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这些乡村味道吗?

自由飞翔

<h3>  斑楂、山楂、缸梨、树莓、金勾、乌米饭、猕猴桃、板栗,这些都是我小时候吃过的野果,都曾经是我久违的童年记忆。我无法再相信,远离能抹淡故乡的印象。尽管故乡改变了容颜,而成长的点点滴滴,却始终是我不老的故乡记忆。 朋友,从这些图片中,你还记得这些乡村味道吗?有没有勾起你对童年的回忆呢?</h3> <h3>&nbsp; &nbsp; &nbsp; &nbsp; 斑楂</h3> <h3>&nbsp; &nbsp; &nbsp; &nbsp;山楂</h3> <h3>&nbsp; &nbsp; &nbsp; &nbsp; 缸梨</h3> <h3>&nbsp; &nbsp; &nbsp; &nbsp; 萝蒂头(树霉)</h3> <h3> 金勾</h3> <h3>&nbsp; &nbsp; &nbsp; &nbsp; 乌米饭</h3> <h3>&nbsp; &nbsp; &nbsp; &nbsp; 藤梨(野生猕猴桃)</h3> <h3>  榨树籽</h3> <h3> 葛公</h3> <h3> 野生板粟</h3> <h3> 津津(红豆杉的果实)</h3> <h3> 野葡萄</h3> <h3> 野毛桃</h3> <h3> 黄茅根</h3> <h3> 野杨梅</h3> <h3> 冷饭蒲里袋</h3> <h3>  荠菜</h3> <h3> 马兰头</h3> <h3> 胡葱</h3> <h3>  “家葱没有野葱香”,没错,胡葱最大的特点是小而香。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胡葱常常被手巧的母亲揉进六谷粉里,做成胡葱六谷饼,放在微火上烤得酥酥的,撒点盐花,放点猪油,再烤一会儿,那种香味没法用语言描述,让人馋涎欲滴。有时家里来了客人,母亲就会拿出平时舍不得吃的土鸡蛋,把胡葱切成小段,再加点盐,倒入黄澄澄香喷喷烧热了的菜油中,只听见“刷拉拉”地一声响,清香缭绕,充塞着整个房间,这令人迷醉的鲜香味儿,常常让我猴急得直咽口水,那清新的葱香伴着鸡蛋的滑嫩,色彩鲜艳,让人悦目,吃时狼吞虎咽,直到碗底精光还意犹未尽,只能舔舔嘴巴慢慢回味。</h3> <h3>  胡葱炒腊肉也堪称经典一菜,腊肉特有的香味加上葱的清香,令人食欲大增,口齿留香,心里美滋滋的。</h3> <h3> 胡葱留给我许多美好的回忆,如今吃上胡葱炒鸡蛋,已经是我梦寐以求的奢望,进城工作已快二十年了,还时常想起那飘香的胡葱。</h3> <h3> 团笋</h3> <h3> 小时候村边的小溪里有蟹可挖,也常常从水田里抓来泥鳅、黄蟮,其鲜美的味道不用我多说,最难忘的是灶膛里煨起来的蟹,那香味至今回想起来还是诱惑。</h3> <h3>  做年糕要把晚米浸泡在缸中三二天;捞出放在箩里,用清水冲洗干净;拿到麻糍加工厂过磅称重。</h3> <h3>&nbsp; &nbsp; &nbsp; &nbsp; 把米打成粉,再把米粉放案桌上拌和均匀,把拌好的米粉放蒸桶上蒸;等桶上热气腾腾,米粉也结块了就差不多了。就把蒸桶倒扣在做麻糍的案桌上稍加拌和冷却,就直接把熟米粉送入麻糍机。</h3><div><br></div> <h3>  等一根雪白晶莹的麻糍就热腾腾地出来了,再用菜刀把麻糍一节节斩断;把麻糍放在架子上冷却一下就好装在箩里。</h3> <h3>  在农村能够杀头年猪过年,那是很有面子的事。我家也不例外,这项任务都是三娘舅做的。