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涅槃重生(下)

戴艺

<h3>  提起德国🇩🇪的二战,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也是一段纳粹德国从疯狂走向灭亡的历史。</h3><h3> 二战后全世界有良知的人们开始认真反思产生这一悲剧的根源。人们不禁要问,德意志,这个以理性、严谨著称于世界的民族,这个为人类贡献了贝多芬、勃拉姆斯、歌德、康德、黑格尔、普朗克等伟大思想家、哲学家和音乐家的民族,是怎样变得残忍而疯狂的呢?何以出现如此众多灭绝人性的刽子手。战后70年来,这样尖锐、深刻的诘问始终就没有停止过。这其中,不乏德国民众自己,今天我也姗姗来迟加入了。</h3> <h3>  希特勒是一位地道的独裁者和杀人魔王,当年身在这样环境下长大,是德国人民遭遇的悲哀,因为在闭关锁国的大环境下,伴随着你一生的也许只剩下愚昧、无知和冷酷无情。我也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所以至今那种切肤之痛,终身难以忘却。</h3><h3>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一个独裁者统治下的国家是怎样做到:为了达到巩固自己的政权,可以不惜牺牲人民的利益和生命,犯下丧尽天良的滔天罪行的? 于是我选择了到德国🇩🇪去寻找答案:</h3> <h3>  不久前去世的百岁老人周有光说的好:“鱼在水中看不清整个地球。人类走出大气层进入星际空间会大开眼界。今天看中国的任何问题都要从世界这个大视野的角度。光从中国角度是什么也看不清的。”</h3> <h3>  带着一本书上路,成了我每次的出国旅游选择。于是四月到台湾旅游,在《诚品书店》选择了《柏林》一书。其后收集资料,做计划攻略,一切都在为赴🇩🇪做准备。 </h3><h3> 九月份我终于带着许多思考和疑问踏上了赴德国🇩🇪之路。我要用自己的眼睛👀去了解历史的真相,用数据告诉你们,我所看到的一切。</h3> <h3>  位于德国首都柏林的《德国历史博物馆》就成了我寻找答案的首选之地。</h3> <h3> 1987年建成的德国历史博物馆,是基于1695年柏林军械库位置,也是柏林第一座巴洛克式大型建筑和菩提树下大街上最老的建筑。</h3> <h3>  当年刚刚成立德国历史博物馆的内容甚至超过了它本身:这要归功于东西德国的统一,原先德国历史博物馆不在这里,而是建在西柏林的国会大厦附近。当时,德国历史博物馆的设计招标刚结束,柏林墙就倒了,一年后的1990年,新成立的博物馆在东柏林的巴洛克建筑军械库中安了家。</h3> <h3>  知名建筑师美籍华人贝聿铭,在巴黎为卢浮宫建造了玻璃金字塔,在华盛顿为国家美术馆设计了引起轰动的东馆。现在,柏林又一次展示了一个2004年完工的正宗贝聿铭作品。那就是菩提树下大街最古老的历史博物馆建筑后门设计的大楼,螺旋式楼梯的玻璃中心柱蜿蜒在三个楼层之间,看上去就像是一个透明的蜗牛壳。</h3> <h3>  两座建筑将由一个地下通道相连。我们从后门进去展馆后,穿越了中间带的军械库室内空旷地后就进入展区。</h3> <h3>  在军械库的展区面积7500平方米,展出有8000多件历史陈列品,记录着历史上重要的政治事件以及社会、经济和人文历史的发展过程,主题为“两千年德国历史的图像和见证”。</h3> <h3>  一走进大厅,首先就看到采用影像动画片方式,再现了德国历史动荡而造成国土由大变小的年代。</h3><h3> 德国🇩🇪早在1748年就为普鲁士所夺取,而真正的“德意志帝国”建立还要等到1871年。在一战结束时后,由于德国战败,地区就被一分为三,东部被波兰割走,南部被捷克斯洛伐克占领(后来这部分也归了波兰),德国只剩下了西部。 </h3><h3> 两次大战战败,德国的东部领土再次被划给了波兰, 这片土地上的原住民即使没被赶走,也得被迫“人格分裂”了 ,战败的德国就是任人宰割的羔羊,划走你一点领土算个啥。不仅国土变小,而且数百万德国人死于战场,许多城市被盟军炸成废墟……这就是对在二战时期犯罪者的报应!</h3> <h3>  德国历史博物馆不是简单地复述历史,而是借助“见证物”证明历史,让观众体验历史。这些展品内容相当丰富,从中世纪的手抄本到土耳其包围维也纳时用过的帐篷,一直到前民主德国的Trabi车。最重要的是这些展品必须是原件。</h3> <h3> 在各个展厅里,都是以年代划分,演示了德国🇩🇪历代的变迁。</h3><h3> 说起德国🇩🇪的历史,最使人痛恨的莫过于,在经历了一战的战败后,能在短短的时间里迅速崛起后,又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演绎了历史上最大的惨烈悲剧。</h3> <h3>  导演这场悲剧的就是杀人魔鬼希特勒,你可以简单地把他想象成一个疯子,但你却不能简单地将那七千万优秀的德国人想象成一群傻子!