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我最欣赏的巜国家地理》首席摄影师一一史蒂夫·麦凯瑞

铁牛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灵魂的写照 油画的巨制</p><p class="ql-block"> ——读《史蒂夫·麦凯瑞作品精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史蒂夫·麦凯瑞,是近年来活跃在国际摄影界的著名美国摄影家。1950年4月23日生于宾夕法尼亚州。1974年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取得摄影及历史学士学位。1980年开始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拍摄专题片。1985年因成绩优秀被聘为签约摄影师。主要拍摄东南亚地区和伊斯兰国家的专题。它为《国家地理》工作了20年,最后成为该杂志的首席摄影师。同时他还是玛格南图片社的会员。1979年因在阿富汗采访获"罗伯特·卡帕最佳海外摄影金牌奖"。1984年获全美摄影记者协会"年度最佳杂志摄影师称号"。1998年又获"艾森斯塔特摄影报道奖"。</p><p class="ql-block"> 他在30多年的时间里拍摄了上百万张照片,仅印度一国就去了85次,付出了让人难以想象的勤奋、激情、努力和牺牲。大家都知道《阿富汗少女》是他的成名作,但很少有人知道他16次进入战火中的阿富汗。为了拍摄,他经常装扮成阿富汗人和游击队队员,有时和难民混在一起;在宾馆里遭遇持枪歹徒的抢劫;拍摄中两次被抓关押了5天;得重病后被阿富汗人放在马背上走了三天,险些送命;有一次在战火中三天没吃饭,出去找吃的时候却遭炮火轰击;在现场抓拍时,遭遇众人的石块袭击,险些击中头部。读他的作品确实让人震撼!他不仅从时间中提取了经典的、珍贵的瞬间,为我们展现出人性的真谛,并为我们开启了一扇通往世界的全新的通道和窗口。我认为他的作品有以下特色:</p><p class="ql-block"> 一、以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作为贯穿始终的线索和脉络,使人像具有鲜明的地域生活及文化特征。我统计,《史蒂夫·麦凯瑞作品精选》一共164张照片,主要是来自东南亚2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印度64张,占39%,阿富汗26张,占16%,中国18张,占11%,缅甸11张,占8%,柬埔寨9张,占5%。还有克什米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这一地区主要是一些欠发达国家,深受佛教和伊斯兰教文化的影响,反而受西方文化和商品经济的洗礼较少,显得相对传统和独特一些。因此,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更加浓厚和纯净。他以油画般的色调,细腻、柔和而凝重的色彩赋予人物身上羊脂玉般的厚重光泽。他的作品试图捕捉当地最具典型意义的地域特征和人物脸上所镌刻的生活历程,他让我们观赏和了解一种从未接触,或很少接触的异域文化风情和那里的各个民族,他是一位能准确抓住当地生活气息及灵魂的摄影家。一旦选准目标,就抓住不放,长期坚持,拍深、拍透、拍出成果。如《佛塔旁的朝圣者》,拍摄于中国的一位藏族女朝圣者(影集封底),最引人注意的莫过于她身上穿的层叠的衣物上对比抢眼的纹案。这些混搭在一起的符号、花朵的图案和微妙的色调在念珠的隐衬下更显突出。</p><p class="ql-block"> 二、充分利用生活环境中的建筑、服饰、民俗等所含的色彩元素,创作出油画般绚丽的图像。从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色彩的盛宴,也是我见过的运用色彩最精美的摄影家。男人女人的红色、白色、黄色、蓝色的包头、头巾、帽子和各种头饰;佛教僧侣红色的披肩和黄色的庙宇;伊斯兰教徒白色的衣服和白帽;妇女儿童红、蓝、白、绿、粉、黄等各色的服饰;以及蓝、白、黄、绿的建筑、围墙和人们在自己脸上和身上涂抹的各种颜色等。他喜欢在真实环境里拍纪实人物肖像。他说:要拍好一幅人像,其实并不需要太多的光线,有时只要一束光就足够了。把这一束光照亮脸的一部分,得到了一种悦目的油画效果。