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共读篇系列一——一宝与《好饿的小蛇》

叶OO

<h3>&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一宝与《好饿的小蛇》 </h3><div>一宝与绘本的第一次接触是蒲蒲兰绘本馆的小熊系列,那时候的她一岁半左右,但是语言发展迟缓,不太爱开口说话,我很心急。每天晚上睡觉前我都会给她读小熊系列的绘本,看得出她很喜欢这只可爱的小熊,让我坚信宝宝就是喜欢这种可爱的画风和其中浅显易懂又不断重复的语言。《好饿的小蛇》是我无意中在打折书店淘的,当时不懂什么绘本,也不知道宫西达也,但是其中的画风让我想到了简笔画,一宝会不会也喜欢这种画风呢?在实际的亲子共读中,一宝让我出乎意料,她从一岁半喜欢这条小蛇,现在三岁多了,还是非常喜欢这条小蛇。想着一宝与这条好饿的小蛇相处的时间,也是一宝语言发展和思维变化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div><div><br></div> <h3>第一阶段:妈妈读一宝听。妈妈在讲述故事前念出书名、作者以及译者名,这是有作用的,让宝宝知道书不是凭空出现的,也是人们创作的。在讲述的过程中,妈妈绘声绘色,使用不同的语音语调讲述“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虽然吸引了一宝的注意力,但是持续时间不长,她会一把抢过书本往后翻,把注意力集中在小蛇吃的各种食物上。此时,妈妈抓住一宝的兴趣,开始夸张地说:“苹果,啊呜——咕嘟——啊——真好吃”,每每说到此处,一宝都会开心地大笑。这个阶段,一宝并没有完全理解故事,更不能复述故事,但是兴趣却很浓烈。</h3> <h3>第二阶段:妈妈一宝一起读。此时的一宝两岁多,已有简单的话语和对物品、颜色以及形状的认知。妈妈开始改变单纯模仿并讲述故事的模式,会在讲述的过程中问一些问题,比如在讲述完“第二天,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我会问:“一宝,你看小蛇发现了什么?”一宝说:“香蕉!”再问:“什么颜色的香蕉?”“黄色!”类似的问题:“什么形状的饭团?小蛇的肚子变成什么形状啦?”一宝会很有兴趣地回答完问题,再耐心听妈妈继续讲故事。后来时不时的自己冒出“黄色的香蕉,啊——真好吃——”这种完整连续的描述。还会根据小蛇的肚子形状自己说小蛇吃了什么食物,还模仿小蛇长大嘴巴和妈妈一起表演。这是一宝语言和思维发展的提升阶段。之后,我还将问题进行了提升,如“第一天,好饿的小蛇吃了什么?第二天,第三天呢?”这样问题的提出,其实是帮助一宝将故事进行了一种导图形式的记忆,对后来她的故事复述打下了基础。</h3> <h3>第三阶段:一宝自己读和表演。三岁的一宝开始上幼儿园,幼儿园的生活让一宝的语言量喷薄而出。家中的绘本已越来越多,可是一宝每周至少会将《好饿的小蛇》从书架上拿下来一次,要求妈妈给她读。此时更多的不是妈妈讲述故事,而是一宝跟着妈妈夸张的语音语调一起复述和表演“扭来扭去,啊呜——咕嘟!啊——真好吃”,每一段故事她都能够完整的复述,真的让我吃惊她语言发展的突变。 突然有一天,我听到她在房间里自言自语,我偷偷地伸头一看,原来她一边动着鼠标,一边模仿周老师给小朋友讲故事,底下坐着“爷爷奶奶”两位小朋友,她将《好饿的小蛇》这个故事完整地讲述了一遍,还有着一定的语音语调。我一边偷偷笑一边感叹一宝的进步!是个big surprise!</h3> <h3>一宝的语言发展较别家宝宝稍微迟点,在等待她开口说话的过程中,我们也曾经焦急担心,但是现在看到她每天“啰哩啰嗦”的样子,才知道什么是“厚积薄发”,什么是“静待花开”。孩子的成长像是埋藏在土里的种子,一开始的发展我们察觉不到是因为种子是藏在土里汲取营养并成长,慢慢地她破土发芽,长出枝叶,甚至一夜之间盛开花朵,这时候才发现原来家长和老师平时对孩子们浇灌的营养早已发生了作用。有的事情,我们不去做便不会发生改变;有的事情,我们做了不一定马上会有改变,譬如教育。但是,别心急,在教育上我们给孩子付出的心血,终有一天会在孩子身上展现她应有的光芒!</h3> <h3>【宫西达也】1956年12月23日出生于日本静冈县,毕业于日本大学艺术学系。从事人偶剧的舞台美术、平面设计工作后,开始创作绘本。其温馨的故事和有力度的画风受到孩子和大人的广泛欢迎,是目前最活跃的日本绘本作家之一。他的绘本作品包括《我是霸王龙》《你真好》《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好想要一个娃娃》《三只饿狼想吃鸡》《逃学的老鼠》等,曾荣获讲谈社出版文化奖绘本奖、读书推进运动协会奖、日本剑渊绘本奖等多个大奖。</h3><div>一宝喜欢的宫西达也作品还有:《知道我吃什么了吗?》《粑粑》,对了,她除了喜欢吃就是拉了。哈哈哈!</div><div><br></div> <h3>后记:上中班的一宝正在准备故事大王要讲的故事。</h3>

一宝

小蛇

绘本

故事

妈妈

讲述

语言

喜欢

复述

扭来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