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成风景 站成永恒 ——读《大漠心境——施永安焦墨胡杨长卷》

春和艺社

<h3>快讯:2017年4月1日上午,《篆笔胡杨——施永安先生绘画作品入藏展》在伪满皇宫博物院开幕,施永安先生将近年其精心创作的包括66米大漠心境长卷在内的所有胡杨绘画作品和速写手稿以及多年来出版的书籍文献等全部捐赠给伪满皇宫博物院永久收藏。这即是一位老艺术家对待艺术的深切情感和博大胸怀,更是文博单位和专业机构对施先生作品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认可。正像伪满皇宫博物院王志强院长在致辞中所言:让我们向经典致敬,向前辈致敬,祝施永安先生艺术之路长青!</h3> <h3>蝶恋花</h3><div> 读施永安先生画作有感</div><div><br></div><div>落叶金黄秋意重,</div><div>大漠情深,篆笔胡杨颂。</div><div>画意诗情谁与共?</div><div>无言大美春心动。</div><div>巨作鸿篇与馆送,</div><div>云影飞天,肆意有横纵。</div><div>谁言花甲无好梦?</div><div>自在游艺焦墨弄。</div><div><br></div><div>作者:刘明玉(长春作家协会会员)</div> <h3><font color="#010101"> <br> 文/王志君<br><br> 近几日颇忙,接连参加两个颁奖仪式,一个是长春市青年书法篆刻展,另一个是长春市职工书法大赛优秀作品展。本人书法和篆刻作品均侥幸获奖,内心着实也激动万分了一阵子。<br> 此时已是夜深人静,独坐书斋,终于有机会欣赏施永安老师赠我的新著《大漠心境——施永安焦墨胡杨长卷》(珍藏版)了。书籍大八开本,装帧精美,软质封面,配古雅函套,高端大气,托在手上沉甸甸的。慢慢展开内页,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苍茫古朴的篆书大字——大漠心境。<br> 深夜的书房格外静谧,聒噪的心也逐渐沉静下来。继而一页一页地翻看,施老师完全用焦墨贯穿篇头卷尾,以散点透视的方法,用篆书笔意尽情挥写胡杨的形态与纹理,画心宽96厘米、长66米,堪称是一部展示胡杨美,弘扬胡杨精神的鸿篇巨制,壮美华章。把整篇一点一点铺开,展现在眼前的焦笔胡杨静静的立于洁白的长卷之上,仿若是生命的歌者,抑或是大漠的飞天?是山,是海,是云,是雾?是诗,是词,是歌,是舞?是树,是人,是神,是仙?是笔墨的淋漓,是内心的呼唤,是情感的表达,更是精神的飞扬!欣赏施老师的长篇巨制,震撼心灵而又感动不已,默默无言却不觉间簌簌落泪了……<br> 这就是艺术感动心灵的力量!<br> 有人赞美胡杨,三千年不死,死后三千年不倒,倒后三千年不腐。欣赏着施老师的焦笔胡杨,渐渐地,内心升腾起无限感慨,更加由衷敬佩施先生。我是1996年开始拜施永安老师入室学习的,从万宝街十七中前楼的如是轩,到泰来街的六千印庐,再到现居地的园丁花园平若堂,一路追随,倏忽之间已经21年矣。施先生是伪满皇宫博物院研究员,精于鉴赏,能书善画又博通金石篆刻,曾出版《日本古陶瓷》 《日本古今画家名典》,均填补国内该项领域研究之空白。这期间,每每向施先生求教书法篆刻,先生皆耐心解答或详加演示,让我受益匪浅。然因本人懒惰而愚钝,加之俗事缠绊,学艺不精,终无大进,愧对先生。<br> 可施老师自退休后,却尤为勤奋,笔耕不辍,以‘’路逢花甲,步履依然‘’的心态,办个人书法展览,钻研学问,著书立说,陆续出版诗集,书法集,篆刻集和《汉碑读析》等专著后,又一头扎进胡杨林,多次赴疆,历时近三载,画速写稿800多张,如今又出版了《大漠心境——施永安焦墨胡杨长卷》。施老师开创性的以篆书之法施于绘画,用笔之使转、老辣,勾、点、皴、擦同时进行,长卷中百余棵胡杨造型各异、纹理多变,尽显沧桑古拙、深沉峥嵘之美。正如著名美术评论家于维范先生所言,永安先生即是由书法走向国画的成功实践者,同时他趟出了一条用篆书笔法写胡杨的独特之路。<br> 施永安老师和于维范老师皆是春和艺社艺术顾问,前几日设宴以贺施老师大著付梓,席间更与宾客相谈甚欢。临别之即,望着先生远去的背影,突然觉得,这胡杨不正是先生的真实写照吗?