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两个动宾结构的词语,组成标题。其实是想表达我内心的一份感受:那是一种近乎很复杂的、难以用一个词准确表达的情愫。里面有冲动、有悲伤、有逃离、有思念、有烦乱、有很多故事,最要命的还是想要留一声心底里歇斯底里的呐喊,在那个地方,在那个全世界最盛产阳光的高原之地!</h3> <h3>【在路上】</h3>
<div> 驱车行驶在西北的高速公路上。忽然间驰骋塞外、一日千里的感觉涌上来。</div>
<div>
——在路上</div>
<div>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最好的时光在一起。很多人都熟悉这句话,这也是我们湘舵的口号。有人说,《最好的时光在路上》那是一本书。其实,湘舵的蜂蜂最有体会,最好的时光在一起这句话。但这次我想说的是前半句,最美的风景在路上。这次驱车近5000公里,从北京出发,一路上走走停停,为的就是真真切切的去感受路上的自在和美景。</div> <h3> 8月2日(第一天)中午,在三元桥地铁站的出口汇合出发。这次行程我基本选择的是南线进入青海,北线回京的线路。由于是在近下午一点的时间出发,第一天从北京、经河北到达山西忻州,全程约440公里。</h3>
<div> 第二天的目的地是中卫(8月3日),驾车一天之内横穿山西、陕西、宁夏地界,有一种长驱直入的感觉。预计是全程高速830公里,不过本该很顺利的道路,由于G2012中卫周边部分路段修路,变得杯具了,计划是在下午5点到达,结果走了一段县道,最后将近晚上10点才到酒店。在中卫定的是汉庭旗下连锁的海友酒店,175一晚,也不便宜,关键是卫生条件很差,大家去了千万别住。</div> <h3>张掖丹霞】</h3>
<div> "只有你来,才能体会到那种苍凉。"</div>
<div> ——写给张掖</div>
<div> (第三天)8月4日,前一天高速修路下县道行驶的阴影还在心中盘旋,一大早起啦就开始不停的给12122致电,询问路段情况。还好,一切正常出发,一段G2012过了武威市直接北拐G30,路上车很少。高速两旁就可以看到丹霞地貌的山势,550多公里的路程在下午3点到达目的地——张掖。</div> <h3> 说张掖之前,先说说西北的天。8月份是西北日照时间最长的月份,每天的日出时间大概在6点半左右,而黑天的时间则要到晚上8点半以后。所以,对我们常年生活在东部城市的人来说,总会产生一种错觉,总会莫名的把晚上当成是下午。其实这样的情况,也算是对我们旅行的一种眷顾吧,毕竟白天的时间更长,玩的时间就延长了,就说张掖。</h3> <h3>办理完住宿,北京时间已接近4点,可我的感觉正是中午。从张掖市区向西北方向行驶,将近一个小时的路程到达地质公园。这里面纠正一下攻略的错误,目前临泽县和肃南县的丹霞景区已经合并。只是成为了两个不同的景区大门,东门和西门</h3> <h3> "不望祁连山上雪,错把张掖当江南"。一提到张掖,大家更多的会联想到大自然的调色盘,联想到色彩斑斓的童话世界。而对于当时的我只有两个词:苍凉。</h3>
<div>苍凉,在我的记忆中,这个词只在两个地方出现过:上学时的语文课本,再就是一种题材称之为信天游的流行歌曲中。而今,是从你的口中说出,苍凉到底是什么样子</div> <h3> 苍凉是山。当我奔跑着踏上地质公园观景台的那一刻,我明白了这分苍凉。那是站在西北烈烈的寒风卷杂着丝丝细雨中,看到的千沟万壑。看到那暴露在外的岩石层,红的如火、黄的如金、灰的如钢,一种纯粹的自然之美,是不加雕琢的张扬和毫不掩饰的奔放。这种缺少了绿色植被的修饰,缺少了河流小溪的陪伴,虽多了西北的粗犷,却不免让人联想到"荒山野岭"的孤独和苍凉。</h3>
<div> 背对着刀山火海,我拍下了和它的合影,我也仿佛看到了时间的背影和生命的旅程。</div> <h3>【马蹄寺】</h3>
<div> 那修建在悬崖峭壁上的佛教宫殿,是一种信仰、是一种敬畏,更是一种虔诚。</div>
<div>