解读这一切,需要让我们重新走进那段铭心刻骨的历史悲剧中。</h3> <h3>  经历了一战魏玛共和国政权的战败,导致德国不仅仅输掉了战争,而且背负了巨额战争赔款,将整个德国永久地拖入了无比沉痛的债务当中。 </h3> <h3>  此时一个名为“德国国家社会工人党”(简称纳粹党)的组织出现了,一个开始只不过是小党无足轻重,后来退伍的阿道夫.希特勒加入了该党,并凭借自己的领导和鼓吹才能逐渐成为该党的党魁。<br></h3> <h3>  到了1929年,整个世界都是黑暗的,因为美国股灾,将整个世界的经济,尤其是美洲和欧洲的经济拖入了大萧条当中,德国也未能幸免,加之德国先前的巨额战争赔款,人民更是不堪重负。此时的德国经济急转直下,1930年,德国失业人口达到200万,1932年飙升到600万。可以说,美国的股灾是压倒魏玛共和国的最后一根稻草。</h3> <h3>  此时的局势为天才加魔鬼希特勒提供了展示其非凡才华的契机。他立刻抓住这个天赐良机,代表的纳粹专打经济牌,迎合了广大人民的需求,在1932年的大选当中,纳粹以37.4%的支持率一举击败对手成为德国第一大党派。<br></h3> <h3>  希特勒开始实施发展经济规划: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税收、扩大国债和实行通货膨胀 。大规模的军事采购和订货。剥夺犹太人的财产,全都转到纳粹党魁手中。 淘汰中小企业,把数十万手工业者及小商人骗入军事工厂服苦役。全面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大力兴办公共工程、建筑公路、高速公路;修建公共建筑物与住宅、开垦荒地与改良土壤、整治河道、开凿运河和架设桥梁、修复和更新铁路设备。大力推行社会保险制度,提高国民的社会福利。 扩大职工的有薪休假制度,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和劳动环境……</h3> <h3>  希特勒不仅在德国修建了世界第一条高速公路,完成了全国高速公路网络的建设,还重新整顿了国内的重工业基础体系,关键是还装备了一只世界上先进的军队。</h3> <h3>  此时德国🇩🇪各大城市纷纷进入工业大发展阶段,柏林也不例外。当时还是一座小作坊的西门子,在这里成立;奔驰最古老的一座工厂,也建在这里。源源不断地带着创意和梦想来到这里,不论文化还是人口,这座城市的多样性令人兴奋。</h3> <h3>  希特勒和他的纳粹党使得二十年前惨败的德国,又重新崛起成为欧洲大国。从1932年到1937年,德国国民生产增长了102%,国民收入也增加了一倍,创造了德国经济恢复的奇迹。</h3> <h3>  仅仅5年的时间,希特勒把德国从战争赔款的沼泽地中带领出来。这样的一个天才,这样的一位伟大的领袖怎么会不受人爱戴和尊敬?因为是他让这个日耳曼民族重新站立起来。</h3> <h3>  此时的希特勒个人威望已然达到了顶峰,只要在公共场合露个脸,举手礼,就已经有成千上万的民众和青少年如痴如醉一般迷恋这个神一样的人物。</h3> <h3>  由此可见当年德国人对纳粹的选择以及信任和支持,并不是今天所谓的正统历史当中所记载的,是建立在洗脑和欺骗上的。实则是,希特勒带领纳粹拯救经济危机下的德国的表现,以及德国老百姓得到的实实在在的经济实惠,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实在的东西,远比那些宣传更具说服力。</h3> <h3>  历史资料显示:是德国民众用选票将希特勒送上了权力的宝座,此后就有了大量的普通德国人参与了对犹太人的迫害和屠杀。其中的原因除了他们享受到了希特勒实施的经济发展成果外,还应该归功于另一位‘’功臣‘’戈培尔。</h3> <h3>  纳粹时期,戈培尔担任了纳粹德国时期的国民教育与宣传部部长,擅长讲演,被称为“宣传的天才”、“纳粹喉舌”,以铁腕捍卫希特勒政权和维持第三帝国的体制,被认为是“创造希特勒的人”。</h3> <h3>  1921年戈培尔于海德堡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33年,希特勒及纳粹党执政后,他被任命为宣传部长。戈培尔直至最后一刻始终陪伴在希特勒身边,在希特勒自杀不久后,戈培尔在毒杀自己的六个孩子后随即自杀。</h3> <h3>  纳粹德国常常被人贬为极权国家。何谓极权?最通俗的诠释就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权利无所不管。</h3> <h3>   戈培尔对新闻的管制,细致入微。当过驻德记者的夏伊勒这样写道:“每天早晨,柏林各日报的编辑以及德国其他地方的报纸的记者,都聚集在宣传部里,由戈培尔博士或者他的一个助手告诉他们:什么新闻该发布,什么新闻要扣下,什么新闻怎么写和怎么拟标题,什么运动该取消,什么运动要开展,当天需要什么样的社论。”