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是井冈山区——永新县人。 1928 年当我十六岁时,就跟着共产党、毛主席闹革命。在这革命的伟大历程中,真是“阅尽人间春色”,受到了许多锻炼和教育,其中使我永远铭刻心上的,莫过于值得纪念的 1934 年和 1944 年,这是艰苦卓绝的 1934 年和 1944 年。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4 年的 8 月间,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开始长征。我们可以在地图上找到标志一方面军、二方面军长征路线的红色和黄色的箭头。这两只箭头宛如两条金龙,从江西革命老根据地矫然起飞,突进湘、黔、滇,然后昂然北上,进川入康,横过甘肃,一路风发雷奋,千山万水,到达延安。在延安建立了革命根据地,领导全国人民抗日和革命斗争。十年后, 1944 年,我们又奉党中央毛主席的命令,为了同一目的,以一支劲旅,从延安出发,飞越山西大平原,穿过同蒲、汾水,经太岳山区,南下渡黄河,跨陇海路,在淮河上游的许多支流里,爬山涉水,以后又神速迈过长江,两越粤汉铁路,到达毛主席家乡湖南和井冈山革命老根据地区。我们斩关杀敌,冲破日军、伪军和蒋匪军三军合流的层层封锁,在大江南北给日寇以严重打击,使广大敌后人民得到巨大鼓舞,增长了胜利的信心和战斗力量。以后又粉碎蒋介石企图以三十万之众把我军不足三千的战斗队伍消灭在江南的妄想,凌厉北上,胜利回到延安。长征是从江西革命老根据地到延安, 1944 年深入敌后,又正好是从延安出发,到江西革命老根据地,再回到延安,因此,我们参加过这次战斗的人,都称这是“第二次长征”。 </p> <h3>1944年冬,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在延安机场检阅八路军三五九旅南下支队,紧随毛主席身后是王震司令员。</h3> <h3>一</h3><div><br></div><div>1944 年,党中央和毛主席指示我们说:腐败的国民党在它们的正面战场,节节败退,华北、中原、华东、华南等广大土地,已为日寇占领,国民党蒋介石已经逃到四川峨眉山去了。全国人民只有靠八路军、新四军来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因而根据全国人民的要求,要把红旗插到江南的敌后去,要到华南敌后大块土地上去,要跟着王司令员回到久别的湘赣去,江南去,回到毛主席的故乡和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故乡去,这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和激动感怀的啊!离开革命的故乡已有十个年头了。亲爱的乡亲们,你们怎么样了?国民党把你们交给了万恶的日寇蹂躏,如今毛主席派我们回来和大家一起打日本了。真恨不得插翅飞行,迅即回到当年那赤旗满天,红歌盈野的老革命根据地去。 </div><div><br></div><div>但是,回井冈山去,回江南敌后去插起红旗,不是就要离开我们的党中央和毛主席么!不就要离开全国人民崇敬向往的抗日战争的军事、政治中心,革命的圣地——延安么?在延安常听到毛主席的报告,和生死患难一同奋斗过来的老战友朝夕相处切磋厮磨,打敌人,搞大生产,搞建设,学理论,不也有七个年头了么?毛主席、党中央、延河水,真舍不得离开你们啊! </div><div><br></div><div>革命战士赤子之心留恋在延安的宝塔山下,可爱的延河水,杨家岭大礼堂和南泥湾田垄间;但是,到敌后去,不正是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么?