想到这,再次展卷细细品读,既品读胡杨,也品读先生……<br> <br> 王志君于存远楼<br> 2016.11.30深夜<br><br> (本文作者/王志君 省市作家协会会员)</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春和艺社社长王志君,秘书长刘明玉,副秘书长谭晶与施永安老师和于维范老师合影,并代表全体艺友恭贺施永安先生《大漠心境——施永安焦墨胡杨长卷》出版发行!<br> 同时预祝2016年12月7日吉林省博物院施永安先生《大漠心境——篆笔胡杨长卷展览》圆满成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附: <br> 关于施永安《大漠心境——焦墨胡杨长卷》<br> 文/于维范<br>著名书画家施永安的《大漠心境——施永安焦墨胡杨长卷》的产生,也是一个充满了 “缘生”故事的过程。<br>我是经历了这个全过程的,因之就自豪得可以。<br>那年永安兄一大作《汉碑读析》付梓,大概是想放松一下著书时艰辛所至的疲惫心情,就应了朋友之约,到新疆的乌鲁木齐木垒胡杨林。具有强烈的人文情怀的他一下子就被眼前的“颇具历史感的尊严和沧桑之美”的大漠风情感染得疯狂,永安兄是一个性格沉静的人,想来那“疯狂”一定会惊骇到同行的友人的,我知道,大凡沉静的人疯狂起来就无异于休眠火山的爆发,能量和力度绝然不可与平时同日而语的。过后,他感慨地比喻“汉碑所具备的博大、深沉、纯朴的传统文化气息,在胡杨里一样也不缺少,可谓天成的合一”。<br>这便是“缘来如此”的哲学化概念,任谁也逃脱不了它的桎梏。<br>接下来,永安兄的“牛劲”就爆发了,不啻那“摅八阵之列,骋奔牛之权”的气势磅礴。我说的“牛劲”并非杜撰,这为永安的“篆笔写胡杨” 66米长卷打下了伏笔,永安属牛,方龄66矣。<br>于是,牛劲冲天的永安便立下了绘画胡杨的宏愿,心底不由自主地生发出一种责任感,“应该把胡杨之美,胡杨的精神,通过我的写篆隶之笔,传导给更多的朋友。”他理直气壮,执拗地表达说:不是我选择了胡杨,而是胡杨选择了我,这是大自然与我的缘份。<br>于是,整理速写、照片,搜寻资料,案头工作繁重而细琐。当落墨纸上,看着与想像中的胡杨大相径庭的样子,永安并未灰心,他知道那“鬼斧般的粗犷雕饰,堪称神工的万变纹理,以及渗透着两周青铜器、汉代画像砖的浓重气息”的画作问世只是个时间问题。<br>他创作期间我曾去过几次,第一次是在他还未从造型和焦墨表现的彷徨中走出来的时候,但那大气雍然的画面已使我怦然心动;接下来的几次便看到了他对造型和笔墨精神的重要挖掘和表现……功成之日,我们额手相庆。<br>我便建议他出个集子。我说出版社可以选省内的大社,比如吉林人民出版社等。后来因身体不爽就失去了联络好久,突然有一天永安兄来电,报告了他的作品集已然出版,并且喜滋滋地告之是人民出版社的。我不禁震撼,人民出版社是国家级大社,感觉是Number (第一),其他的国家社都在后面缀上相关的行业名称,比如人民文学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等。按照惯例,这个出版社是经常出版国家 领导人讲话、各次政治会议纪要等单行本的,政治性很强,艺术类属的书籍很少涉及,而永安兄竟然入主其中,不禁为之击节叫好!<br>听永安兄介绍,《大漠心境——焦墨胡杨长卷》先是被人民美术出版社首肯的,后来人民出版社“横刀夺爱”。好选题在出版社是趋之若鹜的,那些专家们的眼力也是刁钻得很的,市场和荣誉的竞争无时无刻不在进行中。我祝贺说:美术社的首肯,证明艺术上的炉火纯青;人民社的捷足后登,证明了你作品的意义有着更加宏大的精英化取向。正如简介中这样写道:长卷中既抒发了作者崇尚胡杨、热爱自然以及火一样的情怀,同时也以相对写实的笔触,把胡杨对他的震撼很快地传导给世人,既展示了胡杨美,又弘扬着正能量。<br>就很为永安兄幸福,当然也为人民社占有了这样的好选题而祝福。<br>说句良心话,我对人民社的祝福并没有看美术社笑话的意思,我只是想说:一部同时受人民出版社和人民美术出版社青睐的作品集,它有多好就不用我老鸹一样再聒噪什么了吧?<br><br> 本文作者/于维范(著名美术评论家)</font></h3>

胡杨

永安

长卷

大漠

焦墨

先生

心境

老师

博物院

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