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行思录第26集 20世纪内蒙古

阿沃亚斯

这一集,是从网上看到的一位作者制作的地图,详细记录了20世纪内蒙古地区的行政区划的变迁。这里,我借用一下,稍加点评,并且特别感谢一下这位作者,不好意思,名字忘了(看署名是孔子的二舅)。<div> 内蒙古从大清国开始,范围基本稳定,当然了,地域没有现在这么大。是因为呼伦贝尔归了黑龙江将军,但呼伦贝尔是蒙古人的传统游牧地,归到内蒙古合情合理。</div><div> 到了民国时期,变化最大最频繁,也最混乱不堪,原因很明显,时局不稳、运动太多。</div><div> 解放后,内蒙古也是分分合合、拆拆组组,到了80年代,才形成了现在的格局,也是非常合理的了。</div> 1、独贵龙运动我在前面鄂尔多斯集里讲过,这是因为王公剥削和汉人入境开垦草原而引起的牧民抗争行为。<div> 2、东蒙古独立的历史背景很深,作用力最大的就是汉、日、俄在东北地区的争夺。</div><div> 清末民初,东北地区的蒙古盟旗,在和平安宁了200多年后,受到了三股势力的冲击:</div><div> 第一是汉人农民大量涌入草原开垦耕种,他们以会道门、土匪、地方军阀的形式存在,不断地用武力、暴力与蒙古王公和牧民发生冲突;</div><div> 第二是小日本开始渗透进来,他们主要是军事侦察和经济渗透,与蒙古王公合作开矿、办公司等等,并暗地提供武器,鼓动蒙古王公独立自治;</div><div> 第三是俄国老毛子,他们对东北地区的野心由来已久,修铁路、开银行什么都干。</div><div> 总之,这个时期的东部蒙古地区,是肥肉一块,被各种人垂涎。</div> 呼伦贝尔地区本来是成吉思汗的大本营,分给了他的弟弟们,叫做后王封地,是古老核心的蒙古游牧区。大清国建国初期,为了抵御准噶尔,把大量的呼伦贝尔地区的牧民南迁漠南,空余的草原留给了更北方的巴尔虎蒙古和布里亚特蒙古南迁。<div> 这些以巴尔虎为主的、居住在呼伦贝尔草原的蒙古人,有很多近亲在外蒙古地区游牧生活(也是清初从贝加尔湖迁来的),所以,他们是希望加入蒙古国的,这就是大蒙古国呼伦贝尔自治政府成立的原因。</div><div> </div> 1915年,中俄蒙三国经过长期的洽谈,就蒙古独立达成了一致(恰克图协约),蒙古取消独立,改为自治,承认中华民国的宗主国地位。于是,呼伦贝尔自治政府也回到了中华民国。<div> 1919年,强硬的北洋军阀派徐树铮进军外蒙,逼迫外蒙取消自治,归国民政府管理,于是,呼伦贝尔自治也随之取消。</div><div> 在此期间,还是有不少的呼伦贝尔蒙古人,移居到了外蒙古,有些人还担任了重要官职。</div><div> (恰克图协约表面上看是外蒙取消独立,北洋政府胜利,但实际上,俄国借此正式坐实了他们在外蒙古的各项利益,为日后控制外蒙古打下了基础。)</div> 满洲国就不用说了,苏联、蒋介石、东北军、蒙古王公、地方势力、共产党,谁都干不过日本人,那时的内蒙古东部完全成了日本人的天下。<div> </div> 1、云王和内蒙古自治政府的事情,我前面几集已经讲过了。<div> 2、 李守信是卓索图盟人,父汉母蒙,混混土匪出身,后来加入东北军,再投靠日本人,是蒙古军的总司令。前期一直在热河、东北一带混,后来和德王在一起搞内蒙古自治、建国。</div><div> 49年本来逃到台湾,后来居然又回来,到了阿拉善地区和德王继续搞蒙古自治政府,事败跑到外蒙被抓,遣返,特赦,成了内蒙古的文史专员(我读了他写的东西,当然了,人民需要的是他的忏悔和蒙歼的反面典型教材)</div> 这个时期的内蒙古中西部,日本人、蒙古军、当地王公、共产党、国民党、晋绥军等等势力胶着在一起,谁都没办法彻底掌控局面,只能互相妥协。<div> 于是,就不断的换名字,换地点,换人头,这是狼烟四起,到处烽火的局面。而中国当时最大的军事力量在南京政府的手里,为什么没有来稳定蒙古地区的局势呢?答案大家都知道——忙着剿共呢。</div> 蒙古军,是李守信在日本人手里组建起来的军队,以东北蒙古人为主,后来很多各地蒙古青年也有不少去参加的。蒙古军的军纪比较涣散。<div> 当时的内蒙古地区,客观的说,军纪最好的是共产党部队,其次是国军、再次是地方武装、土匪、最差的就是蒙古军。就连德王自己也在后来的回忆录中屡次提到,当时自己没有严格约束,纵容了很多蒙古军的行为,给蒙古人造成了很多负面的影响。</div> 看,又改名了吧,没办法,当时就是那么多势力交错,各自占据山头,此起彼伏的出现。<div> 德王的国旗蓝色代表蒙古、红色代表日本大和民族、黄色代表汉人、白色代表穆斯林。说实话,不论是蒙古人还是汉人,都觉得这样的做法实在是违心。</div> 不但是改名字,连国旗都改了(内容不变,重新排版了),这个蒙疆国争议颇多。