对,他指向那里,我们就奔向那里。于是在延河边飞机场的马路上,我们庄严、激动、愉快地接受了中央首长的检阅,挥手感谢了延安的同志,乡亲们的夹道欢送,我还告别了怀着第二个孩子的我的妻子,开始踏上了新的征途。 </div> <p class="ql-block">马廷士妻子陈亦琴同志照片</p> <h3>二</h3><h3><br></h3><h3>出发的时间,正是初冬季节,雪花飘飞,寒风凛冽,我们八路军独立第一游击队几千人(即原称三五九旅一部分和新参加的干部队伍的新番号,进入湖南后改称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在王震司令员、王首道政治委员和王恩茂副政委的领导下,怀着坚决完成党中央交付的光荣任务的满腔热情轻装就道,神速前进,出了陕甘宁边区,便过黄河,向山西平原地区和汾河、同蒲线挺进了。 </h3><h3><br></h3><h3>这个地区,虽然是我抗日武装部队的游击区,有群众基础,但又是敌占区,在各个交通要道,特别在沿汾河、同蒲铁路,日寇设下了重重火网、工事和碉堡。敌人企图利用同蒲重兵截断华北、华东和中原各抗日根据地同延安、党中央的联系,所以这一带,敌人一向戒备森严,这是我军南下需要突破的第一道关口。 </h3><h3><br></h3><h3>由于我们的任务是要尽快地插入华南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消灭日寇,保卫祖国,保卫江南,保卫人民。所以我们不准备和敌人黏上,而要争取时间尽快穿过同蒲,纵然发生战斗,也要迅速解决。这就要求我们行动迅速,攻势凌厉,在群众的支援下,在王震同志的正确决策下,我们便利用敌伪怕死、怕夜战的弱点,采取了夜行一百八十里的急行军的办法,来越过这个地区。 </h3><h3><br></h3><h3>这次夜行军是在 1944 年 12 月 8 日的下午,从晋西南平原的西山出发的。当我们出了山区,一到平原,便将部队分成几种纵队,由群众引导,乘夜跑步前进,一股劲就走了一百来里,越过结冰的汾河,进到同蒲路边,在一定距离的铁道两端布置警戒线,并在准备战斗的命令下,紧张肃静地跑过铁道。然而,一个拥有几千人的大兵团是不可能不被敌人发现的。敌人在工事里向我警戒部队开火了,于是一场枪声四起、炮火连天的战斗,沸腾着夜空。我军一边还击,一边继续跨越铁道,敌人从临汾开出的铁甲车,在铁道线上来回喷射着如雨般的弹火。我们匍匐在铁道下,乘机前进,在铁甲车前进的地方的同志就停,而在铁甲车后的战士则进,象和鬼子捉迷藏一样。后来开铁甲车的鬼子索性一动不动,只是滥施炮火。工事里的敌人也为了壮胆,缩在里面放枪。我军在炮火声中,强硬的跨越据点,终于在佛晓前全部胜利跨越同蒲铁路,又继续前进了。 </h3><h3><br></h3><h3>这种在高度备战情况下,夜行一百八十里的行军速度,为世界陆军史上前所未闻的,它充分体现了毛泽东的革命战士的优良素质和战斗精神。在意志力量极度集中地穿过汾河、同蒲的铁路后,第二天我们在一个山脚下小息,许多同志坐下去就站不起来了,或要站起来,便要别的同志拉一把才能起来。尽管如此,但只要队伍一出发,同志们又精神抖擞地奋勇前进,充满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记得那时许多干部都是步行的,领导上为了照顾一位满面胡子的科学家、第一次耳闻枪声、面对敌人的德国留学生 XX 同志,给了他一匹骡子骑,不料在同蒲战火交织的场面下,陈同志紧张得把骡子丢掉了,王震司令员风趣地为他做了一首打油诗:“德国博士陈胡子,汾河边上丢骡子”,同志们听了都大笑起来。大家还编了一首歌唱这一夜的胜利:“同蒲路边碉堡多,层层封锁真难过,一夜行军一百八十里,粉碎敌人乌龟壳、、、、、、。” </h3> <h3>三</h3><h3><br></h3><h3>越过同蒲路,经过太岳山区,我军就挥戈南下,在黄河找到一条几十公尺的冰块堆积层,上下河水哮遄,中间许多大冰层,俨然似一座玉雕危桥。