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每个人的记忆深处都会有一些特别的味道,而这些味道因为承载了特别的记忆会历久弥新。前两天晚饭炒了盆青菜,发现儿子还有点喜欢,今天再买了点,放了香菇,炒着却勾起了记忆中的味道。</h3> <h3>关于青菜的第一个记忆是约六、七岁,大约春夏之交的时候。那时的农村在改革开放了几年,农村家家开始搬离老宅盖小楼。但大家其实也都没什么钱,老屋一般也都要拆了取上面的木料、砖瓦再利用,老人也得以跟随子女一起搬迁,但还是会有个别几间老屋孤零零留在废墟间。那一般是有兄弟几个,父母年迈,特别是已经落单,没有劳动力,身体还不好,帮不了任何忙的。那时前面村上就有这么一个老太太孤零零的一间老屋留在了废墟里。那次是傍晚,不知什么原因一个人跑那玩去了,看见老太太在做晚饭,大半碗中午吃剩的青菜倒入锅里,又倒入大半碗饭,不知是眼花手抖还是特意的,又倒入很多农村自己榨的菜籽油,翻炒得青菜和米粒都金黄金黄的,菜油的香味、米饭的香味,更有青菜的香味,特别诱人。那时的菜油是很金贵的,很少有人家会这么放油,后来自己成家了,凭着记忆也多放点油想炒出那种味道却感觉差很多,不知是不是现在的菜籽油不如那时的纯正,或是什么别的原因。</h3> <h3>关于青菜的第二个印象是我上初中的了。那时学校食堂是不提供饭菜的,但提供蒸饭服务。在学校吃饭的学生每个人自己准备一个铝制的饭盒,一个搪瓷的带盖的杯子,饭盒蒸饭,杯子蒸菜,饭菜都自己早上准备好带去。家里条件好点的杯子里装的是肉、鱼,稍不济也有鸡蛋之类的,再差点的就只有蔬菜了。而我那时不仅只有蔬菜,父母还没有空给准备,所以经常是隔夜的青菜装个半杯,早上自己再滴上几滴菜油就拿过去蒸了。青菜蒸了当然黄了,但却一点也不觉得难吃,因为是蒸的,油浮在上面,盖子一开,扑鼻而来的香,这种味道竟成了中学时代的深刻记忆之一。</h3> <h3>有了孩子,曾经尝试着告诉他青菜那种味道,但就像再怎么样也炒不出那种味道的青菜一样,估计他也体会不到我记忆中的那种青菜的味道。但或许也应该感到释然,他们应该有他们的味道。</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