先把猪饿一晚上,烧上几大锅滚开水,在空地上放一个大木桶,母亲用放了猪喜欢吃的香喷喷的食物的食盆,放在猪的鼻子前面,用一只勺子边敲嘴里边“啰、啰、啰”的唤。等猪欲火焚胃不管不顾只奔着吃的陷入包围圈时,三娘舅早拿了一个极锋利的铁钩子上来了,俯下身一伸手将铁钩子就扎进了猪的肩胛处。亲朋好友们七手八脚地将其按在一条大木凳上,便开始了杀猪,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年猪喑哑地嚎叫声在村庄的上空回荡着。喷涌而出的猪血,被接在早就放在木凳下的大盆内,盆内散落着一把食盐,据说这样可以加速猪血的凝固,用不了多久,猪肉就新鲜出炉了。孩子们也闲不着,拿起铁锹、扫帚堆雪人,你抓一把雪团打我一下,我搓一锹雪扬你一身,尽情遛滑嬉戏,直到满头满脸热气蒸腾。这样,年味儿在大人的忙碌和我们的嘻闹中荡漾开来,处处洋溢着浓浓的香甜和喜庆,那是幸福的味道。</h3> <h3> 腌肉</h3> <h3>  杀猪我是不怕的,我最怕看杀牛,怕看到牛儿流泪。拉到野外即将被屠宰的大黄牛,村里人都来了。牛鼻子上已经牢牢绑上两根大粗绳,防止牛跑掉。</h3> <h3>  村里面历来杀牛都是用铁锤,先把牛敲晕。</h3> <h3>  拿铁锤的是村里几个年轻力壮的后生,这样能减少痛苦。</h3> <h3>  受过重击的大黄牛已经头晕目眩,摇摇晃晃了,村子里的男女老少不近不远的围观着看这场关于人和动物的较量。</h3> <h3>  摇晃了一会儿终于支持不下去,大黄牛倒下了。</h3> <h3>  村里杀牛的老把式快速将牛血放掉,然后剥皮、卸肉......</h3> <h3> 落家鸡</h3> <h3>  大伯、三叔、大哥、四哥都是打猎好手,农闲时节就经常去围捕,也不时的收莸有野猪、野兔,野猪不褪毛带皮买的,更多的时候是分给乡亲好友们吃的。</h3> <h3>  野兔肉是众多野味中最鲜美的,也是我最喜欢的。</h3> <h3>  传统爆米花,最易唤起童年的回忆。在物质生活极为贫乏的年代,农村的孩子没有什么零食可吃的,爆米花可以说是最好的点心了。记得逢年过节的时候,每家每户都要炸米花的。许多大人孩子,带上大米或者玉米,围着一个头戴毡皮帽,身穿旧棉袄,脸被碳灰熏得黝黑黝黑的老头,看着他熟练地左手拉风箱,右手摇黑锅子,不停地摇啊摇,和听着呼哧呼哧的声音。同时也享受着那一刹那“砰”的一声冒出来的浓浓的白烟,和香喷喷的味道。快到开锅时孩子们总是用手捂着耳朵,嘻戏打闹着,等待自己家的那份快快到来。童年不回来,一些传统的技艺也是离我们渐行渐远。现在城市里都是用现代家用电器制作,这种传统爆米花已经没有了,就是在乡村也很少见到,孩子们已经很难体验到那份童年乐趣了。</h3> <h3>&nbsp; &nbsp; &nbsp; &nbsp; 六谷胖、蕃薯干</h3> <h3>&nbsp; &nbsp; &nbsp; &nbsp; 我的老家在海拔800米的高山坡上,多地少田,乡亲们习惯把红薯叫做蕃薯。改革开放前,蕃薯一直是乡亲们的主食,家乡流传着这样的歌谣:蕃薯甜,伴着穷人度荒年;蕃薯苦,吃得胃胀肚皮鼓,这是当年生活的真实写照,许多上了年纪的老人到现在还因为胃要作酸吃不得蕃薯,但在当年只能翻尽花样硬吃:蕃薯饭、蕃薯馍、蕃薯饼……农活忙时,还要带几个到田间地头,饿了就生嚼一个半个。当初人们只知道蕃薯可以用来充饥,并不知道它丰富的营养,常吃对身体好处多,既能防病又可以延年益寿。蕃薯的吃法很多,我最喜欢的是煨蕃薯。</h3><h3> 煨蕃薯最好选择那种经过一段时间的贮存,这时的蕃薯水分少了很多,最适合来煨,煨好后会散发出一股浓浓的香味,而且特甜。