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该怎么写艾姐呢?想了又想,踌躇着该如何起笔。我的微信圈虽然她说她有看,但从不见她留下痕迹,我们互称铁哥们,熟悉得连招呼都不用打。知心朋友默默关注就行,默契,省略客套。</h3> <h3>艾姐和我有几十年的交情,交情历经风雨而不变质,有故事呢!</h3> <h3>上世纪末的某一天,我才到广东中山,经由吴医师认识了艾姐,艾姐那会儿被吴医师叫做香港婆。在中山叫人什么"婆",没有贬低的意思,比如言谈间说"呢个婆",就是就是普通话"那位大姐"或者"那个女人"的意思。这么个叫法不知艾姐喜不喜欢,反正我私下也会用香港婆三字的。艾姐,不许扁我哈。</h3> <h3>第一次相聚是一起唱K,原本自我感觉唱歌还不错,起码音准。但艾姐一开嗓,立马把我镇住了,一首《父老乡亲》唱得声情并茂,字正腔圆,音色甜美,一听就是受过训练的。后来久了才知道,人家可是学音乐的,在学校里当音乐教师。受过高等教育的女人就不一样,言谈举止不俗。尤其还会唱曲,雅致着呢。女人欣赏女人就会更感性,艾姐不知又欣赏我什么呢?大约我也有不同一般人的地方,我这么猜想。</h3> <h3>艾姐会煮饭,于烹饪上很有心得,除她之外我还真没见过比她煮饭水平更好的女人。她整出的饭菜比酒店都好吃,而且会在膳食中养生。她说得益于有个会中医的外公,每次我不舒服就会请教怎么弄饭菜,食补食疗食养。</h3> <h3>别人都是瞎吃瞎喝,而艾姐讲究吃喝养生。这点我是佩服她的,去她家吃饭,就是享受。她也说,不但没有麻烦她,还能一起畅饮几杯。用她的话说:两个好哥们喝点小酒,痛快。即使一把小菜,她炒出来的味道也能不同,动作麻利出精品,简单概括就俩字:能干。现在一想艾姐,就是她的饭菜她煲的靓汤,这饭菜煮得好,暖了老公的胃还馋死了姐妹,嘿嘿……</h3> <h3>这些年我去得最多的城市就是香港,不去艾姐就请啊。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哪有免费的午餐啊?反正我是做不到这么热情。在艾姐家不但吃住全包,而且每次我去肯定住满七天。香港的大街小巷到处都留下了我们的脚印。每次都去爬狮子山,边爬边说知心话,累了就放歌,吸引了那些野足的人。爬山时放歌是我和艾姐的共同爱好;此外我们聊薛涛、朱淑真等女才子。艾姐文笔很棒,这也是我们互相欣赏的地方吧。物质富有了,精神追求也不能拉下。</h3> <h3>一般人都说友情难维系,最怕有利益关系那种友情。所以我和她有个约定,君子之交淡如水,我们之间不送礼也不收礼,我和她哪怕最普通的饭菜都是最真诚的。除了在外喝茶吃大排档,贵的饭菜就不必在外吃了。因为我们相处简单,所以感情越来越牢靠。</h3> <h3>艾姐是我随时随地都可以打扰的人,半夜都行。平时和她联系最多,每次一说就是半小时,开心的烦恼的都可以分享,除她之外再无第二人选。多少次啊多少次,我们一起鼓励,要好好保重一起陪着到老。此生我们应该可以做到了,对吧。</h3> <h3>快到圣诞了,又想起和艾姐在一起的快乐时光。祝福我的艾姐,亲爱的哥们,身体健康,爱情甜蜜,节日快乐。</h3> <h3>注释:狮子山是艾姐每天都战斗的地方,所有图片均为实拍。背景音乐用香港人励志歌曲《狮子山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