老百姓说:“这是毛主席的洪福,几十年未曾冰封的黄河水面,今天替八路军架起了冰桥”。我军用禾草垫铺着过了黄河,又通过陇海铁路后,即走入豫西,在一条条寒冷彻骨的淮河支流河水中,用肚皮和冰块作斗争,和 12 月的寒风雨雪作斗争。在漯河之南驻马店附近,越平汉路,往东又南下进入湖北,于 1945 年 1 月到鄂豫皖根据地和新四军第五师李先念同志领导的部队会合。作短期休整后,即急行军两日赶至长江边,着手战胜南下途中最艰巨的一道难关——长江天险。 </h3><h3><br></h3><h3>长江湖北一段位于中下游,江面宽阔,沿江两岸又有敌伪的严密江防。我们这支部队是党中央毛主席一向关心和重视的部队。在延安出发前,毛主席和中央负责同志亲自检阅过,并加强了领导,配备了许多好干部,特别是我军在山西、河南、湖北东部均未停留,所有这些情况,就引起了敌人对我们的注意,给敌人发觉了我军的意图和去向。因而敌人便利用长江天险,加强海陆空军的巡逻、封锁,并派遣特务加强地上情报,以竭力阻止我军这把尖刀插入他们的肺腑之地。敌人幸幸地夸口说:共产党有两条腿可以闯遍全中国,但两条腿总飞不过长江来的! </h3><h3><br></h3><h3>在我军干部中也早有考虑,这条长江怎么个过法呢?困难确是存在,但在我司令部的英明决策下,出乎敌人的意料之外,我们却取得了渡江的全胜。我们是在敌人的眼皮下,在敌人碉堡林立、工事成网和探照灯交叉闪耀的武汉附近,黄冈、鄂城之间(敌重兵城市)不及十里的地方,用当地群众早为我军准备好的木船、小渔船,英勇飘渡的。 </h3><h3><br></h3><h3>小渔船用两只木浆推动,我军编成战斗部队和干部人员搭配的战斗小组,每船多至十一、二人,少至七、八人不等。每船配备炸药束、手榴弹和机枪火力,都能单独作战。在本地群众帮助扶舵推桨掩护下,来回运送,随军的骡马,马鞍子放在船舱,骡子牵在船尾的船板上,也随浮船过去。同志们都向首长保证,如果敌舰发现了并企图将我击沉或将我俘虏,那么每一条船上得到英雄们都有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决心。战士们都准备好了炸药,准备在必要时带着炸药跃上敌舰。正在渡江的时候,敌舰果然来了,但是我船队保持着极大地戒备和沉着。敌舰问:“干什么的!”替我们划船的舵手说:“老百姓打渔的”,在黑夜里怕死的敌伪士兵便灰溜溜地跑了。我军的小木船和同蒲线上与铁甲车交战的情况一样,与敌舰交叉穿过。 </h3><h3><br></h3><h3>小渔船来往飞渡了一夜,和中间部队一同过去的王震司令员等领导同志们,在南岸江堤上迎着严寒江风,注视着黑沉沉的江流,一直接着了最后渡江的一名指挥员。王司令员问明了部队全部过江以后,就命令电台人员在江堤上架线发报,王震司令员用豪迈地说:“向党中央、毛主席报告:我军胜利渡过长江,连草鞋都没有丢一只”。党中央毛主席立即回电祝贺,大大鼓舞了部队继续难进的士气。 </h3><h3><br></h3><h3>多少山、多少水,我们革命的战士就是这样凭着大无畏的勇敢精神,无比坚强的毅力,战胜了一切困难。现代的旅行家可以坐飞机周游全世界,然而我们却是在敌人的重重包围之中,在枪林弹雨之下,用两条腿走遍了全中国,把革命的信念带往各地,把革命的红旗插遍天南海北。真是:近代人类最艰难困苦的生活,在我们这些人的身上集中地表现出来了。我们所以能够战胜这些困难,根本原因就是有党的领导,有群众的支持,因为我们是毛泽东的革命战士。 </h3> <h3>四</h3><h3><br></h3><h3>1945 年 2 月,我军进入湖南,回到了老革命根据地区,解放了平江。这是很大的胜利。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薛岳的部队—所谓第七战区和第九战区,却在伺机而动,阴谋阻止我返回罗霄山脉和湘赣根据地。