煨蕃薯最需要掌握的是火候,太旺了,皮焦里不熟,最好的是炉星灰火,印象最深的是“烘白术”或者“煤灰堆”的时候,把蕃薯放进灶堂里,用炉星灰火焐实,然后就在边上侯着。要烤出一个香喷喷的红薯来,是要耐力的,幼小的我缺少的就是这份耐心,不时地拨开火,用火钳在蕃薯上捣一下,看软了几分……看我急切的样子,父亲总是笑呵呵地摸摸我的头,并每每在放学后或是早上上学前准备好了煨好</h3> <h3>  老家的豆腐是纯手工制作的。元代诗人悄大雅写的“戎菽来南山,清漪浣浮埃。转身一旋磨,流膏即入盆。大釜气浮浮,小眼汤洄洄。霍霍磨昆吾,白玉大片裁。烹煎适我口,不畏老齿摧”,这些诗句生动地描写了泡豆、磨豆、过滤、煮浆、点卤直至加压脱水的制作过程。母亲做豆腐时,头天晚准备水桶,里面放满了水,将黄豆泡到水里,第二天一早,就到堂前的石磨上磨豆腐,爸爸在后面推着石磨,而妈妈则将豆豆倒进磨盘上,一点点往中间的窟窿里划,还不时的往里面加点水,看着黄灿灿的豆子被挤出牛奶一样的豆浆,可漂亮,可香啦!磨好后,把豆浆倒入大大的豆腐桶中,倒入烧开的水,这时豆香四溢,氤氲了整个房间,滤去豆腐渣,然后放入锅中烧开,接下来是最神秘与关键的一步,妈妈“把“盐卤“放在勺子里,再浸泡在锅里的豆浆中,要慢慢地做画圈圈的动作,一圈又一圈,便冒出了一朵朵的豆腐花,开始凝结,越来越大,豆腐脑诞生了,又过了一段时间,豆浆不见了,只剩下豆腐脑和清汤,接着就在豆腐桶上放上豆腐架,再在上面放上豆腐范,里面放上豆腐袋,把白花花的豆腐脑舀入袋中,包裹起来让它滤去水分,拿个重物压在上面。约半个小时后,豆腐已经成型,将豆腐范翻转过来反扣在板上,拿开豆腐范,小心打开纱巾,梦寐已久的大大的豆腐便呈现在我的面前。</h3> <h3>&nbsp; &nbsp; &nbsp; &nbsp; 热豆浆</h3> <h3>&nbsp; &nbsp; &nbsp; 现汆油豆腐</h3> <h3> 我的老家在农村,每年初冬农事闲下来的时候,家家户户便习惯制作蕃薯饼,并把制作过程叫作“刮蕃薯饼”。蕃薯饼的制作方法并不难,先把洗净的蕃薯放在锅里煮熟,再用木桶装着,散一些芝麻或者切碎的桔子皮,然后用棒槌反复捣烂,形成均匀的薯泥,取一块湿布平铺在方形的模盆上,用刀面把模盆上的薯泥细细抹平,小心倒盖在早以铺好的稻草上,轻轻揭起布,一块蕃薯饼便宣告做成,再在阳光下晒上几天,让它彻底干透,就算是完工了。我们这些小屁孩经常拿一个圆圆的罐头盖当作模具,也学着刮一些,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晒干的蕃薯饼薄薄的,呈半透明状,薯质的脉络依稀可见,像是一幅版画,闻起来有一股淡淡的香味,撕一小块放在嘴里细嚼慢咽,觉得很有嚼劲,最后满口都是香甜。</h3><h3> 蕃薯饼虽然普通,但在过去那种物资匮乏的年代,平时却很难吃到,最多是中午去放牛的时候,母亲担心我饿肚子,会拿张蕃薯饼放在火上烤,看着蕃薯饼慢慢泛起一个个白泡,薯片的颜色由嫩黄变成焦黄,阵阵香味潜入鼻孔,现在想来那种场面依然觉得十分温馨。到快过年的时候,母亲把蕃薯饼用剪刀剪成一小块一小块菱形的薯片,然后放锅上炒好,用来招待客人。炒好的薯片是孩子们最喜欢的零食,那段时候也自然就成了孩子们最快乐的日子,薯片装在裤袋里鼓鼓的,跑起来沙沙作响,边玩边吃,还不忘和一起玩耍的小朋友分享。有些人家把薯片放在烧开的猪油或菜籽油上炸,炸好的薯片香喷喷的,油光泛亮,吃起来更是松脆香甜,回味无穷,到现在还十分的惦记。