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手工竹纸制作技艺一一富阳造纸之乡记忆

拈花微笑

古法技艺手工制作的竹纸 选用小满前砍下的嫩竹,裁成约2尺长,扎成整齐的竹捆(也可剥去竹皮、使制出来的纸张更洁白细腻) 成捆扎好的竹子被放入池塘中浸泡。据《天工开物》中所载古法,要浸泡100天来让竹子褪去粗壳和青皮,这一工序被称为“杀青”。后来发展出用石灰加速“杀青”的方法,先按一层石灰、一层竹子的顺序层层垒叠,然后在水池中加水。 浸泡好的竹子压榨去水,整理为捆状。 沥干竹浆 沥去水分后,再用柴灰浆过,之后放入釜中,按平表层后平铺一层稻草灰。不断用开水淋在竹浆上,在高温下让竹浆质地变得更加细腻。 将浸泡好的竹子纳入窖中、每层盖浇砺灰水(碱水)发酵,约个把月后取出。 刷洗竹子 浸泡工序结束后,将竹子捞出进行清洗,洗净杂质和已经褪掉的粗壳等。 选拣去除嫩竹中的杂质糙物。(适用于制作精品纸张) 研磨纤维 研磨已经打散的纤维,直到成为浆状。 将浸泡并洗净的嫩竹臼成粉末状,放入纸槽,加水稀释即成纸浆。 用清水浸泡龙须草纸浆料 竹帘抄纸,熟练工匠可日抄千张。 用木槽盛放处理好的纸浆,以竹帘在木槽中荡料,竹料成为薄层附于竹帘上面,其余之水则由竹帘之四边流下槽内。然后将帘覆过,使湿纸落于板上,即成张纸。如此重复荡料与覆帘步骤,使一张张的湿纸叠积上千张,然后上头加木板重压挤去大部分的水。 传统手工古法造纸作坊,当地的工匠们仍然在进行生产。 将抄好的纸张压榨去水之后,再进行分纸。 将己压榨去水的湿纸分离并烘干。 古法造纸技艺制作的成品纸张 印刷制品一一石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