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受友人之邀,澳凯新同游。成了猴年的收官之旅。</b></h1><h1><b> 先生说“别人一邀你就走呀?!”颇有不悦之意。倒是儿子力挺:“老妈,您抓紧时间多走走吧,七十岁之后好多国家不办签证了。” </b></h1><h1><b> 确实,年过六十岁和未满二十八岁的人,要另付3000元的附加费,这是澳新线的“特色”,我在劫难逃。</b></h1><h1><b><br></b></h1><h1><b> 12月2日,开始了我们的冬季夏遊了。</b></h1><div><b> </b></div> <h1><b> 我们乘东航的飞机从昆明出境,这是除上海,广州外,刚开辟的一条新航线,据说“便宜些”。于是有幸昆明一日遊。</b></h1><h1><br></h1><h1><b> 昆明滇池的治理改造真有成效。二十年的变化真大。</b></h1><h1><b> 九十年代,我先后三次去云南旅游,石林,滇池,西山龙门,金殿等印象颇深,没想到20年后再游滇池,却是另一番景象。滇池水清天蓝,海鸥成群。西山龙门也有索道了,遗憾的是淡季维修,没有机会体验。</b></h1> <h3><b><br></b></h3><h1><b> 品当地美味,也是我的喜好。从当地老大妈那里了能到,昆明的过桥米线要数“建新园”的最好。为寻百年老店,我们步行两站地,找到老店,美美地吃了一顿。</b></h1><h3><b><br></b></h3><h3><b><br></b></h3><h3><b><br></b></h3><h3><br></h3> <h1><b> 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是英属国,所以许多英制现象,如行车是靠左侧,驾驶位在右侧,五元的纸币上印的英女皇头像等。</b></h1><h1><b> 到达澳大利亚后的第一站是游览凯恩斯最具当地特色的库兰达古老小镇,它位于阿瑟顿高地边缘雨林中。一百年前是原住土著族“阿瑟顿”人集中居住的村落,现在镇上的居民百分之八十依然是土著人,所见到大人小孩黑人居多。</b></h1><h1><b> 这里自然风景优美,人文建筑独特,有“澳洲热带雨林第一村”之美誉。</b></h1> <h1><b> 光膀子赤脚的当地小孩子。</b></h1> <h1><b> 小镇火车站。</b></h1> <h1><b> 单一的火车轨道。</b></h1> <h1><b> 土著人吹奏本地乐器。</b></h1> <h1><b> 这种树质地坚硬,是做“桅杆”的上等材料,英国的船只上的桅杆全部取材于澳洲。</b></h1> <h1><b> “天堂鸟”花形态各异。</b></h1> <h1><b> 南太平洋上的大堡礁全长27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已列入联合国世界自然遗迹。乘直升飞机在其上空环游30分钟,透过玻璃能看到色彩斑斓的珊瑚礁群。</b></h1> <h1><b> 因是自费项目,只有我们七人参加了。上飞机前要进行过磅与培训,根据体重分配座位,我与另两位年轻美女坐前仓,并坐在飞行员旁边,观赏十分方便。</b></h1><h1><b> 外籍飞行员挺有意思,虽不懂中文,但友好,和善,解人意,遇上我们喜欢的,他会有意侧机让我们观看拍摄。见我自拍,还凑过来合影……</b></h1> <h1><b> 在上空中看到的大堡礁之绿岛。</b></h1> <h1><b> 成片的珊瑚礁。</b></h1> <h1><b> 清晨,在宾馆前的树丛上见到了受了伤的凤头鹦鹉。</b></h1> <h1><b> 乘游船出海,一个半小时左右到达“绿岛”。南太平洋中的绿岛小得可怜,但岛上有100多热带野生植物与野生鸟类生存繁衍。在沙滩和雨林中漫步,不到40分钟,游完全岛。</b></h1><h1><b> </b></h1> <h1><b> 乘坐在玻璃底船上,能近距离观赏水下数以万计的珊瑚及各种热带鱼。</b></h1> <h1> 珊瑚礁。</h1> <h1><b> 游览的第二站是布里斯班市。在布里斯班河的南岸公园,观看北岸的大厦林立的市中心。</b></h1> <h1><b> 在 袋鼠角观看整个布里斯班城市风光和河流风光。</b></h1><h1><b> 所谓袋鼠角,并没有袋鼠。只是当年袋鼠成灾时(袋鼠的繁殖能力相当强,雄雌袋鼠是分开饲养的),捕杀袋鼠至此而得名。