德王是忍辱负重为了蒙古独立自治找出路,还是投靠日本人甘当傀儡?从大量史料里看,德王对日本人还是非常不满的。<div> 其实,谁刚起步的时候不找个靠山呢?国、共、没有吗?只是这个日本靠山靠的太近了,介入的太深了。</div> <h3><font color="#010101"> 这个时候为啥能一片蓝色了呢?因为中日战争已经正式开打了,这片区域已经被日军占领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既然汪精卫政权成立了,那么同为日本人操控的蒙疆国也要顺应时势,再次改名蒙古自治邦吧。</font></h3> 1、内蒙古人民共和国纯属昙花一现,没有实质意义;<div> 2、呼伦贝尔自治省还是相同的根源,亲情上接近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蒙古国,自然是向着苏联和中共;</div><div> 3、哈丰阿去外蒙想要内外合并,此时的外蒙已经不是自己能决定的了,要从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大局出发,听苏联安排。</div> 中华民国的蒋总统是个浙江人,上海起家的文明人,他对于蒙古、西藏、新疆等游牧民族地区从来就不重视。在他的眼中,那里是贫穷落后愚昧的地区和人民,其实,真是没有眼光啊。<div><br></div> 内蒙古自治政府承认中华民国,但中华民国政府不承认他们。<div> 1947年5月1日,后来被定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的日子。</div> <h3><font color="#010101"> 这个时候的内蒙古中西部,还在晋绥军、宁夏马家的控制中。</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内蒙古自治区1949年正式有了这个名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那个时候的张家口还当过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呢,估计很少人知道吧。为什么呢?因为张北地区是属于察哈尔的,以前一直是皇家的牧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1952年,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算是搬到了呼和浩特,当时叫绥远省归绥市,历来和绥远紧密团结在一起的乌兰察布盟和伊克昭盟也一起加入了内蒙古自治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1954年,呼和浩特市正式启用现在的名字,大部分的内蒙古地区格局确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1955年,和现在一样的内蒙古自治区定型,只不过新成立的巴彦淖尔盟那时候还是指阿拉善和额济纳两旗地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关于文革和内人党的材料非常多,大家多少也有所了解,这和国内很多地区发生的事情,性质和原因基本是一样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文革期间,内蒙古东西部大部分被划走,这在国内是比较少见的。除了内人党等因素,少数民族地区、北疆前线等等因素,都是造成这些荒唐悲剧的原因。</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1979年阿拉善盟设立,内蒙古的行政区划基本和现在一致了。</font></h3> 经过一些小幅度调整,一些盟改市,内蒙古的政区确立成这样。<div> 总结一下:</div><div> 20世纪的内蒙古地区,受到各种力量的角逐,变动频繁、动荡不堪。北有蒙古国、苏俄;东有日本满洲;南有北洋国共;西有回教军阀。而内蒙古地区自身也是蒙汉问题突出,几代人围绕内蒙古何去何从前赴后继。</div><div> 内蒙古自1980年以后,稳定的前进了30多年,总体的面貌是好的、发展是好的,人民生活改善了,有些地区非常富有了。蒙古族的文化、语言、文字也得到了保护和继承。</div><div> 无论怎样,希望大家多了解内蒙古、了解游牧民族的文化、了解蒙古人的内心世界,愿一切有情众生敞开心胸、包容万物、幸福安康。</div><div> 本集结束,谢谢大家。</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