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王升大创业史》 连环画

清风使者~芦伟芳

<h3> 这是一个风云激荡的岁月,这是一个呼唤品牌的时代,这是一个激励意志的楷模。“王升大”,一个充满机的传奇,一个颠覆命运的传说。“王升大”的百年,不是一个简单的时间段落,而是一场生生不息与命运博击的经典。 <br>  “王升大”以自己独有的光彩,述说了一个令我们振奋的故事――人生,没有命运,只有拼博!品牌,没有捷径,只有奋斗!……<br><br>   创作于2013年3月(宁波)</h3> <h3> 策划:王贤定 <br> 撰文:唐建中 <br> 改编:芦伟芳 <br> 绘画:芦伟芳</h3> <h3>   上图照片:连环画作者 芦伟芳</h3> <h3>1. 千百年来,滔滔甬江宛若一条蓝色的大动脉,日夜欢畅地奔腾不息。所到之处无不成为丰饶之地,并在鄞西平原的一隅,渐渐中积淤造出了一片占地十余平方公里的小村庄――青垫鸬鹚王自然村。</h3> <h3>2. 清末民初,这里的村民都姓王,种田捕鱼,且多养鸬鹚,故唤作“鸬鹚王”,几百年过去了,这里已顺应潮流而名为“王家”(今宁波集士港镇万众村王家自然村)。 也许是上苍的偏爱与独钟,抑或是甬江的灌溉与哺育,古往今来,这个小村就是一块人杰地灵之地。</h3> <h3>3. 在这里,孕育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如古代的古董子国先民活动的倡导者,清道光年间的水鸿飞进士,清华大学校长张孝文先生,上海地产大王周湘云父亲,中央音乐学院教育、著名指挥家俞峰先生等皆出生于此。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海灯法师也曾到访过这里。</h3> <h3>4. 千年文化风尘的起承转合,千载文化思湖的此起彼伏,小村始终以一种默默流动的姿态静立历史未曾遗忘的角落,散发着淡雅而明亮的光芒。</h3> <h3>5. 话说在公元1117年的宋朝政和七年,宁波的西乡有个比现在东钱湖还大三倍的广德湖,时任宁波太守的楼异认为此处土地肥沃,若种禾苗,必生双倍或四倍。 于是上奏恳请宋微宗恩准:围湖造田。围湖造田后,鄞西平原即得良田800顷。而“王升大”品牌的创始人王兴树就出生在广德湖边上的鸬鹚王村。</h3> <h3>6. 1864年是难得的太平元年,冬日的阳光透过残破的屋顶,照射进鸬鹚王村一户略显狭窄而空荡的堂间。一个穿着破旧但干净的男人似乎在期待着什么。当里屋传来“哇”的一声啼哭,随即走出一个满脸喜悦的接生婆说“一个带柄的”。男人立时兴奋地跳起来:我有几子了。这时侯,这户人家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去想,也绝想不到今天出生的男婴在以后竟会干这个家庭带来莫大的光彩。</h3> <h3>7. 看着这个额头锃亮双目灵敏的小子,村里的私塾先生给他起了一个雅致的名字“王兴树”,意思是发扬光大儒家的思想文化。</h3> <h3>8. 幼年的王兴树表现就与众不同。在帮母亲干活的同时经常会问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如:为什么家里这么穷,为什么鸬鹚会捕鱼等等,常常问得母亲哭笑不得。有时还会独自去问私塾先生: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什么?因而尽管由于家里穷,王兴树仅仅读了三年私塾,但他的悟性极高,学过的东西很快熟记于心。</h3> <h3>9. 从小,王兴树就有强烈的“富贵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 眼下上学无门,他觉得自己就象先生所说的那样,肩负着“士不可以弘毅,任重道远”的历史使命,因而就向父亲提出向村里的米贩、养鸬鹚的能手取经学习技术。</h3> <h3>10. 平时,一大早他摇着小船板带着训练有素的鸬鹚去河塘埔鱼。由于勤快,他捕的总是比别人的多,也就能多赚点银两。农忙时,帮父亲下田干农活。当看到甲鱼的价格比鱼贵好几倍时,聪明的王兴树又以特别的训练方法教会鸬鹚捕捉甲鱼。