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口路~我少年时代最美回忆

申生

<p class="ql-block"><b>原创作品</b></p><p class="ql-block"><b>摄影编辑:申生</b></p><p class="ql-block"><b>制片配乐:申生</b></p><p class="ql-block"><b>时间:2017年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这是从小鱼山俯瞰的美丽青岛,新中国刚刚成立我们一家人就生活在这一片的红瓦绿树蓝天碧海之中。</b></p> <h3><b>&nbsp; 金口路的老记忆:</b></h3><h3><b>&nbsp; &nbsp; &nbsp;这里没有八大关名门望族的高贵,</b></h3><div><b>&nbsp; &nbsp; 却也不失大家闺秀的典雅,</b></div><div><b>&nbsp; &nbsp; 没有东部新青岛的繁华,</b></div><div><b>&nbsp; &nbsp; 却浓缩了老青岛城区的宁静;</b></div><div><b>&nbsp; &nbsp; &nbsp; &nbsp; &nbsp;1950年父亲奉命随童弟周先生等老科学家一起来青岛建立中国科学院海洋所,我们一家三口从北京刚来青岛时,就住在金口二路</b></div> <h3><b>从金口一路走上来,一路两边都是不重样的一座座小洋楼</b></h3> <h3><b>&nbsp; &nbsp; &nbsp; 有些房子完全保留着</b><b>&nbsp;初建时的模样,</b></h3><h3><b>开在阁楼上的老虎窗,</b><b>日渐斑驳的墙画,</b></h3><div><b>&nbsp;古朴别致的建筑外形 。</b></div> <h3><b>如果顺着金口一路一直往前走到头,当时有一家医院叫霍康医院</b></h3> <h3><b>就从这个院的路口左拐向上走就是金口二路</b></h3> <h3><b>从这里顺着小坡路向上走,就是我少年时代金口二路20号的家。后来,从这里我们又搬到福山路住了十年,再后来就是莱阳路、栖霞路•••</b></h3> <h3><b>走到中间又出现一个小岔路</b></h3> <h3><b>这个大岔口是金口二路和金口三路的交接口</b></h3> <h3><b>金口三路却是一条小下坡路,</b></h3><h3><b>原来干净清爽优美的小沙粒路,</b></h3><h3><b>现在两边也都停满了汽车,是啊😁</b></h3><div><b>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了!</b></div> <h3><b>&nbsp; &nbsp; &nbsp; 金口路旧时为一条路,</b></h3><div><b>&nbsp; &nbsp; 后分为金口一、二、三路</b></div><div><b>&nbsp; &nbsp; 但之间互有相通,</b></div><div><b>&nbsp; &nbsp; 三条小路都“挂”在山坡上,</b></div><div><b>&nbsp; &nbsp; 大体保持着20世纪30年代的风貌。</b></div> <h3><b>顺着金口二路向上到头左拐一点,那座黄白色小楼就是我们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家</b></h3> <h3><b>就在金口二路20号院这座小楼里,</b></h3><h3><b>我们居住了八年!</b></h3><h3><b>刚来时爸爸妈妈只有我一个孩子,</b></h3><h3><b>那时,政府号召多生,后来就有了</b></h3><h3><b>我的弟弟妹妹姐弟五人</b></h3><h3><b><br></b></h3><h3><b> 相邻的18号院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墙外的石头台阶,从路边到院门有五六十级吧,又高又陡,那房子其实是建在山上的,当时没有院墙和大铁门。这里住过一位名副其实的“大人物”:近年来让贪官闻风丧胆,国人交口称赞的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王岐山出生在这里,在常州路清真寺办的复真小学读到二年级,后随父转学去了北京。凑巧的是我的小学也是从大学路小学转到复真小学读完六年级小学毕业考入青岛二中学习的。身居高位、铁面无私、高举反腐大旗、深受国民爱戴与敬佩的王岐山,原来是从金口二路走出的,这还真让我们有点自豪呢。</b></h3> <h3><b>上世纪五十年代我们住在这里时,没有这个大铁门,直接上十几蹬台阶就进到院子里,在院子里极目远望就是大海</b></h3> <h3><b>我家对面曾经住着父亲一位老同事我的朱伯伯,小时候几个孩子经常在这个院子里玩耍,可惜他早已故去,这里就成了故居了。人去楼空孩子们也不住在这里,小楼的外观看上去有些荒凉,心里满是酸楚</b></h3> <h3><b>他就是文化名人朱树屏,父亲的老同事老先生</b></h3> <h3><b>社会发展了,原来都没有这么多这么粗的高架电线、信号线,现在彼彼皆是,造成拍摄污染,这就是我们住了八年的家</b></h3> <h3><b>这条金口二路在我上小学、中学的年代来回就走了成千上万趟</b></h3> <h3><b>路过的随便一个院子,往里面随便一拍,拍不到的是无尽的往事</b></h3> <h3><b>我的金口二路,从五岁半就开始每天走四趟,走着我的理想我的梦</b></h3> <h3><b>想想如果小路上没有路边那些汽车该是多么的幽静,小时候那些年路边是干干净净的,那么幽静那么美丽,因为是小山坡弯路,所以一路走眼前的景色随时变换,心情那个愉悦不可言表</b></h3> <h3><b>每一座小楼都是不一样的,是独一无二的,有着各不一样的故事。