"羽林军"就驻扎在柳树湾。朱元璋征云南的军队系从柳树湾集中出发。洪武后期中央机关多建在柳树湾,官员中因"有罪遣戍云南者"不少。明军平定云南之后实行军屯,在云南扎根,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对云南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推动作用,这些功绩不可没也。我考证的资料把始祖忠的根又向前推进一步,还要继续考证。</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的亲戚时刻关注着我寻根的情况,特别是国外的亲戚乡愁更浓,对家乡的感情更重。2019年中秋节,我的大外甥女刘韶红从美国联系我。刘韶红北大计算机专业毕业,美国马里兰大学硕士,看了我写的大理寻根文章,都赞同"云南大理王忠王氏一族是从江宁来的"结论。她说:“有意思的是,我在美国OracIe公司工作近二十年了,这个公司在中国的名字是“甲骨文",天意吧!"。她现在是美国甲古文公司主管,说妹妹刘韶华推断我们这支王姓是琅琊王氏的后裔。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刘韶华北大物理系项士,公派美国留学,美国马里兰大学博士,美国太空总署博士后奖学金获得者, 先后任美国英特尔公司高管,上海宏力公司副总裁,北京北方华创公司副总裁,首席科学家。她把寻根看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大事,我寻根取得进展让她激动,她说:“二舅,您的贡献是把家谱中的云南大理鸡头村联上了江宁, 而琅琊王氏在西晋末年去江宁是有历史记载的。东晋到明初如果琅琊王氏一直在南京附近是可能的。就是需要一些文字记载来补充。其实您把家谱从鸡头村上延到江宁,已经和太原/琅琊王氏接上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为了找到文字记载来补充家史 ,我查了《王氏大司农本支谱书》,在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十五世第五次续修家谱时有这么一段:“王姓多谓出自周灵王子晋之后,或居琅琊或居太原,此在晋唐之间"。琅琊王氏在西晋末年迁移江宁,有大量历史资料,处在交通信息发达时代寻根,就方便多了,2016年我借助"千里眼"电子地图找到云南鸡头村祖藉,2017年又借助互联网从浩如烟海的文史资料中考证出“江宁柳树湾"的位置南京市蓝旗街,拨开迷雾把家史推进到江宁,得利于时代的进步,远在美国的韶红和在北京、上海的韶华协助我,几个月大量查阅,终于查到确凿的历史资料,考证再次向前推进到晋唐之间,再追溯到琅琊/太原王氏,形成一个完整的琏条,把我们这一支王氏家族同中华王氏的历史联系上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琅琊王氏在南京的兴衰:在燕子矶一带发现的一个南朝坟墓,引发世人关注。墓主人的身份颇为特殊,墓志显示其为1700年前南京城中地位最为显赫的家族之一――琅琊王氏的成员,和先后辅佐三代皇帝的宰相王导、大书法家王羲之等都有血缘关系。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写到:"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其中所提及的"旧时王谢",即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说到琅琊王氏,知名度最高的王氏子弟,应当是"书圣"王羲之。而王羲之背后的家族,有着更加耀眼的头衔——"华夏首望"。王氏是晋代四大盛门"王谢袁萧"(或称"王谢桓庾")之首,被认为是中古时期中原地区豪门的最佳代表。而琅琊王氏从初露锋芒到鼎盛,则是西汉到魏晋时期的事。汉昭帝时期,昌邑王刘贺门下有一以孝廉闻名的中尉王吉,即为王氏在西汉时期的第一位打响"王氏"名号的人。王吉因直言劝谏,躲过了昌邑王被废时的杀身之祸,并得到汉宣帝重用。他官至博士谏大夫,且在经学上颇有研究,有着极高的学术地位。《汉书》曾赞誉:"汉兴,有齐、鲁之说。传《齐论》者,昌邑中尉王吉、少府宋畸、御史大夫贡禹、尚书令五鹿充宗、胶东庸生,唯王阳(指王吉)名家。"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而让王氏达到巅峰,以至于"王与马,共天下"的,则是王敦、王导一代。西晋永嘉之乱以后,王敦等人抓住此次分裂带来的契机,支持琅琊王司马睿称帝。作为东晋的真正政治支柱,王氏此时的实力,完全受得起"王与马,共天下",担得起天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其中最为著名的一支,居住于城南秦淮之畔的乌衣巷。唐刘禹锡诗云,说的就是乌衣巷王氏。 "王谢",成为显赫的世家大族的代名词。然而乌衣巷的繁华已去,只留下了王谢两家一段又一段令人艳羡的美谈,容后人向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王导,字茂弘,公元276年生于山东临沂。他承袭祖父爵位任东阁祭酒,并与当时皇族成员、琅琊王司马睿相交甚笃。311年,匈奴攻破都城洛阳,俘获晋怀帝。王导劝司马睿南渡长江避难,随之迁往南方的士族数以百家,史称“衣冠南渡”。西晋灭亡之后,王导趁势劝司马睿在南京称帝,建立了东晋王朝。随着东晋政权的逐渐稳固,琅琊王氏也在南京扎下了根,进入兴盛时期,作为地方“第一望族”在以后的数百年中尊享殊荣。许多琅琊王氏成员入朝为官,分居于南京城内,名称颇有南京城地方色彩。太原王氏起源于山西太原,是黄帝的后裔,“王”这个姓来源于爵位,其始祖是周灵王的太子,本姓姬,名晋。太原王氏的辉煌从战国末期开始,如太原王氏十八世孙王翦,其子王贲(ben),其孙王离,祖孙三人皆为秦国名将,太原王氏开始名扬天下。