因而,在同龄的小伙伴中,他成了最有钱的。</h3> <h3>11. 王兴树从小就从私塾先生那里领悟过“义,人之正路也”的深刻含义。因而成了“有钱人”以后,常常用自己的微薄量帮助穷苦的村民。当村里人发生意外急需银两而急得手足无措时,王兴树会立即带上仅有的银两赶到他家,借钱给他,让他度过难关。</h3> <h3>12. 过了几天,这户人家背了几袋稻谷来到王兴树家,很歉意地对他说:我们没有现银,可否用稻谷来兑。王兴树笑着说:可以,可以。</h3> <h3>13. 如此,王兴树不仅成了同龄人的榜样,也成了大人们教育孩子的楷模。自然也引起了同村或外村姑娘们的注意。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王兴树也到了该娶亲的年龄了。因此,每当他捕鱼归来,总发现家门口时不时有些上了年纪的女人在溜达。其实,大家是在观察王兴树的为人。<br></h3> <h3>14. 一日,从凤岙来了一位媒婆,她看到王兴树后喜滋滋地说:“阿树,人家曹家大小姐看上你了。”正在一门心思干活的王兴树一下满脸通红:这哪行啊,人家是大小姐,我配不上她的。媒婆却笑眯眯地说,人家是看上你的为人好,不是财富。</h3> <h3>15. 经过媒婆的牵线,又经过几番接触,王兴树从心底认了曹家大小姐是一个难得的好女子,她温柔、体贴、不多言。经过一番张罗,他俩成亲了。</h3> <h3>16. 成亲那天,不仅同村的,邻村的一些村民,还有一收收到过王兴树帮助过的人都带着各自礼品前来祝贺,场面非常热闹。 成家后,王兴树仍经常帮助人家,妻子也从不多怨言。相反还常常帮这干那的甚是贤惠。村里人都夸:阿儒人好,福气自然好。。</h3> <h3>17. 但这样经常借线给人家,而所还来的稻谷的多得没处放。妻子说,何不轧成米去买掉。王兴树也正有此想法。于是,夫妻两人起早摸里地把稻谷笼成米,又把米用手拉车运到村里的小街上摆起了米摊。</h3> <h3>18. 可青垫鸬鹚王村的街市实在太小,有时一天下来根本没一个买主前来。为了卖掉更多的存粮,也为了更好地帮助穷苦人家来兑换银两,26岁的王兴树同妻子商量,将米运到离家五里路程的凤岙设摊。</h3> <h3>19. 在晚清至民国年间,凤岙集市却异常兴旺。钱庄、布店、米行、药店、杂货铺、竹木器店等商铺沿老街两侧,熙熙攘攘绵延达三里地。而贯穿凤岙的中塘河可直抵当时的明州(宁波)城,极大方便商贸流通。当时有句在当地流传盛广的民间谚语就充分证明了凤岙集市的繁华。“青垫市日不及凤岙吵架”,可说那时的凤岙集市已很具规模了。 </h3> <h3>20. 刚到凤岙时,王兴树为了吸引人家,把米摊摆在人家家门口,这一举措的效应相当明显。一是方便人家买米,二是让买家放心。很多人买了米还不忘嘱咐一句:“小伙子,下次你一定要再来噢”。</h3> <h3>21. 俗话说,天时、地利、人和。做生意必得齐全这三要素,缺一不可。而王兴树都具备了。随着买主越来越多,王兴树抢住机遇,乘势而上,利用和攒下来的银两开起了“王记米店”。。</h3> <h3>22. 说到“王升大”,不得说旧时卖米的度量制度。当时卖米使用木合来度量,容和为一升,约为现在的一斤半(750克)。按惯例,米卖出时,高出量杯的部分要用米尺抹平。但王只儒卖出米时总是将尺抹至量斗的角时,不抹下去了,多留一些米给顾客。这对顾客来说,是个实惠了。</h3> <h3>23. 凤岙有个教书先生有感于“王记米店”的善行,特意编了一首儿歌:“王升大,升大斗不大。好米卖给有钱人,好处留给穷苦人。有钱人家无所谓,穷苦人家当宝贝。多吃一口饭,能养一条命,王家老板是好人。”</h3> <h3>24. 如此,凤岙就流传开“王记米店升大粮足,老少无欺。”久而久之,“王升大”反而成了“正式”的店名了。而王兴树也按照民意,给自己的经营主张制订了“童叟无欺,城信经营”的开店准则。</h3> <h3>25. “诚信”两字让米店生意越来越好了。到上世纪二十年代,“王升大”米店已形成相当规模,不仅健全了种稻、收割、加工、仓储、运输等一条龙作业方式,而且为方便船只的靠岸和装卸,也方便村民洗刷,特意在凤岙南塘桥溪闸旁建造了专用埠头(相当于今天的船码头)。</h3> <h3>26. 这时候,王兴树家业也逐渐壮大,拥有楼房八间,平房五间,粮田一百多亩,有雇工数十名。