——写一句话给马蹄寺。</div> <h3> 还有一件事值得一提,就是我在这里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了经幡。以前,看过很多蜂蜂发的藏区的游记,都会或多或少拍到经幡的片子,一直很喜欢这种色彩斑斓。这一次接触,才发现不仅仅是色彩吸引着我,更是一种关乎信仰的东西,一种精神的力量。我很虔诚的跪在地上,仰视的角度去拍摄它。</h3> <h3> (第四天)8月5日一早,天街小雨润如酥。从张掖出发,驱车近一个半小时,先来到位于张掖南90公里的马蹄寺。对于马蹄寺,一句话概括,寺院虽小,五脏俱全。</h3> <h3> 虽说雨越来越大,但马蹄寺的香火依然很旺。我想我只要怀抱一颗淡然的心,不求什么,唯愿一遇,遇那千年的沧桑,遇那古刹的幽静,遇那大佛拈花的微笑,遇那佛门最初的清净美好。时光流转,熙攘红尘,就如同寺院内外的石窟,总有一些珍贵的东西流传下来。</h3> <h3> </h3>
<div> 走出千年马蹄寺,又回望了修葺在悬崖之上的寺庙,究竟为何把庙宇修筑在峭壁之上,我不得而知。我想,或许这也是一种修行吧,"任凭弱水三千 我只取一瓢饮",活着就是修行。</div>
<div>
<br />
</div> <h3>【卓尔山】</h3>
<div> 你是东方小瑞士。</div>
<div> ——卓尔山</div>
<div> 从马蹄寺出来,一小段县道之后,又回归行驶在7、8月中国最美国道G227。虽然阴雨绵绵,但是一路追寻着巍峨的祁连山脉,山涧之间层层云团笼罩,也别有一番景象。山路遇到雨水,特别是从祁连到门源这一段,还是要加外小心,有几段婉转回环的山路,对于驾驶员来说比咖啡提神来得还快。</div> <h3>不一会便到了峨堡镇。导航提示向西驶上304省道,本以为沿途的风景会逐渐平淡。但是一个大转弯之后,我们被这路上的风景惊呆了。祁连山脉前是平展的大草原,几乎没有任何起伏,溪流从中穿行。远方是终年积雪的山峰,牧人和牛羊在草原上静立,悠然从车窗外划过。这里像是一块原始之地,甚至没有被诗人描摹过,这种美太干净了,或许只有在最美的梦里,我才会进入这样的场景。</h3> <h3>我们一路上不停地靠边停车,不停地按下快门,不停的跳跃,浓厚的阴云也开始逐渐散开。下午到达预定目的地祁连县,这个被神山环抱着的小镇。晚上住宿在八宝镇政府后面的八宝宾馆,也是一家新宾馆,自驾游的朋友这个地方特别适合,安全、干净而且停车场很大,很方便。</h3> <h3>晚上吃饭的时候,雨停了,天气转晴,预示着美好的卓尔山之旅。其实对于卓尔山的美不用言语过多去描述。看图够了。</h3> <h3>卓尔山属于丹霞地貌,由红色砂岩、砾岩组成。藏语称为"宗穆玛釉玛",意为美丽的红润皇后。位于祁连县八宝镇,紧靠八宝河与藏区神山阿咪东索(牛心山)隔河相望。</h3> <h3> 站在卓儿山顶视野极度开阔,四周没有任何遮拦,山对面是一山尽览四季景色的牛心山,左右两侧分别是拉洞峡和白杨沟风景区,背面是连绵起伏的祁连山,山脚下滔滔八宝河像一条白色的哈达环绕在县城周边。处处美景,宛如仙境,令人心旷神怡。传说中卓尔山与祁连的镇山之山--阿咪东索(牛心山)是一对情深意重的情侣,默默守候在八宝河两岸,共同护佑着祁连的山山水水。</h3> <h3> 想起一件事。偶然遇到在这个云端村子住着的居民,聊过这样一个问题:你们喜欢居住在这吗?他们的回答是真诚的:"我们这辈子就算了,还是希望我们的孩子能有出息,多读书,走出这山沟沟。"说完憨笑着用手指了指远方,我知道,那是一座城市。</h3> <h3> 说句实话,长期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居住,我是向往回归田园的,回归到大自然当中。想到这里,一股心底里的苍凉油然而生。这不就是活脱脱一座围城吗?城市里的人想出来,大山里的人们又想进去。这也算是一种轮回,生命发展的轮回,最终会回到最初的地方。</h3>
<div> 刚看到素兰姐朋友圈的一句话:当一件事物回到原始的状态,那就是纯粹</div> <h3>门源】 </h3>
<div> 我承认,我错过了与你相遇在那最美的时光里。</div>
<div>
——百里花海 门源</div>