薛岳部王陵基的所谓第七集团军,虎视眈眈地对着我们。谁是真抗日,谁是假抗日,群众看得很清楚。群众对国民党部队当时的这些行为,是非常不满的,对我们都表现了极大的拥护、欢迎。记得我军解放平江后,该县群众还举行了庆祝大会,王震司令员在会上讲了话。 </h3><h3><br></h3><h3>事态发展更加证实了国民党的卖国政策。我军不分昼夜急行军,两度横过湘江,通过粤汉路,在 1945 年 8 月中旬到达湖南衡阳南湾时,即传来了日本投降无条件的喜讯。奉中央指令,我军立即迅速向广东前进,支援在华南敌后坚持抗战有功的东江纵队,和东江纵队会合,接受日寇投降,为早日实现全国和平民主大团结,建立新中国而奋斗。可是,就在我们刚从日寇和汪精卫敌伪部队下转战过来,一路多受风雪硝烟的时候,国民党反动派却将我军团困在湘南的八面山中,用八个团的兵力向我袭击。当我军经过七天七夜,忍饥挨饿,流血流汗,冲破八面山的重重包围,进入到粤北的时候,蒋匪军又在韶关一带倾其全力阻止我军同东江纵队会合。在这种情况下,我军再三退让回师北上。 </h3><h3><br></h3><h3>当我军重过赣南山区,向英雄的井冈山区挺进的时候,国民党反动派害怕我们重上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竞集结三个师的兵力加以阻拦,向我进击。在这种情况下,副政委王恩茂同志指示我们说:“敌人不让我们和东江纵队会合,又怕我们上井冈山,而且还准备在江南消灭我们,同志们要准备好和敌人作生死斗争。”我们听了王政委的这些话,每个同志情绪都非常激昂,都随时准备斗争,准备牺牲,事实也正是如此,我们从遂川到永新的这段路上,一天就先后和敌人打了两仗。 </h3><h3><br></h3><h3>在从遂川到永新的行军中,尽管走的是高山峻岭、羊肠小道,行军又是这么紧张,战斗又是如此激烈,但我们的革命精神是愉快的,情绪是饱满的。一想到回到英雄的井冈山区,回到我们可爱的故乡,看到井冈山区人民,一种十分兴奋的心情,简直使我们忘却了是在战斗,也忘却了一切疲劳。这里的一山一水,每一个群众,甚至一草一木都使人感到分外亲切、温暖。那怕是在这里多逗留一刻、多休息一会儿、多和一个群众谈谈话、甚至多讲一句话,也是使人感到兴奋的事。当我们同着十几个从遂川挑担回永新的群众一同行走时,许多老同志都争着同他们交谈,个个兴奋异常,直到他们离开我们的行列时,还是依依不舍。 </h3><h3><br></h3><h3>越走越接近我的故乡——永新北乡了。我想,如果我们的部队能够经过我的家乡就好了。万一不经过那里,若是离上一、二十里路,我也要设法回家一趟,看看我别后十一年的亲人、乡亲、、、、、,但是如果真的回去了,时间又是这么短促,敌情又这么严重,要讲的话又是这么多,究竟从那里讲起呢?、、、、、、如果真的回去了,是否能看到那些父老乡亲,慰问慰问早年和我一起战斗而牺牲的革命家属呢?是否还能够看到我们早年共青团开过秘密会议的那间山头小庙和那些为红军放过哨的山冈呢?是否还能够看到苏维埃政府的房子和欢迎红军打了胜仗开过庆祝大会的列宁公园的广场呢?、、、、、、过去的一切,使我越想越多,越想越使我兴奋、、、、、、。但在敌人围攻阻击之下,我军被逼地绕到永新县的南乡继续西进,我这一回家的愿望,也被打破了。夜间政治部主任刘型同志关心地对我说:“廷士同志!这次回家是不可能了,是否托人带点钱回去?”我想,当时同志们的生活都这么艰苦,衣裤破了,穿烂的;鞋子破了,打赤脚;同志们病了都没有药吃,我哪能拿公家的钱回家呢?、、、、、、于是我毅然决然地谢绝了刘型同志的这番好意。 </h3> <h3>五</h3><h3><br></h3><h3>在敌众我寡,敌数十万浩荡之虎狼猛扑我战斗人员和干部加在一起不过三千余人的远征劳累之师的情况下,我军创造了一项更神奇的军事行动:冲破了敌人的拦阻,从湘南到开始到粤北,又回师北上,经过江西、湖南、湖北,直到长江边那天,不分昼夜连续行军四十八天,这真是人们难于想象的奇迹。