他爱用存在于现场的自然光,在自然光中又偏爱散光,认为这样有利于拍出光影和色彩都协调的照片。如《飞行的男孩》,画面中穿着白色衣服的小男孩,从一个狭窄的巷子飞快的奔行而过,巷口左面巨大的白墙上印着很多鲜红的大手印,右面的墙壁是一绺土黄色和蓝色的拼接,很好地平衡了三种有趣的颜色层次,一种能量跃然而出。</p><p class="ql-block"> 三、注意摄入人物的内心,抓住人物的灵魂,在典型的环境中展现人物的性格和思想情感。他说:在纪实人像的拍摄中,我特别喜欢抓取那自然真实的瞬间,人物的脸上镌刻着他们人生的历程,甚至可以感受到他们内心的灵魂。他的肖像作品极具非比寻常的直观性和震撼力。他的大部分照片都是围绕着人展开的,他善于寻找不设防的时刻,捕捉人最基本的精神和刻在脸上的经历,展现一个人之所以为这个人的那些独特的东西。有人说,他的许多画面都是摆拍的。其实,真实符合自然和生活规律的东西,也就是说是与客观事实相符合、与“假”、“伪”相对的东西。我们知道,自然的事物不一定都是真的,生活的场景也不一定都是假的。所以,求真当不应在乎自然抓拍或摆拍。在拍中摆,在摆中拍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与客观事实相符合,拍出真善美的东西才是王道。他是一个深刻的历史学家,又是一个杰出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就在有形的画面和无形的思想之间架起了十分默契的桥梁和纽带。有人说,照片像人,有些画面像陌生的人,见一面就忘记了。有些画面就像自己的爱人,她的面容深刻在我们的心里。像爱人的照片就被称为经典。他的作品里有很多是我们的 "爱人"。如《象神诞辰节的男孩》,是他在印度孟买一年一度庆祝象头神诞辰的节日上拍摄的。参与者在他们的脸上都抹上一种用花卉提取的染料,这个男孩脸上红色的粉末更加突出了那双亮晶晶的眼睛。那男孩的神情既像是在审视着观众,也像是在把一个无声的疑问抛向观众。</p><p class="ql-block"> 四、捕捉具有鲜明特征的僧侣、母亲、儿童、劳动者等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片段和故事。他是一位出色的故事家,他专注于捕捉人类生存的故事。他那每一张蓄势待发、留有悬念的作品背后,都保存着一个完整的故事。正如他自己所言:对我来说,作品最重要的特质在于独立性,只需一张照片,便能带给你一个故事。如他的代表作《阿富汗少女》,这个刚刚从战乱中逃生到巴基斯坦难民营中的姑娘,当时12岁,她在警惕的目光中透露出她内心的不安和惶恐。姑娘脸上深沉鲜活的神态,在时过境迁的摄影棚里是很难再现的。1985年这张照片首次出现在《国家地理》杂志的封面上后,她就成为世界受苦受难的社会底层妇女及儿童的标志和象征,而且历经20多年而不衰。他说,他拍片用了不到5分钟,但他却用了17年去阿富汗寻找当初作品中的女孩。2002年1月,他和同事重返巴基斯坦,他奔赴阿富汗,联系了当地熟人,寻找阿富汗少女的学校,甚至用联邦调查局分析案件的手法分析真伪。虽然他三番五次的找错了人,但最后还是找到了,她叫莎巴特·古拉。他发现这个女孩老了许多,眼睛也没有那么清澈了,可有一点没有变,就是她的眼神中还是带着原来的惶恐。现在她的日子依然不好过,孩子没机会上学,生活依然饥寒交迫。她的故事促使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成立了"阿富汗女童基金会"。他说:通过各种渠道捐来的款项,再加上《国家地理》学会的一些捐助,总额达到150万美元,她的生活得到改善,大部分钱用来资助那些失学儿童。还以她的名义在她居住的村庄建立了一所小学。同时,我们用这笔钱在阿富汗的许多村庄建立了小学和诊所。</p><p class="ql-block"> 史蒂夫.麦凯瑞是国际公认的当今世界最优秀的摄影大师。他2013年在中国出版的作品精选,是按万分之一点五的比例挑选出来的,片片都是经典。书价509元,是我见过的摄影精品中的精品。</p><p class="ql-block">(本文为铁牛原创,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否则将予以追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史蒂夫·麦凯瑞摄影作品欣赏(照片选自网络,仅供学习研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