</b></h3> <h3><b>我就这样走着,回味着,少年时代的情景不断浮现在眼前,历历在目</b></h3> <h3><b>那时,路的这一段住着很多海军,</b><b>蓝白条相间的披肩和大檐帽后面的黑色飘带好漂亮😊,我特别喜欢大海喜欢海军就从少年时代开始</b></h3> <h3><b>金口二路下坡这一段,走下去就是鱼山路</b></h3> <h3><b>就在左边这个院子里,有一座老楼</b></h3> <h3><b>1932年建成,八十多年的往事不得而知</b></h3> <h3><b>从金口二路走下来不远处就是我们看到的中国海洋大学,但那时候是百年老校山东大学,父亲是在那里学习工作过的,我就读的小学就在这所大学的院子里,山东大学员工子弟小学,后来合并到大学路小学,也不知哪一年山东大学也迁到济南,现在又听说山大在青岛黄岛开发区和威海有了新校址</b></h3> <h3><b>校门口的古老法国梧桐,见证了多少历史的变迁</b></h3> <h3><b><i>我小时候来回从这条路走过时,这法国梧桐还是小树很细</i></b></h3> <h3><b>从校门口向上走一点,鱼山路六号,这个院子有我无数美好的回忆。我们四个小同学是一个学习小组,每天放学后,就在这个院子里学习,然后才回家</b></h3> <h3><b>鱼山路六号,我小学时的学习小组就在这个院子里的同学家</b></h3> <h3><b>鱼山路路边的岩石,半个多世纪了面貌依旧,</b></h3><h3><b>人啊,可怜的动物,恰似一只蚂蚁,一拨又一波的过往于这岩石前</b></h3> <h3><b>六号门口就是小鱼山脚下</b></h3> <h3><b>另两个路口就是福山路和福山支路,青岛有名的文化名人一条街</b></h3> <h3><b>文化名人故居一条街</b></h3> <h3><b>福山路路口是海洋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建筑的宿舍楼,在36号院子里有我国著名的海洋学家,最早的学部委员毛汉礼故居,他是父亲的师长和亲密的同事,他也是我可敬可爱的毛伯伯,我常常深深地怀念他。</b></h3> <h3><b>毛汉礼(1919年1月25日—1988年11月22日),出生于浙江诸暨。物理海洋学家。</b></h3><div><b>194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51年获美国加州大学博士学位,随后回国报效新中国。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九三学社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b></div><div><b>&nbsp; &nbsp;此珍贵照片由我的好友毛伯伯女儿毛彦平提供</b></div> <h3><b>福山路的小树都长大了,在我读青岛二中时,这条路也是每天四趟的来回走着,多少故事,多少回忆,多少梦想,,,,</b></h3> <h3><b>她是非常幽静的一条路,一路走过去,两边都不断的有某位名人的故居</b></h3> <h3><b>就在山东大学围墙外面</b></h3> <h3><b>福山路我们家在这里住了十年,我是1963年考上大学再次回到北京读书,离开这里的家,以后每年暑假都会回来,和弟弟妹妹们一起走五分钟到第一海水浴场洗海澡(游泳)</b></h3> <h3><b>我们家在福山路这栋小楼三层住了十年,往事并不如烟,永远留念,无尽回忆!</b></h3> <h3><b>现在这里的家门口也通上了公交车,可能为了便利游客来小鱼山登高望远吧😄</b></h3> <h3><b>顺着这条小路攀登小鱼山</b></h3> <h3><b>登上去,大海就在眼前,这就是我们小时候洗海澡的第一海水浴场</b></h3> <h3><b>再一眼望去,就是父亲于1950年与三十几位献身于中国海洋事业的老科学家们一起建设又在这里工作了一辈子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b></h3> <h3><b>这是中国科学院海洋所1950年建所时及以后多年的老址,莱阳路28号</b></h3> <h3><b>海洋所的不远处就是山东省一所重点老中学,青岛二中,我在这里读了我的六年中学。</b></h3><h3><b>2016年夏天再次回到金口路来忆旧,看到老街巷里依旧保持着老青岛安静的样子,</b><b>往高处走正好能看见栈桥回澜阁,</b><b>自然我明白了为什么这里曾是万国疗养院。</b></h3><h3><b>&nbsp; &nbsp;这就是我少年时代生活学习的地方,我的金口路,我最亲切最怀恋的故乡。</b></h3><h3><b><br></b></h3><h3><b>&nbsp; &nbsp; &nbsp;申生手机随拍做成美篇留念,时年七十岁</b></h3> <p class="ql-block"><b><i>我们的父母亲把我们带到了青岛,中国🇨🇳这样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i></b></p><p class="ql-block"><b><i>父亲为新中国海洋事业贡献一生,曾当过一届青岛市人民代表,荣获早期国务院津贴,并载入青岛人物誌史册。</i></b></p><p class="ql-block"><b><i><span class="ql-cursor"></span></i></b></p> <p class="ql-block"><b><i>父母亲养育了我们五个子女,后来还有了孙子,外孙男女。告慰父母,你们还有了第四代若干人,安息吧,老一辈青岛的建设者们,我们会把你们的优秀品质代代相传!</i></b></p> <p class="ql-block"><b><i>摄制者 申生</i></b></p><p class="ql-block"><b><i>中国国际海洋摄影协会会员</i></b></p><p class="ql-block"><b><i>具有国家高等院校教师资格证</i></b></p><p class="ql-block"><b><i>北京退休教授</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