</h3> <h3>  1936年,夏伊勒在日记里就提到,因为偶尔把戈培尔每天向新闻界下达的一些密令副本给过外国记者,德国《波森日报》的一位先生被判处死刑,后来又被减为无期徒刑。纳粹当局只算政治账,不算经济账。在戈培尔看来,“灌输纳粹党学说比工人们的生产更重要”。</h3> <h3>  控制住意识形态就掌握了喉舌的命脉,于是在纳粹的控制下,报刊、杂志,文化艺术成了权力的婢女,几千万德国人能够看到什么样的美术作品、文学作品、戏剧电影,能够收听到什么样的广播,看到什么样的新闻等等,这一切都取决于纳粹党的好恶,堂而皇之的旗号就是:“反对伪造我们的历史,玷污历史伟人,捍卫我们往昔的尊严!‘’</h3> <h3> 在宣传攻势上,戈培尔博士真可以与发展经济的天才希特勒相媲美。</h3><h3> 他还有一系列坦率简短有力的总结。</h3><h3>1、“我们的宣传对象是普通老百姓,故而宣传的论点须粗犷、清晰和有力。”</h3><h3>2、“真理是无关紧要的,完全服从于策略的心理。”</h3><h3>3、“我们信仰什么,这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只要我们有信仰。”</h3><h3>4、“宣传的基本原则就是不断重复有效论点,谎言要一再传播并装扮得令人相信。”</h3><h3>5、“群众对抽象的思想只有一知半解,所以他们的反应较多地表现在情感领域。”</h3><h3>6、“如果撒谎,就撒弥天大谎。因为弥天大谎往往具有某种可信的力量。”</h3><h3>7、“大众传播媒介只能是党的工具,它的任务是向民众解释党的政策和措施,并用党的思想理论改造人民。”</h3><h3>8、“宣传是一个组织的先锋,宣传永远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h3> <h3>  9、“宣传如同谈恋爱,可以做出任何空头许诺。”</h3><h3>10、“即使一个简单的谎言,一旦你开始说了,就要说到底。”</h3><h3>11、“谎言重复千遍就是真理。”</h3><h3>12、“报纸是教育人民的工具,必须使其为国家而服务。”</h3><h3>13、“报纸上的言论,应当趋于一致的目的,不能被出版自由的邪说所迷惑。”</h3><h3>14、“报纸的任务就是把统治者的意志传递给被统治者,使他们视地狱为天堂。”</h3><h3>15、“人民大多数比我们想象的要蒙昧得多,所以宣传的本质就是坚持简单和重复。”</h3><h3>16、“必须把收音机设计得只能收听德国电台。”</h3> <h3> 如果几年前,说起《没有了祖国,你什么都不是》”大家还很陌生,但是到了2015年9月后,国内有许多人就能在微信上都见过类似这样将‘’祖国=政党=伟大领袖‘’的标题文章。它就是出自戈培尔博士最著名的言论。其煽动国民爱国、爱纳粹、爱希特勒的诱惑力超乎想象,为当年在德国🇩🇪许许多多无知的百姓们纷纷参与了反犹太人屠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源于这个标题文章,我来到柏林,寻找真相。)</h3> <h3>  1943年2月8日,戈培尔在玻璃体育馆的演讲,赢得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当戈培尔对听众说:“你们愿意打一场总体战吗?如果有必要的话,你们愿意打一场比我们今天所能想像得到的更为全民化更为极端化的总体战吗?”听众报以狂热的回应:“愿意!” ……</h3> <h3>  可在离开讲台时,戈培尔却对心腹说:‘’这些听众真是一群白痴,“假如我对这帮家伙发问,是否愿意从哥伦布大厦的楼顶上往下跳的话,他们也同样会吼‘’愿意’的。”</h3><h3> 其实,对戈培尔的演说,每个人都必须欢呼雀跃,一副十足的脑残模样。结果,德国🇩🇪公民就这样被当局当猴耍了,还觉得自己是爱国的。</h3> <h3>  相比戈培尔部长心里也清楚,谎言重复一千遍,也不会成为真理,但谎言如果重复一千遍而又不许别人戳穿,许多人就会把它当成真理。因为谎言的陷阱到处都是,人们不掉进这个陷阱,就会掉进那个陷阱。</h3> <h3>  历史是大人物创造的,但在大人物背后却站着千千万万小人物,他们是纳粹统治的民众基础,没有他们历史就没有体积。</h3><h3> 于是一场无法避免的灾难在如此强大的经济发展和马力十足的宣传机器旋转下,在德国🇩🇪上演,并波及全世界。</h3> <h3>  虽然在德国🇩🇪迫害犹太人的事件很早就不断发生,但是到了1941年~1945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德国🇩🇪历史博物馆内也展示了许多残害犹太人的资料,但在另外一处的博物馆内资料,却更加触目惊心。</h3> <h3>  这就是《恐怖地形图博物馆》, 它位于柏林尼德尔克尔新纳大街,这里曾经是纳粹德国时期(1933年至1945年)盖世太保、党卫军和帝国安保部总部。