</h3><h3> 如今已很难见到家家户户制作蕃薯饼的热闹场面,对薯片的渴望也不再像过去那样强烈,大街上买的薯片看起来制作更加精美,色泽也越发光艳夺目,但吃起来的味道却远没有以前的香甜。只是在临近过年的时候还会常常想起这儿时的味道,勾起我深埋在心底的思乡之情。</h3> <h3>  蕃薯粉</h3> <h3>&nbsp; &nbsp; &nbsp; &nbsp; 冬至果</h3> <h3>  快过年了,各大商场和超市应景应时、把握商机,各种包装、不同档次的粽子早已捷足先登,争抢着用浓浓的粽香营造着端午的氛围,多愁善感的我又想起了母亲包的粽子。和那些超市商场里盒装的、真空的、冷冻的精品、上品、“华丽家族”相比,母亲包的粽子虽显得土气,且内容单一,但就像是农村里的土鸡蛋,成了我们尤其是女儿的首选。</h3><div> 母亲会在头天晚上把粽叶洗刷干净,放到大锅内蒸煮后用清水漂洗后备用;待到包粽子时,先把糯米淘洗清爽,沥干水,只见母亲从盆里捞起两片粽叶,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夹住两片叠加错开的粽叶中部,在右手的帮衬下,凌空轻轻一旋,围成漏斗状,再装进糯米,尽量压结实,再把余下的粽叶折回来把开口处包裹得严丝合缝,最后拽来事先备好的麻线,一头用牙咬住,一头用手抓着在粽子上来回绕几圈,双手配合打扣扎紧,一只有菱有角硬梆梆的粽子就诞生了,一个个粽子,形态纤秀,精致饱满,像是一件艺术品。</div><div> 经过一整夜的烧煮,被包裹得结实的白米粽子已经熟透了,第二天一大早,还在甜美的睡梦中我们就能闻到从厨房里飘来的粽子的香味。一骨碌爬起来,急不可耐地拿起粽子,那圆锥形的粽子,外套一袭青色的粽子叶,身上还系着麻线,一如一块经过精心包扎的翡翠,慢慢地剥开青色的外套,映入眼帘的,是堪比少女肌肤还要洁白如玉的糯米粽子,情不自禁地用嘴唇贴近那有如无可挑剔的肌肤,津津有味地啃着,特别的绵柔爽口,一股淡淡的清香长久地萦绕在唇间心上,那糯米的清甜自舌尖渐渐沁入至心田,心里像灌了蜜似的舒坦,在那甘冽的瞬间,徜徉在无比的惬意之中……在那艰难的沧桑岁月里,是粽子给清苦的日子带来了欢乐和希望。</div><div> 农村清苦而纯朴的生活在奔波忙碌中已渐行渐远,逐渐被淡忘,只有沉浸在回忆里,心,才是最快乐的。就像今天,端午将至,在对童年乡村端午节的回味里,我忆起了童年母亲为我们包粽子的趣事,那淡淡的粽香,那种味道,包裹了我整个美好的童年记忆,无法忘记,还有母亲的爱,一路陪伴着我、温暖着我……快乐充塞着我整个心房,撞击出了一朵朵美丽的火花。</div> <h3>&nbsp; &nbsp; &nbsp; 煨六谷</h3> <h3>  小时候可供回忆的东西很多,唯独这六谷饼常常入梦来。因为,烤烘六谷饼抹猪油是孩提时代的美味——把在锅里烤过的六谷饼,再放到还有余火的灶膛里焙烘,几分钟后取出,六谷饼已变硬变脆,色泽金黄,香气扑鼻,然后抹上薄薄的一层猪油,香味就更浓了,咬一口清脆有声,香入肺腑。</h3><div>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老家还很穷,农村里除了极少部分富裕户外,绝大部分农家都以六谷为主食,一日三餐两餐是六谷。六谷饼便成了那时候除白米饭以外的美食了。小时候,父母要下地干活,我们要上学,每天中午,母亲用六谷粉加水和成面团,然后摘一小块面团用两个手掌对拍,不一会儿面团就成了薄薄的一张六谷饼,再贴到已烧热的锅沿上。同样的程序和动作,一个早上母亲要重复十几次,而且要分两锅烧,因为每锅只能贴六七个六谷饼。