不要说人,就是汽车也不能连续开动四十八天不擦洗的。在敌人的包围、追击之下,使我们在整整的四十八天中无法得到补养和休整的机会。衣裤破了,无法缝补,草鞋破了也无法编打,许多干部和战士都是赤着脚跑路,甚至连每日煮饭的时间都没有了。环境那样恶劣,时间是那样紧张,但是,我们这支毛主席亲自教导、培养出来的人民队伍非常懂得:处境越困难,越要紧密地依靠群众;越要有严明的纪律,才能克服困难,战胜敌人。由于我们紧密地依靠了群众,自始至终地遵守了红军的纪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做到了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秋毫无犯,因而我们所面临的这些困难统统被战胜了。许多群众看到我们赤脚走路,便想方设法地帮我们解决穿鞋问题,有的群众甚至主动地将自己脚上穿着的鞋子也脱下来给我们穿。在我们无法停下来煮饭时,沿途的群众就帮助煮饭。有时,我们也就索性分散向沿途的群众买饭吃或买些杂粮吃。群众在家的,就当面付给饭钱,群众不在家的,吃了饭就留下感谢的条子和饭钱。当我们走到远无人烟,实在找不到群众的地方,便在群众田里挖些红薯吃,吃后将钱埋在薯藤底下(群众发现薯藤枯死了,翻开薯藤,便可以拿到这些钱)。后来据掉队赶回来的同志告诉我们:群众对我军严明的纪律甚为称赞。 </h3><h3><br></h3><h3>在这次急行军中,南方正是酷热的季节,蚊子多,打摆子和患其他疾病的人越来越多。尽管如此,但是谁也不愿掉队,除非病魔夺去了他的生命。记得,在通过萍乡浙赣铁路时,我正在发疟疾,发高烧但我还是急行军,只是在十分走不动时,才躺在地上休息片刻,当后卫部队来了时,我又跟着走。许多有病的同志也都这样顽强地跟着部队走。政治部主任刘型同志是近视眼,晚上行军困难,但他仍然扶着棍子,坚持前进。从延安到湖南,骡马都走得蹄子流血,不能再骑,而由湖南、粤北、赣南折回北上的长途中,王震司令员、王首道政委也都是走路、、、、、、。 </h3><h3><br></h3><h3>敌人的围歼、堵截,饥饿、疲劳、疾病、、、、、这一切一切的折磨,都被我军将士的艰苦奋斗精神战胜了。 </h3><h3><br></h3><h3> ★ ★ ★</h3><h3><br></h3><h3>我们终于在 1946 年 8 月,历尽千辛万苦,流血战斗,经过中原和西北甘陕,击溃了蒋匪刘峙、胡宗南等部的围歼、追击和堵截,在整整两年的无数次血战、劳苦行军之后,回到延安。中间经过八省,跋涉两万五千里。在这次南征北战中,一路上,我们遵照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到处宣传共产党还存在,中国革命的力量还依然存在,八路军、新四军就是过去的红军,我们在华中、华北、西北都还有强大的力量。沿途撒种子插柳树,把革命红旗插到敌后广大地区。在鄂南又留下了一支队成立区党委,在湖南各地都留下部队和领导干部,这些革命的种子都开出了鲜艳的花朵。 </h3><h3><br></h3><h3>现在,让我在结束这篇回忆的时候,重读毛主席的名句 ; </h3><h3>东方欲晓, </h3><h3>莫道君行早,</h3><h3>踏遍青山人未老, </h3><h3>风景这边独好。</h3><h3><br></h3><h3>毛主席教导我们,为革命事业踏遍了青山万重的人们,不会因风尘跋涉而感到苍老,我们仍然保持着红军当年南征北战的革命情绪和战斗精神,精神不老,永远保持革命美妙之青春,为可爱的祖国作出更大的贡献!</h3><h3><br></h3><h3><br></h3> <h3> 关于“第二次长征” 的历史背景资料</h3><h3><br></h3><h3> 文革期间,马廷士的回忆录“第二次长征”作为“罪证”之一,受到造反派批斗,理由是:怎么能把“南下支队”和红军长征相提并论。