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浙江省浦江县上山文化遗址</p> <h3> 一次偶然的发现,不仅改写了浙江的历史,甚至发现了一万年前的栽培稻遗存,专家们惊呆了。浙江省浦江县‘上山文化’作为第一个能确认的稻作文明,对考古学界稻作农业起源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h3><h3><font color="#ed2308"> ‘上山文化’经历了万年的岁月沧桑后,又重新沐浴阳光,向世人昭示它曾经辉煌的历史。</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 考古现场。早在一万年前,浦江先人就在浦阳江边开始了农耕活动,揭开了人类稻作文明的新篇章,将浙江的文明史继‘河姆渡文化’、‘跨湖桥文化’之后又向前推进了2000至3000年。</font></h3> <h3> 上山遗址发现于2000年,2006年正式命名为‘上山文化’,2006年被国务院正式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h3>考古工作人员在现场工作。</h3> <h3> 这些被专家称为‘柱洞’的是木结构建筑腐烂后的遗迹,木结构建筑遗址的发现,意味着上山人已经告别穴居生活。</h3> <p class="ql-block">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上山遗址考古领队蒋乐平教授接受采访。</p> <h3> ‘上山文化’命名十周年暨稻作农业起源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浦江举行,国内外学术大咖云集浦江。</h3> <h3> 会议的开幕式放在‘上山文化’陈列馆,时空的穿越,情感的对话,这是一场追溯文明的万年之约!</h3> <h3> 专家学者对上山文化及稻作起源等问题进行了热烈严谨的研讨</h3> <h3>‘上山文化’遗址陈列馆</h3> <h3>陈列馆前草坪上的雕塑</h3> <h3>去陈列馆参观的人很多</h3> <h3> 参观陈列馆,仿佛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来到远古与万年前的文化对话。</h3> <h3>陈列馆中央是考古挖掘现场</h3> <h3>展厅里展出的出土文物</h3> <h3> 一颗深埋在土壤深处的碳化稻米,一万年前的上山人已经吃上白米饭了。</h3> <h3>陶片中的稻壳遗存,记录了一场遥远的革命。</h3> <h3> 在上山文化遗址中,陶器的类型和数量非常丰富。</h3> <h3>大口盆</h3> <h3>陶双耳罐</h3> <h3>平底盘</h3> <h3> 上山古人将碾碎的稻壳及稻叶和在陶土中,制作陶器。</h3> <h3>这些陶器,让我们看到了上山人的智慧。</h3> <h3>陶片</h3> <h3>双耳罐</h3> <h3> 我们仿佛看到上山人在这里制作陶器,狩猎,采集,种植,捕鱼。</h3> <h3> 透过这些陶器,我们是乎看到了万年前上山先民们的生活轨迹。</h3> <h3> 这些具有明显‘二次加工痕迹’的石器,应该是早期的打制石器</h3> <h3>磨制石器</h3> <h3> 圆石球和石磨盘</h3> <p>参观上山文化遗址</p> <p>上山文化将河姆渡文化上溯了三千年</p> <p>纪念万年上山发现二十周年</p> <h3> 万年上山,万年传承。这万年的文化基因,必将续写浦江明天的辉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