</h3> <h3>  1945年遭到盟军的猛烈轰炸被夷为平地;1990年柏林墙倒塌后,在这个遗址上建立了“恐怖地形图博物馆”。</h3> <h3>  博物馆是一个单体灰色方形建筑,里面展览的是有关纳粹恐怖年代时期的资料,有两万七千多件,其中不乏大量迫害犹太人的照片,许多照片都是我第一次见到。</h3> <h3>  纵观历史发展,其实反犹不是纳粹的专利,早在中世纪时就开始了,此后在很长的时间里,整个欧洲社会都普遍存在虐待和迫害犹太人的现象,而且这种歧视和迫害贯穿从政治领袖、宗教人士、知识精英到一般民众的各个阶层,当时欧洲的几个主要国家在反犹问题上均有斑斑劣迹。</h3> <h3>  为了蛊惑人心,欺骗德国广大民众,希特勒利用历史上宗教的因素,为其灭绝犹太人创设了广泛的社会基础,煽动复仇主义情绪,并把这种情绪转移到犹太人身上。</h3> <h3>  为了巩固对民众的思想统治,纳粹强调的都是一些非智性的品格,诸如忠诚、纯洁、劳动、简朴和爱国主义等,并把喜欢思考的知识分子看成是不可靠的、有危害性的阶层,而愚弄没有思考能力的大多数百姓。</h3> <h3>  同时希特勒打着当时在德国流行的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块招牌,宣扬德意志民族是优秀民族,把犹太民族视为劣等民族。 宣传说通货膨胀是犹太人造成的;报纸上整天告诉他们,“犹太人是世界资本家”,“犹太人统治着英国”,“犹太人控制着俄国”。偏见使他们只相信官方媒体的宣传,而不是相信事实。<br></h3> <h3>  对德国的左翼分子和底层民众,希特勒给他们描述了犹太资本家榨取的巨大财富。(这句话你一定很熟悉吧:为了解放劳苦大众,就要打倒剥削阶级。)对德国的右翼分子和工商界,希特勒利用了他们对共产主义的恐惧心理,给他们讲述了一个秘密:共产主义运动其实是操纵在犹太人手里的。你看马克思、拉塞尔、伯恩斯坦、李卜克内西、卢森堡、托洛斯基……这些共产主义领袖们有没有什么共同点?GOOD!答对了,他们都是犹太人!这些犹太人已经建成了“犹太——布尔什维克主义”阵线,阴谋征服世界。于是,德国的富人明白了:哦,MYGOD!原来是犹太人要害死我们!</h3> <h3>  对骄傲而落魄的军界人士和爱国愤青,希特勒向他们揭露了一个惊天大阴谋:德国的战败是犹太人一手策划的!从而摧毁德意志民族……。于是仇恨的火焰被希特勒点燃,德国社会最强大的势力——政界精英、富裕地主、普鲁士军官团、退伍士兵,满怀着对祖国强烈的爱和对犹太人强烈的恨,坚定地登上了希特勒的战船。</h3> <h3>  至此,源远流长的种族歧视和偏见、清算一战罪魁祸首的熊熊怒火、对理想世界的强烈憧憬,在德意志的土地上汇集成了汹涌澎湃的滔天洪水。勤奋耕读的学子们冲出了课堂,兴奋地砸碎了犹太人的门窗;多少年一本正经的绅士,愤怒地夺下了犹太邻居的钥匙和皮包;一个个普普通通的教师、医生、工程师义无反顾地披上了党卫队的军装,将犹太人赶进了集中营并平静地打开了毒气室的阀门。终于,这股洪水裹挟着德国,这个创造了《德国民法典》的民族,这个世界上第一个普及义务教育的民族,冲进了罪恶的深渊。</h3> <h3>  七千万人德国人的烈焰,以正义和爱国的名义,吞噬欧洲犹太人六百万条鲜活的生命。推行了一整套疯狂的反犹灭犹政策,造成人类历史上一个民族屠杀另一个民族的罕见浩劫。</h3> <h3>  这场浩劫,可以说是犹太人经历过的最大灾难。据战后统计:截止到1945年,波兰原有350万犹太人只剩下7万余人,荷兰的14万犹太人只剩下3.5万人,罗马尼亚的65万犹太人仅剩下25万人,而德国和奥地利的33万犹太人仅有4万人生还,希腊的7万多名犹太人仅1.6万人幸存,在乌克兰有90万犹太人命赴黄泉,白俄罗斯的24.5万和俄罗斯的10.7万名犹太人也成为纳粹灭犹的牺牲品,捷克斯洛伐克的35.6万犹太人仅剩下1.4万…… </h3> <h3>  欧洲600万犹太人成为希特勒屠刀下的屈死鬼,其中还包括100万儿童。整个世界当时三分之一的犹太人成为纳粹种族主义学说的牺牲品。</h3> <h3>  与德国历史博物馆相比,恐怖地形图博物馆真的很小,但是在这里展出的资料,特别是对犹太人的迫害与屠杀的照片,张张都令人发指。难怪在进入博物馆的导游图中特意提到,馆内的这些照片不宜孩子们观看。</h3> <h3>  迫害犹太人,将他们挂牌游街,剃头的照片,虽然都是我第一次看到,但是却是那样的熟悉。</h3><h3> 是的,见过,在五十年前!顿时我感觉自己身心是如此的压抑、难受与悲愤!</h3><h3> 难怪有人曾这样描述: ’‘恐怖地带‘’(也称恐怖地形图)非常准确地概括了人们在这里参观的感受,那不是来自视觉上的,而且来自心理上的。‘’ <br></h3> <p class="ql-block">  那是一个丧心病狂的年代,我母亲受到迫害的情景历历在目,被挂牌游街、被剃头,手法如此的相同,但是相比之下,这些犹太人还能够坐着被剃头;挂牌游街时,他们的脸还是干净的,头上也没有带着高帽子。