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03年当我第一次受邀参观广东开平碉楼时,深深的被它的精美和特殊的文化背景所感动。后来开平碉楼申遗办公室,为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邀请我们为其出版画册,因此有机会5、6次去拍摄开平碉楼,更加深了对它的认识和理解。</h3><h3>广东开平碉楼位于开平境内,是中国乡土建筑的特殊类型,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建筑。开平是华侨之乡,华侨多居北美和南美,虽身在海外,但"落叶归根"、衣锦还乡"的传统文化依然深深扎根心底,他们往往是在国外请设计师设计,然后根据设计在国外购买建筑材料,运回国内进行营建。</h3><h3>开平现存碉楼1833座,2007年6月"开平碉楼与村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也是中国广东省唯一的一个世界遗产项目!我以为这个项目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除了它中、西合璧的建筑形式外,更重要的是<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主动</span>引进、消化西方建筑文化的实例!我们看从厦门、广州、福州、上海、青岛、大连、天津、哈尔滨等这些旧时的口岸,也有很多西方建筑或是中西合壁的建筑,但这些建筑上无一不附有殖民统治色彩,无一不包含外国掠强的侵略痕迹。<br /></h3><h3>广东开平碉楼是中国华侨建筑文化的精粹,是中西建筑共融的代表,是中国建筑文化史上奇观!(振光 图文)</h3><h3><br /></h3><h3><br /></h3><h3><br /></h3> <h3>瑞石楼是目前开平碉楼中最美和最高的一座碉楼了。瑞石楼高25米共9层。为华侨黄壁秀(号瑞石)1923年所建。</h3> <h3>瑞石楼精美的顶层建筑,设有可环绕四周的迴廊,四角建有穹窿顶角亭。</h3> <h3>瑞石楼高大的楼体上,布滿了带有铁窗,即可完成采光用途,也可以保证碉楼的安全。</h3> <h3>瑞石楼下的民居,是主人日常生活和居住的地方。土匪来犯,可上楼躲避。</h3> <h3>瑞石楼顶部四周有四个圆形角楼,角楼增加了建筑的美感,同时它视野开阔,并布有枪孔,可以有效的保证碉楼的安全。</h3> <h3>瑞石楼的楼廊十分优美,充满了欧洲古典建筑之风!</h3> <h3>自力村碉楼是世界文化遗产地之一,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目前碉楼最密集的古村落,其中最精美的是高6层的铭石楼。</h3> <h3>铭石楼建于1925年,为当地首富方润文所建。铭石楼共5层。铭石楼下部4层风格俭朴,顶层华美附有柱廊,其楼下建有裙房。</h3> <h3>铭石楼顶部,吸收了欧洲古典建筑风格,使我们像在欧洲看到的古堡。碉楼四边顶部均设有射击孔,可用防御射击。</h3> <h3>从铭石楼望相邻碉楼顶部装饰。</h3> <h3>铭石楼客厅依然保留着70年前的模样,客厅中央上方陈列着方润文及其三位夫人的照片。客厅中依然保持原有模样。</h3> <h3>铭石楼主方润文和三姨太及孩子们合影。</h3> <h3>美国华侨方润文像。</h3> <h3>铭石楼二楼大厅,保持着传统中式风格。</h3> <h3>铭石楼中寝室依然保留着主人匆匆离去的模样。</h3> <h3>主人日常用品。</h3> <h3>铭石楼内的厨房一角。</h3> <h3>铭石楼外铁窗,遇到强盗掠夺之时,全部铁窗铁门关闭,整个楼体尤如碉堡一般,坚不可摧。</h3> <h3>开平立园是一组建筑群,有别墅6幢,碉楼1幢。其园名,取园主谢维立其中"立"字为园名,有"立树立人"之意。立园是开平目前保存最好的一组历史建筑群。</h3> <h3>立园园主谢维立雕像。</h3> <h3>泮立楼取园主其父名字,是园主和4位太太的起居楼。</h3> <h3>泮文楼与泮立楼造型-样,楼高三层,上附琉璃绿瓦,为园主家人所居之所。</h3> <h3>泮立楼二层的客厅,装饰中西结合,精美大气。</h3> <h3>泮立楼内的小客厅,装饰精美温馨。</h3> <h3>在立园中即使是在普通的别墅中,安全仍是最重要的,坚固的铁门布满全部建筑。</h3> <h3>在立园中,每个建筑中均设有厨房,其风格完全是广东民居特色。</h3> <h3>在立园中也有很多的西式东西,这些在百年前的中国出现十分少见如:发电机、冲水马桶、席梦思、浴盆、水泵、警报器等。图为立园中主人用的西式银歺具。</h3> <h3>在开平碉楼中,有不少建有佛堂或祭祖的牌位,根据不同建筑或建在一层,或建在顶层。</h3> <h3>晨雾中的的碉楼。</h3> <h3>中坚楼是造型奇特的碉楼高6层。建于1918年,孤立原野之中,周边无附属建筑。</h3> <h3>赤坎古镇是全国历史文化名镇,赤坎古镇沿潭江而建,河岸是充满南国色彩的骑楼。</h3> <h3>在开平,我们去了一个"加拿大村",几百户人家的村落,只有几户帮助看护村中住宅的农户,他们多为本家族人,村里大部分人为加拿大华侨。在偏远地区能有这样精美的一个村落,在中国实属少见!</h3> <h3>这样的住宅在"加拿大村"到处都是,空置的房屋都是紧锁的,不知道主人多少年才能回来一次。</h3> <h3>在开平的古村落中的民居也十分精彩,其民居侧面山墙上装饰也是中西合璧。</h3> <h3>碉楼的生成,与当时当地的政治、文化、经济相关的,特别是华侨文化的影响,目前绝大部分碉楼已无人居住,我问当地农民为什么不住碉楼,他们觉得上楼不方便。</h3> <h3>古村落的农民依然过着自己自足的生活。</h3> <h3>在开平,由于人少有不少被废弃的村落,当地人叫"鬼村"。一个人在里面逛确实有些害怕,疯长的榕树根,已将建筑紧紧的包起来。</h3> <h3>洵武楼是一座住宅与花园于一体的碉楼。</h3> <h3>与其他碉楼一样,为防御洵武楼同样有铁制门窗。</h3> <h3>碉楼形式多种多样,多个兄弟联建碉楼,相互照应,形成一组碉楼群。</h3> <h3>这个碉楼的大门,有着明显的时代特有,显然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建筑。</h3> <h3>在碉楼附近的这家民居屋门,具有典型的嶺南民居特色。</h3> <h3>广东开平是著名的华侨之乡,华侨重教育,在开平图书馆和学校都建设的非常好。图为赤坎古镇的图书馆。</h3> <h3>开平碉楼往往是一组建筑,碉楼下是普通民居,一但发生匪患,马上跑上碉楼避难,碉楼上常备粮水和武器。</h3> <h3>开平碉楼是将世界先进建筑技术引入中国民间建筑的先锋。代表了中国华侨文化的特质。在一个偏远的地区,出现这样的建筑与文化,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文化与经济现象,如果没有华侨,就不会有今天的碉楼,如果没有当时当地的匪患,也不会有今天的碉楼形态……。不知道第一位飘洋过海的华侨是谁?也不知道是谁建造了第1个碉楼,我们有太多的为什么,开平碉楼是值得我们观看、欣赏和探寻的地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