</b></h1> <h1><b> 布里斯班市举行的1988年世界博会,有52个国家和地区参展,是有史以来南半球规模最大的一次博览会。精心设计的各国展馆现仅存尼泊尔的,作为佛教国,他们的建筑十分精美,庄严,一旦建成是不能轻易毁掉的。</b></h1> <h1><b> 游览的第三站是黄金海岸市。郊外的天堂农庄有金牌节目一一澳洲特色剪羊毛。</b></h1> <h1><b> 在农庄还能抱考拉照相与喂食袋鼠等</b></h1> <h1><b> 嬉戏在黄金海岸的纯白干净的沙滩上。</b></h1><h1><b> 黄金海岸市因有长达78公里的优质海滩而闻名于世,吸引了世界上的许多名人来此度假。</b></h1><h1><b> 我们还乘坐直升飞机遨游蓝天之上,俯瞰了黄金海岸全景。可惜时间仓促,我忙着录像却忘了拍照。</b></h1><h1> </h1> <h1><b> 黄金海岸的狂野水世界,是澳大利亚最大最棒的水上乐园之一,也让我们疯狂了一回。</b></h1> <h1><b> 黄金海岸市的华纳兄弟电影世界被誉为“黄金海岸的好莱坞”。</b></h1><h1><b> 除观看特技汽车表演外(30分钟一场)。我和同伴参加了开碰碰车,坐小火车,骑木马,坐旋转飞轮等项目,在此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欢乐时光,陶醉其中。</b></h1> <h1><b> 来到新西兰,入境之严谨让人刮目相看,除X光机的检测与人工的搜测外,警察牵着的警犬得绕你及行李箱嗅闻一圈,怕狗的我一直小心翼翼的。</b></h1><h1><b> 新西兰的第一大城市奥克兰,是由56个小岛组成,一半内陆城镇,一半海边城镇,因此具有“千帆之都”的美誉。</b></h1><h1><b> 奥克兰是全球个人拥有帆船最多的城市,海港里数以千计的帆船造型各异,构成了一幅特别的风景。</b></h1><h1><b><br></b></h1><h1><b> 这里是“美洲杯”帆船赛的地方。</b></h1> <h1><b> 新西兰,只有两百多年历史,被誉为是上帝留下的最后一个后花园。整个国家无大型动物如老虎,狮子等,连蛇也没有。这里无工业,也就无污染,连牙刷牙膏都靠进口。</b></h1><h1><b> 这里6点日出,下午8点半日落。人们上午8点半上班,下午5点半下班,9点半入睡,典型的英制大农村。</b></h1><h1><b> 这里停车不收费,高速不收费,他们从摇篮到坟墓,不用自己花一分钱,所以没有竞争,不必攀比,悠哉乐哉。特别是土著人,懒懒散散,不愿干活。</b></h1><h1><b> 这里无三高病,但有皮肤癌。因为天空臭氧层薄,紫外线厉害。</b></h1><h1><b> 更有意思的是这里70岁之前是年轻人,75岁以上为老年人。</b></h1><h1><b> </b></h1> <h1><b> 在新西兰的26.8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人口45万,牛就有9000多万头。所以,以前还征收过牛羊放屁税。</b></h1><h1><b> 在这个人少牛羊多的国家里,有许多措施是可取的。奶牛生下来,训练一头领头牛,配上新代化的电子手段,要挤奶了,农庄主在办公室用电脑指挥,散养的牛群随领头牛一个一个排队上前,根本不需要太多的人手。而他们为了羊毛的干净,把羊的尾毛割掉,免得羊尾来回摆动把拉的大便弄到羊毛上,所以有“牛排队,羊无尾,马穿衣,驼无峰”之说。</b></h1> <h1><b> 罗托鲁瓦市的爱歌顿农场,乘坐农场专用车游览,但老天不作美,偏要下着雨。沿途可喂小羊,小牛,还可以看到有软黄金之称的驼羊。参观奇异果园等。</b></h1> <h1><b> 在罗托鲁瓦山顶俯视罗托鲁瓦全镇美景。</b></h1> <h1><b> 市政府花园。这里是当年毛利人的议会大楼,花园绿草如茵,绿树成荫。颇有特点的小建筑物散布在广场的绿地和树丛中别有韵味。</b></h1><h1><b> </b></h1><h1><b> </b></h1> <h1><b> 罗托鲁瓦湖水清澈湛蓝,湖畔有成群的海鸥,野鸭、黑天鹅在水中游弋。只是海风太大,吹得人的头发乱舞,戴顶帽子又怕吹掉……</b></h1> <h1><b> 温泉地热公园散发浓浓的流磺味,足浴池随时可泡,我们也体验了一番,舒服极了。</b></h1><h1><b> 公园的秋千也玩玩,找回儿时的味道。</b></h1> <h1><b> 奥克兰的彩虹泉原始生态园,全新西兰最大的奇异鸟孵化基地。