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桂室奇】安康最早的观光旅游诗品

观澜书院

<h3>作为安康文学的另一妙笔是后人誉为类似“兰亭聚会”的一次文人聚会。此事发生在西魏大统十七年(公元551年)的黄土县(今旬阳县东区,唐天宝元年改为淯阳县)。因黄土县禹穴前的桂花不合时令的提前开放,惹得四方文人雅士社会名流前往观之。黄土县令等推荐其中一人为文记之,并将记文镌之于石,以流芳后世。</h3><div><br></div> <h3>这便是后人看到的黄土县摩崖刻石。“春山桂室奇”成为安康最早的也是唯一有据可查的文人集会和与观光旅游有关的诗品。期间,有著名诗人李洞作《送卢朗中赵金州》(卢后为金州刺史)。中唐时期,先后有著名诗人孟浩然、戴叔伦、皎然、司马札、丘为、宋慎言、裴宰、朱庆馀、贾岛、无可、钟浑、戊昱等来金州游览采风,或寓籍金州,写下许多美丽诗篇,如无可的《陪姚合游金州南池》、《行饮汉水晚次神滩阻风》、《冬月陪姚合太守游池》;戊昱的《汉上题书韦氐》、《汉阴吊崔员外》、《商山至金州途次》等。《汉止题书韦氐》好似唐代安康风情画卷:“结茅同楚客,仆筑汉江边。日落数归鸟,夜深闻机舷。水痕侵岸柳,山翠借厨烟。调笑提筐妇,春来蚕几眠”。姚合的《金州书事寄山中旧友》一诗则是安康诗歌的最高境界之作。</h3><div>&nbsp; &nbsp;&nbsp;</div> <h3>宋元时期,安康文学以民歌调子(词牌)为主,少有文学字录,也鲜见采风诗人编辑成帙。但仍有典籍可寻。江西派诗人代表人物陈师道的《忘归亭记》就是安康900年前的写照。元代安康文学值得一提的是《牛山土主忠惠王碑》,其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且还有很高的文献价值,是写安康的又一佳作。</h3><div>&nbsp; &nbsp; 明清时期,安康历经几次大的移民开发,经济复苏,其文化发展以万历年初的刘氏文学为甚。明代安康散文创作代表人物是均为进士的刘文翰(旬阳)和王应泰(汉阴)。刘氏文学到刘应秋手时成就斐然,其主要著作有《一砚斋》和《五经说》。除此还有兴安知府王希舜、李筠庵、参军鲁仁新以及汉阴许氏兄弟和旬阳钟氏兄弟。他们均是散文高手。尤其王希舜的《登兴安城楼有感》和平利县令古沣的《中皇女娲氐庙记》最为有名。</div><div>&nbsp; &nbsp; 清嘉庆十二年(1870年),有题补兴安知府叶世悼撰修《续兴安府志》8卷。在叶的带动下,安康文学空前繁荣,著名作家有汉阴通判钱鹤年、平利令石衍、安康令王森文、中书舍人岳震川、安康举人董诏、著名学者张澍和宁陕总兵黄芳等。期间,仕途不爽,屡遭挫折甚至受到冤狱欺辱的张鹏飞回到故乡金州。作为作家,他为安康人办了几件功德之事,如创办来鹿堂,引进雕版印刷术,办书院,治学田,修考院、文庙,兴贤塔,创作之余还亲自执教,培养人才,可谓前无古人,亦后无来者。作为文学家的张鹏飞,一生著作十六七皆编入《来鹿堂文集》,包括卷首、文集8卷,诗集3卷,别集1卷,22万字,收入散文158篇,诗272首。</div><div>&nbsp; &nbsp; 多写治世之作的有散文作家张文山;有在外做官的安康诗人李松;解甲归田的有岚皋的祝垲和在四川为官的雷钟德。清代安康文坛的客籍作家多是地方官吏和隐者。汉水对文化文人的影响在作家创作中表现鲜明突出,故写汉江写山河写城乡景色的诗品、散文多多,颇具特色。极具名气的当首推刘应秋的《煮茶饮行人》,白河县普晖的《咏八景》和流寓汉南的燕山人谢中的《过紫阳县》以及白河县令朱斗南的《八景诗》。写汉江洪水的是康熙三十二年任兴安州刺的苏州人石潇。他上任便遇百年一遇大水,救灾中作《癸酉仲夏十有七日金州书事》,诗作把洪水写得淋漓尽致,读后如临其境。山水诗的佳品当属曾任旬阳县知县的严如煜,他的“一叹三咏”(《棚民叹》、《木厂咏》、《铁厂咏》、《纸厂咏》)写的尽是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字里行间尽是劳动人民的艰辛。叶世悼的《“蚕桑须知”序》则成为后世考证安康蚕桑业的重要文献。</div><div>&nbsp; &nbsp; 安康文学在民国时期,其标志性成果是鲁长卿著的《鲁斋全集》和他自费撰修《兴安府志》。