贴满一锅后,只要加热几分钟,揭开锅盖,六谷饼的香味就会飘满整个小屋。六谷饼越薄越好吃,做六谷饼也就成了老家家庭主妇的一门手艺。在村里母亲的手艺是一顶一的,六谷饼拍得又薄又匀。她用两个手掌对拍面团时会发出清脆的“啪啪”声。来不及做时就在边上摊上厚厚的六谷糕,吃的时候在六谷饼的半边摊上一些菜,有时候是咸菜有时候是青菜有时候是萝卜,把另外半边翻过来,与摊了菜的半边合在一起,圆圆的六谷饼就成了半月形。如果上学的时间快到了,我就拿着这半月形的六谷饼边吃边往学校赶,六谷饼吃完了,学校也到了,刚刚好,不会迟到。</div><div>  在如今的各种饭店里,六谷糊成了充满浓郁地方特色的美味佳肴。可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六谷糊是那么的难以下咽。那时候的晚饭通常就是六谷糊,因为那时候的晚上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往往早早地就上床睡觉,吃了稀稀的六谷糊到睡觉时就不会感到肚子饿。母亲干活回来,烧一大锅热水,放点盐,加一些青菜或咸菜,然后一把一把往锅里撒六谷粉,边撒边用一根小木 棒迅速地搅拌,不一会儿,一锅黄澄澄的六谷糊就做好了。每人依次装了一大碗六谷糊,伸筷子在油钵里勾了一点猪油,拌在六谷糊里,各自端着碗或坐在门口的石凳上,或蹲在阶沿上,或转悠在门堂里,唏唏嘘嘘地喝着,偶尔还与邻里拉拉家常。因为菜多糊少,又只有一点点油星,我总是咽不下糊里的菜,往往喝一碗六谷糊总剩着半碗菜。母亲心疼我,常常在碗底塞进一些中午的剩饭,这对我来说简直就是美食了,也常常引来哥哥羡慕的眼光。</div><div> .六谷饼、六谷羹,昔日农家寻常之物,如今大多只能在饭店里觅到踪影。它们虽然淡出了我们的家庭主食,却淡不出我们的记忆。</div> <h3>&nbsp; &nbsp; &nbsp; &nbsp; 六谷饼</h3> <h3> 镬焦</h3> <h3> 我老家在农村,上世纪七十年代,不但物质生活困苦,而且精神文化生活也极其贫乏,一年看几场电影,听几场戏就算是农村闲暇时最奢望最幸福的事了。对于听戏,小孩子只是听热闹,那是大人们的最爱,可是,我们小孩子最喜欢最高兴的还是看露天电影。</h3><div> 那时,公社有个电影放映队,会在农闲时下到各大队放电影,算是调剂一下农村长年枯燥单调的精神生活吧。放晚学后,孩子们都会奔走相告,见人都说,今晚上放电影啊!那个高兴劲儿仿佛像是过节似的。更有积极的半大孩子,不吃晚饭就从家里携带板凳映场地。农村放电影都是在池塘边的晒谷场,那里算是我村的平坦开阔地。电影银幕是四边深蓝中间白的幕布,四个角分别留有圆眼好串绳子,绳子牢牢地拴在事先立起的两根木柱子上。等绑好银幕和高音喇叭,摆放试好放映机,天色已近黄昏。孩子们最盼望的是放映打仗的战斗片,不是纪录片,我是电影迷,不管是啥片,只要放映,我都统统看完,一会儿都不想落下。</div><div> 到了夜幕降临,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吃过晚饭,不分男女老少,都借着月光,或打着手电筒,或摸黑,三五成群,急匆匆从四面八方向电影放映场汇集,有的还随手自带板凳。放映场顿时电灯泡贼亮贼亮,大喇叭里会反复播放《大海航行靠舵手》,或《东方红》等流行歌曲。歌声响彻在寂寥的夜空,回荡在村村落落,更催促看电影的人们加快步伐往灯光明亮的地方跑去。在电影没放映前,放映员会对着话筒讲话,内容是预告当晚放映的电影片名。