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岁月之:花桥净名寺

听月轩主

<h3>一直认为,必姆镇花桥村的净名寺是最寺庙的,清静,恬淡,没有一点商业气息。而且古朴,幽远。2008-2011年,我曾经在其所在的必姆镇工作过,去过寺里多次。如今因旧寺难以维修,已重新再建了,也去了多次,但总感觉还少了什么。昨晚看朋友圈里有发关于净名寺的文章,有些许感慨。晨起,将原先在2009年写的两篇博客编辑一起,找了一些当时拍的照片,长作记忆。</h3><h3><br></h3><h3>2016.11.29</h3><h3><br></h3> <h3>之一:《花桥净名寺散记》</h3><h3><br></h3><div>未到花桥,先闻净名寺。&nbsp;</div><div><br></div><div>一般的寺庵,不是建在山上,便是在水中岛上,而净名寺却是静静的座落在水库的上缘,隐藏在怀玉山脉的层峦叠嶂之中。&nbsp;</div><div><br></div><div>花桥是必姆镇的一个行政村,净名寺是座尼姑庵,就在花桥村境内。相传,在很久以前,花桥村不叫花桥,一条河流将整个村庄一分为二,当地有一位美丽善良的绣花姑娘为了方便村民的出行和相互往来,将自己长年绣花的所有积蓄捐建了一座卷桥,当地人为了纪念绣花姑娘的善举,便将地名改为花桥,一直沿用到今天。且不论这民间故事的真假,总是人们对积善行德的崇敬,隐隐约约觉得与净名寺有关联吧。&nbsp;</div><div><br></div><div>净名寺前是一座小(二)型水库,建于1957年冬,总库容和集雨面积在同类水库中属偏大的,直接影响着下游众多村民的生产生活。水库以寺名,所在的自然村落也以寺名。在净名寺建寺以前,谁也不知道那片充满灵气的地方叫什么名字,也许建寺以前也从来就没有什么人来先行问足吧。&nbsp;</div><div><br></div><div>净名寺始建于唐代,与玉山县建县制的时间相当,至今已是1300多年的流光。唐代建的寺庵,几毁几建,几经风雨,却也始终香火未断,香客络绎,静静地背靠着莲花状的山间,日日夜夜守望着眼前的一汪清水一片青山,闪动着一股独有的灵光。&nbsp;</div><div><br></div><div>传说,唐证圣年间,有一乡间秀才,年少时一心只顾追求功名利禄,十年寒窗,几经努力,终得官至朝廷二品,一时间呼风唤雨很是风光,但也因此得罪了一些权臣,风云难测,忽一日祸从天降,秀才空遭同僚诬陷,难以在京城安身,便仓惶出逃。一日,行至怀玉山脉,但见峰峦怀抱,清水环绕,复感于此地清幽静雅,颇有灵气,便在该处搭起茅舍,反思往过。后经高人指点,幡然醒悟,遂看破红尘,剃度出家,自此苦研佛经,广颂佛法,广结佛缘。几经千辛万苦,四海化缘建寺。虽地处偏远,山路崎岖,但前来朝拜者依旧络绎不绝,延及周边数乡里,一时间,净名寺闻名远近。&nbsp;</div><div><br></div><div>净名寺距玉山县城不过21公里,从花桥村口出发,步行约4公里,沿途山水相依、泉声淙淙。路是沿着花岗岩山体一凿凿开辟出来的,难以车行,见证着进山的路艰难,考验着朝圣者的虔诚与毅力。一路是野果野花清泉的清香,让人神清气爽。天空白云朵朵,山间鸟鸣啾啾,移步换景,处处是一幅幅灵动的国画山水。&nbsp;</div><div><br></div><div>山为水之源,水为山之灵,山与水共为寺之魂,净名寺就在山水层层的转换之间。经过一路的峰回路转,面朝净名寺水库,顿时豁然开朗起来。清澈平静的湖水,是周遭山村寺树的明镜,到处云雾缭绕,景象忽隐忽现,隔水相望,远处的净名寺更添了一份神秘。&nbsp;</div><div><br></div><div>走近净名寺,确实是座好寺,是处风水宝地。虽然与先前的所闻所想有些距离,但也心情怡然。因为没来之前,想象中的净名寺该是层层古建筑,古色古香、青砖碧瓦,到处是亭台楼榭、飞檐相望的,但实际眼前的规模,似乎小了点,简约了点。净名、净名,也许这就是净名寺自己的一种品质、一种气度、一种风骨吧,如寺名如寺身形,倒也落落大方,一切都是淡淡青烟般,静谧的心情油然而起。