究竟“南下支队”是怎么形成的,它完成了怎样的任务和使命,历史的评价如何,谁赋予它“第二次长征”名誉? </h3><h3><br></h3><h3> 现将张治宇的文章---《王震与我党的“第二次长征”》全文登在网上,让我们学习和了解这段历史,体会前辈经历的艰辛和牺牲。</h3><h3><br></h3><h3>受领任务 主动请缨</h3><h3><br></h3><h3><br></h3><div> 王震是解放军中战功赫赫的胡子将军,深受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器重,作战时常手执大刀,腰挂手榴弹,冲锋陷阵。他率部征战地域之广,跋涉路途之遥,历经艰难之多,在我军高级将领中是罕见的。抗战后期,王震带领南下支队孤军深入完成我党历史上的第二次长征,则是其戎马生涯中的精彩一笔。</div><div><br></div><div> 1944年上半年,世界反法西斯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日军在太平洋战场逐渐失利。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敌后战场展开大规模局部反攻。在此情况下,为加快抗战胜利进程,党中央决定巩固华北、华中的同时,抽调一部兵力向华南发展。</div><div><br></div><div> 7月的一天,毛泽东找到正在延安附近进行大生产运动的三五九旅旅长王震,向他交待一项特殊任务:“最近党中央准备派900名干部到南方去,路线是经河南先到新四军五师,再南下广东,与东江纵队会合,发展华南抗日根据地。因路途遥远,沿途情况复杂,想从你三五九旅抽一名团长带上一个加强营护送这批干部南下。今天找你来,就是想先听听你的意见。”王震说:“抽一名团长和一个加强营是毫无问题的,不过正像主席说的,路途遥远,沿途情况复杂,以一个加强营护送这批干部,兵力是否少了些?请主席再考虑一下!”</div><div><br></div><div> 回到旅部后,立即找来几位团长商议,大家都感到这次护送要通过日、伪、顽军占领区,长途行军,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只派一个团长去,恐怕难以完成这项任务。于是,王震再次去延安,主动向毛主席请缨:“如果您同意的话,我愿亲自带部队护送!”毛泽东思忖着说:“你去嘛,我就另有打算喽,党中央研究一下,再谈。”</div><div><br></div><div> 事隔一天,毛泽东又找王震。他没有谈南下问题,而是先仔细询问了部队的情况。王震神采飞扬地说:“今年我们开荒种地35万亩,争取上交公粮一万担。朱德、任弼时、彭德怀等同志都先后去视察部队,并作了指示。我们根据中央指示,一边生产,一边整训,政治工作和军事练兵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士气高昂,随时准备迎接新的战斗任务!” </div><div><br></div><div> 毛泽东突然把话停住,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他点燃一支烟在屋子里踱来踱去。王震从毛泽东严肃的神态上立即意识到任务的艰巨和形势的严峻。毛泽东往返踱着步子,好一会儿才停下,他异常严肃地分析了南征的两种前途:“一种是乐观的,即随着整个反法西斯战争形势的变化,三五九旅可以在华南放手发动群众,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第二种是不乐观的,或者说是残酷的……”甚至可能全军覆没,都不得生还,包括你本人在内都不得生还!”说到这里,王震激动地表示:“有毛主席和党中央的领导,不管发生什么情况,我们都坚决地完成任务!”