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常德河街是武陵人留住乡愁、延续乡愁的地方,也是异乡人感受乡愁、牵动乡愁的地方。常德河街原来是指老常德城临近沅江岸边的几条旧名麻阳街、大河街、小河街的老街。是老常德靠近河运码头的最重要的商业区域。为还原老常德景象,让游客体验到清末民初的市井风情,将这个项目命名为常德河街。</h3><h3> </h3><h3> </h3><h3> 常德河街位于穿紫河东段,东起常德大道,西至紫缘路,南邻姻缘河,北连河街路。总用地面积约13.2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7.78万平方米,街区总长度约1500米,单体建筑211栋,商铺368间。这里是依据历史故事、文化、雕塑和建筑,以餐饮、文化、民俗休闲、住宿等为主,打造的集旅游、商业、文化、历史于一身的常德记忆古街。常德河街,是刘禹锡、杨嗣昌、沈从文、黄永玉等文化名人浓墨描绘的繁荣兴盛的大码头,是烙印在常德的“清明上河图”。</h3><h3><br></h3><h3> 码头边,撑着油纸伞的旗袍女子优雅地漫步;“挑码头”一根扁担挑着两只箩在老街上来回兜售;“嗨呦!嗨呦!”的号子声中,纤夫们弓背伏地吃力地拉着纤;留着长辫子的码头工人从船上扛下一袋袋货物,艰难地爬坡……时光仿佛穿越至民国时代,一幕以“河街文化”为主题的情景秀在常德河街小码头上演。演员们真实地还原了当时常德河街的场景,还原了码头文化,常德人记忆中的河街,回来了。</h3><div><br></div><div> 追溯常德河街,始于战国楚威王治下,成于明朝正德年间,盛于民国时期,毁于日寇入侵之时。</div><div><br></div><div> 2014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在穿紫河畔复原集文化、旅游、商业、历史为一体的常德河街。常德河街位于穿紫河东段,东起常德大道,西至紫缘路,南邻姻缘河,北连河街路,总用地面积约13.2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7.78万平方米,街区总长度约1500米,单体建筑211栋,商铺368间。</div><div><br></div><div> 重新打造的常德河街,以1943年的常德河街为原型,仍由麻阳街、小河街、大河街三段组成,严格依照历史文化恢复重建,各自特色分明。</div><div><br></div><div> 麻阳街,曾经一边是水,一边是城墙,这里住的全是麻阳人,因居住在沅江上游,而被称为“上河人”。麻阳街的经典是麻阳会馆,麻阳人经常聚集在这里“歌舞宴乐”。重建的麻阳会馆与鸳鸯走马楼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在众多的建筑物中显得格外亮眼。新建的麻阳街共有商铺47间,均为小型单边木结构房屋,一边靠城墙搭建,一边临河形成吊脚楼。目前,麻阳街的前期招商已完毕。这里将主要经营干货和全国各地风味小吃,如常德米粉、酱板鸭、麻辣肉、穿眼粑粑等,重现麻阳街昔日繁华之景。</div><div><br></div><div> 小河街,从上南门码头至下南门码头,路面由麻石和石板铺设,街两边的房屋多为木板房。民国时期的小河街,各种小商铺林立,邵阳人、湘乡人、衡阳人在街上做生意的很多,街上酒楼、客栈、戏场、茶馆众多,常年熙熙攘攘,嘈杂热闹,河岸街内上下灯火通明。</div><div><br></div><div> 新建的小河街长约260米,有商铺58间,建筑采用砖木结构,以1943年前的代表风格为原型,恢复当年的标志性建筑,包括南江楼和土地庙。街区将以小吃和特色餐饮相结合的形式,主要经营特色餐饮,如擂茶、肠子馆、火锅等。</div><div><br></div><div> 鸳鸯走马楼是小河街体量最大的一栋建筑,模仿湘西地区房屋建筑风格,楼四周为宽敞的栏栅走廊,还挂着“南江楼”的大匾,是常德洪帮头人的活动基地。当年,一楼为戏院、茶馆和加入帮会劳动者的临时留宿处,二楼是客栈和茶楼,三楼是帮会头目的窝巢。平日,鸳鸯走马楼总是歌舞升平,热闹非凡。凡来往的帮会人物,只要接上暗号,即可免费吃住,临走还会打发盘缠。鸳鸯走马楼虽然是帮会头人的巢窝,却推动了常德汉剧和常德丝弦等本土文化艺术的发展。为重现当年鸳鸯走马楼的盛况,届时有演艺集团来此进行艺术表演。</div><div><br></div><div> 大河街,河街中最繁华的一段,当年这里商贾云集,街的两边是各种商行、商铺及会馆,富商大贾居住的窨子屋多建造在这条街道。大河街里的商铺、商行主要经营桐油、木材、棉花、药材、金号、钱庄等,外国商人开设的桐油行、煤油行、轮船公司也都聚集在这里。大河街共有7个码头,包括下南门码头、小码头、木码头、驿码头、仁智桥码头、姜码头、三官殿码头,功能各异。当年的大河街,仅油行就有10多家,从常德码头收购的桐油,年收购量达30至40万担,常德曾是中国第二大桐油市场,仅次于四川万县,有“油码头”之称。</div><div><br></div><div> 现在的大河街,还原了1943年前的洋行、富商、店铺和住宅,如典型的美孚洋行、万寿宫、信义药材、恒裕油号等大型商铺。其建筑为砖混结构,设计有单开间、双开间、多开间,单体建筑有四合院和窨子屋。全长约900米的大河街,现有商铺257间,经营以特色餐饮、茶楼和古玩字画为主,其次是地方手工业优质产品,如铁器、竹器、木器和酿酒等。而与文学巨匠沈从文先生结下了难解之缘的平安客栈,也将再现在大河街内。</div><div><br></div><div> 回望百年常德河街,侧畔流淌着屈原的诗意涉江、流淌着善德苍翠、流淌着刘海狐仙的花鼓戏。如今,一个全新的常德河街重现在世人面前,让常德人在感受浓浓老常德风味河街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历史文脉和城市空间的完美融合,体会到常德城市发展建设的进步与活力。</div><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