此间重要作家有白河的谢馨。作为举人的他,中年出仕,先后在贵州、四川做官,辛亥革命后解官归里,民国二十二年在他人支持下出版诗文合集《海月楼诗文杂抄》6卷,自成一家,风格及影响不表。</div> <h3>期间,有著名诗人李洞作《送卢朗中赵金州》(卢后为金州刺史)。中唐时期,先后有著名诗人孟浩然、戴叔伦、皎然、司马札、丘为、宋慎言、裴宰、朱庆馀、贾岛、无可、钟浑、戊昱等来金州游览采风,或寓籍金州,写下许多美丽诗篇,如无可的《陪姚合游金州南池》、《行饮汉水晚次神滩阻风》、《冬月陪姚合太守游池》;戊昱的《汉上题书韦氐》、《汉阴吊崔员外》、《商山至金州途次》等。《汉止题书韦氐》好似唐代安康风情画卷:“结茅同楚客,仆筑汉江边。日落数归鸟,夜深闻机舷。水痕侵岸柳,山翠借厨烟。调笑提筐妇,春来蚕几眠”。姚合的《金州书事寄山中旧友》一诗则是安康诗歌的最高境界之作。</h3><div>&nbsp; &nbsp; 宋元时期,安康文学以民歌调子(词牌)为主,少有文学字录,也鲜见采风诗人编辑成帙。但仍有典籍可寻。江西派诗人代表人物陈师道的《忘归亭记》就是安康900年前的写照。元代安康文学值得一提的是《牛山土主忠惠王碑》,其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且还有很高的文献价值,是写安康的又一佳作。</div><div>&nbsp; &nbsp; 明清时期,安康历经几次大的移民开发,经济复苏,其文化发展以万历年初的刘氏文学为甚。明代安康散文创作代表人物是均为进士的刘文翰(旬阳)和王应泰(汉阴)。刘氏文学到刘应秋手时成就斐然,其主要著作有《一砚斋》和《五经说》。除此还有兴安知府王希舜、李筠庵、参军鲁仁新以及汉阴许氏兄弟和旬阳钟氏兄弟。他们均是散文高手。尤其王希舜的《登兴安城楼有感》和平利县令古沣的《中皇女娲氐庙记》最为有名。</div><div>&nbsp; &nbsp; 清嘉庆十二年(1870年),有题补兴安知府叶世悼撰修《续兴安府志》8卷。在叶的带动下,安康文学空前繁荣,著名作家有汉阴通判钱鹤年、平利令石衍、安康令王森文、中书舍人岳震川、安康举人董诏、著名学者张澍和宁陕总兵黄芳等。期间,仕途不爽,屡遭挫折甚至受到冤狱欺辱的张鹏飞回到故乡金州。作为作家,他为安康人办了几件功德之事,如创办来鹿堂,引进雕版印刷术,办书院,治学田,修考院、文庙,兴贤塔,创作之余还亲自执教,培养人才,可谓前无古人,亦后无来者。作为文学家的张鹏飞,一生著作十六七皆编入《来鹿堂文集》,包括卷首、文集8卷,诗集3卷,别集1卷,22万字,收入散文158篇,诗272首。</div><div>&nbsp; &nbsp;&nbsp;</div> <h3>多写治世之作的有散文作家张文山;有在外做官的安康诗人李松;解甲归田的有岚皋的祝垲和在四川为官的雷钟德。清代安康文坛的客籍作家多是地方官吏和隐者。汉水对文化文人的影响在作家创作中表现鲜明突出,故写汉江写山河写城乡景色的诗品、散文多多,颇具特色。极具名气的当首推刘应秋的《煮茶饮行人》,白河县普晖的《咏八景》和流寓汉南的燕山人谢中的《过紫阳县》以及白河县令朱斗南的《八景诗》。写汉江洪水的是康熙三十二年任兴安州刺的苏州人石潇。他上任便遇百年一遇大水,救灾中作《癸酉仲夏十有七日金州书事》,诗作把洪水写得淋漓尽致,读后如临其境。山水诗的佳品当属曾任旬阳县知县的严如煜,他的“一叹三咏”(《棚民叹》、《木厂咏》、《铁厂咏》、《纸厂咏》)写的尽是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字里行间尽是劳动人民的艰辛。叶世悼的《“蚕桑须知”序》则成为后世考证安康蚕桑业的重要文献。</h3><div>&nbsp; &nbsp;&nbsp;</div> <h3>安康文学在民国时期,其标志性成果是鲁长卿著的《鲁斋全集》和他自费撰修《兴安府志》。此间重要作家有白河的谢馨。作为举人的他,中年出仕,先后在贵州、四川做官,辛亥革命后解官归里,民国二十二年在他人支持下出版诗文合集《海月楼诗文杂抄》6卷,自成一家,风格及影响不表。</h3><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