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继,成继,兼祧,文武庠生

守席执行官

<h3><br /></h3><h3></h3><h3></h3><h3>家谱中的出继、承继与兼祧有什么区别</h3><h3><br /></h3><h3>在家谱中,往往会出现出继(或出祀)、承继(或承祀)、兼祧等词,这些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又有什么区别呢?下面,九亲文化就带你了解这些词的意义与区别:</h3><h3></h3><h3>出继,又叫出祀、过继;承继,又叫承祀。</h3><h3><br /></h3><h3><br /></h3><h3>出继,指过继给别人作儿子。语出《晋书·元四王传》武陵威王晞字 道叔,出继 武陵王喆后,太兴元年受封。</h3><h3>指过继给别人做儿子。</h3><h3>《晋书·孝愍帝纪》:" 孝愍皇帝 讳 邺 ,字 彦旗 , 武帝 孙, 吴孝王 晏 之子也。出继后伯父 秦献王 柬 ,袭封 秦王 。" 宋 欧阳修 《集本欧阳氏谱图序》:"而石本则谓 宽 之第四子、 素 之第二子皆名 晓 ,岂 晓 尝出继耶?"清 田兰芳《明河南参政袁公(袁可立子袁枢)墓志铭》:"僩三子:景周、景朱,景薜。景朱出继伯祖。"《儒林外史》第二五回:"情愿出继与 鲍文卿 名下为义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六回:"侄少爷又是独子,不便出继。" 李六如 《六十年的变迁》第一卷第一章:" 丹老 ! 少大嫂 说,她把一个儿子出继,听我们要哪一个。</h3><h3><br /></h3><h3>出继与承继是在同一宗族内部人际之间以契约或口头承诺的形式产生的社会关系。即在同一家族内,或一直系近亲中之男子(多为未成年幼子),以契约文书或口头承诺之方式,接续另一近亲为子。如同一宗族的甲有多子,而乙无子,可由族中长者出面牵线,经双方协商同意,将甲之某子过继给乙为嗣,协议中即书甲之第几子出继乙为子,乙方即书为承继甲之第几子为嗣。承继协议生效后,该子既要承担赡养继父母(乙)的义务和责任,同时也承继其产业。</h3><h3></h3><h3><br /></h3><h3><br /></h3><h3><br /></h3><h3><br /></h3><h3></h3><h3><br /></h3><h3></h3> <h3>承继,即乙无子,亡故后为接续其后代,将甲之某子以乙子的名义记入乙之名下为嗣,无须继承家产(农村中称其为要孩子),这就叫出继和承继。该以契约或口头承诺形式转变生成的社会关系,如符合本族的规则,则应在本族谱牒中显现出来。在续家谱时,对该类现象应注意的是:</h3><h3></h3><h3>一、双方必须是同宗同族方可出继和承继;</h3><h3></h3><h3>二、其辈分必须符合双方世序的要求,即不能乱辈分;</h3><h3></h3><h3>三、出继方须是次子或三子,因农村习俗中有"长子不出继"之说;</h3><h3></h3><h3>四、出继者只能承继一门,而不能承继两门。如甲、乙、丙、丁兄弟四人,甲、乙有子,丙、丁无后,乙之子出继丙,不能再出继丁,这种特殊情况,可由甲之子出继丁;</h3><h3></h3><h3>五、出继、承继关系确立后,不能毁约,即"出继不能回继";</h3><h3></h3><h3></h3><h3>六、在续家谱时,在出继者名下注(出续):"子孙不再下续";而在承继的名下注(承继或承祀):"应将其子孙续在该名下"。</h3> <h3>● 祧</h3><h3>【tiāo】</h3><h3> 1. 古代称远祖的庙。</h3><h3> 2. 承继先代:承~。一子兼~。</h3><h3> 3. 把隔了几代的祖宗的神主迁入远祖的庙:不~之祖。</h3><h3>古代帝王的宗庙分家庙和远祖庙,远祖庙称祧。家庙中的神主,除始祖外,凡辈分远的要依次迁入祧庙中合祭;永不迁移的叫做&quot;不祧&quot;。