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化神马鬼

果果

<h3>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别人的收获是成功与快乐,我的收获是认识到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成功与快乐的。又一天过去了,今天过得怎样?梦想是不是更远了?我总是这么问自己。妈蛋,再不要说现实很骨感,这年头,连做只安静优雅的贴吧狗微信羊都不容易了,要是没有点储备,冒个泡都会被人摁的。</h3> <h3>纳尼?春化?不是我干的!不关我事哦!我没有!好怕怕,连心脏也不会跳了耶。再后来,再后来看到不管天南地北小伙伴们都在问,莲瓣要不要春化?春剑要不要春化?春兰要不要春化?惊诧莫名。更有甚者,大湿们信誓旦旦地说,春化必须∽滴!哦呵呵,江南江北,万里哀哭,偌大个中国竟然容不下一棵不需要春化的国兰了。敢情春化是位大神,该是拜一拜的哦?谁是引入春化这一说法的大湿似已无法考证,我只想说,玩得漂亮!平白虐了小伙伴们这么些年,出来!哥保证不打你,哥一口盐汽水喷死你。</h3> <h3>什么是春化?春化是植物学名词,是指植物需要低温条件,才能促进花芽形成和花器发育,这一过程叫做春化阶段,而使植物通过春化阶段的这种低温刺激和处理过程则叫做春化作用,这个概念由苏联植物学家李森科在1935年率先提出。例如冬小麦,又例如来自温带地区的耐寒花卉——梅花,较长的冬季和适度严寒,能更好的满足其春化阶段对低温的要求,越冷花蕾形成越多,梅花香自苦寒来就是这个意思了。翻遍古兰谱没有也不可能有春化一说,中国植物研究所兰花博士吴应祥先生专著《中国兰花》也没有,有考据癖的童鞋让你们失望了。</h3> <h3>反观国兰,春季放花的春兰蕙兰莲瓣春剑墨兰,在原产地,它们的花芽分化和形成时期是每年的6-8月份,早的8月花苞已经探头,这是一年当中气温最高的时期,在这一阶段花芽的形成过程中并不需要低温的诱导和刺激,根本就不涉及春化。</h3> <h3>兰花一个完整的生长周期依次分为萌动期、生长期、生长旺盛期、滞生期和休眠期(蹲苞期)。温度15℃以下兰叶表面气孔闭合,根的呼吸作用减弱,兰花进入滞生期,5℃左右兰花营养生长(植株)基本停止,进入休眠。休眠是植物应付恶劣环境的一种策略,植物在开花期是最脆弱的时期,如果不幸遇上低温,则很容易无法抵抗而导致不开花或死亡。因此,经过长久的演化,植物自身便发展出一个适应策略,那就是等待寒冬过去后再开花结实,以确保繁衍后代的目的。<br></h3><h3>盛夏时期的花芽,虽然也在逐渐地膨大,但并不具备开放的所有条件,相对于营养器官(植株),生殖器官(花苞)仍然处于半休眠状态。</h3><h3>入秋以后随着天气逐渐转冷,兰花生长放缓直至停止,此消彼长,营养器官停止生长,生殖器官取而代之,假磷茎(芦头)存储的水份和养份不断输送给花苞,待花苞积累了足够多的糖和蛋白酶,就只差最后一哆嗦排铃放花了。</h3><h3>表面上看,休眠与春化在时间上有重叠,然而春化是低温诱导,刺激花芽分化形成,休眠是植物的休养生息,俗称蹲苞期,两者对温度的反应和适应程度是不一样的。休眠期间为获得好的开品而采取的控水、露台晾一晾、包括套色等措施仅仅是入户莳养以后人为的育花手段,而非习性,春化一词借用在这里实在是有点搞了。</h3> <h3>2000年以前很少有人说春化,自从温室大棚草、国产组培草、韩日台的组培返销草杂交兰泛滥以后,这个说法就开始被蜜汁大神们挂嘴边了,开品不好或者花苞消苞就往春化上靠,特别是一瓶不摇半瓶晃荡莳养春兰的大神,扯的功夫可是一流,你们是猴子派来的逗比么,作为路人我都看不下去了,见过春兰在广东台湾的开品么 ? 