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一、 元日<br></h3><div> 北宋王安石有诗《元日》: </div><div>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div><div>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div><div> 题中的“元日”,又称“元旦”“元辰”“端日”“新年”,时为阴历每年的正月初一,今称为“春节”。“元”意为“第一”,表示漫长而寒冷的冬季已经结束,温暖而明媚的春天刚刚开始。古代春节的习俗有饮屠苏酒、贴桃符。屠苏酒,即用屠苏草浸泡的酒,古代正月初一,家家要按照先幼后长的次序饮屠苏酒。桃符本为画于桃木板上用于辟邪的神像,自五代后蜀时于桃符板上书写联语,其后改书于纸上,逐渐演变为现在的春联。春节的习俗还包括燃放烟花爆竹、拜年等。</div><div><br></div> <h3>二、元夕<br></h3><div> 南宋辛弃疾有词《青玉案·元夕》:</div><div>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div><div>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div><div> “元夕”,又称“元夜”“元宵”“上元”“灯节”,时为阴历每年的正月十五,今一般称为“元宵”节。古代元宵节的主要风俗为观灯、燃放焰火和举行大型歌舞活动。辛弃疾的《元夕》鲜明地表现了这一风俗。自宋代开始,又有在元宵节食用“元宵”(古名“浮圆子”,又称“汤团”)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div><div><br></div> <h3>三、社日:<br></h3><div> 北宋晏殊有词曰《破阵子》:</div><div>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div><div>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div><div> 词中的“社”,是指我国我国农家祭祀“社”神(土地神)以祈求丰收的节日,古时分春、秋两季祭祀,分别叫“春社”、“秋社”,晏词所言即为“春社”。 “春社”在春分左右,“秋社”在秋分左右。《荆楚岁时记》记载了社日的风俗:“社日,四邻并结综合社牲醪(祭祀用的家畜和酒,笔者注),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飨其胙(祭祀用的肉,笔者注)。”</div><div><br></div> <h3>四、 花朝:</h3><div> 白居易 《琵琶行》中有言:</div><div>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div><div> 白诗中的“花朝”,即“花朝节”, 俗称“花神节”。古时认为阴历二月十二日是百花的生日,南宋杨万里《诚斋诗话》中曾言“东京二月十二日为花朝”。另一说是二月十五日,西晋周处《风土记》记载:“浙间风俗言春序正中,百花竞放,乃游赏之时,花朝月夕,世所常言。”“春序正中”就是农历二月十五。此时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草木萌青,百花或含苞或吐绽或盛开。节日期间,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称为“踏青”;姑娘们剪五色彩纸粘在花枝上,称为“赏红”;家家还要祭祀花神,祈求花木繁盛。</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