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随记

微微烛光

<h3>&nbsp; &nbsp; &nbsp; &nbsp; 今天与同事去蒲州街道前州村,拆取了一个有残缺的雕花柱础,一个有裂缝的青石捣臼。虽然不是那么完美,但总算我们在努力。<br></h3><div><br></div> <h3>&nbsp; &nbsp; &nbsp; &nbsp; 以前普通老百姓为了造一座属于自己的房屋,得花一生的精力和时间,从选木料、买蛎壳烧石灰、烧砖买瓦、请工聘匠等等都是亲力亲为,所谓“起屋”。我不认识的曾祖父与他的兄弟们于清末造了一栋七间的木构大屋,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就出生在这屋子中,直到我八岁的时候,我的祖父才主持新造了一栋五间砖构二层屋,我就与父母、弟妹生活在新屋里,直至1990年。那年,我父母省吃俭用、东借西凑,起了间混泥土三层楼,欠了一大笔债。勤劳、辛苦的父母亲又是起早摸黑地赚钱还债、维持生活。可在老房子改建过程中,我们也没意识到应该留下一些记忆。</h3><h3>&nbsp; &nbsp; &nbsp; &nbsp;同样,在城中村改造、大拆大整运动中,面对大势所趋,我们无能为力,只能为一些有一定价值的老屋多少做一些有益的事,或拆取一些构件保管起来,或建议原址保护不得就建议移址保护。</h3> <h3>&nbsp; &nbsp; &nbsp; &nbsp; &nbsp;我们发现,前州这座房子只留下一个比较完整的悬山顶门台,青石条盖顶。我遇到了这房子的原主人张琴生(1949年出生)。他说这房子是他爷爷张茂云20来岁造的房子;爷爷约在1885年前后出生,一生务农,一世勤俭;奶奶是屿田人,出嫁时带来装满梳妆台抽屉的银元,这算是很不错的事了。后来,家人都纷纷外迁,废旧的这房子就卖给了董姓亲戚。而现在就要拆除,多少有点怀念,今天特意过来再看几眼。留下这有残缺的雕花柱础和有裂缝的青石捣臼由博物馆保管,也算有点纪念意义,也算是个最好的归宿。</h3> <h3>&nbsp; &nbsp; &nbsp; &nbsp; 一些有价值的老建筑也总能引起大家的关注,希望有一个比拆除更好的归宿。蒲州江前村江西路的陈昌银宅门台,建于民国十一年(1922年),由前后门台、厢房、正屋组成合院式建筑,正屋改建严重、厢房破损。前门台为西洋风格,保存完整,造型雄伟,砖雕精良,有戏剧人物、花卉鸟虫,中西合璧,高大开阔。著名书法家马公愚书题前门台联“种德修福,干国栋家”;后门台联“德门星聚 &nbsp;壮志云博”。房东陈精杰为国民党200师司令部上尉,参加1949年温州和平起义活动。</h3> <h3>&nbsp; &nbsp; &nbsp; &nbsp; 经过多次的对接与协调,拟整体搬至百年名校永兴一小。今天正进行信息采集、测绘、搭架。询问得知,整体搬迁时,门台的字、顶部的灰塑都整体拆取、运输、安装。这样相当有意义,可以较好地保留原貌,特别是有残缺的门台对联。我过去时,据说已有好几拔人去过了,有新闻媒体的、社会热心人士的、市区文广新局的领导等等。一不小心,我与几位老人的谈论还被温州电视台的记者录了像。</h3><div><br></div> <h3>&nbsp; &nbsp; &nbsp; &nbsp; 还有,位于新联村新河的程溯洛旧居清代门台也拟搬移至永兴一小。欣慰之余,希望有价值的老建筑都能有一个最好的归宿,不要像黄石村志本堂那样一烧了之。也希望能有更多的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参与历史老建筑的保护和延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