酱紫讲春化利于春兰推广 ? 脑子呢 ? 一群脑子进水的大神给新人灌水,搞得北方小伙伴也跟着瞎BB,腊七腊八冻掉下巴,小孩尿尿拿棍敲,都冷成那样了,再说春化是几个意思呀。梅讲精神,兰讲气质,你当兰花能傲雪斗霜 ? 你冻下试试。</h3> <h3>“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干、冬不湿”,这一金句出自江浙养兰名家,其中春不出的意思就是要防冻伤的好吧。<br></h3><h3><br></h3> <h3>虫害、药害、肥害、阳光暴晒、盆面干燥、手欠翻盆是造成兰花消苞主因,跟春化有毛关系。</h3><div>温室大棚养兰,花芽的分化形成没问题,问题出在恒温恒湿,片面追求发苗率根本停不下来。兰花植株一年四季不停地疯长,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换缺少了一个过度期,这个过度期就是休眠期。休眠利于花器中糖和蛋白酶的存贮和转换,休眠期越长开品就越好,有的瓣型花在北方会比南方开得更周正,就是因为兰花休眠时间长。相反的,北方冬季供暖,兰花入户莳养好比温室养兰,让兰花少了一个休养生息的过程,想要获得好开品貌似也很难。</div><div>瘦梅壮仙,梅瓣开品有时候戏剧性地出现弱苗开出梅瓣,壮草反而开出水仙瓣,这是因为植株所吸收的养份充足向生殖生长倾斜的缘故,搭上春化就是扯。</div><div>另外,说下杂交兰,不能顺利放花的多数就是这货了,这些个杂交品种在多次杂交后失去了实生苗野生兰花的遗传种性,勤苗不勤花不足为怪。</div><div>划重点,想要发苗率请进温室。想要花开,自然的品种,自然地莳养,不加温,不加湿,让昼夜更替,四季轮回,自然休眠,自然都能顺利放香,惊艳时光。</div> <h3>行文至此,我有种不祥的预感,你全力做到的最好,也许还不如人家随便搞搞,人家随便说出什么春化自交克隆苗就够甩你八条马路的了,拍砖那算是轻的。其实,我也想去相信一个人,非常想。不过还好,我还没有失去判断。</h3> <h3>附记</h3><h3>春季放花的国兰在起苞后会经历一段低温时期,兰花植株会停止生长,植物学上叫休眠,是兰花一个完整生长周期中的特殊阶段,也叫休眠期,俗称蹲苞期。</h3><div>经过低温诱导,刺激花芽分化形成和花器发育这一春化核心内涵,用来泛指兰花蹲苞期经历的低温过程,由此带来的分歧和困惑,纠缠兰界多年。</div><div>休眠是兰花生长习性,春化不是。</div><div>盛夏期间就已分化形成的花芽和花苞,何来低温诱导,相反如果在此期间不幸消苞,错过了分化期,进入冬季再起苞就很难,这与春化概念相悖,此其一。</div><div>其二,花器发育需要一个低温过程,春化与休眠两个概念都是引自植物学也都指向了低温。休眠对兰花生长发育的影响,论述简单明了,可以认定为兰花生长周期中的一个特殊阶段,对温度的反应大体也能界定清楚。而春化语焉不详,单就国兰来讲,低温指向的究竟是严寒还是适度严寒还是一般低温,至今没有权威论述,一个休眠就能说清的问题再引入春化纯属多此一举。</div><div>其三,春化概念引发的分歧和困惑已经影响到了跨地区品种交流,休眠就能说清楚的问题生生劈腿进来个春化,把老司机搞蒙圈,新兰友搞懵逼,有何价值和意义。神秘,只会拔高养兰门槛,让新兰友却步,这对推动国兰文化有木有帮助倒是真真值得老兰家去思索了。</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