&nbsp;</div><div><br></div><div>据寺中经文革破四旧后所幸遗留下的残碑考证,净名寺在南宋淳熙年(公元1174年)为净名院,当时既是善男信女点香拜佛祈求平安的地方,更是南方寺庙佛届讲经弘法的“高等学府”,许多寺庙的比丘、比丘尼、方丈、主持等都是净名院的弟子,都曾研经于此。后来,因战事一度衰落,直至清嘉庆3年腊月,由该院众弟子化缘捐资重建,改名为净名寺,再度兴旺,香火不绝。&nbsp;</div><div><br></div><div>今存净名寺为公元2000年间,由在南昌天宇寺授三坛大戒的广丰籍上妙下金县人释定丰师徒重兴。每逢佛日,各地众善男信女不约云集于此,寺外众生往来云云,寺内木鱼声声、佛香缭绕。</div><div><br></div><div>眼前的净名古寺虽只有几栋简单的屋舍、几位平淡的出家人以及几位还愿的居士,但身临其境,寺庵内外的一切景物同样令人感叹,无一不令人实实在在震撼造物的神奇和信仰的威力。&nbsp;</div><div><br></div><div>2009.6.26于必姆石笋高山</div><div><br></div> <h3>之二:《在净名寺吃素斋》</h3><h3><br></h3><h3>对于素斋,我并不陌生,虽然我还不是个虔诚的佛教徒。</h3><h3><br></h3><h3>记得在我年少的时候,母亲也经常会吃素礼佛,但多是逢上佛日在家或是到村里的社公庙去点香朝拜,祈福平安。那时候家境很是清苦清贫,父亲遇上体弱多病,兄弟姐妹四人都在上学,四个书包一起压在“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肩上,生活的拮据也就可想而知了。母亲很辛苦,但在朝香时,很虔诚淡定,也是我内心感觉最为平和怡然的时候了,那是母亲对家人的祈福和对今后美好日子的想往啊。</h3><div><br></div><div>母亲现在依然会在初一十五的日子里点香祈福。虽然子女们都先后各自成家立业了,但母亲对子女们的牵挂和祝福丝毫不变。生活在母亲的祈祷中一天天宽裕起来,我们都不反对母亲信佛,那是她的信仰态度,母亲的快乐也是我们内心的慰藉。</div><div><br></div><div>对于吃素斋,到现在我还是第一次,准确地说是免费吃素斋。就是在花桥净名寺的一次中餐,让我体会到了更为规范的吃素斋了,真的是淡定从容,平和静谧。现在想起来,一闭眼,整个身子就会慢慢向上悬浮,世间一切闲杂人等烦心琐事都置于身外,如同在浮云上静坐一般。</div><div><br></div><div>好友海、辉、坚也是慕净名寺之名而来。选了一个周末上午,恰逢烈日,我们四人同行。车子只能行至山脚,进山的道路正在整修路基。一路崎岖,一路笑谈,一路向往,大约3-4公里的行程,过了以寺命名的水库便到了净名寺。当地花桥的支书老苏也与我们一同前往。刚过了预做寺庵“三门”的位置,只见净名寺的主持师太定丰领着6-7位尼姑和居士也正在忙着整修路基,埋设过水涵管,说是节省花销,实际上也是一种修行吧,心里顿时虔诚了许多。</div><div><br></div><div>唐朝建的寺庵,几毁几建,佛香缭绕,佛音阵阵,就在水库边,背靠莲花山,那么气定神闲。定丰师太也一样,一眼就能感觉出是一心向佛多年的。虽然年纪不大,但与佛结缘弘法已有些年头,看上去很淡定很空灵,据说原先是邻乡南山的一位教师,有些文化,但因看破红尘,遂遁入空门,每天在青山白云之间,吃素礼佛,诵经向善,暮鼓晨钟,虔诚有加。原先进净名寺是一条崎岖狭窄的人行路,即便是一条小路,那也是先后修了20多年才成的。多年的辛劳,都倾注在这条路上,也算是逐步化解进山人的行路难吧。在不久的来日,便会通水泥路了,到那时也一定更为兴旺的,积善行德,化在了实实在在的路上。</div><div><br></div><div>定丰师太言语不多,但很温和。看时候不早,很平淡的留我们 一行在寺庵吃中餐,这正是我们心中所求的。我和老苏来了几次,与定丰师太较熟,但我还未在寺庵里用过餐。