</p> <p class="ql-block">  而我的母亲遭遇的却是跪在地上被人剃去了半边头发;游街示众时,脸上被涂抹上了墨汁;头上戴着是高帽子;我的发小们的父辈遭遇的不仅仅只是以上的待遇,还加上了:有的手里高举着深重的大木棒游街;有的在脖子上被悬挂着铁丝网制作的早期擦脚垫,被压倒大街游街,不久他就昏倒过去了……这些都是我亲眼目睹的场面,至今想起,还会流泪!</p><p class="ql-block"> 在那个丧尽天良的年代,受到如此迫害又何止这些呢?那是举国上下,一片哀鸣……</p> <p class="ql-block">  一个国家的进步总是要经历了无数次磨难才能浴🔥重生,回顾往事,有多少家庭遭受过迫害:反右运动;大跃进;三年困难时期的大饥荒……一直到达登峰造极的文革年代,一次次灾难降临在中华大地上,从地方到中央,就连曾经戎马生涯的功臣、将军、国家领导人都没有逃过……</p> <p class="ql-block">  如果说德国经历了独裁者希特勒发动的二战,他没有涂炭自己本民族大多数人民,但是却使得德国人民丧失了良知,去屠杀了另一个民族犹太人。可是我们确是发生在和平年代,不惜发动一场场灭绝人性的阶级斗争运动,让本民族同胞去残害自己的同胞,甚至是自己的父母、丈夫、妻子……</p> <p class="ql-block">  此时我要做的事就是:‘’ 当人们发现被蒙骗,就会产生追求真相的强烈渴望。当得知真相多年被掩盖、被歪曲,人们就会不顾一切地去挖掘它、揭露它、传播它。‘’</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在网上搜寻《独裁者》的名词注解:</p><p class="ql-block"> ‘’独裁者在现代社会基本上与恶人是同名词,按现在世界的状况可能今后也会越来越少。</p><p class="ql-block"> 作为DCZ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条件:首先,要有高超的统治能力,为了保持高度集中的权力,一定要有政治手腕并能残酷地对待反对者;其次,要有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有很强的感召力去蒙骗百姓们,这样才会有很多追随者;第三,要有治理国家的能力,经济搞不好,统治不会长久,所以打着振新经济,为民造福,就成了口号;第四,要有很强的军事能力,无论对内对外……‘’</p><p class="ql-block"> 所有他一旦遇到政权危机之际,或是要实现消灭另一民族人民时刻,他们可以不择手段,不惜丧失文化、道德,人性,甚至牺牲全国人民的利益和生命,去实现自己的目的。</p> <h3>  此刻我的身后是一段柏林墙废墟, 前方就是恐怖地形图博物馆。我庆幸今天在这里找到了多年来,一直想追寻的答案:什么叫独裁者与魔鬼!<br></h3><h3> 我知道,如果没有儿时的那段刻骨铭心的记忆和经历,今天我就不会站在这里的;我庆幸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免遭父辈们的磨难;我更感谢今天的祖国,打开了闭关锁国的大门,让我能够走出国门,去外面的世界寻求真理。</h3> <h3>  走过了八个博物馆后,下一站就是奔向距离柏林一个多小时的波茨坦。</h3> <h3>  波茨坦是勃兰登堡州的首府,这里有18世纪德意志的王宫园林~无忧宫;如诗如画的湖泊与河流、宫殿和花园,使得波茨坦及其周围的环境令人难以忘怀。</h3> <h3>  这里山水虽美丽,但是不如采琪莲霍夫宫有名气,这里在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期间,举行过声震寰宇的波茨坦会谈。</h3> <h3>  这座与其说是宫殿,还不如称其为英国式的官邸,是霍亨索雷伦家族的末代王子威廉及其家人居住地。宫门前有个圆形花坛,中间是个由红色天竺葵花组成的五角星。据说,它是当年波茨坦会议举行前夕,斯大林指示设计建成的。</h3><h3> 现在会议大厅,斯大林的工作室和会客室以及杜鲁门、丘吉尔的工作室均开放展出,供人参观。</h3> <h3>  1945年8月2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这座建筑物内签订了有关处理战后德国原则的《波茨坦协定》。前苏联的斯大林、美国的杜鲁门、英国的丘吉尔代表本国,签约的地方在进大门的正面大厅内。厅内中央一大圆桌上插放着苏、美、英3国国旗,绕桌分放3把大扶手椅,靠窗一把为斯大林的座位,其余两把为杜鲁门和丘吉尔所坐。每把扶手椅之间放着4把靠背椅,是与会的3国高级官员的位置。</h3> <h3>  经过各国领导人的争论与协商,在一些主要问题上达成了协议。关于苏、美、英、法4国占领德国的基本原则是:应使德国非军国主义化、民主化,肃清纳粹主义,消灭垄断集团,重建德国经济。