</h3><h3>1、 唐 元稹 《迁庙议状》:&quot;若以为后代有功有德者,尽为不迁之庙,则 成 康 刑措, 宣王 中兴, 平王 东周 之始王,并无不祧之说,岂非有功有德哉?&quot;</h3><h3>2、《宋史·礼志九》:&quot;今 太祖 受命开基, 太宗 纘承大宝,则百世不祧之庙矣。&quot;[1]</h3><h3>3、《清史稿·礼志五》:&quot;大行皇帝於皇上为祢庙,非七庙亲尽比,而功德弥纶,又当与列祖、列宗同为百世不祧之室。&quot;</h3><h3>4、清 黎庶昌《序》:&quot; 曾文正公 略师 班氏 ,其文规恢闳阔,遂崒然直跻两 汉 ,况进於此者邪?故今断以 马 、 班 、 韩 、 欧 为百世不祧之宗云。</h3><h3><br /></h3><h3><br /></h3><h3><br /></h3><h3>祧,本义指祭远祖的庙,后来指继承上代,即常说的"两门守一子",该子既要赡养亲生父母,还要赡养名义上的父母。</h3><h3><br /></h3><h3>兼祧与承继,其社会行为、基本形式和原则相同,但在实际中又有差异。所谓的兼祧是甲只有一子,而同族近亲的乙无后,为使乙也有后嗣之名分,生前有人赡养,将甲之子协商归为甲、乙双方共有。这样,该子既是甲之子,又是乙之子。在旧社会,甲、乙双方可各为该子娶一房媳妇,甲媳妇生子归甲家,乙媳妇生子归乙家。解放后规定推行一夫一妻制,该子的后裔可分别书在甲父或乙父名下以接续烟火。在通常情况下,兼祧者只在家谱中承认乙同样为父,或在乙亡故后,尽安葬祭扫之责。故兼祧重在名分,其主要作用使某支不至于断续而已。</h3> <h3>清朝时的秀才是指国子监、府学、县学的生员,其实就是大清国的知识分子。</h3><h3><br /></h3><h3>秀才分为三等:</h3><h3>成绩最好的称为"禀生",又称"廪膳生",</h3><h3>由国家按月发给粮食;其次称为"增生",又称"增广生",不供给粮食;三是"附生",又称"附学生",即才入学的生员。</h3><h3><br /></h3><h3><br /></h3><h3>秀才还可分为国子监太学生、</h3><h3>邑庠生:清朝国子监在北京,是京师大学堂的前身,而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的前身。清代国子监学生最多时不超过300人,分成内班和外班,只有内班才住舍,外班这些学生分散在全国,大多并不在监学习。每月15日的考试才到监。国子监的学生学习期限一般为3年,学习课程有四书、五经、性理、通鉴等,同时每日练习楷书600字以上。国子监学生的待遇也很丰厚:监内肄业生每人每月得膏火银二两五钱;每年的11月、12月得煤炭银五钱;衣服、被盖、文具等由政府供给;婚娶、奔丧、生病等有假期和补助;每逢大课--即每月15日的考试,则"官给膳食""发银二钱",逢年过节或参加重大活动亦有赏钱。邑庠生是地方学堂的生员。</h3><h3><br /></h3><h3>学堂称"庠",府学称"郡庠",县学称"邑庠",后来统称"邑庠"。</h3><h3>取得秀才资格的考试称"童试",童试共分三个阶段:</h3><h3><br /></h3><h3>一是县试:是童生试第一阶段的考试。应试的童生到本县礼房报名,填写姓名、籍贯、年岁、三代履历,并以同考五人互结,复请廪生作保。主持考试的为本县县官,试期多在二月。考试后,依名次前后录取,将其名单送县儒学署备案,取得参加上一级府试的资格。二是府试:</h3><h3><br /></h3><h3>这是第二阶段考试。试期多在四月,经县试录取童生方可参加辖县的府(或直隶州、厅)的考试。报名手续与县试略同。考试录取以后,取得参加院试的资格。三是院试:由各省学政主持的考试,也是童生试的最高阶段。因为主持考试的学政称提督学院,所以叫做院试。经过府试录取的童生可以参加院试。学政于其驻地考试就近各府的应试童生。其余各府、则依次分期案临考试。院试分为二场进行,一正试、二复试。