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张爱玲的遗嘱执行人林式同,在他的回忆文章《有缘得识张爱玲》中写道:“她提到三毛,说她怎么自杀了,言下甚不以为然。我没有表示什么意见,因为我没看过三毛的作品。 ”</h1><div><br></div><div><br></div><h1>张爱玲说这句话的时候是1991年,当时林式同开车陪她去和她的新房东签约。这一天她刚在报纸上看到三毛自杀的消息,颇觉意外,有和人八卦一下的欲望。林式同不是文学圈中人,甚至连文学爱好者都算不上,一点都不了解三毛让他接不上话茬,张爱玲也没再发表看法。但他告诉我们,张爱玲当时的语气和表情是“甚不以为然”的。</h1><div><br></div><div><br></div><h1>张爱玲有一条基本的处世原则:对人生有兴趣而不投入感情。这让她既能了解人生的真相,又能用俯视的眼光看待人生,这是所有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家的共同点。她对三毛有兴趣而没有感情,就像我们无聊,看街坊吵架,端杯茶搬个凳子看得津津有味,突然她们不吵了,我们有些失落,遗憾她们怎么不吵了,心里也是“甚不以为然”的。</h1><div><br></div><div><br></div><h1>张爱玲是把三毛当她小说人物的原型来看的。三毛是典型的表演型人格,把幻想当真。她文章的主题是流浪,她认为她的爱在远方等她。三毛友人撰文披露了她自杀前和王洛宾的一段感情纠葛——</h1><div><br></div><div><br></div><h1>“三毛见过年近80的王洛宾后,自己也说不清究竟是什么感情,觉得自己的心和这位老人连在了一起,再也难舍难分。她以丰富的想象力,在心中描摹着一位饱经磨难的艺术家的风采。渐渐地,年龄的差距模糊了,精神上融为一体。短短的3个多月,往来6封信件。王洛宾垂暮的心也有所感,他写信告诉三毛:萧伯纳有一柄破旧的阳伞,早已失去了伞的作用,他出门带着它,只能当做拐杖用。王洛宾自嘲而诚恳地说:我就像萧伯纳那柄破旧的阳伞。之后,王洛宾延缓了写信的日期。三毛急匆匆来信,责怪洛宾:‘你好残忍,让我失去了生活的拐杖。’几个月后,三毛再次来新疆时,直接就住在了王洛宾的家里,憧憬着一份美好的生活。然而人生经历、生存环境、观念形态等诸多的不同,使她和洛宾之间,无法疏通30多岁年龄差距造成的鸿沟。14天后,三毛提着行李,落寞地回到台湾。”</h1><div><br></div><div><br></div><h1>张爱玲未必知道三毛的这段故事,但她一定看过她的文章,对三毛用文字表达出来的病态美很有兴趣。更何况,三毛还根据她和胡兰成的故事写过电影剧本《滚滚红尘》。在第2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颁奖典礼上,该片夺得八项大奖成为最大赢家,但“最佳编剧奖”却遗憾落败。三毛得不到奖是必然的,她本人的缺陷就是剧本的缺陷。三周后,她自杀,终年48岁。</h1><div><br></div><div><br></div><h1>张爱玲在《小团圆》里说她妈妈最恨的是依赖,而她自己最恨的是幻想。三毛一直幻想在远方可以找到依赖,对她这种没活明白的状态,张爱玲当然是“不以为然”的。但是,她看三毛的文章,就像看她在放烟花,明知如同幻影,也有兴趣看。她对三毛有兴趣,又“不以为然”就是在这里。三毛自杀,张爱玲并不觉得意外:幻想加上虚荣心的推动,必定走向毁灭。</h1><div><br></div><div><br></div><h1>所有伟大的小说都是写实的,这就是张爱玲和三毛的本质区别。三毛自己也像烟花一样消亡后,四年后的1995年,张爱玲也过世了。她对林式同说起三毛自杀时“不以为然”的表情,让我们看到小说背后的张爱玲原来也和普通人一样八卦和没心没肺,让我们对这位旷世才女多了一份亲切感。</h1><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注:此文来源于网络,此处略有改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div><div><br></div><div><br></div><div>—————————————————————</div><div><br></div><h1><br></h1><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