<div> 门源归来,无人不道看花回。卓尔山让我们庆幸,让我们痴狂。接下来的一站门源更有理由期待。(第五天)8月6日下午,从卓尔山下来直奔门源,天有不测风云。路上又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大概在下午4点左右,我们到达了攻略中提到的青石嘴镇元山观花台。</div> <h3>曾经与油菜花很多次亲密接触,无论是株洲田间小路的油菜花,还是在火车车厢那惊鸿一瞥,还有那迷人的婺源的春天里,都让我沉浸其中。但是这次的感觉确是截然不同的,婺源的油菜花,好似水墨画中小桥流水人家一抹黄色的点缀,让人眼前一亮,又或是娇羞的隐匿于青砖黛瓦的徽派建筑之中。而门源的百亩花海,确是开放的,大方的甚至有些直接的向你展示它的美,那是一种一望无际、绵延不绝。</h3> <h3>只可惜天前欠佳,未能拍出最美的你。晚饭就在青石嘴镇,掌勺的师傅很热情,还跟我们分享了他手机中的门源。我们才恍然大悟,与其说是天公不作美,倒是自己已然错过了那个最美时光里的门源。不过我是觉得,旅行或多或少都会留有遗憾。就像人生,不完美才显得真实。</h3> <h3>【塔尔寺 】</h3>
<div> 先有塔,而后才有寺。你在莲花山中绽放。</div>
<div> ——我在这里祈祷 塔尔寺 </div>
<div>(第六天)我们是早晨八点钟准时从公寓出发,到达塔尔寺 仅三十分钟的车程,路况很好。</div> <h3>这里还是先讲讲塔尔寺 的来源。塔尔寺 位于雪域高原东部湟水之滨的宗喀莲花山中,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之地。</h3> <h3> 一定要请个导游。对于此,三十二个赞!</h3>
<div> 走进寺院,导游小李告诉我尽量不要拍照,索性我就把相机放到了背包里,静心倾听这座寺院和他的故事:宗喀巴大师创立了藏传佛教格鲁派,又叫"黄教",带出了"达赖"和"班禅"两个徒弟,并不断转世下去,成为了现在藏传佛教最主要的一支流派。大师生于1357年,传说他出生的时候,她的母亲剪断脐带,血滴在地上,那里之后便长出了一棵菩提树。宗喀巴大师后来进藏学习藏传佛教,并成为一代宗师,却无法回乡省亲。他寄信安慰母亲,并让她包树修一座塔,"见塔如见儿面",于是在藏传佛教徒的心中,这座塔以及塔里的菩提树便是宗喀巴大师的化身。</div> <h3> 起初这座塔是砖塔,后来信徒们在外面又包了座银塔,再包了座金塔,后来信徒们又在这座大金塔外建了一个"大金瓦殿",并不停扩建庙宇群,所以有了现在的塔尔寺 。乾隆皇帝在大金瓦殿上还御笔钦赐"梵教法幢"四个大字作为匾额,大金瓦殿内藏有塔尔寺 历代传下的宝物如唐卡、经书、珍宝等等。在大金瓦寺正门前还有一棵菩提树,据说与塔内包着的那棵菩提树同根,导游小李说,大家都会把外面的那棵菩提树也看作是宗喀巴大师的化身,每到秋天,树叶飘落,大家纷纷抢回家去作为圣物收藏。</h3> <h3>进入塔尔寺 ,在几个主要殿堂两边有很多磕长头的人。有僧侣,也有老百姓,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更有孩童。他们重复着一样的动作,每一次膜拜都是那么的虔诚。小李说,来磕长头的,必须要磕满十万次。这十万次,年轻人要磕上三五个月,年长者可能就要一年半载甚至更长时间。小李又说别看他们孑然一身,穿着很普通、甚至有些脏乱不堪,并非是没有钱,而是把终年劳作所得都毫无保留的捐给了寺庙,他们的心灵是最纯净的。</h3> <h3> 那一刻,我仿佛听到了低沉、肃穆的诵经声从大殿中传出,看到僧侣们身披红色肩披,围坐在一起,在夏日的清晨伴着第一缕朝阳,做着最虔诚的念诵。那庄重、浑厚的诵读声曾经迎送了无数个晨曦初醒的黎明和暮色四合的黄昏。 </h3> <h3>我不信佛,但是在那一刻,一种力量让我心中升起莫名的苍凉。这种苍凉是慨叹自己的渺小,还是对旧事的念念不忘,又或是对世俗的漠然一笑?自己懵住了。又仿佛一个虔诚的求学徒,置身佛学堂中央,周身都是在虔诚诵经的僧侣,我闭上双眼聆听着什么,接受心灵的洗礼。它仿佛又穿越了寺中那颗古老神圣的菩提树花开花落的六百多年时光,在今天,如同我们是在第一次聆听。</h3> <h3> 出大门的时候,在门口我留连了很久,蓦地想起了仓央嘉措的诗,其中有句:那一年,我磕长头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h3>
<div>
<br />
</div> <h3>【茶卡盐湖 】</h3>
<div> 天空之境,我用盐水洗涤灼伤的痛。</div>
<div> ——茶卡盐湖 </div>
