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随黄公望游富春山》

玉壶春赏

<h3>&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跨越三“界”的新鲜体验</h3><div>&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随想《随黄公望游富春山》</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毛 琦<br></div><div><br></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一部小剧场诗剧《随黄公望游富春山》,把我们牵进了一场跟一幅名画相关的跨界文化体验之中,很好,这是此前没有的新鲜感受。不敢不懂装懂,没有看懂舞台上的表演,关于这部据说有很多好评的作品的评价,确实有点困难。此前建立在传统观念之上的观剧经验在这里完全失灵,网络上有个热词叫“凌乱”就是我现在的感觉,或者还应该配上个心情复杂,不知所措的表情符号。</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那么可否换个思路,拉开镜头,把近景推成远景,将这个舞台作品置于一个大的文化景象之中,当作其中的一部分去理解,是否能有所领悟。</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首先,从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说起,这是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在80高龄之时完成的山水长卷。听台湾学者蒋勋先生从哲学、文学、音乐、美学等综合视角来对这幅画的解读,体悟其中阅尽世事,微中见著,放游旷古之幽思,而禅定苍山之一隅的生命交响,获得一种酣畅淋漓的崇高艺术享受。并且,这幅画不仅因画作本身的艺术价值而流传,还因为在画家身后,此画流转沉浮于各代藏家之手,演绎出众多的传奇故事。如今,断为两截的名画又意味深长地分藏在台海两岸,重叠出众多的人文内涵。</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翟永明的三十节长诗《随黄公望游富春山》因名画而生发,诗人沿着名画的线索出发,游走于历史和当下之间,思绪纵横古今,呈现出是一副别具风格的诗歌长卷。有人评论,翟永明的这首长诗是语言的尝试,结构的尝试,诗体上的尝试。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致敬,也包括对现实的一些思考。诗人走进历史,触摸当下,以现代思维会面古画,对谈人生,喟叹历史,制造了一种散淡的,跳越的,具象而又模糊的,有思考的意识流。</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舞台诗剧《随黄公望游富春山》又是建立在翟永明诗歌之上的新的艺术样式,舞台上用朗诵、相声、皮影、肢体语言等各种混搭的手段解读黄公望的画、翟永明的诗。不管喜欢与否,都该佩服作者大胆尝试和创新的勇气。我喜欢的是这三者之间建立的关系,不同的艺术样式,仿佛存在于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中的三个物体,一个依附于另一个,彼此独立又互相牵扯,可以把这种存在本身想象成一个有意味的现代三维艺术作品,给了我们一个立体的,跨界的审美视界。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文化现象。</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 近些年,戏剧舞台冒出了很多新东西,五花八门,令人应接不暇的新体验确实不少。想起在乌镇戏剧节看过的几台剧——姑且还叫他们为“剧”。有一部外国肢体剧叫做《OLEG! OLEG! OLEG!》,三个演员以各种姿势,各种造型循环往复地从舞台上通过,你能体会寒冷、衰竭、威胁,能感受到情势的逐渐紧迫但不能确切地讲清楚这是什么。《万历十五年》几乎等同于穿着戏装在朗读原著,极其单调的场景和粤语台词令人昏昏欲睡。还有一部肢体剧叫《孤儿》,取材自《赵氏孤儿》的故事,开演之前,演员走到等待入场的观众中间,与大家讨论赵氏孤儿的故事。开演之后,你不能认为这就是那个你知道的故事,几个演员在没有布景的舞台上穿练功服徒手表演,似杂技、体操或现代舞,身体不断地叠加造型然后又倒塌。事后回想,开演前演员与观众的交流也是这部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否则你更会一头雾水。