同时签署的《波茨坦会议议定书》中,包括设立军事法庭审判战犯的条款。</h3><h3> 茨坦会议是三大国首脑在战争期间召开的最长的一次会议,也是最后的一次会议。这次会议对于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具有重大意义,并就战后许多重大问题达成了协议,从而确立了战后世界的政治格局。 </h3> <h3>  在《恐怖地形图博物馆》里展出了纽伦堡审判的照片。</h3><h3> 1945年11月20日上午10时不到,3组辩护律师相继走出电梯,走进纽伦堡审判现场,一个精心准备的国际法庭。审判席上,4位来自不同战胜国的法官端坐在那里。21名纳粹战犯被告坐在被告席上。旁听席上挤满了人,250名记者在现场飞快地记着笔记,全世界都在注视着这个审判。</h3> <h3> 经过218天的审判,最终有18个纳粹分子被判以“战争罪”和“反人类罪”,其中11人被判处死刑。对德国来说,纽伦堡审判是黑暗历史的结束,也是同纳粹的过去划清界线的开始。</h3><h3> 战争也让德国在经济上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具统计,二战后的60年来,德国支付给受害国的各种赔偿高达640亿欧元。</h3> <h3>  有人说,德国是个奇妙的国家,他要么考问世界,要么拷打世界。在他的建国道路上,一直充满了曲折和艰辛,人只有在逆境中才会去反思自身的价值,在泥泞中重新站起!德国就是这样走来的,成为为了姗姗来迟的强者。</h3> <h3>  2005年5月10日, 一座由官方投资修建的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群,屹立在柏林的政治与行政中心。这一地区不仅是前纳粹德国的权力统治中心,如今也是距德国联邦议会和总理府等国家机关仅咫尺之遥。</h3><h3> 事实上,纪念碑的建立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整个构想从提出到计划成案,最后正式完工开放,历经17年之久 。</h3><h3> 1988年,德国一位名叫Lea Rosh的女性新闻工作者提出动议,要求在德国首都为纳粹统治时期的被害犹太人建立一个历史性纪念物,以让世人透过直观的方式,永远牢记纳粹罪行。</h3><h3> 经过十余年的争论,德国联邦国会最终于1999年以压倒性多数票通过建碑决议,并拨款2760万欧元建立这一纪念碑。</h3> <h3>  这座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纪念碑终于向世人揭开了沉重的面纱。当我们来到这里,一眼望去的是由2711根长短不一的灰色碑柱组成,黑灰色的石碑如同一片波涛起伏的石林。整个纪念碑群没有一般纪念性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由水泥碑群组成波浪般的网状通路可供参观者任意穿行。</h3> <h3>  徜徉在水泥块间由小方砖铺成不足1公尺宽的狭小通道,踏在同样是波浪般起伏的地面上,无论是向上方仰望,还是环顾前后左右,人们感受到的是某种难以言喻般被冰冷的水泥石块挤压的窘迫。</h3> <h3>  纪念碑是一个开放的艺术作品,设计者艾森曼解释其设计思想时说,他的设计所要传达的是一种被撕裂的感觉,如同在奥斯维辛灭绝集中营内无数儿童从他们的父母身边被纳粹强行带走一样。他将纪念碑群视为一个「静默之地」,是在提示着人们,请从繁忙的现代社会中停歇下脚步,去看看战争的残酷和人类的善恶本性。</h3> <h3>  在这个地方建立揭露德国过去最不堪与晦暗历史的纪念碑,不仅需要非同寻常的道德勇气,同时也体现了非同寻常的反省与自觉诚意,在不断洗刷曾经罪孽的同时,今天的德国已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并成为当今国际舞台上越来越重要的政治力量。</h3> <h3>  德国首都柏林并不光鲜亮丽,走在这里的大街小巷,多数看到的是方方正正的建筑和笔直的街道,只有少数遗迹能让人联想起曾经的辉煌。</h3> <h3>  如果说作为历史最深处的战争记忆,应该是矗立在德国柏林火车站前方的威廉皇帝纪念教堂,这也是二战后,柏林仅存的稀有遗迹了。</h3><h3> 它建于1891年到1895年,是威廉二世皇帝为纪念他去世的祖父——德意志帝国首位皇帝威廉一世而下令建造的。</h3><h3> 今天更多的人称它是“断头教堂”:因为在二战时期,它在轰炸中失去了屋顶。</h3> <h3>  1941年11月22日晚,威廉皇帝纪念教堂被飞机✈投下的炸弹击中,高耸的教堂尖顶被削掉,象缺了嘴的破瓶口一样仰着,地面教堂大厅部分整个被掀了顶,以至于原本高113m的塔只剩下68米了,而教堂外的时钟至今还凝固在被炸时的那个年代。