听我们满口笑答,怕我们吃不惯,定丰师太还特意交待厨房多加了几道菜。净名寺是很平和的热情。</div><div><br></div><div>约摸中午11点多钟,我们随老苏进了斋堂,偌大的斋堂,一边摆了8-9排长条桌椅,那是尼姑和居士用膳的,听说每逢佛日,前来朝拜进香吃斋念佛的人会多出好几倍。另一边摆了一张八仙桌,是接待客人用的。举目之处,整洁幽雅。寺庵背靠青山,面朝湖水,环境本身也是一种享受。四周墙上只简单挂了“西方三圣”图、“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对联和“止语”等几个字样。还没开始用餐,我们静静地听老苏讲述吃素斋的礼规,之前我也略微知晓了一点,但不过耳闻,眼下是亲身经历了。</div><div><br></div><div>粮食是很受尊敬的。用膳前,定丰师太和众尼姑居士对坐两边,定丰师太手拿法器,默默诵经,尼姑和居士一起轻和,整个斋堂让人心静起来。所念经语,大概是说佛的大苦大难大悲,对粮食的大敬大爱大惜,我们也只是在整个氛围中感受到这么个意思。另有一位尼姑,用筷子夹一饭粒,口中呢喃,在斋堂来回行走,居士们也个个神情安宁,默默无语,我想一定是都随了定丰师太的佛语去了吧。碗筷整齐地放在各自的座位上,都是分餐制的,由一位寺庵工作人员逐一逐菜分舀,都是素菜素汤。定丰师太和大家是同样的膳食。用膳时,一片安静。</div><div><br></div><div>我们和老苏五人一桌,有白木耳、青椒、西红柿、黄瓜、空心菜叶、香菇等八、九道素菜,大多是尼姑居士们亲手种植的。我印象最深的是那道去皮凉拌西红柿,夹一片,满口香甜。想起来了,一定是刚才我们在寺庵边那股山泉汇成的小溪水流经的那畦菜地上刚刚采摘下来的,只有那样的净土,那样的清泉,那样的心境,才能合成出这样的美味菜肴。所有的素菜都是用山茶油清炒的,所不一样的,就是我们客桌的菜用油更多一点,因了怕我们不惯,定丰师太特意叮嘱过的。</div><div><br></div><div>盛饭时,不知是谁不小心掉了一颗饭粒在地上,我们都没察觉,只有老苏朝我们示意,一位年长的居士正从地上捡起那颗饭粒,什么话也不说,什么事物也不看,安静地放入口中,慢慢咀嚼下去。要不是亲眼所见,肯定不会相信。要知道在平常,有多少人即便是掉在干净的饭桌上的饭菜也不屑再吃,更别说老在饭碗里留下多少剩饭菜了。就是这一幕场景,更添了我们的一份崇敬。那位捡食饭粒的老居士是当地的一位村民,老家离这里不近,但几十年来只要寺庵有什么大事小事,他都会前来帮忙,出资出力。原先是建供居士住的楼房,现在是修建通寺庵的道路,以及建设曾保存完好肉身多年的大师的舍利塔,从来都是虔诚有加、一心向佛的。</div><div><br></div><div>我也曾在农村种过田地,加上另外承包的2亩7“烂塘田”,一共5亩多,历经严寒酷暑,深知种粮食的艰辛。整个午餐下来,我们除了为尼姑居士们对粮食的珍惜而动容外,几乎没有言语,确实是平淡中的奇伟。我们都小心翼翼地吃好每一口饭菜,生怕不小心会掉下一颗饭粒。膳后的碗筷即便是比洗了的还干净,也要用开水冲了喝下,不放过一星点粮油。夹杂淡淡的檀香味,就这么平静地用好午餐,我们每个人都深受教育。不浪费一粒粮食,我们肚子里踏踏实实的,即使只有豆蔬时鲜,菌菇植物,亦盛馔佳食,亦九州之美味。</div><div><br></div><div>离开净名寺的路上,我们还是离不开素斋这个话题,还是忘不了老居士捡食饭粒的画面。没有山珍海味,只有粗茶淡饭,不讲排场,只讲珍惜,这是一种怎样简单的美德、怎样简单的境界啊。记得在哪篇文章里看过,一位来自香港的商人说:“我既不是佛教徒,也不是来寻求好运,只是紧张工作之后,需要在清新的环境中,舒缓放松一下,调剂精神,安抚灵魂吧”。</div><div>什么时候该带父母妻女也来感受一下了。</div><div><br></div><div>素斋,素,也是朴素。</div><div><br></div><div>2009.7.14于必姆石笋高山</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