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年,行摄大凉山

lucy

彝族年,彝语称为“库斯”,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大小凉山彝族传统的祭祀兼庆贺性节日。“库斯"一般选在农历十月,庄稼收割完毕的季节。<div>彝族年像汉族的春节一样,是一年中最喜气,最令人向往的节日。</div><div>彝族对过年十分重视,也很热闹。好些在外打工的人往往提前20多天就返家准备过年了。凉山彝族过年中的许多仪式均与祖先崇拜相关,整个节日中充满浓厚的祖先至上色彩。</div><div>彝族年要过三天,彝语称第一天为“库施”、第二天为“多博”、第三天为“博基”。</div><div>彝族年的第一天“杀猪”是重头戏。早晨鸡叫以后,全村各家各户都要宰杀年猪🐷。杀过年猪时有一套规矩,由村寨里的小伙子们从最年长或辈分最大的家里开始杀过年猪,依辈分排下来。若村寨里住有“毕摩”或“苏尼”,要先杀他们家的过年猪,然后再按辈分排列杀猪次序。这是一种对权力、地位的尊重和尊老的传统文化的表现。</div><div>彝族年的第一天,我们早上8点钟来到了布拖县的日久村,此时猪的嚎叫声已此起彼伏,好些人家都在赶自家的猪,准备宰杀。</div> <h3>  每户杀猪前,女主人都要在自家门上插上几根树枝,以示祭拜祖先。</h3> <h3> 杀猪的小伙子队伍来到家里后,主人家立马敬各位一杯杀猪酒。然后,男主人喊一声:“小伙子们,抓! ” 于是小伙子们蜂拥而上,将猪压倒在地。杀猪时,先用一根木棍将其打昏,调转猪头向东宰杀,随后就去帮助杀另一家的过年猪。主人家留下烧猪打整干净。(杀猪过程真的很暴力,很血腥,但毕竟是彝族年的一个重要风俗,无法删掉)</h3> <h3> 不多久,村寨的上空开始弥漫起烧猪的烟雾(彝族人杀猪去猪毛是用火烧的)</h3> <h3>  中午一点钟,村寨的小溪边蓦地出现了一道靓丽的风景。我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赶紧按下快门。</h3> <h3>  男子们当天就要将猪肉切成条块,妇女们则要灌制好香肠,并当天要将香肠挂在火塘上烧烤。同时以展示主人家的年猪肥,人吉祥,并且显示出主人的富裕。</h3> <h3> 过年了,跟着爸妈走亲戚一一拜年是彝族年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不过凉山彝族拜年的时间,多在三天后进行。拜年是彝族年的最后项目,家家户户都要背着一块猪肉或半个猪头、酒和其他一些食品走亲戚。为了省力气,好些人家就用马驮着,一路上到处可见孩子们跟着大人走亲戚。</h3> <h3> 过年了,咱也要洗个头,干干净净、欢欢喜喜过新年。</h3> <h3> 过年了,咱也要玩玩小手枪🔫</h3> <h3>  这次去大凉山过彝族年,恰逢在布拖县拖觉镇碰上年前的最后一场赶集,热闹非凡。</h3><h3>&nbsp; 赶集场景(一) &nbsp;&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nbsp;</h3><h3><br></h3> <h3> 赶集场景(二)</h3> <h3> 赶集场景(三)一一羊市</h3><h3>彝族人的牛羊交易大多在一片树林里进行,树林好拴牛羊。</h3> <h3> 赶集场景(四)一一牛市</h3> <h3> 美姑县牛牛坝赶集一一卖羊</h3> <h3> 彝族年期间,我们在美姑县见到了大凉山的“天菩萨”。所谓“天菩萨",不是指该人,该人是村里的一个普通村民,而是指该人的头发,这长发留了四十多年了,用以驱病避邪。试想四十多年的长发毕竟是少之又少,所以被尊称为“天菩萨"。</h3> <h3> 彝族年,行摄大凉山一一人像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