</h3> <h3>  战后,出于安全的考虑,政府计划拆除残破的塔楼,但是百分之五十的柏林人认为应当保留残迹,作为对历史的警示。</h3><h3> 于是一座可以使用的新教堂⛪️拔地而起。现代的建筑在任何城市都可以兴建,唯有这个残破的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这就是德国🇩🇪人创造出的骄傲。</h3> <h3>  这座1961年新建的教堂最显著的特色,是由超过3万块切割成不规则的小块玻璃窗组成,嵌入混凝土铸成的墙壁格子中。玻璃碎片将照射上来的光线折射出去,产生宝石切割般的效果。</h3><h3> 夜晚教堂被彩色光照亮,而白天折射后的阳光呈现蓝色透入教堂内室,发出耀眼夺目的光芒。如今,这座重要的战后现代风格纪念建筑,成为柏林的标志之一。</h3> <h3>  这个教堂承载了太多德国的当代历史!从威廉一世皇帝时的辉煌景象,到二战中被炸成废墟,再到战后旁边另外修的新教堂。</h3><h3> 凡是有损于民族形象的任何事与物,本都应遮蔽隐藏起来,可谁能想象,六十年过去了,这座受伤的残疾教堂却依然静静地矗立在柏林市中心,是什么精神驱使柏林人这样做呢?答案就在新的教堂塔顶上刻下的一句铭文:‘’你的城市毁于战火,但是我的救赎之路将永远存在,并且我们的正义永不失败。‘’ 多么了不起的德意志民族情怀!</h3> <h3> 德国的宗教革命家马丁路德曾经说过一句话: “即使我知道整个世界明天将要毁灭, 我今天仍然要种下我的葡萄树”。 这句话充分显示了德国人的恪尽职守、 不肯苟且的精神。</h3><h3> 他们即使低下头也不会变得消沉;当他们处在凄惨的境地,还能想到在桌上摆设一些花,因为他们坚信,只有不屈,才能在废墟上重建家园。</h3><h3> 这就是德国,一个外冷内热、集傲慢、自负、狂热、勇敢、诚恳、死板、严肃、苛刻、勤奋、反思于一身的神秘国度。</h3> <h3>  虽然这是一个充满历史氛围的地方。其实如今在柏林还能寻找到二战时期留下的遗迹,已经很难了。当你每跨出一步,都可以察觉到它的历史精神,但是那些只是与你相遇的鬼魂而已,你根本看不到、也碰触不到什么。</h3><h3> 当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了离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不远的;自1945年1月希特勒在此生活至4月30日自杀地时的地堡时,眼前除了一位老师在向学生介绍一张表示地堡示意图外,其余什么也看不到了,真是令人失望。</h3> <h3>  ‘’元首城堡‘’没能看到,但是眼前的这几块水泥板却真是当年柏林墙留下的遗迹,不同的是上面画满了彩绘。</h3><h3> 这片过去是位于两条界墙之间的无人地带,但在二次大战中,遭到严重毁坏。由于它地处美、英、法、苏管辖区的交界处,并有柏林墙横穿广场,使这繁华一时的城市中心,在战后被沦为没有人烟的隔离区。</h3> <h3>  当我抬头望去,发现就在这些遗址四周,都是繁华的大楼,这里就是柏林最有名气的波茨坦广场,它位于勃兰登堡门和德国国会大厦附近,曾经在一个多世纪前,这里就是欧洲最繁忙的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却被彻底摧毁成为废墟,随后在冷战时期,柏林墙在其原址上设置了人为的屏障,将其分为东西两半……</h3> <h3>  在东西德重新统一之后,今天这里又恢复了往日的辉煌,成为新的核心和新柏林最显著的标志。</h3><h3> 波茨坦广场周围全是由知名建筑师设计的宏伟建筑,几乎集中了柏林所有的高楼。最引人注目的要数索尼中心,它以其七栋大楼环抱在一起的独特造型紧紧抓住游客的眼光,不仅是游客,连柏林人也会被波茨坦广场的魅力所吸引。</h3> <h3>  波茨坦广场是新柏林最有魅力的场所。其引人注目的建筑集餐馆、购物中心、剧院及电影院等于一身。柏林的周末各大商店都是关门的,可是今天是周末却敞开了大门。</h3> <h3>  原来这天的 10.3日是庆祝柏林墙拆除、东、西合并的庆典日,所以才让我们在途中路过波茨坦大街时,有幸地体验了德国🇩🇪人是怎样庆祝自己的节日。</h3><h3> 如此高雅的场面,让我亲身第一次见到国际范儿十足的柏林人,音乐🎶歌声、欢声笑语不时环绕在商场的上空,也感染着我们这些听不懂德语的老外,这就是柏林一直不缺少人们宠爱的魅力所在吧。 </h3> <h3>  德国作家彼得·施耐德在他的新书——《今日柏林:一座后柏林墙时代的城市》这样描述:‘’柏林不是一个以历史悠久、古迹遍布而见长的都城。它没有罗马的竞技场、伦敦的西敏寺,更没有巴黎的罗浮宫或埃菲尔铁塔。柏林靠的是那堵隔绝共产集权、民主自由两个世界的柏林围墙而闻名于世,那恰恰象征了这个城市从普鲁士、德意志帝国、二战、冷战、分裂、再统一,不到两百年,但剧力万钧且血泪交织的历史。