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我来了,终于来了。 小时候,不知道世界有多大,却总听大人说:她很遥远、遥远,她很美丽、美丽。 从此,我要去看她的愿想暗藏心中。长大后多少的纷繁杂扰, 愿想便渐行渐远。有幸认识一群人,他们有的是从她那里来的,告诉了我她的近况,于是心中的那个愿想又在脑海里翻腾。我要去看她,一定要去看她。但我从没想到、也不会想到,是以这样的方式去见她:骑着心爱的单车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翻山越岭、挥汗如雨,奔向我心中的麦加。更没想到,还有一群人徒步、还有一群人驾车,也是来看她——满盾,我们来了!</h3> <h3> 满盾,隶属罗源县中房镇,毗邻蕉城金涵后溪、城南叶厝,是罗宁古官道的必由之路、重要驿站。这里远离都市的单调与平乏,远离繁华生活的骚动与喧华,那流淌着的潺潺溪水、悠悠白云、袅袅炊烟,流传着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古民居群落,仿佛是世外桃源。这是个有热情、有故事、有内涵的村子!</h3> <p class="ql-block">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清山秀水和着口口相传的家风祖训,孕育出一批人杰:古有名医卓直卿(1907-1983),毕生研读医著,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精通医术,在古田宁德一带久负盛名。今有科学家卓益忠,在核工业部原子能研究院工作,参与两弹一星研究,是罗源科技工作者的光辉榜样。还有企业家卓培新,创立武汉飘飘集团, 是一家农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从事禽畜研发和禽肉精深加工,麾下有四家全资子公司,员工1000多人。</p> <h3> 村口起起伏伏的草场,漫山遍野绽放着狄芦花,花絮悠扬飘荡着像顽皮的蒲公英。一群老顽童忘了骑行的疲惫,钻进狄芦丛中,乐不思蜀地玩起了童年的游戏。骑行到哪就嗨到哪,我们就是一群快乐的马叉虫!</h3> <h3> 村后的风水林仿佛在风中诉说着历史的变迁。枯而不死的千年古树似乎随时能迸发出新枝。</h3> <h3> 村的西北有五座连片的清代古民居, 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气势磅礴,形成3000多平米的古建筑群。如今虽已人去楼空,斑驳的外表依然风韵犹存。 走进古厝,抚遍陈旧的钗楼厢房、摸尽凹凸的青砖碧瓦、望断高高的马头墙, 怎也猜不透卓氏家族的当年的富足生活。 站在古宅宽敞的大厅,无限的乡愁油然而生:大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孩子们屋里屋外窜来钻去,追打嘻闹,无忧无虑。日落时分家家炊烟阵阵,昏暗的油灯下一家老少围坐在饭桌旁,虽是粗茶淡饭,却也其乐融融,幸福满满。</h3> <h3> 离开古民居,我们向东一路游玩,并循着仙人足迹上了神仙石,相传一位仙人不慎遗落仙石 ,便有了神仙石美丽传说……站在仙人石上,整个村落尽收眼底。 </h3> <h3> 村中蜿蜒着一条小河缓缓淌过,一路向西引领人们来到百丈龙潭,这是冰川时代的产物,有的是龙王用过汤匙,有的是龙王留下的脚印,有的是龙女沐浴的浴池,不禁使人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传说龙潭两侧山头能分能合朝散夕聚,溪水则夜涨日消,正所谓水满则退,满盾村名由此谐音而得。这一江西去的春水,引起了多少的遐想!<br></h3> <h3> 离村不远的“三清观”,叠石而生,倚石而建,洞中香火旺盛,洞外曲径通幽,尤其是大象的眼睛、仙界的蟠桃、少女的胸怀更是惟妙惟肖。在这里,第一次见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的枳树。</h3> <h3>枳树</h3> <h3>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已是夕阳西下、倦鸟归林。纵有千般不舍,却又万般无奈。走吧!走吧! 我来了又走了。来的有点迟了,又好像不是太迟。我得到了什么又好像失去了什么。我还会来的。也许是春暖花开的时节,或许是千年枯树再逢春的时候。</h3> <h3>本次活动录像摄影:余小平、黄友新; 摄影: 众人; 文字编辑:陈仕良、傅振东; 修车安保:王华良; 领骑:陈仕良; 压阵:傅振东; 音乐财务:卓玉铃、卓玉晶; 特别感谢为本次活动提供方便的满盾村村长:卓成斌; 乡亲:卓峰、卓建清等。</h3> <h3> 参加本次活动的有瑜友、驴友和骑友共计50人。他们是:<br> 徒步11人:卓庚 陈言东 周昌标 冯世要 周光 陈孝宁 陈言首 黄昭元 姚天武 翁其榕 叶敬忠。 驾车16人:陆盛真 周天景 林丽娇(女)谢兰凤 张小红(女)郑瑛(女)郑龙寿 左雪珍(女)章玉英(女)宋芳文 林胤宏 苏祥斌 瑜友:曾柳芳(女) 林媚(女) 何小萍(女) 黄爱英(女) 骑友23人:陈仕良 叶青(女) 卓玉铃(女) 卓建金 汤宝达 傅振东 苏宇 杨健 王华良 谢小斌 陈陪棋 余小平 卓玉晶(女) 张茂林 黄友新 雷华斌 陈业鼎 陈爱华(女) 骑师联盟:叶琦 郑向明 刘久余 罗华健 王勇<br></h3> <h3>附:探秘龙潭视频(友新录制)</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