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秦末王翦之孙王离与名将章邯率秦军与项羽在巨鹿大战,王离兵败自杀。王离的长子王元为避战乱,迁居山东琅琊,又衍生出了著名的“琅琊王氏”。从此,太原王氏以及由太原王氏衍生出来的琅琊王氏共十八世,王氏在中国历史上名人辈出,可谓是星光璀璨,自秦汉开始,至隋唐达到巅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西汉末年篡汉的王莽、东汉末年以貂蝉施美人计离间董卓吕布的王允、《兰亭序》的王羲之、唐代大诗人王勃,王之涣,王维,王昌龄、北宋王安石、《西厢记》作者王实甫、明朝一哥王阳明、传说中《金瓶梅》的作者王贞,这些都是太原王氏的后裔。太原王氏中一位被神化了的人物:王诩,又名王禅,号玄微子,春秋时期人,后人称之为“鬼谷子”!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时的世族集团中,以太原王氏是这五门七望中的翘楚。王氏的弟子门生遍布朝野,东晋衣冠南渡之后,满朝官员,有七成出自王氏,在当时有俗语称:王与司马共天下。可见其势力之大。在隋之前,太原王氏一直为诸世族集团的首脑,没有任何一家豪门世族能与王氏相提并论。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南京现在仍有琅琊王氏后裔,家谱代代相传,在如今江宁区禄口街道境内,有个村庄紧靠秦淮河,叫山阴村,村里居民多姓王,他们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后裔、琅琊王氏的传人。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考证尝试把始祖忠的根向前推进到江宁,顺着刘韶红、刘韶华提供的思路再融入中国王姓的历史,清晰画出历史迁移线路,即始祖忠的祖先王氏从琅琊/太原南渡江宁,再西迁云南大理,明初王忠东迁烟台福山。云南大理鸡头村六百多年家族断代史追溯并融入王姓几千年的历史。我们《王氏大司农本支谱书》一支:“多谓出自周灵王子晋之后,或居琅琊或居太原,此在晋唐之间,吾所可考者多居江宁,其一支元末明初移居大理,始祖忠官居福山,后代遍布全国"。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寻根路上身临其境体会更深刻,切身感受到祖辈几百年间,由东向西,再由西向东千里跋涉之艰辛。王氏家族人才辈出,为民族做出贡献,王忠后代如王骘、王懿荣、王其林等在国家兴衰,民族存亡最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大义凛然的精神激励我。在寻根中我三次失去方向,是家谱指导我找到线索,是祖辈奋斗精神让我坚持到底。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的寻根有了收获。首先,找到始祖忠的家乡云南大理巍山永建镇鸡头村,代表王其林(王新城)及后四代在祖坟祭祖,这是家谱有记载的三百年第一次找到根;其次,追根溯源解开家谱源头之谜,把始祖忠的根推到江宁并融入中国王姓的历史。这是家谱有记载的六百年一直试图解开的谜。《王氏大司农本支谱书》的断代问题解决了。我有缘被建设部派到云南,家谱引导成功,天上前辈有知会感到欣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家之有谱如国之有史也,国无史,则治乱兴衰之由无以明,家无谱,则世系源流之分无以辩”。六百多年来家谱只有文字记载,物证仅限几种木刻印刷版本(到十六世王懿荣之后才有照片)。感谢信息化开扩了视野,我们借助现代交通全国调查、收集从书证物证扩大到照片和录像,运用电子地图、互联网、博物馆,找到丰富的历史资料,寻根调查速度之快,范围之大,方法之多,方向准确度之强都是前人不可想象的,考证顺利快速向前推进,2020年终于使我们这一支王氏融入中华王氏大家庭,解开疑团完成我的心愿,今日定稿。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从考证发现王氏迁移规律:王氏家族的根不是固定不动的,而是顺应历史变迁动态迁移的,分支越来越广,家族越来越大,形成中国最大姓氏。不仅流动,随着时代的进步,迁移流动的速度越来越快,范围越来越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凡是成事者无不尊祖敬宗,祖上的阴德和自己刻苦努力才能做成事业!希望王新城(王其林)的子女了解家族史,继承和发扬王家的优良传统。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最后我需要说的是:《王氏大司农本支谱书》真实记载指引我寻到根,感谢祖先用最原始最严谨最保险的方法记载和续修家谱,保证600多年王氏家谱血缘的纯正和真实。我寻根把源头向前推进的考证,只是我一家之言。根据史料推理得出的结论,严谨性还不够,结论只能算《王氏大司农本支谱书》家谱的注释,仅此而已。是否正确由历史见证。我想将来科技发展会极大的推动人类史、家族史的进步,资料和手段会更丰富更先进更快捷,如DNA等检测更准确的认定亲属关系,随着DNA等检测的普及,同太原/琅琊王有世系血缘关系就能科学确认。后代比我们聪明,科技的发展使家族来龙去脉更容易搞清。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 </p><h1>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始祖王忠第十九世</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王严明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2020年2月2日 </span></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