奇异鸟,原来叫kv鸟,是毛利人根据其叫声而命名,它是新西兰的国鸟。</b></h1><h1><b> 参观时不准拍照,因为它昼伏夜出,胆小怕光。这是展出的标本。</b></h1> <h1><b> 红树森林,是一大片人工栽种的红树林,因林中生长着高耸的美国加利福尼亚海岸的红木树而得其名。</b></h1><h1><b> 这棵树连根而拔地倒地,但奇异的是在树干上又长出了大小七棵树,且棵棵树有根植入地下。</b></h1><h1><b> 引来不少游客观看摄影。</b></h1> <h1><b> 毛利文化村。这个图龙门在新西兰飞机场的入口处有一个,表示欢迎你己进入新西兰。这是毛利人文化。</b></h1> <h1><b> 毛利人以胖为美,是女权主义国家。</b></h1><h1><b> 他们舞蹈既有粗犷的一面,又有柔美的面,歌声甜美浑厚,看一场表演,是一种美的享受。</b></h1> <h1><b> 毛利人是新西兰的土著人。两百多年前,毛利人乘独木舟漂洋过海来到这块无人之地,历尽千辛万苦。途中因缺食少水,不得不把死了的人让活着的人吃,以增强体力,达到彼岸,于是毛利人成了世界上唯一一个吃人肉的民族。近百年来他们己改掉了这个恶习。</b></h1><h1><b> 这是展示的一个样品。当年他们是用原木挖空而制,简单粗糙,能载人划行就行。</b></h1> <h1><b> 这是毛利人当年的居住环境的再造。</b></h1> <h1><b> 毛利文化村里的火山喷发,经年不断,日月不停,天天如此,有两个喷眼。时而单眼喷,时而双眼喷。周围山岩一片白茫茫,阵阵风吹来,白雾迷漫。</b></h1><h1><b> 旁边低洼处有一片岩浆地,岩浆像煮稀饭冒小泡,当地人称“青蛙跳”,拍照片看不出效果,录像才能反映出真实面貌。</b></h1><h1><b> 用几米深处的岩浆制作出的美容制品也成了新西兰的抢手货。</b></h1> <h1><b> 鸟岛,因黄头信天翁多而得名,因岸边岩石黝黑,沙滩呈浅黑色,又名钻石黑沙滩。位于南太平洋,隔海而望就是澳大利亚。</b></h1> <h1><b> 嘻戏在黑沙滩上,忘乎所以了。</b></h1> <h1><b> 工党纪念碑。位于迈克尔-乔瑟夫公园。公园是为纪念新西兰23任首相,也是工党第一任领袖迈克尔.乔瑟夫.萨文奇而建。</b></h1><h1><b> 因为他首次提出并实施了议会成员中,保证毛利人占三分之一的席位的提案,使毛利民族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为此,毛利人让出自己的一块领地修建了这个公园和纪念碑。</b></h1><h1><b> 与公园相邻的绿地(毛利人的领地),别人是不容许踏入的。导游一再强调,生怕我们犯错,冒犯毛利人。</b></h1> <h1><b> 海港大桥连接奥克兰最繁忙的港口一一怀提玛塔海港南北两岸,全长1280米。当时由德国人设计,太小了,后来由日本人设计加宽,采取移动桥墩的办法,根据车辆人流的多寡灵活运用。</b></h1> <h1><b> 这是存放移动桥墩的白色棚子。</b></h1> <h1><b> 由于飞机误点,我们回到悉尼已是晚上了。第二天,驱车一个小时,来到位于悉尼以西104公里处的蓝山国家公园。蓝山公园2000年被列入自然类世界遗产,生长着庞大的原始丛林和亚热带雨林。</b></h1> <h1><b> 三女峰与峡谷。这里的山并不高也不峻,峡谷并不深也不险,植被倒是丰富。在我看来,远不及我国的黄山,庐山与张家界的山脉。</b></h1> <h1><b> 蓝山脚下的童话小镇,这里的特色房屋,小商店,沿途的民居,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b></h1> <h1><b> 悉尼的“情人港”,又名“达令港”。在这里还建了“中国花园”以表示纪念新南威士州与我国广东省结为友好省州。</b></h1> <h1><b> 主体建筑在情人港水面下的悉尼水族馆,以长达146米的水底通道,全部圆弧的玻璃观景窗,让人尽情欣赏海底生态环境的媚姿。这里汇集了澳洲5000多种水底生物。其中鲨鱼种类之多,世界排名第一,第二。</b></h1><h1><b> </b></h1><h1><b> 大家都喜欢观看企鹅,憨憨的滑稽可爱。</b></h1> <h1><b> 圣玛利亚大教堂,是悉尼天主教社区的精神家园。</b></h1><h1><b> 它始建于1821年,全由当地的砂岩建成。较之俄罗斯的教堂,显得高大许多,里面长长的,空间很大,但壁画不多,简朴而宏伟。