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0年8月,我到内蒙古锡林浩特西鸟珠穆沁旗采访拍摄新建的白音华至霍林河的国家一级公路,来到一个叫宝日格斯台的地方,据接待我的张总说,公路项目指挥部所租用的这个院子,原是内蒙兵团的一个团部,当年我曾经是内蒙兵团的战士,对他的关于兵团的话题自然倍感兴趣。当时就用无线遥控的飞艇升空拍摄了这个昔日的兵团驻地。</h3><h3>我们聊了许多当地的风土人情,突然他话题一转,即然你是当年的内蒙兵团战士,你可知当年锡盟草原大火烧死兵团战士之事,我当即表示,不但知道,还很清楚那是一次毫无经验的连队首长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失误的指挥,造成烧死六十多个年轻战士的重大事件!后来张总告诉我,这就是当年四十二团草原大火的发生地,而且当年为救火我牺牲的烈士陵园就在附近的一个山坡上。我听罢当即表示,强烈要求他一定带我去看看这些虽不曾相识,却倍感亲切,长眠于此的兵团战友们!</h3> <h3>从空中鸟瞰原内蒙兵团四十二团团部所在地,绿色草原上的、排排红瓦房还是那么耀眼,只是时过境迁,如同蜘蛛网般的小路把这片曾承载着一段历史的建筑死死的缠住,全无了当年兵团的生机!</h3> <h3>那天的天空,云彩有点怪异,刚才还是蓝蓝的天上白云飘,忽然,风云突变,有片白云化成一把力剑,大有刺破青天之势!我心中顿时产生出无限的遐想,变幻莫测的白云,你若能把天幕戳破,我真想上去会会这些在烈火中牺牲战友们的在天之灵!探访之情真可谓迫不急待!</h3> <h3>我们驱车前往,墓地就在不太远的一个小坡地上,草原辽阔,远远地就望见了静静地竖立在綠草丛中的白色纪念碑。为了表示敬重,不让汽车的轰鸣打扰了在此沉睡的战友,大家远远的就地下车,步行向这片陵园走去。</h3> <h3>守陵人是长眠于此的一位兵团战友的弟弟,他为我们打开了陵园的大门让我们能进来凭吊,为了表示谢意,我们临别时都为这位与烈士有血缘关系的守墓人捐了款。</h3> <h3>走进陵园,第一眼见到的就是这尊以扑火烈士为形象的群雕,据说这尊雕塑和那块铭刻着“永远的怀念”的巨大花岗岩就是老鬼发起同咱们兵团三师的一位姓丁的战友(现是鄂尔多斯一路桥公司的老板)出资捐献的。</h3> <h3>白色纪念碑在蓝天的陪衬下,碑文金光闪闪,碑座的护栏上有前来凭吊者敬献的娟花和哈达。</h3> <h3>碑的背面用蒙文刻写的碑文,标识了地域的特点。</h3> <h3>纪念碑的后面便是烈士们的墓地,69块墓碑在在树阴下,在草丛中静静的伫立着。期待着远方的亲人,战友前来与他们对话丶述说……</h3> <h3>每块墓碑上均系着火焰般的红绸,这随风飘动的红绸,可是烈士们不灭的灵魂?</h3> <h3>陵园的草地上有块巨石,上面刻着的墓志铭简介了这次火灾的情况。当然都是官方的语言,正面的表达。</h3><h3><br></h3> <h3>最为勾魂的是碑座上方那三排用瓷片烧制而成的69位烈士遗像,我注意到下方一排中间是个空白,据说是没有收集到那位烈士的照片</h3> <h3>送上一瓶内蒙特产的烈酒,让战友们再回味一下“故乡”的味道吧!</h3> <h3>长眠于此的兵团战友们,他们牺牲时的年龄大都在二十岁左右,最小的一位仅有十五岁啊!</h3><h3>杂乱的思绪,将我带回了当年……当年去兵团的我也只有十八!</h3><h3>是什么动力,让我们这些知青,心怀远大理想,义无反顾地从城里奔向农村、奔向边疆?至今都是我们这代人不提便罢,一提就会热泪盈眶的话题!</h3> <h3>"好汉不提当年勇"但当年的狂热却终生难忘!</h3><h3> 毛主席他老人家当年一句“知识青年到农村去!”便在全国掀起了“上山下乡”的巨浪。我就像这巨浪中的一滴水,在1969年4月8号被滴在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三师二十一团三连。那时的我们高唱着革命歌曲“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兴高采烈地踏上了西去的绿皮列车。 </h3><h3>时至今日,历史的长河仅流淌了四十六年,一切都发生了巨变。有些变的不可想像,有些变的不可思议!今天的知识青年,果真要唱着歌离开校园,恐怕歌词需要改写为:</h3><h3>“到北上广深去,到政府机关去,到挣钱最多的地方去!”</h3> <h3>我凝视着这一幅幅稚嫩,陌生又熟悉的面孔,回想着自己走过的人生……</h3><h3>当年出发时,不就是想着要为了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吗? 时过境迁,我们抛弃了不可能实现的幻想,却没有换来真正的公平丶公正!</h3><h3>如今的社会虽物质上比我们当年可谓“极大的丰富”,但人们的所意所想,社会的所见所闻却不尽初衷!难道是我们走的太急,忘记了为何出发?</h3><h3>人类总是那样的贪婪,物质上的东西满足了,就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当人们衣食无忧后,精神的满足就显的更为重要了!</h3> <h3>我看见,</h3><h3>水肥草美的原野上,</h3><h3>常有着成群的鸟儿在自由的飞翔,</h3><h3>莫不是烈士们的灵魂还在这片土地上飘荡?<br></h3> <h3>小河边,</h3><h3>有群悠闲自得的骏马,</h3><h3>牠们可是你们当年牧马的后代?</h3><h3>还在这片土地上悠闲自得的成长!</h3> <h3>极目远望,</h3><h3>星星点点,</h3><h3>那洒落在绿毯般草原的羊群,</h3><h3>分明就是陪伴着你们的近邻!</h3> <h3>一条新建的国家一级公路,就从宝日格斯台经过,给想前来凭吊的战友们带来更加便捷的坦途!</h3> <h3>从宝日格斯台这里下路,右侧不远的山坡上即是烈士陵园。每年八月盛夏,正是这里避暑绝好时节,想来吗?战友们!我愿陪你一起看战友!看草原!</h3> <h3>还好,我们50后赶上了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微信把天南海北的昔日战友又整合到了一起,我们可在上面尽情地侃大山丶聊时政、忆往事丶叙旧情丶解烦恼、增健康丶长知识、添快乐!</h3><h3>昨天在我们连的群里看到木梓发的一篇出自兵团的作家,老鬼的故事。文中提到当年兵团锡盟草原大火之事,突然勾起我几年前曾去这片草原凭吊兵团战友的往事,立即从电脑中翻出一些当年的照片,再配了点发自肺腑的文字,发到战友群中,其目的就是开篇的那句话:</h3><h3>“永远的怀念”!</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