揭晓名为出案,录取者就是生员。未考取生员资格之前,称"童生"。</h3><h3>科举时代,挑选府、州、县生员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意谓以人才贡献给皇帝。</h3><h3><br /></h3><h3>贡生相当于举人副榜,贡生有几种:</h3><h3><br /></h3><h3>1.恩贡,凡遇皇室或国家庆典如皇帝登基,据府、州、县学岁贡常例,除岁贡外,加选一次作为恩贡。</h3><h3><br /></h3><h3>2.岁贡,每一年或两三年由地方选送年资长久的廪生入国子监读书的,称为岁贡,由于大都挨次升贡,故有"挨贡"的俗语。</h3><h3><br /></h3><h3>3.优贡,每三年各省学政三年任期满时,就本省生员择优报送国子监的,称为优贡。</h3><h3><br /></h3><h3>4.拔贡,每十二年各省学政考选本省生员择优报送中央参加朝考合格的,称为拔贡,名额是每个府学二名,州、县学各一名。</h3><h3><br /></h3><h3>5.副贡,乡试秀才没有考中举人,但成绩尚可,各省学政在录取名单外增列的优秀落榜名单,入国子监读书肄业,称为"副榜贡生"。</h3><h3><br /></h3><h3>6.例贡是指捐款于官家"援例捐纳"取得贡生资格,分附贡、增贡、廪贡等。</h3><h3><br /></h3><h3>成为秀才即代表有了"功名"在身,在地方上受到一定的尊重,亦有各种特权。例如免除差徭、见知县时不用下跪、知县不可随意对其用刑、遇公事可禀见知县等等。秀才是地方士绅阶层的支柱之一,在地方乡村中,他们代表了"知书识礼"的读书人。因为他们在地方官吏前所有的特权,故此经常会作为一般平民与官府之间沟通的渠道。遇上地方上的争执,或者平民要与官衙打交道,经常都要经过秀才出面。而一般平民家中遇有婚丧事,或过年过节,亦有请村中秀才帮忙写对联、写祭帐等习惯。清朝取得秀才名份,实不容易。即使取得秀才身份,因为家贫,多数人遂以设塾教书或坐堂行医谋生。只有少数殷实富户或天份高的人,通过会试,殿试迈入仕途。</h3><h3></h3><h3>清朝还有武生员,即武庠生,俗称武秀才,武科举选拔,作为将军的未来人选。</h3> <h3>庠生:基本内容,拼音xiángshēng</h3><h3>庠生 古代学校称庠,故学生称庠生,为明清科举制度中府、州、县学生员的别称。 庠生也就是秀才之意。</h3><h3></h3><h3><br /></h3><h3></h3><h3>文庠-古代学校<br /></h3><h3>文庠生员=【生员】即秀才,通过院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h3><h3>文庠生员=庠生=生员</h3><h3>文庠生员是生员的别称</h3><h3><br /></h3><h3></h3><h3>庠序即学校,明清时期叫州县学为"邑庠",所以秀才也叫"邑庠生",或叫"茂才"。秀才向官署呈文时自称庠生、生员等等<br /></h3><h3>武痒生就是武秀才,准备考武状元的一个阶段~</h3><h3><br /></h3><h3><br /></h3> <h3>宗法制的含义特点</h3><h3><br /></h3><h3></h3><h3>含义 它是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决定继承权力的制度。</h3><h3>特点</h3><h3>①嫡长子继承制度;</h3><h3>②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同时大小宗地关系是相对的);</h3><h3>③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结合实质根据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