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感恩的心 ——说说我的父亲

大丫

<h3>&nbsp; &nbsp; &nbsp; 每当细读著名作家朱自清的《背影》,那文中父亲的背影,就是千千万万个父亲的缩影。此时的我,就会想起我那远赴天堂的父亲。父亲您过得好吗?我想您一定在没有喧嚣,没有忧愁和烦恼的世界里生活得无比幸福吧?</h3> <h3>&nbsp; &nbsp; &nbsp; &nbsp; 我的父亲算是个读书人。在四五十年代,能读书的人并不多,要么就是家底殷实的富豪子弟,要么就是家境清贫,但父辈们有远见的穷苦孩子。我的父亲属后者。父亲是家里的老小,是发大水时爷爷奶奶都已过了不惑之年生下的父亲。</h3> <h3>&nbsp; &nbsp; &nbsp; &nbsp; 爷爷旧社会在镇上做点小生意,家里虽然不富裕,但他勤劳、善良、刚强、人很和善。虽然我没能见到爷爷,但从父亲和长辈们那儿得知他一生性格秉直、乐善好施。亲戚们只要来小镇办事,少不了也要到我们家落脚。因此,爷爷在家中和小镇上威信都很高,老人家是个说一不二的人。 父亲虽是他们的晚来子,从小就被宝贝似地养着,但他们从不娇纵。长大后,父亲也秉承了爷爷奶奶许多优秀品质。</h3> <h3>&nbsp; &nbsp; &nbsp; &nbsp; 到了父亲上学的年纪,我们家虽然家境不是很好,但爷爷仍然将父亲送到学堂上学。要知道那时候在小镇上能上学堂读书的人不是很多,家里要把一年一半的收入作学费,剩下的也只能供家里老小糊口度日了。再后来,父亲又继续深造,到省里有名的师范学校学习。在同龄人中,父亲就成了小镇上为数不多上过学,并有“学问”的人。他也是这个小镇上传播外界新鲜事物的带头人。什么导弹、核武器都是他讲给比他小一轮的年轻人听的,他是年轻人心目中的偶像。每天晚上,小镇的一角,就是他讲故事的去处,大小的年轻人都会聚集在这快乐的地方听故事。《野火春风斗古城》、《铁道游击队》……这些都是他们最爱听的。若小镇上谁家有婚丧嫁娶的事情,也少不了父亲的主管 。因此,他老人家也是小镇上德高望重的人。&nbsp;</h3> <h3>&nbsp; &nbsp; &nbsp; &nbsp; 父亲虽然进修的是师范,但他并没有教过一天书,原因就是当时小镇上成立了文化馆,有些文艺爱好特长的他,能写词、谱曲;也能说能唱;对地方花鼓戏还颇有研究。因此,毕业后,就直接被区政府分配到小镇文化馆任馆长。当时的小镇文化生活非常活跃,这些与父亲天生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是分不开的。&nbsp;</h3> <h3>&nbsp; &nbsp; &nbsp; &nbsp; 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在那时被认为“毒草”的文化馆也被解散。父亲顶着‘’臭老九‘’的帽子,下放到生产队劳动改造。他老人家从小就没做过农活,因此,务农的经验也不足。当时,他人缘还好,生产队里的干部也很照顾他,总捡些轻活让他干。比如喂牛、给机关单位送货什么的……</h3> <h3>&nbsp; &nbsp; &nbsp; &nbsp; 七十年代初,我哥哥也中学毕业回乡务农了。当时是推荐选拔的时代,哥哥成绩好,各方面都很优秀,但家里没有硬劳力,所以,也不得不被留家里劳动。他其实也只是个十五六岁的孩子。哥哥在家务农后,家里就再也没有列入“超支户”的名单中,父亲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后来,上级有一批名额要推荐选拔优秀青年充实教师队伍,哥哥荣幸地被选拔上了县里的师范学校学习。哥哥上学去了,家里又恢复了没劳力的状况。但父亲一改常态,总捡些重活干。虽然他的身体很瘦弱,可他为了供哥哥上学的生活费,主动找队长要了赶马车步行几十里地送货的重活干。&nbsp;</h3> <h3>&nbsp; &nbsp; &nbsp; &nbsp; 天刚麻麻亮,父亲就早早地起床,收拾好就赶着板车去生产队装货。那用麻袋装的货物一袋有一百多斤,父亲竭尽全力好不容易将板车装满 ,然后赶着毛驴,步行几十里地将笨重的货物送往目的地。等到返回的时候,天色已晚,夜幕降临时,父亲和他的同伴们才趁着夜色步行回家。一次往返要走近百里地。忙完就能给哥哥多赚点生活费和粮票。&nbsp;</h3>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 &nbsp;记得一个暑假的一天。父亲和往常一样赶着板车送货。途中,毛驴不知受了什么惊吓,拼命地乱窜,将父亲和车一起拉向公路边的沟里,人车倾覆,他老人家的腿也被板车压断。听到这个消息,当时的我正上初二。我们全家不知道父亲到底怎样了,是父亲的同伴回家送的口信,母亲和我们姊妹几个吓的面如土色。等到我们赶到医院的时候,父亲的样子实在吓人,满脸的伤痕,腿打着绷带,叫我们都不认识是父亲了。老天有眼,父亲除了腿骨折外,其他都是表皮伤。</p> <h3>&nbsp; &nbsp; &nbsp; &nbsp; 那年,我正好初中毕业了。命运再次将我们家推向痛苦的边沿。哥哥的生活费没了着落,我即将面临升学,可父亲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躺在病床上。那年代,由大队贫下中农推荐上高中,我虽说成绩一直不错,但和哥哥一样,以家里缺乏劳动力的理由,再次将我留在家中务农。当时的我只有十四岁,而且身体瘦弱,能干得了什么活呢?