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戏楼

飞翔

<h3>&nbsp; &nbsp;今年春节过后的一段时间里,朋友圈关于秦腔戏曲的视频和文章火了一阵子。我猜想是因为央视春晚有秦腔戏曲元素在里面的缘故才会引起共鸣。</h3><div><br></div> <h3>&nbsp; &nbsp; &nbsp; 我对于秦腔的热爱要从儿时说起,出生陕甘两省交界的我在潜移默化的环境里,打从记事起就迷上了秦腔。不过那时候我对秦腔的热爱并不是因为喜欢它的唱腔和戏文,而是喜欢看各种各样的人物造型,喜欢听那欢快的锣鼓声、悠长的二胡演奏声、爽心悦耳的唢呐声……因为看也看不懂,听也听不出个名堂。</h3> <h3>&nbsp; &nbsp; 八十年代很多人都在家乡务农,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外出务工,记忆中总是一片热闹繁华景象。盛夏小麦收割完毕很快就进入秋天了,天气也逐渐转凉。一年一度的庙会开始了,与其说是庙会不如说是唱大戏吧。不知道从哪年哪月起陕甘宁三省区一直都有这样的传统。所谓的庙被称为“龙王庙”,庙对面是一座戏楼。这样的建筑格局在西北很多乡村都能看到。戏楼具体是哪朝哪代修建的也没有详细记载,虽然修复过但也显得十分陈旧,不过这样的建筑也算是历史遗迹了。戏楼气势恢宏磅礴,建筑风格讲究,结构框架多由青砖古瓦建成,尤其是屋檐下的彩绘图案十分优美更显得古典。在这座戏楼内曾经回荡着一曲曲时而高亢悲壮、时而低回委婉,如泣如诉、似笑非笑、若真若假的艺术精品。</h3><div><br></div> <h3>&nbsp; &nbsp; 西北自古干旱少雨,老一代的人思想普遍比较封建,所以修了“龙王庙”来求雨。人们不光烧香拜佛,还在对面修建戏楼,认为龙王也爱听戏,只要把龙王服侍好了,它才会施舍一场及时雨。不过说来也怪,记得有一次和父母看完戏在回家的路上,刹那间电闪雷鸣下起了大雨,很多老人信以为真,认为这场雨是龙王的施舍。现在想想那只是凑巧罢了,天下哪有所谓的神。</h3><div><br></div> <h3>&nbsp; &nbsp; 秦腔戏曲在西北很受人们的欢迎,尤其是它的发源地陕西关中地区,男女老少都会吼上几句。它不同于京剧,京剧的前身是安徽的徽剧,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形成在清朝宫廷,繁荣在民国时期。不过观众及戏迷只局限于达官贵人。秦腔则是由华阴老腔演变而来,历史十分悠久,其根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秦腔而且是开放性的,在一个空旷的广场搭个戏台,周围没有围墙,上至官僚下至黎民百姓都可以看,所以它才会传播的如此之广。九十年代乡镇甚至有些村子还有戏班子,但随着人们对物质的不断提高,不得不抛弃传统艺术,而去从事高经济收入的工作。如今只剩下少数县还保留有剧团。</h3><div><br></div> <h3>&nbsp; &nbsp; 儿时的记忆中,父母多是晚上带我们姐弟俩去看戏,即使夜晚没有月光也不能错过。在来回的路上父亲总牵着我的手,因为人多生怕我走丢。那时我大概五六岁,父亲也正当壮年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演出未开始,大老远已经听到高音喇叭传出的戏曲音乐声,人们加快了脚步,去晚了占不到好位子了。</h3><div><br></div> <h3>&nbsp; &nbsp; 随着锣鼓声的敲响演出开始,角色出场了。在灯光的照耀下,华丽的服装及头饰闪烁着光芒,英俊漂亮的男女小生脸谱白里透着红。大花脸一出场一声嘶吼能吓碎我那幼小的心脏,丑角出场台下阵阵笑声。虽然看不懂演的是什么,好在父母很耐心地给我讲解戏文,介绍角色。于是我渐渐地长大了,对戏曲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明白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铁面无私的包公除恶扬善;可憎可恨的陈世美为了荣华富贵抛妻弃子;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年的执着;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惊天地,泣鬼神;窦娥的冤,六月天竟然下起了雪……演员们的唱功虽不及享誉西北的大腕名角,但对农人来说,却是一场不折不扣的视觉盛宴与精神大餐</h3><div>。</div><div>&nbsp; &nbsp; 春节回家去庙里烧香,说白了是奔着看古戏楼去的。但戏楼已经不复存在了,代替它的是一座崭新的现代仿古建筑。看起来没有任何艺术价值和观赏性,感到有些失望。因为那是我童年美好时光的记忆,但是那段记忆会永远存在我的心底。</div> <h3>&nbsp; &nbsp; 出生在50年代的家乡父老乡亲,几乎没有上过几天学,也不认识几个字。是秦腔戏曲让他们懂得人生的真理,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纯朴、善良是这块土地上人们最宝贵的财富。<br></h3> <h3>&nbsp; &nbsp; 每当电视媒体偶尔传来秦腔那熟悉的旋律时,心情突然变得豁然开朗。勾起我那浓浓的乡愁。</h3><div><br></div><div><br></div>