‘’</h3> <h3>  柏林,这座经历过了百年沧桑、而今又涅槃重生的城市,是那样深深地吸引着我们,以至于在短短的六天里,能不辞辛劳、有时甚至是拖着行李箱,依靠着手中谷歌地图导航,以每天步行近十公里,在历史与现实中穿梭,直到离开时还意犹未尽。同时也留下了许多遗憾~柏林爱乐厅、安妮法兰克中心、索尼中心、夏洛腾城堡🏯都是与我们近在咫尺,却因为没有时间的缘故擦肩而过了。其中最遗憾的要数柏林墙纪念地,因为在那里,曾经上演过一幕幕挥之不去的悲歌。</h3> <h3>  就要对柏林说声再见的前一天,从波茨坦赶回柏林时,已经快到夕阳西下时刻,我们奔向最后一个景点~时尚文艺与历史沉重感相融合的柏林《东边画廊》。</h3><h3> 它位于柏林东火车站附近,是柏林保留至今最长的一段柏林墙,曾经是冷战的标志。在经历了28年东西分裂后,柏林墙被推倒,不久一些著名的喷画艺术家在长期保留墙段的东侧开始作画。 </h3> <h3>  1989、1990年间,来自21个国家的180位艺术家在长达1316米的柏林墙残迹上进行涂鸦创作,讲述着这堵墙当年的点滴故事,借以表达对冷战结束的喜悦以及对民主和平的向往,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有《兄弟之吻》、《祖国》等。</h3><h3> 1991年,这段柏林墙被列为保护建筑,成为《东边画廊》旅游景点,供无数的游人瞻仰缅怀。</h3> <h3>  沿着《东边画廊》往前走不远就是一个公园,站在这里向远处望去,不时可以看到游船轻轻地划过那些古老建筑、岸边酒吧、政府驻地或者中央火车站,静静地感受这座城市的迷人风景,享受惬意的浪漫时光。</h3> <h3> 都说有水环绕的城市总是温婉且多情的,而在柏林就有条穿城而过的河, 她发源于捷克自东向西最终奔流入北海的著名河流~施普雷河,</h3><h3> 此时夕阳渐渐地落下,撒下了一路淡淡的余辉,映红了柏林的上空和川流不息的施普雷河……</h3> <h3>  从德国回来有三个多月了,为了能准确地表达我在柏林的所见所闻,除了在柏林拍下的大量照片和网上查找外,还必须要有真实、客观,准确、以理服人的资料。于是我又购买了大量有关二战的书籍(是国内正规出版社出版的)阅读参考,恶补了在那个荒唐年代无法开课,或是故意回避的历史知识。以至于后来接到当当网的📨:祝贺你,一个月来成为当当网购书前一万名者。</h3> <h3>  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我终于完成了美篇《柏林~涅槃重生下》,也使我从感性到理性得到了又一次升华。</h3><h3> 在制作编辑的过程中,让我再次回顾了那个疯狂的年代,虽然离今天是如此的遥远,但是在看到独裁者希特勒治国安民,以及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控制,蒙骗百姓的过程中,处处都感觉是那样的‘’亲切‘’和熟悉,因为我们都亲身经历过,也曾经当过被戈倍尔嘲笑过的白痴……但是时代毕竟不同了,也是该到我们清醒的时候了。</h3> <h3>  乔治▪奥威尔说:“当我动笔写一本书时,我不会跟自己说我要写一本完美的书。我想写它,是因为我想揭穿某种谎言,是想唤起人们注意某些事实。”</h3><h3> 揭露谎言,还原真相,这也是当今有良知、有独立思考和有正义感的人士们多年来一直没有放弃的追求,也许明天他们的观点就会立刻消失在媒体上,但是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目标,为啥呢?</h3> <h3>  答案也许就在这里:在美国波士顿大屠杀纪念馆的碑文上,刻着德国新教神父马丁·尼莫拉的忏悔:</h3><h3>在德国,</h3><h3>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h3><h3>我没有说话,</h3><h3>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h3><h3>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h3><h3>我没有说话,</h3><h3>因为我不是犹太人;</h3><h3>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h3><h3>我没有说话,</h3><h3>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h3><h3>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h3><h3>我没有说话,</h3><h3>因为我是新教教徒;</h3><h3>最后,他们奔我而来,</h3><h3>却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