<div> 奔向西北,饮尽那份苍凉。茶卡盐湖 就是这苍凉之水。它是天空之境,照着自己的前世今生,还原着本来该有的模样。</div>
<div> (第七天)8日,又一次从西宁出发,沿着G6高速,300公里到达盐湖,路很好走,但是我们的心里却不那么熨帖。因为雨又如约而至了,而且之前听说如果阴天下雨的话,那茶卡盐湖 是没什么看头,这面镜子将蒙上厚厚的一层灰。</div> <h3> 盐湖越来越近,雨也越来越大,落在地上,也落在心里。不过我们决定了,既然来了就去看看。到了盐场,还没进入中央,就看见停靠在一边的小火车,遂想起无数摄影大师们曾经在此拍下了中国最美星空。</h3> <h3>我一直很少见证奇迹,但这一次是真的来了。当我沿着破旧的火车轨道走向湖心,我居然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不是在湖面,而是地面。我兴奋的和校长穿着鞋就跑进了盐湖中,才发现原来盐湖表面的水虽说不深,但是也盖住了脚面,不过这都不重要了,就让茶卡盐湖 的水尽情的洗涤那些过往里灼伤的痛吧!</h3> <h3>写给湘舵,写给洲。走过你来时的路。你告诉我茶卡盐湖 给了你一个阳光明媚,你此行无憾了。此时此刻,我也在被茶卡的阳光抚摸着,想起那句话:其实每一段记忆,都有一个密码。只要时间地点人物组合都正确,无论尘封多久,那人那景都将在遗忘中重新拾起。</h3> <h3>看我游记的人,都说我会煽情。其实我不是个会煽情的人,我只是习惯真情流露,也是个泪点很低的人,很容易被感动。沿着你们走过的足迹,才发现分开数日,还是很想念大家聚在一起的时光,美好,快乐,但短暂。人生处处有矛盾吧,习惯了相聚后的分离,习惯了也就习惯了,所以也就只能遥祝,祝福远方的朋友一切都好,有空常联系,且行且珍惜!也谢谢茶卡盐湖 ,在我心中种下了一个无比灿烂的晴天。</h3>
<div> 从盐场出来,在门口吃了碗拉面,味道好像还可以,其实心思不在面里,已经奔到了下午的目的地——黑马河。</div> <h3> 很喜欢拍这座喇嘛塔,它正对着湖面。好像一直在信守着一个约定,又或像是等待着远方。做人也应该如此。</h3> <h3>【青海湖】</h3>
<div> "思念一个人久了,眼睛会潮湿;思念一座城市久了,心就会漂泊。"</div>
<div>
——地球的眼泪 青海湖</div>
<div>绵延的雪山、碧蓝的湖水,丰茂的草场和悠闲吃草的牦牛,这些景象构成了一首歌:王洛宾老师那首《在那遥远的地方》。憧憬青海湖,更憧憬这首歌背后的那段佳话。</div> <h3>从茶卡盐湖 出来,好天气并没有跟随我们一起来到青海湖畔。下午快4点的时候,我们到达了黑马河乡,入住后小休息了一下,便驾车去了黑马河最著名的青海湖观景点,分分钟的车程就到了湖边,有很多蒙古包在湖边,其实也考虑住在这里,毕竟就在湖边,可以听着涛声入眠。(不过睡眠质量不好的人就别考虑了,湖边的晚上风很大,还经常有雨。)</h3> <h3> 刚到湖边的时候,远处还可以看见清晰的云层中,片片阳光透射出来。可等到停好车走到湖边,却发现已经是黑压压的一片,雨也随之而来。都说青海湖的天气像婴儿,说变就变,这种毫无预知性的天气实在让人难以捉摸甚至措手不及,所以只能随遇而安。估计拍照是拍不出什么了,可心里又舍不得走,不得已打着伞在湖边小逛了一下,也算是为第二天的日出踩个点。</h3> <h3>(第八天)青海湖的日出。早早的,5点我就起来了,推门出来,天还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于是我就微信大家,再睡会,6点再作打算。等到六点出了宾馆门发现人潮涌动,莫非都是去看日出的,赶忙开车撩过去。到了湖边,还好太阳还没露出来,但是日出的方向云层很多,到底能不能看见日出,很多老摄影家都在嘀咕,指手画脚的粗略地估计太阳粗线的方向。</h3> <h3> 选择,也在选择一路同行的人。一路走来,其实我们都在寻找一个可以说心里话的人。快乐有人分享,就会加倍;痛苦有人分担,就会减半。无论何种心情,只要有人懂就是最好的安慰。感谢一路同行的你们!</h3>
<div> 最后,奔向西北,饮尽了那份苍凉,杯底里是从心中传来的那片温暖了。</div>
<div>
<br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