我能从父亲焦急的目光中读懂他的心事,他想为女儿做点什么努力,可伤着的腿无法让他前行。父亲唤着我的乳名,自言自语地说:“孩子这么小能做什么哟?不上学是我的罪过。”当时的我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疑惑的眼神盯着父亲,他又说:“你才多大啊,能干什么农活咧,我得给大队书记说说好话。”看着父亲怜惜的眼神,我眼泪哗哗地流出。是啊,我能为家里做什么呢?虽然我不能撑起家里的一片蓝天,可至少也可以减轻父母的一些压力啊!但渴望读书的心情又没有改变。同龄孩子们早已经上学了,我还在家里期盼有机会返校学习。</h3> <h3>&nbsp; &nbsp; &nbsp; &nbsp; &nbsp;我的初中班主任和学校校长要同学带了好几次信,希望我能继续上学。可当时大队支书不在推荐表上签字的话,我是不能上学的。要想有机会,必须要用车推着伤腿的父亲给人说好话。顾不了当时的害羞,年幼的我拖着父亲来到支书家,性格秉直的父亲从不给人说好话。但这次他对支书恳求地说:"我只要腿好了就去上工。我的孩子实在太小,就让她继续上学吧!"支书的母亲也给她儿子说好话。最后,他们被父亲的执着所感动。支书也被迫在推荐表格上签下大名。就这样我才费尽周折地上了高中。&nbsp;</h3> <h3>&nbsp; &nbsp; &nbsp; &nbsp; 我没有辜负父亲的希望,在学校好好学习,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但我上学没赶上好时代,两年的高中生活,让我们连文化课本也没见到。批智育第一,黄帅、张铁生就是当时学习的榜样。办专业班服务农村,让我们整天都在支农(所谓的专业实习),没有多少机会让我们在课堂学习。恢复高考前,我己告别了我的学生时代,回到了我的家乡参加生产劳动。&nbsp;</h3> <h3>&nbsp; &nbsp; &nbsp; &nbsp; &nbsp;那年冬天,我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和我的同学们一起参加了镇上地挖河改造之中。正在我每天辛苦劳动的时候,父亲捎信让我回家参加刚刚恢复的高考报名。我按照父亲的意愿,在生产大队报了名。说心里话,虽然是一名高中生,但我肚子里有多少墨水只有自己知道。第一年的高考,我稀里糊涂的连《郑人买履》都不知道,韦达定律更没听说过。就这样父亲的希望也化为了泡影。&nbsp;</h3> <p>&nbsp; &nbsp; &nbsp; &nbsp; 第二年,大队的小学缺老师,我在当时还为数不多的高中生选拔中,当上了一名代课老师。知识的贫乏让我无法面对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神。我下定决心把溜走的时光追回来,我找我的老师借来课本,重新当起学生学习。父亲也语重心长地说:"孩子,要想给别人一碗水,你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我相信你一定能行的。"带着父亲的鼓励和希望,后来我参加了中师培训,再后来又进入大专班学习,并且参加了在华师举行的省骨干教师培训。最后,凭着自己的努力,我已成为一名正式的国家教师。我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学科带头人";"市骨干教师"。现在已是一名中学高级教师 。</p><p><br></p> <h3>&nbsp; &nbsp; &nbsp; &nbsp; 八十年代末,区政府也给父亲落实了政策,但父亲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不管怎样,他老人家在晚年生活有了依靠,也少了份让儿女地担忧。晚年父亲的生活过的也很轻闲自在。虽然家里不很富裕,但一家人和睦相处也很幸福!母亲年轻时候因为儿女多生活劳累,晚年高血压中风,早父亲三年故去。孤独的父亲在母亲离去的第三年里也离开了我们。父亲病入膏肓的最后时刻,作为女儿我守在他身边的一个星期里,看见他老人家对美好生活地留恋与对亲人不舍得眼神,至今,那情景也会常出现在我的梦里。喜欢干净整洁的他老人家,总是身着夹克和休闲鞋,父亲留给我的印象永远是那么的精神矍铄。</h3> <h3>&nbsp; &nbsp; &nbsp; &nbsp; 我的学习离不开父亲辛勤地劳动;我的成长也离不开他老人家地关怀和教诲。他既是严师,又是慈父。父亲的谆谆教导至今永记我心怀。 我不算个成了大器的人,但我也算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平凡的岗位我也执着、认真。我继承了父辈们的秉性:刚直、善良、待人真诚,善待身边的每个人,是我做人的标准。我也将永远带着一颗感恩的心,为家庭、社会尽到我的责任和义务。感谢父母赐予了我生命;也感谢父母给了我知识和自信;更感谢长辈们为我树立了做人的楷模。</h3><h3>&nbsp;&nbsp; —— 献给天堂里的父亲&nbsp; 远行十七周年</h3><h3>&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2009.2.24初稿</h3><h3>&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nbsp;2016.12.1整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