一般都会放两个片子,一个是新闻纪录片先放映,一个是故事片后放映,为的是好吸引人看到底;时间会把握在夜10点前,不耽误次日早起干活。</div><div> 那时的故事片不外乎战斗片《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铁道游击队》《平原枪声》《上甘岭》《英雄儿女》《洪湖赤卫队》等,也有《鸡毛信》《白毛女》《苦菜花》《红日》等,我看了这类电影后会激起我对日寇等敌人的无比痛恨,从小就埋下了对日寇和美国鬼子复仇的种子,长大要立志当一名扛枪打敌人的解放军战士后来,八个革命样板戏陆续改编为彩色电影,在农村放映的场次数更多了,我场场不落。不但在本村看,还经常和本村的伙伴抹黑跑十里八乡追赶着放映队看,三遍五遍,十遍八遍,不厌其烦。《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等戏曲电影里的部分唱腔和台词我都耳熟能详,甚至过后同学之间开玩笑,就模仿《智取威虎山》中座山雕与杨子荣的对白:“天王盖地虎”、“宝塔震河妖”;“脸怎么又黄啦?”“防冷涂的蜡!”当时,把看电影当成了一种精神兴奋剂,文化生活调味品,也伴随着我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的成长,成为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从中受益匪浅。</div><div> 在乡村看电影,不仅仅是一种精神上的快乐享受,也是乡亲邻里当面彼此思想交流、感情沟通的好地方,还是男女青年幽会调情的好机会,谈情说爱的好场所。乡里人思想封建,同村邻村或三里五村的男女青年,到了谈情说爱的年龄段,不像城里人可以自由见面,自由恋爱,单独接触的机会多,只能利用看电影听戏或赶集的机会才能单独见上一面,赵树理创作的戏剧《小二黑结婚》,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我们农村那个年代的男女之情爱。放映电影前、换片的间隙和放映结束后,都是意中人幽会的好时机,比较时尚、思想解放的恋人,才会趁此机会拉拉手,说些情话,甚至亲亲嘴,楼楼抱抱。假如被人看见,一些爱看热闹的人也会“嗷嗷嗷”地起哄,口口相传,次日就会传遍满村,当父母的会觉得真丢人,当事人也感到很羞愧!</div><div>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变迁日新月异。随着经济富裕物质富足,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的享受也日益提高,要求也愈来愈高, 尤其是要求生活的多样化、现代化、时尚化、奢侈化,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可是,我却认为,过时的东西不见得都是没用的,不科学的,毫无价值的,像乡村的露天电影,那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时代不可逾越的阶段和骄傲,能唤回我童年的美好记忆,能给我带来少年的无比快乐,能使我青年时期感悟到人生的道理,那是多么宝贵的东西呀!</div><div> 现在,我抚今追昔,在感受今日幸福生活的同时,还非常怀念乡村看电影岁月是多么的难忘啊,它像一坛甘醇尘封的老酒,氲氤在我的记忆里醇香绵长,久久挥之不去……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