已成为地地道道的老板了。但是他的“童叟无欺,诚信经营” 、“质量第一”的开店宗旨始终没变。而且对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 <br><br></h3> <h3>27. 每次收购稻谷他都和婆娘一同前往,采用“闻” 、“捏”、 “咬”等办法来拒收陈谷、瘪谷;有时候,一些远亲就会和王兴树的婆娘套近乎,陈谷、瘪谷能否收一些,轧成米后是看不出的。王兴树的婆娘很聪明的说:”这你要问问阿儒了”。远亲知道过不了关,只好背起陈谷、瘪谷回去了。</h3> <h3>28. 加工成大米后他还要进行严格筛选,筛出的碎米自家食用,确保上市供应的大米粒粒饱满、圆润而有光泽。而为了确保店里的大米不因受潮而影响质量,王兴树更是煞费苦心,在米库里不仅铺上厚厚的石板,又在石板上铺上足有一尺多高的五层木板。</h3> <h3>29. 常言道:敬人者,人恒敬之;助人者,人恒助之。王兴树的善行, “王升大”大米的高质量不仅吸引了周边十几公里内的米贩和村民,而且还吸引了远在宁波、绍兴等地的米商、用粮大户们。有时候因求货者众多,一时难以马上供应,但这些客商却说: “相差几天没有关系,我们就要王升大的米”。为此,王兴树又特地购买了三艘运输地庄船免费为这些客商送货。</h3> <h3>30. 随着“王升大”名声鹊起、往来客商的增多。凤岙渐渐形成了当时最具形态的乡村工商业。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也为了方便客商的订购,王兴树与镇上另几个老板共同出资直接从宁波城里拉了一根电话线到凤岙,凡是电话订购的客商,一个电话“王升大”的货物立即起程。同时,为更好和及时了解商业行情,王兴树听从婆娘的意见, 又从上海购买了一只五波段收音机。这一切充分说明,当时的王兴树已具有洞察市场、探幽折微的意识。 </h3> <h3>31. 正因为“王升大”信义并举,以诚经商,由此也换来了人们对他的尊敬。当时“王升大”凭借其品牌信誉,可以在众多商行、店铺、比如宁波最著名的百年老店---源康布店等记账买东西,定期结算。</h3> <h3>32. 尽管此时的“王升大”取得了长足发展,尽管“王升大”已成为当地方圆数百里内的知名商号,但王兴儒从不夸富。在夏季旧衣短裤,冬日旧袄裹身,简朴得就像村里的普通百姓。但他对造福乡里、关爱村民的事情却从不吝啬。</h3> <h3>33. 在凤岙到集士港的田畈路边,王兴树花费巨银建造了多处四角凉亭,供种田人避风躲雨,乘凉休息。有一天下大雨,凉亭里挤满了躲雨的村民,王兴树刚好路过,村民纷纷挤让叫他进来躲雨,但王兴树看看村民已经挤得密不透风, 便笑笑说:我有急事。毫不犹豫继续在雨中赶路……</h3> <h3>34. 有一年,外地闹饥荒,灾民成群过境。王兴树闻讯和婆娘一起连夜下厨房熬粥,蒸馒头。天未明就敞开大门,把农民引进自己的大院,和灾民同桌食馒头喝米粥。有一个灾民因路途劳累,且因腹中无食卧尸在凉亭上,他知道后马上吩咐下人准备棺材予以安葬。又资助死者的亲人返乡。</h3> <h3>35. 而逢年过年之时,王兴树总和婆娘一起带上大米、肉、糖上门去看望孤寡老人、贫穷人员。每次说的都是同一句话:只要有我王兴树在,就没有过不了的坎,好好过节吧,明天会好的!</h3> <h3>36. 常说,人不是铁打的。常年的辛勤劳作,使得王兴树染上了多种疾病。有时候各种疼痛会击碎他的心。但就是这样,王兴树还是坚持事必躬亲。在他躺在病床上的时候,最最放心不下的就是“王升大”米店的经营情况。他说:现在王升大已经成品牌了,所以更要保证大米的质量。要对得起大家对这个商号的支持啊!但是,王兴树终于没能撑过1930年,享年66岁。</h3> <h3>  37. 方圆几十公里的村民、远在宁波、绍兴的米商得到这个噩讯,自发地从四面八方赶来,期望能最后见上王兴树一面。人们为王兴树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还专门从外地请来了十六台戏班子,以唱台戏的形式怀念王兴树。而那些受其接济过的老人、贫苦人家,则在王兴树遗像前恸哭不已,天地为之动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