还有一部剧叫《杂音》,单调的舞台,演员栖身一角,几乎用生活中的慢节奏来展示睡觉,梳头、洗澡,单调而重复,背景音噪杂难耐,加上故意含混的简单对话,有点挑战观众忍耐底线的故意。最看不懂的一部剧叫《热醒》,此前的几部还有舞台,《热醒》则把观众弄到一个搭了一些类似倾颓的阁楼,或脚手架一般的开放式空场中,没有座椅,场内任何一个地点都是舞台,表演的时候,演员到处跑,观众必须追着围观,表演前后没有逻辑关系,一会儿木架子上出来一个演员做出一些仿佛欲挣脱束缚的动作,一会儿缓缓行进的大风扇吹起水雾,罩着一个不断扭曲身体的女演员,一会儿几条大狼狗雄风猎猎地被牵着冲过。观众惊叹之余纷纷猜测这是在表现什么。当时,台湾导演赖声川也在现场,有人特意跑过去问,赖老师您觉得这部戏是什么意思,赖导两手交叠在身前,面容平静,带着一点包容的微笑,他说,我也在想这是要表现什么。</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制造这些先锋作品的人很多都是跨界人士,诗人、画家、设计师,或者其他。他们观念中没有戏剧游戏规则的羁绊,颠覆传统就在所难免。去这样的“戏剧”中寻找以往的观剧体验本身就有悖这些创新的初衷。是否可以理解,这些“剧”并没有要你看懂,你感受到的无聊、纳闷、烦躁、愤怒、屈辱也许就是这些“剧”要告诉你的东西。如果观众接受很好,不高兴也没关系。</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飘过上述感觉,回头来看小剧场诗剧《随黄公望游富春山》。它似乎没有上面所说的那些所谓的“剧”们走得那么远。这部作品从名画出发,以诗歌为表达载体,有着很强烈的文学色彩。它的表演还规定在一个叫舞台的地方,形式还装在一个叫做“戏剧”的外壳之下。但是,它也只是在用各种不同的手段朗读翟永明的诗而已,完全没有脱离诗歌文本而进入戏剧语境。</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 有情节有故事,有矛盾冲突有角色扮演,建立在故事和人物形象之上的意义附着是我们要寻找和体验的,被广为认知的“戏剧”的审美体验。诗剧《随黄公望游富春山》基本没有这些戏剧属性。所以称它为诗歌剧场,舞台表演诗,诗歌舞台或者化妆表演诗什么,是不是更合适。</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 看得出,导演希望用各种不同的,新颖的形式来解读翟永明的诗,但是这种舞台“解读”是否有助于理解诗歌,进而走近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还不好说。总体感觉,作品缺少前后一致的舞台风格和意境,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些零散的碎片,没有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领会的是一些模糊的意向,不明其意的肢体语言和猜不透的舞台造型。说这是创新可以,理解为简单艺术形式的简单拼接也可以。那些长布带子把演员兜来转去,是不是有点无病呻吟的矫情,用相声表演诗歌是不是有点用力瘙你痒处,又瘙不到地方的尴尬。我无法把这些表演跟诗歌本身传达的意境结合起来,更多的精力用于猜测演员的某个动作要表达什么意思。尽管其中有一段皮影表演表现了《富春山居图》的命运,似乎有了一些戏剧因素,但难以影响全局。所以看完演出之后,很有些脑子被搞乱的感觉。请原谅我的愚钝。</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 当然,时代发展到今天,多元共存,求新求变是必然趋势。如果我们能接受皮草配薄纱的混搭面料做衣服,能接受上衣露脐,裤子露腰穿衣理念,为什么不能接受这样混搭或者跨界的舞台样式呢?尽管它还很稚嫩,但新意难求也难做,这样搭来跨去的尝试,肯定是一件好事。不管你认同与否,《随黄公望游富春山》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舞台表演艺术的新鲜体验。所以,应该以包容的心态静观这种跨界的艺术尝试,让我们用赖声川的态度,平静地两手交叠在身前,带着一点浅浅的微笑,绕有意味地看着这些有意思的表演吧。</div><div><br></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nbsp;</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2016年12月8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