因天主教神父正式来澳是1820年,此教堂又被称为澳大利亚天主教之母。</b></h1><h1><b> 与教堂一路之隔的是海德公园,对于仅200多年历史的澳洲来说,应该是一个相当古老的公园。大片洁净的草坪,百年以上的参天大树,是人们休闲的好地方。</b></h1> <h1><b> 麦考里夫人椅子。为纪念澳洲第四任总督拉克伦-麦考里的夫人而由工匠雕刻的,由岩石切割而成,是悉尼的特色景点。</b></h1><h1><b> 1810年就任悉尼总督的麦考里,对囚犯实施新政:英国囚犯对在英国的家人写一封信,了断在英的关系,即可在此地结婚并分配居住房屋。</b></h1><h1><b> 总督夫人天天在海边倚石而望,盼望来船捎来书信。于是此石又称“旺夫石”。</b></h1> <h1><b> 澳大利亚鼓励多生多育,从怀孕起,与医生和泐产士建立了档案,则每周上门服务。生产时可选择医院或家庭,若选了在家生,到时助产士上门接生,真是服务到家了。</b></h1><h1><b> 生四胎以上是英雄母亲,会得到额外的奖励与照顾。</b></h1> <h1><b> 玫瑰湾,又名双湾。这里是私人游艇港湾,对面是海滨高级住宅区,俗称富人区。不少华人阔佬也住在这里,如曾庆红之子曾伟,曾为买房一一拆房一一再建房而带13名律师来打官司,如今成为了导游词的佐料。</b></h1><h1><b> 在澳新两国,人手几辆车不是富裕的标志,只有拥有“私人游艇”才算真正的富翁。</b></h1> <h1><b> 邦迪海滩,长达一公里。是澳洲传统冲浪救生训练基地,也是裸体浴的场地。骄阳似火,我们匆匆而过,也没能下海一乐。</b></h1> <h1><b> 悉尼最大的海鲜市场,现买现烧,鲜活美味,品尝的人络绎不绝。旁边还有一个水果超市,新鲜水果琳琅满目。我吃不了海鲜,与同伴12澳元买了三个大芒果,个个像个婴儿头,一个就当了顿午餐。</b></h1> <h1><b> 市场里面通道畅通,再怎么拥挤,也不占用安全通道。这就是国民素质的体现。</b></h1> <h1><b> 吃客们坐在外面的凉棚里,边吃边欣赏海港风景。</b></h1> <h1><b> 久负盛名的悉尼歌剧院,近观倒不显怎么雄伟。</b></h1><h1><b> 它是1955年从233个方案中选定了丹麦设计师的设计。1959年破土动工,1973年全部竣工。</b></h1><h1><b> 据说当年设计师因见妻子切橙子而产生灵感,但又因力学难题折腾了七年之久,预算大大超支,被驱逐出境。伤心的设计师发誓永不踏入这块土地。</b></h1><h1><b> 后来他的徙子徙孙们完成了他的设计,剪彩时他拒绝出席仪式,践行自己的誓言。不过,他的孙子参加了百年大庆。</b></h1><h1><b> 看似白色的外壳,其实是一种浅黄色,它的神奇在于,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产生的一种光,这种光对人体眼睛无害,但对各种鸟类的眼睛不行,所以,没有任何鸟类亲近它。于是,除雨水冲涮,此建筑外壳不用花一分钱的清理维护费。相比我国的鸟巢,动则上亿元的粉刷维护费,真是感慨万千。</b></h1> <h1><b> 与歌剧院隔水相望的海港大桥。</b></h1> <h1> <b>悉尼气温高达摄氏36度,但在海风的吹拂下,并不感到炎热难当,只是太阳火辣辣的,有灼热感。</b></h1> <h1><b> 不知是先有房子后有树,还是先有树后有房子的原因,这排树长得如此地委屈,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因语言不通,没法向当地人问个究竟。</b></h1> <h1><b> 要回国了,从陌生到熟悉的女团友女们疯狂起来了。</b></h1> <h1><b> 蜻蜓点水地转了一圈,其实就是在几个沿海城市落落脚,所以除了大海,沙滩与港口外,就是丛林,草地与羊牛。感觉到的是明媚的阳光,新鲜的空气。景点上亚洲人居多,华人更多,还有点热闹之气。沿途上只能见到星星点点的悠闲人了,汽车也不算拥挤,真清静,到晚上更显出一片寂静来。就算到了悉尼大都市也没有喧嚣之感。</b></h1><h1><b><br></b></h1><h1><b> 所谓游记,也是听导游一路侃侃而谈,自己三瓜两枣地胡诌一通。请见此篇的朋友千万别认真推敲,权当饭后茶余的笑料而己。</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