</div><div><br></div><div>孤军血战 南征北返</div><div><br></div><div> 此后,党中央和毛泽东多次开会研究,考虑南下部队的组成问题。10月31日,党中央召开一次书记处会议,最后确定了南征的区域和组织机构,决定组成“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独立第一游击支队”(简称南下支队),由王震任支队司令员,王首道任支队政治委员。</div><div><br></div><div> 南下支队主要由三五九旅组成,下辖6个大队。全支队共5060人,除南下的六个大队外,三五九旅还留下一部作为南征的第二梯队,继续担负保卫边区和从事生产建设任务,随时待机南下。</div><div><br></div><div> 11月l0日,王震率部告别延安,开始了南征。部队日夜兼程,跨黄河,浩浩荡荡地向南疾进,曾创下一天一夜行军180里的纪录。然而,由于天降大雪,天气异常寒冷.不少人在行军路上冻伤。经过艰苦的行军,直到1945年1月29日,南下支队才到达鄂豫皖边大悟山抗日根据地,与新四军第五师胜利实现会师。</div><div><br></div><div> 2月14日,南下支队告别新四军战友,向鄂南挺进,在当地百姓的拥护下,初步开辟了以鄂南为中心的湘鄂赣根据地。</div><div><br></div><div> 3月1日,部队向湘赣边进军,继续南下。经过5个多月的艰苦转战,于8月底抵达广东南雄县境内,与前来接应的东江纵队只有数百里路程。就在这时,时局突然发生了变化。原来,1945年8月,日本侵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结束。其时,南下支队正在湘南海拔为2048米的八面山区活动。蒋介石对我军挺进华南早就惶恐不安,他当然不肯放弃这个难得的机会,决心绞杀这支孤军。八面山很快陷入敌人的重重包围,出山的五条通道全被封死!</div><div><br></div><div> 危急关头,王震站在高坡上,左手叉腰,右手使劲挥动着,大声说道:“同志们,国民党反动派想把我们困死饿死,消灭在这八面山里。你们说怎么办?”战士们像春雷般齐回答:“坚决打出去!”</div><div><br></div><div> “对,我们要打出去!任何敌人都占不了我们便宜!”王震举起拳头,充满感情地说:“我们南下支队是钢铁队伍,不是豆腐捏的队伍!”</div><div><br></div><div> 部队虽然此次突围成功,但南下支队因连续作战,疲劳到了极点。南方8月炎热的天气,也给行动增加极大困难。王震也由于积劳成疾导致胃出血。</div><div><br></div><div> 8月下旬,部队进入五岭地区。虽然此时东江纵队已开始北上准备迎接南下支队,但是南下支队的困难越来越严重。国民党顽军从南北两面拼命围追堵截,使其就地立足十分困难,继续前进又不可能。党中央鉴于南下支队的艰难处境,同意让其自由选路线北上。于是,王震率领南下支队满怀遗憾,开始北返。</div><div><br></div><div> 蒋介石害怕我军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立即纠集7个军15万人,在2000余里的战线上,对南下支队进行了大规模的围追堵截。在十分疲劳的情况下,王震率部奋勇拼杀。部队穿过江西、湖南两省边境的崇义、桂东、永新、莲花、萍乡、浏阳、平江等县境,经过24天的艰苦行军,于9月23日返回鄂南。9月26日.部队夜渡长江,胜利地回到鄂豫皖.与新四军五师再次会师。南下支队从延安出发,南征北返,历时329天,走过7省78个县,行程15840公里。 </div><div><br></div><div>中原突围 再显本色</div><div><br></div><div> 1945年l0月中旬,南下支队在黄陂县所属的孙家畈进行恢复“第三五九旅”原名的整编工作,正式撤销了“南下支队”番号,编人中原解放区。王震担任军区副司令兼参谋长,负责保卫军区的西部和北翼。</div><div><br></div><div> 1946年6月,蒋介石鉴于战争准备完成,突然以30万人马将中原军区部队压缩在以宣化店为中心、纵横不足百里的狭小区域。危难时刻,王震再次及时指挥三五九旅进行突围。在数十倍于我的刘峙和胡宗南部的围追堵截中,三五九旅广大指战员面对敌人的猛烈炮火,遇山攀登,遇水泅渡,以勇猛机敏,以赤诚忠心,以血肉之躯.日夜苦战,渡溪水,钻密林,抢占紫荆关,攀过鲍峪岭……终于将敌人的隔离带冲垮了!</div><div><br></div><div>二次长征 创造奇迹</div><div><br></div><div> 8月29日上午,毛泽东和党中央其他领导在杨家岭大礼堂为同志们召开盛大的欢迎大会,亲切接见了南征北返归来的全体指战员。当天下午,中共中央以毛泽东、朱德的名义发出请柬,在王家坪礼堂宴请了胜利归来的团以上干部。席问,毛泽东举起酒杯,动情地说:“南下支队的同志们!你们辛苦了!你们胜利了!你们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勇猛顽强,深入敌人心脏。敢于和敌人作斗争。打破了国民党反动派数十万大军的‘围剿’,胜利地返回延安。这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二次长征。你们虽然牺牲了不少同志(南下支队南下时有5060人。其中包括900名南下干部,集体成建制回延安时仅剩1893人)。但是光荣地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你们是党的宝贵财富。”朱德举杯给大家祝酒时说:“这次南征、北返和中原突围,共走了二万七千里路,同志们辛苦了!”王震当即站起来谦虚地回答说:“没有,仅仅是二万二千里。”意思是说,此次长征不能超过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数字。</div><div><br></div><div> 这次长征,是南下支队为实现党中央创建华南抗日根据地的战略部署而进行的。在王震的率领下,自1944年11月10日从延安出发,至1946年8月29日胜利回到陕甘宁边区,历时658天。他们孤军深入敌后,跃进万里之外,本为兵家所忌.但南下支队面对几百万强大的敌人,枪林弹雨。万马丛中,却能锐不可挡,进得去,出得来,打不垮,拖不烂。他们跋涉2万多里,途经晋、豫、鄂、湘、赣、粤、陕、甘八省境地,共经过100多个县。一路上克服严寒酷热和高山大河等自然险阻,冲破敌人100多条封锁线,血战300余次,平均每两天打一仗,英勇地打败了日寇、汪伪和国民党的反动军队,在千百万人民群众中播撒了革命的火种。虽然部队几遭全军覆没的危险,但终能化险为夷,立于不败之地,既展现了该部能征善战的本色,更创造出我军历史上的一个奇迹。</div><div><br></div><div> (《环球视野》摘自2007年年11期《文史天地》)</div><h3><br></h3> <h3> 1948 年 9 月 19 日 马廷士和堂弟马辉(原名马善士)在石门市(现石家庄市)见面后留影。</h3><h3> 这对从江西出发,历经长征和抗日的兄弟驰骋疆场终于会面,马家叔伯兄弟四人,全部参加红军,马廷士的亲哥哥马潘士在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时牺牲。见面后时马廷士告诉马辉:其亲弟弟马清士(时任红军某骑兵连长)在红军过草地时壮烈牺牲。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