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仿佛是转眼,2016年已近尾声,2016第4期(冬季版)【知青.上海】即将发行。</h3><h3></h3><h3>按年初的设计这期封面是以北大荒的大花布作为版面点睛,东北大花布从土得掉渣到进入68届嘎纳电影节中国女明星的走秀服饰而弄潮时尚界,可想只要有创意没有什么不可以的。灰色的封面映显着雪融融茅屋坡顶、银闪闪树挂绒花、红盈盈大红灯笼的北国冬景,让下乡北大荒的你我有了穿越的感觉⋯⋯</h3> <h3>封底依然是封面的延续与呼应,灰色依然,大红花布依然,知"Z"青"Q"上"S"海"H"依然。</h3> <h3>下面是杂志的彩页</h3> <h3>以上是彩页选用,下面是部分文章的题图与内容索引,如果有兴趣可以在12月25日在铁路文化宫杂志发行日去现场领取并有文艺节目观赏</h3> <h3>……</h3><h3>……</h3><h3>1972年我在当卫生员,记得雨季的一天黄昏,天下着沥沥小雨。有人告诉我二愣子病得起不来了,让我上门给他看病。<br /></h3><h3>……</h3><h3>……</h3><h3><br /></h3> <h3>大兴安岭的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皑皑雪山,银装素裹,分外妖娆。银白的旷野,树冠上挂满了冰凌花,奇妙的自然景观----雾凇,蔚为大观,美到极致。</h3><h3> 天寒地冻的季节,冰天雪地的世界。零下四、五十度究竟冷到什么程度?</h3><h3>……</h3><h3>……</h3> <h3>...... 一夜暴雪竟有没膝深,深一脚拔一脚的踩着皑皑白雪,却是一番凛冽痛快的原始冲动,哥几个不约而同地冲向广袤的原野,竟然惊起野鸡无数。</h3><h3> 一声欢呼,大伙分头向野鸡追去。</h3><h3> 也是老天见眼,眷顾这帮荒漠穷爷。这野鸡又饿又冻了一夜,雪深无觅处,下脚无落地,又碰上了这帮真愁年夜饭的穷小子,活该倒霉。</h3><h3> 几个飞起落下,就再也飞不动了,雪深又不能跑,只好一头钻在草窠子里,只露个尾巴。这帮傻小子急追几千米,踉踉跄跄,气喘嘘嘘,脸红脖子粗的一下扑倒在野鸡身上,压得野鸡"呱、呱"直叫。</h3><h3>......</h3><h3>……</h3> <h3>江南的秋,很长。悄然无息变化,季节温婉流转。人若粗心,风中秋叶泛黄了,飘落了。你会对此毫无知觉。当今,一切都是快节奏地进行。唯独秋在江南,仍如旧时光里那般,驾着马车,缓缓地,慢慢地,笃笃定定,向深处走去。</h3><h3>……</h3><h3>……</h3> <h3>第一次听说凌霄是当年读《致橡树》。攀援的凌霄闯进了我印象中的花圃,记住的是她的攀援依附。直到移居江南,楼高12层,朋友运来一车土并带来一株苗,才第一次见到她弱小的模样。不过对她是不屑的,只因为她的攀援,心想,为何不是橡树。很快,她成长了,悬空中的阳台护栏成了她唯一的依靠,细细的蔓开始延伸,带着细碎的叶。渐渐地,蔓长得结实了一些,可是冬天来了,似乎一夜间她就休眠了。</h3><h3>……</h3><h3>……</h3> <h3>.......</h3><h3>……</h3><h3>新场古镇以盐繁荣,以盐建镇,得名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据明弘治年间的《上海县志》介绍:"新场镇距下沙九里,以盐场新迁而得名,赋为两浙之最。"作为下沙盐场的南场,是众多盐民用海水晒盐及交易的场所。南宋建炎年间(公元1128年前后)成镇之时,正值下沙盐场的鼎盛时期,这里歌楼酒肆林立,往来舟辑络绎不绝,商贾云集。富起来的盐商、盐民们相继盖房造屋,斗角飞檐的水上人家争奇斗艳,遂成为葱茏繁华之地,名声一度盖过上海县城,"浦东十八铺,新场第一镇"、 "小小新场赛苏州" 之美誉,不翼而飞。</h3><h3>……</h3><h3>……</h3> <h3>今年夏天我有机会走进北欧,北欧有维京人的海上传奇,有日不落的自然景观,有无穷尽的曲折峡湾构成旖旎的风光,更有高山瀑布与森林女妖的民间传说。这个女妖瀑布隐藏在挪威松恩峡湾的纵深处。</h3><h3>......</h3><h3>……</h3> <h3>父与子是一对天敌,儿子一生下来父亲就要制服他,以后就是漫长的拉锯,直至儿子的胜利而告终。但战争还要延续下去,儿子升级为爸,又被他将来的儿子打败,生生不息。</h3><h3> ——题记</h3><h3>一</h3><h3> 这段话是朋友在他的散文《父亲节随想》里写的,我当时看了觉得很有意思。</h3><h3> 我的祖父生了父亲,父亲生了我。三个人是两对父子的关系,情况又是怎样呢?</h3><h3>......</h3><h3>……</h3> <h3>父亲的故里也是一处古镇水乡,顺着弯弯的水路摇着小船就可以去到常州老城。</h3><h3></h3><h3> 本家的五代先祖是街上最大的旧吏人家,五品顶戴,咸丰年的进士出身,整个街上只有我们家有三级台阶和五进的院子。据说,那还是根据品级的规定,不是随意可以建造安放的。出大门往前几步就是一道向下的石阶,那里就是私家的官船码头。家祖出门就是在这里上船,而后由船夫摇船沿河而去,尽显了当时的官家派头......</h3><h3>……</h3><h3>…… </h3> <h3>今天看报,看到这幅题为《逍遥》的画,觉得天下老人若都有这个状态,一定健康长寿。</h3><h3>图有丰子恺漫画的风格,着墨不多,似拙实巧,看愚却智,端是传神。</h3><h3>宽大的芭蕉叶下,一寿眉长髯俱白的老翁正靠在一张椅上翘腿看书呢!</h3><h3>........</h3> <h3>这只是杂志内容的一瞥,欲想一睹杂志风釆,请等待发行阅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